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成长的边界》)

初入职场 2023-11-04 09:22:15   点击量 : 4979  

作者 : 职场小助手

局外人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局外人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局外人读书笔记1

黑白线描的封面,所有人都在向前走。唯有他,看往了不同的方向。

看完《局外人》,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自己的内心,也住着一个默尔索。

故事其实很简单:默尔索的母亲死了,他的态度却仿佛只是像对待今天天气很差一般,冷冷相对,在母亲的葬礼上也没有哭泣。后来,一次意外,在和朋友的一次海滩出游时,错手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被判了死刑。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拒绝接受神父的忏悔仪式。在默尔索的整个人生中,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般。

默尔索对人生的态度,许多的行为和言语其实都不符合一般的世俗标准:他对母亲并非没有感情,却不愿做戏,哭天喊地地来告诉世人他的悲伤;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时,他明明可以说一些甜言蜜语糊弄过去,他却连敷衍都不愿意;雷蒙问他能否和自己做朋友,他也只是回答做不做都行,在法庭上,他也没有为自己找理由开脱,没有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在最后,神父为他做忏悔仪式,他不肯接受,并且坚持自己从来没有对哪件事真正悔恨过……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了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对于默尔索来说,遵守这些所谓的社会道德,便是脱离自己本心,就是要受世俗的左右摆布,所以他拒绝了。他始终忠于自己的感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默尔索的自由跳出了人们划定的框架,所以他成了大众眼中罪不可赦的恶人,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

其实我挺羡慕默尔索的,或者说心里就住着一个默尔索,因为他可以一条路走到底,没有任何负担,甚至离开那个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的世界。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为了不挨骂,为了显得自己不会不合群,为了不被看做不入流而去附和,去撒谎,去迎合,去做一些违背本心的事。

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生活没有人不向往。可后来想想,社会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大众的包容性也比我们想象的更浅薄。所以世俗可以挑战,但挑战之前,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价。说白了,保持自我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能力,没有资本,也没有默尔索超脱一切的淡然,该妥协还得妥协,毕竟学会妥协也是生命中重要的一课。

局外人读书笔记2

《局外人》读起来非常流畅,好读!读的过程里,极其引人发醒。都说《局外人》在写荒诞,我恰恰不觉得荒诞。为什么?因为当荒诞成为了常态,荒诞也仅仅是叫做荒诞,不荒诞才被称作荒诞!

我不喜欢埋怨这世界,所以对我来说也就没必要去形容它。套用一句佛教用语:众生皆苦!无论我们如何形容这世界,每个个体的体验并没有改变。所以,以个体出发,我拒绝谈荒诞。

《局外人》的故事架构是:母亲的葬礼——女朋友——朋友——杀人——审判,可以说主人公默尔索在他的这段人生里,以一种极其温吞暧昧的态度在生活。他谈不上热爱谁,也谈不上关心谁,更谈不上自己需要什么!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但他知道他对什么不感兴趣。这极其像我们大家。所以默尔索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我想说,无论我是否理解他,我都拒绝认同他!

我喜欢是硬汉式的生活态度:真正的勇士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不喜欢温吞暧昧——怎么样都行的这种生活态度!懦夫才需要找理由!懦夫才试图解释:这不是我的错!

《局外人》的故事其实也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如果我们以温吞暧昧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会狠狠的扇我们耳光,甚至会砍了我们的脑袋!

《局外人》后记里说,默尔索不愿意撒谎。但我想说:面对现实的审判,不撒谎是本分;面对良心的审判,清醒的反思才是真正的不撒谎!默尔索坐在审判席上是因为他杀了人,而不是没有在葬礼上哭泣。但默尔索从未反思杀人这件事,审判者们也没有重点审判杀人这件事,所以,默尔索自己没有直面良心的审判,审判者们也担当不起现实的审判——恐怕这也是本书想表达的荒诞本身——事情永远不是它该有的样子。

默尔索说他杀人是因为太阳、因为天热,任何人恐怕都想回复一个“呵呵”吧。任何人,如果你以为你与世界相隔千万,那是自欺欺人的。如果谈自然法则,默尔索会被人寻仇,如果谈社会法则,默尔索会被审判。所以,默尔索以一个格格不入的态度假装在观摩我们,实际是在欺骗自己、麻痹自己——要知道,这世界看似与谁无关,实则与谁都有关。我们看到默尔索杀了人,作为读者以上帝视角去看,还能看到他从始至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无辜者的态度上——他承认杀人,但他有竟然描述了那么多外因!我不能认同!

