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状不同。
1、真油形状成不规则块状,弯曲而重叠。块大者长可达3厘米左右。质地不十分坚硬,易折断(略有水分的雪蛤不会折断)。
2、假油是由鱼油压缩而成,比较碎不成形。
二、颜色不同。
1、真油表面黄色或浅褐色,具脂肪样光泽,偶带灰白薄状干皮,手摸有滑腻感。
2、假油表面颜色较深,暗淡没有光泽。
三、用水浸泡后,体积变化不同。
1、真油冷水浸泡,体积可膨胀40——60倍左右,呈棉絮、云朵状,弹性较好,久泡不烂。
2、假油有的浸泡不膨胀或膨胀体积较小,有的就与水混沌不清,绝大部分溶于水了。
扩展资料
假油除了用蟾蜍输卵管之外,还有以鱼类精巢冒充林蛙油的。这种伪品有较脓的鱼腥味,水浸后基本不膨胀,易于鉴别,此外还有以塑料、蜡块参入蛙油之中,买之前要仔细检查。
林蛙是中国著名的集药用、滋补和美容于一体的经济蛙种。秋天捕捉的林蛙肚子里的油就长成了,晒干后扒出来就是蛤蟆油,也称为雪蛤油或雪蛤膏。
蛤什蟆油是雌蛙怀卵成熟期的输卵管,它含有18种氨基酸、13种无机元素、9种维生素和多种复合多肽等生物活性因子,特别富含三种性激素,即雌二醇、睾酮、孕酮。其中雌二醇和睾酮分别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中生理作用最强的激素,具有显著的滋阴强肾激发免疫功能和调节机理作用。
蛤什蟆油在国际保健食品资源市场上享有盛誉,早在明清时代即为贡品。历来需求十分迫切,市场容量较大,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产品。
-林蛙油
我是一名云南人,这个问题我就来凑凑热闹吧!云南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每天都有着美丽的故事,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十分安逸。风景秀丽,很多人都来云南旅游。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沉浸在这风景如画的世界里。我们云南不止风景好,特色美食更是多的数不清,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吧:
1:包浆豆腐。如果在我们云南大街小巷你都能看到这种豆腐,但我目前在广东10几年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美食在广东居然没有,我都觉得有点奇怪。这种豆腐看上去很普通,但吃起来特别好吃。在我们那里喜欢喝酒的人都是最喜欢拿这种豆腐做下酒菜,如果你也喜欢喝酒,可以买了吃吃看哦!
2:烧饵块,也有人叫大米粑粑,叫法有好几种。烧饵块在云南,就相当于煎饼果子在北方的地位了!在云南,早餐的时候很容易就能看到路边上有卖烧饵块的,除了云南以外,好像都没有看到过了。为了能回味那个味道,现在我在广东我都会经常在网上买来做吃。
3:竹筒饭。在云南的人们劳动了一天,从山上砍一些竹筒,把大米加一下配料倒进竹筒里开始烧,然后米饭中就混入了竹子的香气,在云南很多的人家都要这样做饭。朋友们如果什么时候去云南旅游了可以尝尝我们当地的特色美食哦!
