元宵节简笔画如下:
1、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3、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4、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5、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1.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三四岁,活泼可爱,伶牙利齿。
一次,他们家来了客人,吃了中饭后又逗留了一下午,最后说准备回家去了。
女孩的爷爷奶奶连忙挽留,说是让他们吃完晚饭再回去。客人当然是摆手,说算了算了。女孩的奶奶就不停地说,再多玩会儿,一定要吃了晚饭再回去。边说,还边去拽客人的手,那架势,真的是热情至极,简直让人盛情难却啊。
眼见得客人似乎慢慢地随着奶奶的拉拽,又有往回走的意思了。站在一旁的小女孩冷不丁地来了一句,晚上还在别人家吃饭,那多不好意思啊。
客人一听,似有醒悟,是哭笑不得,立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挣脱了老人的手,赶紧跑远了。当然边跑还边回头客气地对老人说,打扰了打扰了,下回再来玩。
你说这小女孩当时是怎么会想到说这样一句话的呢?
成人大都虚伪客套,但孩子却是直接了当。无意中说出了潜台词,犹如画外音提醒,让人立马清醒。
2.
女儿小时候也是时常会冒出一些金句。
还记得她读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老公在家似乎很沉默,也不怎么和我说话。我虽然也察觉了,但并没有很在意。
谁想,有一天,女儿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爸爸这段时间都不理你?
我当然是说没有啊。
可女儿却十分肯定地说,他一定是外头有人了。
孩子虽然小,但她也会察言观色,分析推理。逻辑思维其实并不比大人差啊!
3.
再还有前些时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小男孩。
他的弟弟出生不久,插着心电监护仪观察。小男孩趴在玻璃上看了半天,最后问妈妈,弟弟还要多久才能充满电和我们一起回家啊?
原本是一件让人心情沉重的事,但听了这个孩子稚嫩而可爱的疑问,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心底也不由得溢出满满的温情。
真是可爱的孩子们,童言无忌,想哪说哪啊。
女儿生下来一哭,我妈说,这孩子说话早,嘴巧。
我问怎么知道的?我妈说女儿的舌头又细又尖,将来绝对伶牙俐齿。
果然,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不间断地让我领教她的伶牙俐齿。
女儿在8个月时,就两个字三个字的往出蹦话。
1周岁生日那天,老公值夜班,女儿半夜4点就醒来,发现她爸不在身边,她就睡不踏实了,一个劲儿地翻来翻去往起爬,哭着喊着要爸爸。6点多天快亮了,我实在忍不住在她屁股上轻拍一巴掌,没想到她哭得更厉害了,我只好打电话让老公回来一趟(我们当时住在老公单位)
老公回来抱起女儿,女儿仰着脸,小手抓住老公的衣领哭着说,妈妈,打打。意思是说,妈妈打她了。
第1次说长句,是她1岁4个月。那是4月天,我爸在院子里翻地准备种点小菜。正在院子里玩的女儿突然问,姥爷你干啥呢?
过了一会儿,女儿又突然说,姥爷你看,太阳红红的,白云高高的。我这当娘的心里惊喜不已,感觉我女儿就是神童,不仅会说,还会用词描述。
3岁那年的“六一”,我妈逗她说,将来你长大了,姥姥也老了,你孝顺我多帮我干活,我就把金项链送给你。女儿一听,立刻端起院子里的簸箕去倒垃圾。没过3分钟,又端着簸箕喘着粗气满脸通红地跑回来,垃圾还在簸箕里。
我妈问她怎么了?她说,吓死我了,看到一个老讨吃,我怕他把我抱走,赶紧跑回来了。
正当我们夸她机灵的时候,她跑到我妈身后,直接从我妈脖子上往下摘金项链。嘴里还说着,你现在就给我吧,你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了,还戴什么金项链?
我妈哭笑不得,说你长大我才能给你,现在不能给。
看到院子里小朋友骑着小三轮自行车,女儿也想要。我认为那种车子骑不了几天,不想买,我就说没钱。
女儿说,妈妈,你去银行取去吧,人家都去银行取钱。我告诉她,先要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用钱的时候才能去取。妈妈没钱存在银行,所以不能去取。她才似懂非懂点点头,但小自行车就让她落下了心病。
我下班和同事逛街买衣服,便宜的看不上,贵的又舍不得买,逛到天黑才回家。老公埋怨说,下班不赶紧回家就知道瞎逛,我又要做饭又要带孩子,做好饭还得等你。
我揶揄他说,挣不了大钱的男人,老婆想买件衣服都舍不得,还不想多干点家务?老公还没说话,女儿接话说,挣不了大钱的爸爸,给小娃娃买不了自行车,你就多干点家务吧。我抚掌大笑,老公却一脸苦笑。
有一次,我和老公不知道因为什么吵架,两人吵得面红耳赤,颇像两只掐架的公鸡,在我们将要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正看电视的女儿突然冲过来,挡在她爸身前,脸红脖子粗的向我大喊,你,你怎么回事?你一天就知道看别人的男人,骂自己男人!由于可着嗓子喊,女儿还呛着咳嗽了好几声。
老公听到这句话,满脸的傲娇。我当时的感觉是,冤枉死了!我什么时候看过别人的男人?