默尔索把自己放在世界之外,假装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生活,但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吗?他觉得他的人生和生活都是荒诞的,请问,他有没有想过荒诞的原因?他的邻居、朋友、女朋友、母亲、母亲的男朋友、养老院的护士、神父等等,他在观察他们,也在评价他们,甚至他试图理解他们,他理解了吗?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众生皆苦啊,当懂得了人人都在苦楚中,一个觉醒了“懂得”意识的人还会那么冷漠吗?很多时候,当过错有了理由,我们便不好苛责了。但如果一个人以局外人自居,那么再抱有什么理由,那么那是一种虚伪或者说是在无病呻吟。

默尔索参加了母亲的葬礼、默尔索从不对女朋友说我爱你却答应与她结婚、默尔索与人吃了顿饭听了他的故事就成了他的朋友、默尔索随随便便就为打情人的朋友作证、默尔索糊里糊涂的就跟着朋友打架、默尔索不假思索的就冲人开枪又开了四枪。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能被称作局外人,或者说旁观者,他靠着无意识状态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却说自己是旁观者?我一向认为,真正的旁观者,是像老子那样,能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人,真正理解了这世间,以一颗悲悯之心看待一切的人。

默尔索,我想大约是作者写出来,让他照鉴我们的镜子,让我们看看,我们与他何其接近,让我们想想,是该像他一样浑浑噩噩,还是该睁开眼睛好好的再审视审视这个世界和自我。

《金刚经》里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有时候会把它理解为“岸在你边”,都灭度了,但没有灭度,为什么呢?我想因为真正灭度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不是佛不是菩萨,不是任何人,他们可以是接引者,可以是一个像老师一样的角色,但真正对自我起到作用的,还是自我。所以,读《局外人》的时候,我会去想,这样一个糊涂人,为什么要叫做局外人?他真的是局外人吗?

再套用《金刚经》一句话:若干种心,皆为非心。默尔索,他把自己设定为局外人,何尝不是非心,何尝不是执着?特别是他的哪一个行为,是他真正起心动念,以自我意识去追求的?从始至终,我没有找到他以他的意识去做的事情。他以一种被动的,甚至本能的反应在跟着事情走。如果一定要说他的执念,便是他刻意独立于世界之外的态度,他刻意的消极、刻意的冷漠、刻意的被动。

《易经》有句话: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很简单,下霜了,冻冰也就不远了。引申含义就是凡事皆有因果。默尔索以一种无意识状态跟着事件在走,最后杀了人,成了被告。他坐在被告席上,难道他被冤枉了吗?没有,但他的态度,似乎是他被冤枉了。我想问,他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

可怕的人生,不是我们一味追求,却追求失败,而是我们从未追求,却自认为苦楚不堪、自认为浑身伤痛、自认为失望透顶!

有句话:人人都是一座孤岛。人是一种很矛盾的生物,人与人,既依存又疏离。人与世界,既身在其中,又想置身事外。人与人生,既厌烦透顶,又无从改变。大多数时候,总想一番作为,但到头来大都是空想不作为。

《局外人》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如果你以主人公的视角去审视这世界的荒诞性,它是成立的,深有可挖的。如果你以主人公的懦弱或者不作为的态度去揣摩人生的进与退,也是深有可挖的。

局外人读书笔记3

“今天妈妈死了,还是昨天,我不知道。”

开篇即说了这样令我震惊的话,原以为此话无非如文克尔曼所说的希腊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情感里面,正如海面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一样。”我想,莫非主人公默尔索------一个阿尔及尔的小职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角色,只是为了强忍着内心深处的泪水罢了。

然而,我错了。

生于市,于世,他是个彻头彻尾如此平淡的人,淡到不留痕迹,淡到只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他的存在,只不过是用自己的双眼无限放大这个世界而已,然后再缩为一点------人生。

