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求职谨防虚假招聘(大学生求职谨防就业陷阱?)

初入职场 2023-11-15 03:54:20   点击量 : 5515  

作者 : 职场指南人

高校毕业生求职谨防虚假招聘(大学生求职谨防就业陷阱)

高校毕业生求职谨防虚假招聘

安徽省教育厅近日发出通知,各高校务必严格筛选招聘信息,健全就业安全预警机制,防范虚假招聘。 2007年2月,安徽省某校机械与制造专业07届某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到江苏一家企业实习试用。半月之后,该同学以专业不对口为由自行离岗。随后,该同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广东某企业的招聘信息,遂单独前往该公司报到,结果被骗入传销组织。直至2007年10月,该学生才被公安部门解救出来。 据安徽省教育厅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一些非法传销组织冒充知名企业,以招聘名义,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形式诱骗毕业生前往,随后将其扣押,从事非法传销工作。 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筛选、审核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性。凡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随意向毕业生发布。各高校要健全完善就业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增强其对各种社会招聘信息的分辨能力。一旦发现虚假招聘导致毕业生受骗事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大学生求职谨防就业陷阱?

防不胜防的就业?陷阱?
陷阱一,招聘会?花样?多
在招聘会上,少数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诱骗学生做传销甚至是其他违法的事情时有发生。
新乡医学院应届毕业生于鹏飞在今年1月的一次招聘会现场,被几个流动招聘者拦住,他们说公司业务在江浙一带,经过短暂交流后就告诉小于:?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员,不需要工作经验,包吃包住,年薪两万元以上。?又多接触了几次,他竟然发现,公司是做传销的,?多亏我辨别能力强,否则就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迷糊了。?于鹏飞一脸庆幸。
某学院的毕业生小李,几天前向记者讲述他的一段痛苦经历,可没那么幸运。2009年,他参加过招聘会后,很快就收到一家山东企业的录用通知,并告诉他,上班时带1万元现金,以便异地安排生活。
到企业不久,企业又以办理证件为由,拿走他的身份证,要求再交8000元的培训费。?在培训会现场,听了十多分钟,就发觉不对,那个场面就像是电视上播出的传销现场。?小李说,他不相信一年能挣100万元的谎言,也没有按照传销人员的要求,发展下线,?我不想欺骗亲人和同学。?侥幸的是,该传销组织被警方查处,他才得以脱身。
陷阱二,协议成为?霸王条款?
河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谢雷等6人的就业经历颇有代表性。2011年他们集体到广东一家民营企业做食品检测工作。该企业给学生们的口头承诺是:月薪4000元,外加年终分红;工作满一年,分房;工作满三年,配车。
急于求成的学生们与企业签订了工作合同。但在工作中,他们发现,经常会违反合同上的?霸王条款?:迟到一次罚款500元,在食堂吃饭,剩菜罚款100元??一个月下来,扣掉各种罚款,只有可怜的400多元。6名学生大呼上当,集体反抗,要求辞职,该企业却拿出工作合同,要求每个学生交800元的违约金。
由于大学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地位,维权意识缺乏,对不平等条款要么不知要么不敢提出异议,使就业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类似这种?霸王条款?的不平等协议。
陷阱三,中介骗取费用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之间相互串通,或是造成不退回费用的事实,或是以大城市高薪就业落户等名义开展中介,收取不菲的中介费后,介绍到外地中介。外地中介找不法用人单位或私人小企业让大学生打零工,而户口、档案却长期违法滞留,甚至丢失。
河南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朱佳佳2月初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甲公司代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种职业的中介服务。很快他就打电话去咨询,对方告诉他什么工作都有,过去就行。朱佳佳在甲公司交了400元,公司老板顺手给乙公司写了个纸条:王经理,请帮忙安排朱佳佳的管理人员岗位。
忐忑不安地赶到乙公司,老板告诉他,?先交300元押金,明天就安排你上班。?收到钱后,老板说鉴于他素质比较高,推荐到丙公司。之后丙公司收了他300元后,又把他推荐到丁公司,最后丁公司也要收钱。
朱佳佳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他们是在?雁过拔毛?地相互推荐,强烈要求退款。几个公司却相互推诿、赖账。
陷阱四,?随心所欲?的试用期
河南大学的2010届毕业生小韩,通过参加招聘会被一家河南业界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录用。按照双方口头协议,试用期为3个月,最终由公司决定是否正式聘用。
小韩踏踏实实工作,根据需要随时加班加点。谁知试用期一结束,经理说他不称职,需要继续试用。小韩事后得知,公司里有的员工试用期超过一年,有的甚至长达两年,还没有被正式录用。
与此相反,有些单位没有试用期,同样存在骗局。用人单位规定大学生报到就签订劳动合同,马上上岗工作。可当大学生感到新单位各方面情况不尽如人意,想要另谋高就时,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放弃了试用期这一有利的武器,丧失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单方面解除合同,无疑要付出代价。
调整心态加强防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前的恐慌表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崔炜说,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焦虑、不安、心境浮躁,在求职中出现忙乱、盲动和盲从,他们事先对用工单位不进行全面了解,对求职信息不认真分析和过滤,要么容易在竞聘过程中落聘,要么容易遭遇招聘陷阱的尴尬。毕业生应提前调整心态,培养实践能力,多进行储备和积累,避免求职时?乱了阵脚?。
崔炜建议大学生求职时,要全面了解用工单位的真实信息,准确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岗位标准,甚至是招聘的真实动机,避免做?冤大头?。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刊登相同的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还有另一种骗取劳动力的方式是粉饰招聘岗位,提供不实的招聘信息。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到了岗位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
河南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少数招聘会举办方以及中介机构正是利用监管盲区和法律法规的漏洞,抓住了毕业生急切的求职心理,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谋取违法收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招聘会以及中介机构加强监管。
眼下,又到了大学生求职高峰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近期,记者不断接到一些大学生的投诉,讲述过去求职中的一些遭遇,专家为此提醒大学生应调整心态,增强维权意识,谨慎防范。

大学生求职陷阱多,该如何避免?

? ? ? ?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求职陷阱。比如虚假的招聘岗位,变相的培训圈钱等等,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上当受骗?

1、入职先收费 刚参加工作,薪酬不高很正常,如果出现不熟悉的单位提供高薪,那就得引起注意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往往这种都是不法分子通过高薪的幌子,骗取毕业生的押金等。切记千万不要相信入职要交押金和培训费之类的单位。

2、招聘渠道不正规 人员招聘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位对该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会派专人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备的把自己的简历交给单位。

3、口头承诺 用人单位对招聘中的内容并非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果想要招聘单位兑现承诺,最好将这些口头承诺写进双方的劳动合同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履行承诺。

4、传销组织介绍他人加入 非法传销往往都具有发展下线的性质,也就是说拉的人头越多,那你的收入越多。因此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遇到单位对你非常主动,把加入后的前景说的天花乱醉,并要你介绍朋友和同学一起加入时,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是不是进入了传销组织。

5、不签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传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入工作单位及坐在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单位不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职业发展是不利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churuzhichang/6330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