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后感(17/28 《自控力》第七章读后感——致未来的自己)

初入职场 2023-09-28 22:25:48   点击量 : 6491  

作者 : 职场指南人

自控力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控力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控力读后感1

看完书后过了很久才开始动笔,一是自己并不擅长写文章,另一方面确实需要好好消化作者给出的一些见解和帮助。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我个人而言,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或许并不是学会如何控制自己,反而是如何认清自己。

每次下定决心要完成一件事、一份工作或达成一个目标时,我似乎并不需要担心在过程中会轻易放弃或被惰性打败,我总能时刻提醒自己努力达成目标。当结果和预想一样时,一切总是美好,可一旦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很容易就能让我陷入挫折感之中,情绪低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效率持续的下降。通过本书让我认识到,失败其实稀松平常,但因为失败而带来的压力,反而会让人原有的自控力逐渐失控,不断为自己加压,导致自身控制力的过载,毕竟弦拉得太紧也会绷断。

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的应该是承认失败,迅速调整心态,总结问题,再次出击。面对失败承认自己的不足,认清自身,有效控制负面情绪,或许这才是拥有自控力的真正表现。

本书作者还提供了不少方式比如冥想、身体锻炼、自我暗示来改善自控力,尝试后推荐冥想这一方式,通过对呼吸的调整,不但可以起到放松大脑、减轻压力的效果,还可以锻炼集中注意力、增强意志力,最终达到提升自控力的目的。

最后还有一点,无论思考了多久、想到了多少方法,真正重要的是付诸实践,不管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抬起脚才能向前走,作出决定、行动起来、改变自己。

自控力读后感2

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喜欢你们班的一个女生,喜欢了很久,你认为如果能让她嫁给你,将会是你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突然有一天,她站在你的面前,对你说,如果这个学期你能考到全校第一,她就答应嫁给你。这件事有老天作证。

如果你真的能考到第一,那么她就一定会嫁给你,还有她什么都不要。

如果,这个男生是你,那么这个学期你将会怎么做呢?你每天还需要闹钟喊你起床吗?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课,你还会翘课吗?老师布置的作业你还会去抄其他同学的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还会弃之不理吗!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你到底有多渴望娶到她,你到底有多想娶她,你是选择睡懒觉,旷课,打游戏还是想要通过努力娶到她。

你每天愿意花费多长时间来完成你的目标?这个时候的你并不需要太多的自控力,太多的专注,那么,没有了这些,你会放弃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渴望,你愿意,而且你一定不会放弃。

其实想要做到真正的自律,并不是人生的目的,还是想要通过达成为目标,而自律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只要保持长期稳定的自律,你必须要找到能够让你渴望希实现的目标。

根据你渴望达到的目标来,制定具体学习计划。那么要做到真正的自律,这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过程,那么首先就应该找到你渴望的目标,能够让你保持长久输出的动力,其次是制定人生规划,能够确保你,每天,一觉醒来,就知道接下来你要做的事。

自律改变人生。

自控力读后感3

《自控力》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它告诉我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同时,阐述了我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此外,书中还诠释了为什么自控力非常有限,以及培养自控力的最佳策略。

实际上自控力就是意志力的一种延伸,因为有意志,所以你能自控。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我们的自控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得以提高,包括冥想,情绪肌肉的锻炼。

经过观察,对我最有帮助的实验应该是把“我不要”改成“我想要”。比起强制自己不该做什么,告诉自己长期目标,更能使自己清醒,这种时候,一个明确的、现实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玩的过程中,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然后就是把戒不掉的事情变成有规律,每天做一点,而不是一做就没有节制。但是就我看来,这个方法是在自控力有一定成效之后再来试比较好,不然就算定了规律,还是停不下来的。

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把“我不要”换成“我想要”的思维方式,只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对自己的意义就大大的不同了。“自我意识”能帮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对意志力最恰当的定义。

自控力读后感4

今天用大约3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自控力》的第二章,“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作者说,自控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譬如,适当的锻炼(5分钟)、“生理学放松”、充足的睡眠,等等。增强自控力需要“生理基础”。

然后我开始反思了最近两年的生活方式。20xx年的时候,工作很轻松,正所谓“钱多事少离家近”。如果一定要说“工作压力”,就是我害怕和有权威感的领导打交道。当时我上班编辑完日刊就会用手机看电子书。下班之后吃完晚饭就会飞奔去找金先生出去消遣,看电视、吃零食什么的,我们会在一家舒适的奶茶店呆一晚。我会玩到很晚,第二天打着瞌睡去上班。