他淡到记不起母亲的忌日,淡到母亲死后依然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淡到不知道是否要求婚于玛丽,淡到浑浑噩噩杀了人,淡到不为自己辩解而无故被判了死刑,也拒绝向神父忏悔,他似乎无意识,而他一切的行动却由着意识来支配。

按常理,人类的性情,亲人死后,对我们应是个很大的打击,痛哭流涕,捶地几拳,整日无精打采,仿佛灵魂被抽走了一般,如文中母亲在养老院的朋友“他又激动又难过,大颗大颗的眼泪流在脸颊上,但由于脸上皱纹密布,眼泪竟流不动,时而扩散,时而汇聚,在他那张哀伤变形的脸上铺陈为一片水光。“

然而默尔索却不愿开棺见母亲,守灵时,并未和母亲在养老院所结识的朋友多聊几句生前。或许,我们会给他贴上“没有人性”的标签,然而,“人类的情感并非是主观的,它同样隶从于一切意识的定律,它超越自身。”我们往往在离别的时刻,过多地回忆过往,那些甜蜜,欢乐的时光然而如今却相隔一方,情绪自然跌落谷底,泪如泉涌。然而主人公默尔索什么也回忆不起来,没有了过往,当然也没有伤痛,无所谓眼泪。

再者,“浮事本无常,四世自轮回。”把这种妈妈的死认为是一种解脱与前往天堂,死是通向生的必经之路,毕竟妈妈生前所居住的是养老院,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家,与养老院的人的交谈,也无非是掩盖住了内心的沉痛,离开后也就永远没有了这层伤痛。

默尔索被他的回忆不起,平淡拯救了,他也被其摧毁了。

由于黑人吹奏的声音妨碍到了雷蒙,雷蒙给了默尔索一把枪,让他吓吓黑人,默尔索无意识的走向对岸,阳光如此的庞大,一圈一圈的笼罩着大地,膨胀着,膨胀着,由一点无限的放大······放大······放大······“嘣”的一声,他结束了黑人也结束了自己,接踵而来的便是审判。

审判或多或少的都隐射了当时法国的现实,所以我对这部分并不是特别的喜欢,然而“艺术要面对现实”。各大报刊都争相报道,并不是对此有看法,感兴趣,而是夏天属新闻的淡季,总要搞点噱头。“一切的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他不愿找律师,也没有为自己辩护,最后根据他对母亲无所谓的态度,以及母亲死后他过得依然很快乐的生活为由,认为他人格性格并不正常,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杀人犯”,死亡就这样以所谓的道德和莫名的法律强加在他的头上,他于是不相信未来,也没有拒绝死亡。

默尔索在文中很少说话,也很少行动,唯一可窥见的是他的思想:淡,如书名,他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任何东西都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他看着这世界,却游离在世界之外,默尔索是个通透的人物,无意识地接受了别人给他的安排,不去争夺也不去争议。

“ 现实中,这样的人还存在吗?”我问自己。

如今所谓的佛,不过是拿着ipad,玩着微博,大谈人生的加v认证者,所宣传的效果大都无非是转发,看看,抛之脑后。

小说毕竟是理想人物,虽模仿自然,却并非是自然的全部,用夏多布里昂的观点来说,即“脱离现实,进入神秘、梦幻一般的境地。”

所以生于市,必定要“为挣得糊口的面包,歌唱赞美诗篇。”因为生存与追求不仅是义务,也是种责任。我们不妨“中隐隐于市”。

局外人读书笔记4

读到主人公很多无所谓的生活态度的时候,就像在说自己

不喜欢这本书里面很多的书评,引不起共鸣,反而和主人公有很多的思想交流

从杀人犯罪方面来说,他的确是有罪的,本来他开枪再补枪的行为就是一种犯罪。当时考虑了这大概也是主人公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他也许是压抑着的,带有轻微暴力倾向,虽看似温和无争,实则狂躁,只是一直控制着自己,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性格,那就是冷淡理智甚至漠然地对待生活,以及身边的人

但是也想过,他很多的处事方式,我也经历过,也是那样给别人冷漠无情的感觉,我一直以为是自己太理智了,所以对很多事情不带个人情感,甚至会深层次地去分析一个事情的各个方面。在这方面,我觉得,主人公只是和感性的旁人不一样而已,并没有过错,要说过错,大概就是,他理智到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去迎合别人,只是淡然地存在于这个社会。不悲不喜,生活也就简单了。