4:云南糯米饭。在云南的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云南糯米饭软软糯糯的很好吃,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爱的不行。可以把它做成很多的口味,糯米饭吃的时候,闻着饭香,你就会觉得很幸福。而且我们做的糯米饭都是天然的。在这可以真正地吃到农家饭。真是很淳朴。
5:白酸汤。白酸汤的做法跟米酒的做法很是相似。也是经过发酵而成。大米煮熟之后,把煮熟的大米水沥出来,放入坛中,然后再放入已经发酵好的白酸汤接着继续发酵。再冰镇一下,等到喝的时候盛一碗。喝着真是好喝。真正的天然无公害。这种白酸汤只有在云南菜可以喝上正宗的,可千万别错过。
6:油炸辣子鸡。在云南很多人都喜欢吃辣,对于辣这个味道。云南人是十分的喜欢的一种味道。把鸡块经过辣椒等香料腌制,然后在油中炸一下。炸熟之后捞起来,再经过一道道的程序。又辣又好吃的辣子鸡呈现在食客的面前。吃了以后你会辣的很想来两瓶冰啤酒哦!哈哈
一:过桥米线
凡是来云南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品尝过桥米线。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鸡汤一碗,每碗不少于600克。二是切成片类的食品,其中包括生的薄肉片、腰片、鸡片、鱼片各一盘,加上处理过的豆腐皮、韭菜、绿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葱各一盘。三是米线。除了最为著名的过桥米线,米线还有很多种吃法,有机会的话,不妨都尝一尝。
二:红烧鸡枞红烧鸡枞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另外昆明的山菌和液位真的是一绝啊,想起口水直流啊。
三:宜良烧鸭宜良烧鸭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足可与北京烤鸭媲美,烧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仔鸭,肉质细嫩,食味香甜;肥鸭油脂较多,肉质老香,若配以葱白、花椒或酱制品食用,那更是别具风味
四: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云南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是我国特产“三腿”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由于宣威火腿是季节性产品,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为加工季节,气温约在5℃~10℃之间为最佳。
五:曲靖蒸饵丝
饵是云南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云南人喜欢吃饵,更擅长制作饵。云南饵品种繁多,较有名气的有昆明端仕街的小锅卤饵、巍山肉饵块丝、回族的烧饵夹卤牛肉、腾冲的炒饵以及火腿鸡杂饵丝等等
另外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如汽锅鸡、石屏烧豆腐、腾冲大救驾、油炸豌豆粉、傣族竹筒饭、菠萝紫米饭等,如有遗漏,希望大家多多补充,谢谢。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许你一场地道的云南飨宴敢于胡乱/摄
导语:
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陈晓卿的新作《风味人间》接踵而至。一如既往地新鲜热辣,一如既往地动人心魄。每一个镜头背后,都隐藏着不同地域令人迷醉的饮食文化。
《山水坝子探食记》《绿了芭蕉红了花》的作者敢于胡乱,作为两部美食纪录片的云南美食顾问,深度参与了云南美食出现的每一帧画面。今天,让我们跟随乱师的文字,来到云南,来到香味扑鼻的拍摄片场,来“品尝”他笔下的这一场地道的云南美食飨宴。
火烧生猪皮《风味人间》热播,第三集《滚滚红尘》出现了两种云南食物——大理火烧猪生皮和宣威姜黄豆腐。我参加了前期调研和拍摄,看了三次烧猪,还带了温度计,现场测量了烧后5分钟各部位皮下和皮下15厘米左右的温度。
▲ 现场测量猪皮温度敢于胡乱/摄
生皮算白族的核心食物,元代就有文字记载,我个人很喜欢,在《绿了芭蕉红了花》、《山水坝子探食记》都有书写。
▲ 大理火烧生猪皮图片来源于《风味人间》第3集
喜洲农贸市场,看头也不少,赶早去看卖鱼识鱼,混到大中午,还可以看看几十上百的当地客商,在那里同吃生皮,场面有些壮观:通常就要上一盘生皮,就一碗白饭,下一瓶白酒。如果还有女客,最多再来上个某某蔬菜汤
——《我的大理菜》
▲ 生皮图片来源于《风味人间》第3集
大理一带的猛菜,生皮无疑,洱海周边各乡镇,每到街天,午饭时间,几乎都会上演这样一幅波澜壮阔场面:白凉棚下几十张矮桌铺开,桌边的青壮年男性,人手面一盘生皮、一碗蘸水、一瓶白酒、一碗白饭。生皮生肉,向来我无所畏惧略有喜好,我知道稻草火烧猪时间不短温度不低,只不过整猪烤燎小环境密闭,冷却切片后看起来还很生。怕的是那点生肝片,从来不敢染指,好在当地人有解决之道,用白菜叶包裹猪肝,上火烧熟再切片。