我们喜欢吃炸薯条这些垃圾食品,但这些垃圾食品偏偏又会“降低心率变异度”。心率变异度高,才能够帮助人提升自控力。

喜欢吃宵夜,喜欢喝可乐,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差,又会令人自控力差。

20xx年,我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最后,这种“权威恐惧症”带来的焦虑竟然发展到让我无法好好上班的地步。所以,这种压力迫使我的自控力越来越差。我会通过吃东西来放松,我经常和金先生出去宵夜。我会熬夜看电视剧来放松。我就是不想睡觉,不想面对明天的工作。所以我经常打着瞌睡去上班。上班之前的早餐、衣妆我都是草草了事。

压力会降低心率变异度。这也是导致自控力差的重要原因。

这两年,我都不怎么运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不动。这些也是自控力差的原因。

自控力读后感5

我一直自认为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事实证明我在自我感觉总是偏向良好。

我之前所认为“拿得起”,是我面对未知敢冲敢干,不畏手畏脚;但其实只是无知者无畏,这种匹夫之勇等同于头脑一热的“冲啊”,体现在别人都不敢坐过山车的时候尤为明显。

我之前所认为“放得下”,是我面对失去时能泰然处之,不患得患失;但其实只是我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在想要而不得的时候酸酸地吟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十分阿Q。

在之前的人生选择中,经常用“善”与“恶”、“对”与“错”的二分法来解决问题,而能忍一直被认为是“对”的。让我不吃甜食,OK;让我省钱,OK;甚至告诉我恋爱不适合我,让我单身,OK。

看似洒脱,其实跟意志力半毛钱关系没有。

忍是退让,是躲避,没有核心利益诉求,结局是被随意摆布;意志力是我想、我要、我不想、我不要,是积极的自我管理。

剑齿虎和奶油蛋糕都是威胁,前者让人有生命危险,后者让人有发胖危险。面对前者,任何人都能保持高度警惕,生怕自己跑得不够快;然而奶油蛋糕却让人难以拒绝,哪怕明智它高油高糖高脂肪,但由于不会造成即时性的后果,意志力反而遭受了比面临剑齿虎更难的考验。

这背后是欲望管理。在死亡威胁前最大的`欲望就是求生欲,但在甜蜜的威胁前,欲望更加难以管理,这是来自内心的冲动,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后者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经常动摇我们意志力的情境,意志力强,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斗争。

所以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应该是我要得起,也愿意放得下,拿不拿在我,放不放也在我。不冲动、不后悔,才是真正的淡定从容。

自控力读后感6

庄子《逍遥游》中有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其含义是;如果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逍遥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什么凭借呢。这便是庄子的逍遥自在,而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正真的逍遥自在并非能顺应天地的本性,御六气的变化更别说是成神成仙。在我看来正真的逍遥是为自控,是本心的逍遥行为的控制。如不能自控,何以正人。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他会在该说“不”的时候说“不”,能在该做某件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去做,那便是我们普通人的完美自控。但是现实是人们总是习惯拖拖拉拉、贪图玩乐以至于事情总被抛掷明日。因此我认为自制力的养成需要从计划开始“你需要一个生活规划,帮助你结束内心的挣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当我们有了计划也就有了约束,它会给予我们无形的力量去促使我们完成任务而达到自律的目的。

在有了计划之后我们需要做到的便是如何坚持,凯利·麦格尼格尔在书中写道: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三种控制自我的基石才可以做到坚持不懈。很多人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便会开始有放松的念头,其实放松也是在追求自我的过程。工作之后的放松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前提是放松之后必须将工作再次拾取。如果不能其放松则是懒惰而不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只有当自己做到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才可以做到自控自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自我的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只要我们能够做好规划,找到自我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控制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自控力读后感7

前天,我从班上的图书角借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

顾名思义,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就是要能够自己管住自己。你最大的敌人是谁?其实,不管是谁,我们最大的敌人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些小时候就能管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而那些从小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要么碌碌无为,要么生活一团糟糕。

在《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这本书中,作者塑造了一群特点鲜明,事迹恶劣的学生通过21天的集训,一个个终于变成了拥有超强自制力的少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情景,父母不在身旁时,我们孩子写作业时往往写到一半就跑去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甚至还会因为玩耍过头而忘记写作业;一看到美食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不管饿不饿都要吃一点;崇尚暴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这些行为都是自控力严重不足的表现。

看完这本书,我总结出了提高自控力的小方法:

1、明确自己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

3、将自己需要做的事列一个表。

4、学会对自己喊“停”。

5、给自己找一个自控力很强的榜样。

6、当你很想做某事时,冷静地思考五秒,分析清楚利弊之后再行动。

7、创设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情景,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

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自控力的人吧!管住自己,赢在未来!