还很喜欢本书的一些情景描写,已经气氛烘托,更衬托主人公跳脱事件的心态

哈哈哈哈哈,看这种书让自己更加理性

局外人读书笔记5

可能是年纪大了,书读完基本也没什么感想,随便写点胡言乱语。

比起异乡人更钟意局外人这个译名。

从头到尾有种奇妙的疏离感,如默尔索看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如读者看着书中的默尔索,都仿佛置身局外一样冷眼旁观着。

空洞的内在和过满的世界,交错着的夏天昼日刺眼的光线和轻飘飘无梦的夜晚两个意象,一切孤立的、无来由的、偶然的要素,象征性地组成了一条犯罪链。

恰到好处的缺乏共情,缺乏普世的价值心这种消极的美德,正应和了氛围,是内在的虚无主义。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没有感想就是对它最好的评价。

第二部里有句话写的真好啊,读到的时候忍不住笑起来:

「无论如何,就算我不确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缺非常确定。」

我一直以来所践行的信条,忽然得到了另一个时空的认同。

写到结尾默尔索的爆发时(用爆发来形容未免有些冒犯),前面所有寡淡的压抑全部在此刻升华成明珠,反复读了四五遍才罢休。

(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我脑子宕机不够用的原因)

最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太难看了,为了写读书笔记用极大的毅力坚持着。

再说一遍,太难看了。

全是阐述,纯粹写给外国人的,但凡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点了解的都没必要去看。

浪费时间。

局外人读书笔记6

其实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有点看不明白整部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主人公墨尔索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一滴眼泪,而成为后来杀人案中最至关重要的依据。法律最终判他有预谋,清醒杀人的杀手。他有心解析却无力辩解。

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话和事实,可是却不是别人想要听到的答案和事实。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赤裸裸讽刺了人性总喜欢以各自主观意识去评判周围的一切。

墨尔索过于真实又不屑于掩饰的个性,既让人喜欢又讨厌。喜欢可能是因为渴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本性,讨厌可能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这辈子也没办法做到他那么坦诚和真实吧……

不过墨尔索对于婚姻的看法其实蛮像现在社会的婚姻。很多人因为年龄大了,碍于社会和家人的眼光。选择了一个自己不讨厌的人结婚,然而那个人是不是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讨厌足矣。

我想哪怕墨尔索没有这宗让他致命的命案,也总会有其他的事情让他最终牺牲。因为他活得太透了,这样的人生意义绝不是我想要的。人活一场总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才三十六岁的他却把一切都看透,有点像其他文章描述的:有的人二十多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葬,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局外人读书笔记7

很长时间我都把自己的浅薄归因于小时候没书可读,后来大学再恶补,好像意义并不大,再后来就彻底放下了读书这件事。

这两年生活上的困境把我逼到了好像除了读书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事干的一种境界,各种各样的杂书拿起来就读,囫囵吞枣,没有消化,但终于有了一点读书的乐趣。

但小说还是例外。读的时候很投入,读完许久实在想不起来作者究竟在说什么。《局外人》更不例外。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沉闷,散漫,短短一本书,却让我几次都想放弃。然而,真正读完,再加上出版社在末尾增加的一篇导读,让我意犹未尽。这几年所经历的事情突然之间涌上心头,荒诞、意识、生命、死亡,这些陌生的字眼,在我的生命中终究连成一串音符。

我是幸运的吗?我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祖祖辈辈靠服从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他们是满意的,因为身边总有更多的不幸。于是,我也成为了这个大军中的一员。服从权威,服从规则,即使陌生人的亲人去世也必须得表现出悲伤的样子,更何况是自己的母亲。我确实没有经历任何困难过上了大部分羡慕的稳定生活。

我是不幸的吗?美好的'表面总是有太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我一面享受虚荣,一面为虚荣做掩护,这样的分裂终究让我不再满足。我开始埋怨命运的不公,我是多么积极认真听话的孩子啊,怎么会被评判为敢抗拒规则?我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症状,我的心理力量无法支撑我至少正视生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开始读书,开始找心理医生,开始去检查身体,情况似乎有好转,但我知道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再想得到好评,我开始脱离所谓的主流社会与传统规则,我接受自己就是这样渣,然后我开始享受孤独。