小孩在3~4岁是特别无赖的时候,我女儿也不例外。我们当时住在老公单位里,房子是水泥地,女儿老不穿鞋满地跑,搞的袜子上老有一层泥,说了几次都不听,我实在忍不住,在她头上打了两巴掌。
没想到站在我身后的老公生气了,一脚把我踹了个屁墩儿,我爬起来就和他撕扯在一起,老公抓住我的衣领,把我身子一转,又一脚把我踹倒。还没等我爬起来,女儿冲过来说,爸爸,打,打这个死猪,刚才她还打我了。
这句话把我和老公都逗笑了,也得亏女儿说了这句话,不然我那天真就让老公家暴了。
笑归笑,我悲哀地发现,我生了一个白眼狼,和我一点也不亲。
那时候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女儿非常着迷,她说自己是紫薇,她爸爸是尔康,每天晚上10点左右,女儿就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开始喊,尔康,你去哪了?尔康,搂我睡觉。我问她,妈妈是谁?女儿想了想说,容嬷嬷。
过年买鞭炮,老公说少买点,买多了你妈又叨叨。女儿说,爸爸,她再叨叨你揍她。卖鞭炮的笑着问我老公,这孩子是不是后妈?
这是传说中的小棉袄吗?
女儿5岁的时候,我们才从老公的单位搬出来。居住条件改善了,我觉得女儿该和我们分床了。书上也说,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到了5岁左右,家长应考虑与孩子分开睡。
于是我让女儿住主卧,我们住在次卧。那时候我还值夜班,我发现我上夜班走之前,女儿在主卧睡得好好的,等我下班后,女儿就睡在了次卧。
我问女儿怎么回事儿?女儿就说她主卧窗户上爬着白眉大盗武林高手飞檐走壁,她害怕不敢睡。我说你是武打电视剧看多了;老公则说孩子还小一个人睡怪可怜的。
我对老公说,你这样会让女儿有恋父情结,将来影响她的婚恋观。老公说你快别扯了,过去住房条件紧张,三代人挤在一条大炕上,也没见有几个人有心理疾病的。
老的教育不过来,我只好又去教育小的。告诉女儿男女有别,所以爸爸进男厕所,妈妈和你进女厕所;女大避父,你已经长大了,再不能和爸爸一起睡了。
女儿听到这句话,猛的抬起头,停下给布娃娃编辫子的手,黑黑的眼睛瞪着我大声说,你那么大的女人了,你就能跟男人睡,我就不行,凭啥?
我愣怔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公哈哈大笑,幸灾乐祸地说,你不是能的很吗?继续摆事实讲道理教育啊!
我稳了稳神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找到一个爱你的男人,结婚以后才能和男人一起睡。
女儿撅着嘴,扭着身子说,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找一个爱我的男人一起睡呀?
我老公说,长到你妈那么大就可以了。
现在,女儿长大了,她却不着急去找那个能和她同床共枕的男人了,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她所有的伶牙俐齿全部用于对付我这个老母亲,你说她一句,她能怼你十句,而且句句见血封喉,堵得你嗓子里火辣辣的,让你犯不上话喘不上气,只能干瞪眼。
今天“六一”儿童节,我们共同回顾她小时候的聪明伶俐和糗事,女儿乐得咯咯傻笑,说没想到自己小时候这么聪明。
我提醒她加强自身修养,赶紧学会做饭干家务,尽快把自己嫁出去,该气公公气公公,该气婆婆气婆婆,就是不要气我这个含辛茹苦的老母亲,我想多活两天。
没想到她说:“谁娶了我,上辈子绝对没做好事,他的报应就是我。”
我小侄女小时候,有次晚上和我妈一起睡,关过灯之后她突然对我妈说:“奶奶,屋子里有个鬼。”我妈说她当时头皮都是麻的,因为有很多传言都说小孩子能够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然后我妈迅速起身打开灯,接着问我小侄女:“xx,鬼在哪里?”这个时候我小侄女把头蒙在被子里说:“奶奶,被窝里有一只捣蛋鬼”
真是虚惊一场!因为我小侄女爱看《朵拉大冒险》,里面经常说的一句台词就是:“捣蛋鬼,别捣蛋!”没想到,她会在关灯之后想起这句台词,真的把人吓得不轻呀。
我儿子的小马桶放在客厅,也不知道啥时候有个类似豆子的东西掉了进去。然后他小便后,看到马桶里的黑色不明物,问我是什么东西。我说我不知道,然后他想了下说:“妈妈,我知道了,那是我刚刚放的P!”因为他刚刚小便时确实放了个P,我当时都快乐死了。当孩子会说话后,确实会说出一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话,因为孩子们拥有珍贵的想象力,而这正是我们缺失的。
元宵节的画法具体可参照下面的步骤:
1、首先画一个圆。再画一个圆,注意有一点遮挡。
2、给2个元宵画上不同的表情。给两个圆涂上一点可爱的颜色,在上方再画一个圆,还要注意遮挡关系。给最后一个圆也画上表情,并且上色。
3、给他们画上手臂。他们手之间画上两个横幅。
4、横幅上各自写上元宵节快乐。背景涂上红色。再在他们头上画上小装饰,元宵节的简笔画就画好了。
一、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二、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也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
2、看花灯: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3、猜灯谜: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且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