——《猛菜一二三》
姜黄豆腐姜黄豆腐我没有写过,但还喜欢吃,拍姜黄豆腐染色,需要耐高温的透明锅,昆明市面卖的颜色太深,现发货时间不容许。还好我也是厨房练家子,锅还是有几口,这样我就背着一口“锅宝”到了倘塘,还算好不是黑锅。
▲ 姜黄豆腐图片来源于《风味人间》第3集
执行总导演陈磊曾玩笑道:云南美食循环轰炸即将到来!接下来第四集《肴变万千》,可能出现云南蘸水,这是云南比较特殊的调味方式,可繁可简,涉及全境所有民族。
▲ 姜黄豆腐图片来源于《风味人间》第3集
灶台边打个蘸水,起初不是敷衍,而是苟且。蘸水西南多见,云贵盛行,事出有因:云贵山大水急,流通不便,缺盐少油的时候,蘸水是自给自的足实用招式。时令蔬菜一锅混煮,亦菜亦汤;如果加上洋芋、苞谷和南瓜,汤菜以外,甚至还是主食;油水全靠火腿、腊肉,滋味盐份依赖蘸水。这种叫做杂菜或者杂菜汤以及杂锅菜的样式,云南全省通行。
——《打个蘸水》
菌子《舌尖上的中国2》中,有见手青和鸡枞。
▲ 爆炒见手青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见手青让省外的朋友很好奇,见面就问我中过毒没有——我的确没有中毒经验,偶尔还会尝一块生菌,确定有没有苦味,但我确实见过别人中毒,还不止一次。而鸡枞云南有20种,占全世界40种的半数,明清时期记载很多。
▲ 爆炒见手青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吃着菌啦”, 常用昆明口语一句,陈述句字面意思以外,一旦口风有变,转变成疑问句反问句,立刻凶神恶煞起来,程度相当于全国通用“吃错药了”,经常用来向一切得意忘形冥顽不灵语言行为实施口头打击,情绪情感内容丰富,愤怒讽刺怜爱成分,都可能含有。其中的“菌”所特指的菌子,就是见手青,对这种菌子的复杂情绪,由此也可见一斑。
——《了不起的见手青》
▲ 炒鸡枞(zong正字应为提王旁) 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鸡枞云南各地都有出产,量还都不小,学术些来讲,云南目前已知至少20种鸡枞,以全世界百分之十的分布面积,占到全世界鸡枞品种的一半。至于民间,却不会这么细腻,仅从外观大小颜色区分,不过黑、青、黄、白、红、蚁堆(也叫火把)、草、花之分,还有产地差异,但均看样灵秀味道鲜美,不同意见很少。
——《野生菌皇后鸡枞》
火腿、豆腐、汽锅鸡《舌尖上中国1》中,出现了诺邓火腿、松茸、尼西土陶和土锅鸡、建水豆腐和石屏豆腐、汽锅鸡,其实还拍了米线和虫子宴,最后被拿掉了,没有播出。
诺邓出现在《大自然的馈赠》那一集中,其实核心是要说诺邓盐,但是戏份被火腿抢光了,诺邓盐至今还在不服气,一直在收拾火腿。尼西土陶和土锅鸡虽然没有出现在两本书中,但我写有《尼西五小》。
▲ 诺邓火腿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诺邓海拔1800米左右,位置恰好在河谷中江水转弯的地方,气候温润,适合火腿的深度发酵。成腿分量不大,少有十斤以上的,这样一来,优点很明显,盐分渗透充分,又不会过重。诺邓火腿农家自腌外,早先古盐井边山坡上,另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加工作坊。只是材料有限,每年仅可以腌制五、六千条新腿。诺邓火腿近年声名鹊起,产出与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处境堪忧。
——《诺邓火腿》
▲ 迪庆松茸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翻开松茸食用史,上下N千年,纵横几万里,深感对此物的认知,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大对称的世界:云南人民的松茸;云南以外其他人民的松茸。其实云南所出松茸一属,不止于一种,有松茸、假松茸、青冈蕈、粗壮口蘑几种之分
——《松茸的云南语境》
▲ 建水烧豆腐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说来还有点奇怪,建水豆腐,还是烧烤来最好吃,并且要坐在烤摊边,豆腐烧好一个、手捉一个、趁烫一分为二、蘸料吃一个的形式,最有号召力,其余方法,均不如人意。再好的烧豆腐,一旦端上餐桌,必定风味损失大半,以至建水一带有点规模的餐馆,无论档次高低,晚饭前通常一定要找地方,专门设定个豆腐摊子,拿烧豆腐作为开胃菜,免费招呼客人。当摊烧豆腐调作料待客的,往往不是经理,就是老板,可以相对而坐,边吃烧豆腐,边聊天谈地。
——《建水十八吃》
▲ 云南汽锅鸡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 云南汽锅鸡图片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汽锅鸡发源于建水,却没有多少疑问……如果还有疑问,那可以这样自问自解——先有气锅,还是先有汽锅鸡?发上一把历史的青春呆。至于汽锅鸡北上昆明后,东成文山三七西就中甸虫草北取昭通天麻用材武定壮鸡,拉起“培养正气”的旗号来,那是后话。
——《建水十八吃》
本期图书推荐
《绿了芭蕉红了花》
《山水坝子探食记》
敢于胡乱/著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