到现在,我突然才明白,那些所有我觉得不幸的发生才是生命真正对我的馈赠。

默尔索的冷漠至少是他已经觉察生命的荒谬之后的表现,但我们更多的人,从来就没有想过生命的意义。出生被老人看,然后上学,不停地上学,然后工作,努力挣钱,然后再找个结婚对象完成任务,然后继续重复。

诸神惩罚西西弗斯往山顶推巨石,到达山顶的那一刻,巨石就会滚落下来,西西弗斯继续往山上推,一遍又一遍重复。

这样的命运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们在做这种荒谬的重复。

默尔索看似冷漠,其实他更看重的是真实。他想和玛丽待在一起,享受当下的美好。在看到马松和他的妻子在海边木屋说说笑笑之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他真正想结婚了,他需要的是真实的、具体的、人性的。

在《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对这种生命的荒谬给出了清晰的解读: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滴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

那么,我想第一步需要先有欲望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不是如何成功,而是真相。

如果有了发现,就会有疏离感。然后就会有更强的好奇心去发现更大的真相。

也许,结果就是荒谬,也许是其他,我不知道。至少我们是清醒的,清醒就意味着你可以选择,选择冷漠,像默尔索,一步一步试着与这个世界连接。选择真实,享受生命的每一个当下。

这样的生命是勇敢的,因为我们在试着脱离一个巨大的磁铁。这块磁铁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吸附了世界上大多数的金属,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其实我们并不是一块金属,我们是可以离开的。

这样的生命是孤独的。在采访唐诺的视频中,我第一次了解到真正伟大的作品并不可能是畅销书。一部作品要获得几百万个人同时喜欢,它注定要符合这么多人的价值观与欣赏水准,这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这是有悖于这个职业的使命的。

加缪在诺贝尔奖颁奖晚宴上说:

艺术是一种手段,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了人类共同的苦难与欢乐,从而感动了大多数人。所以它迫使艺术家不再自我孤立,使其屈从于一种最为质朴、最为普世的真理。

只有承认自己与众生的共性,他的艺术和他的独特才能从中得到滋养。

他不该为制造历史服务,他应该为承受历史的人服务。

对于知晓的事,绝无谎言;对于任何压迫,反抗到底。

伟大的作家之所以流芳百世,并不是他一直传递所谓的正能量,他一直在述说着永恒的真相和真理。如果没有与之相关的好奇与思考,注定只能与这样伟大的作品擦肩而过。

这是我的意识的时刻。

逐渐醒来,清醒地生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局外人读书笔记8

我一直被焦虑症所困扰。焦虑的根源说不清楚,只要没有按照计划工作,犯了拖延的毛病,就会莫名其妙地焦虑。如何才能安心度过每一个当前的时刻,或者如何才能安心地度过一生,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直到读完加缪的《局外人》,这个问题才有所缓解。初读《局外人》,不知所云,这是很多文学名著的通病,作者好像无意规规矩矩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我翻看了很多书评、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如何欣赏《局外人》的创作风格。再次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小说的魅力。

《局外人》的故事很简单,大概分成四部分:参加母亲的葬礼、和玛丽约会、在海滩杀人、审判。

小说的开头很特别——“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楚。”

一个正常人怎么会对自己的母亲没感情,对于妈妈的死,表现地如此平淡,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情。连母亲的死的日子都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个悬念。读到后面,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或者说“异化的现代人”。一个对世界“无所谓”的人,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时时感觉到世界的荒谬的人。

没错!加缪的这部作品,主要探讨的是人对世界的荒谬感。

什么是荒谬,简单来说,就是你照镜子的时候,有一瞬间镜子里的那个人不像自己的那种感觉。传统的小说,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逻辑的串联起来,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才能让读者明白。

但加缪指出,这个世界本质是荒诞的。这个世界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也没有意义,只是存在着。

想象一个宇航员去了一个陌生的星球,这个星球上有一个大机器,结构非常精细,各部分运转自如,看了让人叹为观止。可是,当你知道这个星球上没有生命,这个机械的运转没有目的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抓狂?没错,我们的地球就是这样一台大机器。