自控力读后感8

最近几天,爸爸给我借了一本书,叫《自控力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是谷元音老师写的,此书是“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中的一本。

打开书的目录,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数十个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相关的心里实验,细致的介绍了千奇百怪的实验过程,系统分析了实验结论及其对我们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我控制效果的指导和启示。

看到书中的疑问心想,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完成?为什么有些人会突然失控,跟周围的人发飙?为什么有些人会把信用卡刷爆,然后买回一堆让自己后悔的东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让他们生活变得如此糟糕?其实这些问题天天都生活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注意而已。

书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不要让拖延成为你的借口,拖延就是人们在自我妨碍心里的驱使下,为事情失败所找的借口。拖延就是在事情失败时,将理由归结为时间不够。如果要摆脱拖延的坏习惯,那就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完整。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不能冲动,要冷静思考,不要钻牛角尖。在学校里和同学要互相帮助,不要整天打打闹闹。在学习中不能想着打游戏,要专心致志地把作业完成,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养成做事不要拖拉的习惯。告别拖延、失控和坏情绪。你们也做到了吗?

自控力读后感9

本书分为九章,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个中心概念和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将它应用到你的目标上,并在每一小节的最后提出了自控力训练的具体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意志力如此重要……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与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如何展现自己得体的自我形象和好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这本书上面说的这13种小习惯我觉得对我非常的有益: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样东西都放到该放的位置,每件日常事务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做。

(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用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的惩罚,你当容忍之。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勿因小事和一些不可避免的事而惊慌失措。

(12)贞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

(13)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我想这十三个习惯将让我受益终生,我也会时时刻刻检查自己,严格遵守争取做更好的自己,做自己情绪的控制者,命运的主宰者。

自控力读后感10

这本书读完,讲真的,在实操方面并没有让我有新的认识,在理论层面,让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习惯叫微习惯。

为什么把目标设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抬抬手就可以完成?

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天早起后,上午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别是晚上就会不太好。

这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讲到一本书,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里面重点阐述了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问题,还给出了怎么提高自控力的总量和怎么回复自控力。

如果你平时打游戏的话,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蓝,有蓝才可以释放技能。

回到微习惯的话题,为什么目标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为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你在完成目标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如果让你走出舒适圈,是不是很困难,需要很强大的自控力才可以。为什么人们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别强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自控力强大,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但是如果不让你走出舒适圈,而是在舒适圈的边缘,伸出去一只脚,你可以马上收回来,但是只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你再伸出一只脚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慢慢的你的舒适圈就会扩大。

这,就是微习惯的妙处所在。

赶紧来试一下吧,让我们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17/28 《自控力》第七章读后感——致未来的自己

「内容梗概(思维导图)」

「RIA重要片段拆解」

1、R(阅读原文片段)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时,大脑处理选项的方式相当不一样。"即时奖励"会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奖励系统,刺激相应的多巴胺产生欲望。"未来奖励"则不太能激活这个奖励系统。

要战胜我们的前额皮质,我们就必须立刻得到奖励,而且你最好能看到这个奖励。一旦你和诱惑之间有了距离,大脑的自控系统就会重新掌握局面。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能预测到未来的自己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奖励似乎并不那么有诱惑力,所以我们选择了纪实的满足感。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会怎么受到诱惑、怎么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无法坚定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想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我们还需要记住,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是未来的自己,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2、I(用自己的话重述)

马上得到奖励,或是延迟满足,你会选择哪一个?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已有的、看得到的奖励。毕竟这是人类和大猩猩比赛的结果。但是,也并不总是这样。如果合理使用自控力策略,比如等待10分钟、让眼前的诱惑离自己远一点、预见未来的自己等,我们也能够抵抗诱惑,完美自控。

3、A1(自己的过往经验)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某件东西,就一定会买到手。每次出去逛街,不买点什么东西,心里是很不痛快的。但其实这样并没有让我觉得开心,我的逻辑是逛街=购物。

后来,我逐渐发现,其实我买的很多东西使用频次都是很低的。不仅如此,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让整个屋子看起来乱糟糟的。

于是我采用类似等待10分钟的策略来控制自己。

在逛网上商店时,我会直奔自己想要购买的目标。如果不是非常急迫,我会在购物车里放上一两天。如果过两天还没有买的话,我就会删去这件商品。事实证明,其实我也没有那么需要它。

今天书中介绍的意志力实验,我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比如请私教帮我制订减肥计划,纪录自己的意志力决定表来降低未来奖励的折扣率。唯有预见未来的自己还没有尝试过,那么,我就给5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吧。

4、A2(期望达成的目标)

2023年的若小雪 :

嘿,你好啊。我是5年前的你,现在正坐在书桌前写下这些文字。其实我现在已经很困了,今天针对腿臀负重训练1个半小时,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但是我现在还是强打起精神给你写下这封信,就是想问问你,现在这么努力的我,成就了更好的你了吗?

这时的你,是不是已经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不再是新入职时慌慌张张的样子?

这时的你,是不是可以做到每天早起,给家人制作一顿丰盛的早餐后,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做一套简单的瑜伽运动?

这时的你,是不是已经可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压力大的时候不再默默哭泣无法入眠,而是去大汗淋漓地跑一次步,把所有烦恼都甩在脑后?

这时的你,应该比现在的我更加成熟。我相信,我现在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我流过的汗,敲下的字,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成就你啊。

未来的你,一定会变得更加的优秀。

因为,现在的我和5年前的我相比,已经成长许多了。

我不仅要感谢这漫漫长路,也要感谢在我心中聚集的所有感觉,感谢路途教给我的一切和我仍然未知但却冥冥中感觉早有定数的一切。

未来的你,更加笃定的向前走吧。加油。

畅销书《自控力》读后感

《自控力》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凯丽·麦格尼格尔写的一本畅销书,据说这本书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在各大阅读榜上也名列前茅。

这本书取得这么好的销售业绩,估计和它直面的是人的自控力的问题有关。因为确实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人对自己的控制不够,比如减肥失败,上网成瘾,情绪失控等等。自控力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大家都愿意去读这样的书吧。

这本书一共分为九个章节。章节之间环环紧扣,基本上作者是按照她讲课的一个逻辑来的,实际上这本书也是作者在斯坦福大学讲授自控力课程的一个总结吧。作者自己也说希望读音阅读完这本书后会对自己的自控力有一个认识和提升。

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因为怎样的控制自己?大概每个人都会想了解吧。

这本书的语言很浅显,而且有大量的例子和提问,读者阅读的时候基本不会有文字上的障碍。也许是因为中西文化的不同,作者一开始总是会讲述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在章节的末尾才写明自己的观点。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倒着看的。我认为他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一章的末尾和本书的结尾。

这大概也是中西文化思维不同的表现之一吧。随便翻开一位中国作者的书,书的语言不会是这样子的,不会给人感觉讲了半天还没进入正题。一般中国的作者会把观点摆在开头,然后再阐述和举例证明。但是西方作者总是先喋喋不休的讲各种现象啊,或者之类的一些东西引发你的思考以后,然后才慢慢的得出结论,我觉得这是中西方文化思维一个很大的不同之一。

说句实在话,我不太喜欢西方作者这样的写作方式,因为我毕竟是习惯中式思维的,所以我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我感觉把每章末尾和文中那些总结的话语拎出来,基本上这本书也就没有什么了。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感受。

其次,作者讲到的自控力的几个方面,有些我还是挺认同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讲到的多巴胺对人类的影响。书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小白鼠的实验。就是点击刺激到小白鼠的多巴胺系统,让小白鼠觉得兴奋,然后小白鼠就会不断的去碰触这个电击的按钮,让自己有这样的快乐感受,甚至忽略休息和食物。直到自己筋疲力竭,最后死亡。这个确实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连续50个小时上网,不吃不喝,为什么啊?就是因为这种让人上瘾的东西,迎合了他自身的多巴胺系统,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和快乐。这个还理论是非常的有价值的,这对我们认识自己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作者也指出如果人类没有多巴胺的话,人类会失去欲望,也会很容易陷入抑郁,那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呢,其实人最重要的是控制一下自己的多巴胺系统,那么怎么去控制呢?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很多的方法。

作者列举了很多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说当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她说的是不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这个也很有指导意义的。我们自己也会有一些感受,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拼命的压抑自己,反倒会引起一些心理的压力,

这个其实不一定要带上什么自控力的“噱头”,其实在心理学上,我认为这是很普通的一个观点吧,就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欲望。因为想法和行动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并不代表去做。所以,即使接纳了自己的欲望,并不代表你这样的去行动了。

讲到底了我认为她还是关注了一个人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本能的问题吧。就是人的本能需要我们去尊重而不是去压抑。

情绪本身就是一个高高低低的过程,不可能永远那么平和的。有时候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作者说的缓解压力的办法: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

所以其实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感受,一旦接纳,才能真的释放,然后才能迎接自己另外的感,可以用那些有益的方法,而这样情绪的转换也许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并没有那么刻意。所以,不用太在意自己的情绪问题大概才是解决情绪问题的王道吧。所以,说实话,我真的不太喜欢去考虑自己的情绪问题,反而是更愿意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另外一个自己了。不懂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样感受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churuzhichang/921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