我们的焦虑来源于目的,如果做事没有目的,人会无所适从。如果没有目标,不追求点什么,我们不能很好的享受一个安闲的下午。可是加缪指出,世界是荒诞的,一切的追求都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

小说的主人公默尔索一直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掉一滴眼泪,养老院的人问他要不要看母亲最后一眼,他拒绝了。可以说他是“被迫”参加了母亲的葬礼。葬礼是按照别人的安排进行的,天气很热,有人暗示这里的天气不比巴黎,应该尽快下葬。这一切虽说都在问默尔索的意见,但他其实没有选择。

接下来的守灵夜搞得大家都很疲惫,默尔索不明白,葬礼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这一切的形式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徒增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葬礼之后,默尔索在游泳的时候遇见了女朋友玛丽。玛丽是默尔索以前的办公室职员,默尔索之前就想搞上她,但玛丽不久辞职,离开了公司,这种事没有来得及发生。偶遇玛丽,两个人产生了好感,然后回家上床。

玛丽问默尔索:你喜欢我吗?默尔索说:你问的问题没有意义。

玛丽再问:想要和我结婚吗?默尔索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到无所谓。

玛丽说:你真是个怪人,但我喜欢你这一点。

默尔索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一切都无所谓。这正是小说主人公吸引我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能看清世界的荒诞本质,了解意义的虚无性,那他还能对这个世界要求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还要焦虑?

如果我们的欲望和这个现实的世界总是冲突的,那要么是我们错了,要么是这个世界错了。对于默尔索这个人物来说,他就从来不会感到焦虑,因为他不知道应该焦虑什么。

不得不说,《局外人》塑造了一个让我痴迷的角色,在这个角色身上,我没有看到对现实的无奈,而是一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是一个被“异化”的人,而是一个真实的人。默尔索看到了世界的本质,他想活的真实一些,不想被社会同化。

为了融入社会,我们经常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我们经常因为家庭和婚姻妥协,那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是自由的。

之后,默尔索杀了人,但没有杀人动机。这在正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杀人以后,小说进入了审判环节。这部分非常精彩,集中体现了司法程序的荒诞性。在审判自己的过程中,默尔索有时候哭笑不得,面对滔滔不绝的律师,默尔索一句话也插不上嘴。不禁产生疑问:到底是我犯了错,还是别的人犯了错。为什么自己一直被谈论,而从不被问及自己的感受?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我们经常无端揣度、八卦别人的生活,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别人的对错,却从不问及他人的真实感受。同样,我们自己在与生活的不断妥协中精疲力竭的生活,却从不问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执行死刑前,当默尔索被问及是否需要上帝,是否需要临终前的救赎时,他拒绝了神捕。这让神捕很吃惊,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死前不相信上帝的。

默尔索活的真实,活得真实的人是不需要上帝的。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上帝才能使人生得到慰藉,那我们是否还在意义的泥潭中挣扎,还在判断人生的价值,还在在焦虑中前行,还在努力构建本就虚无的意义之网。

《局外人》这本书值得每个在焦虑中挣扎的人深思。

局外人读书笔记9

这本书很薄,几天就能看完。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吸引我的,作者叙述的节奏很慢,如同流水账一般。一开始就是写参加母亲的葬礼,这样的情节如果换做是我,多多少少会流露出一点对母亲的感情。但作者没有,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参加一个陌生人的葬礼。

到后来交了女友,结识了新朋友,最后在精神恍惚下杀了人。这一切他都在表明自己是局外人。

不只是犯罪后,从一开始他便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世界,对于关乎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世界与我毫无关系,我的存在毫无意义,至于是死是活,似乎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弥漫在《局外人》字里行间的悲悯与愤怒,偶尔露出冰山一角的歇斯底里似的黑色幽默,通过一件件充满现场感的凡人小事串联起来,以最传统的小说形式呈现了一个最现代的故事:“一位毫无英雄主张、单纯愿意为真相而死去的男人”,在荒诞世界里的挣扎与反抗。

主人公默尔索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三十岁的未婚男人,在公司当职员,的亲人——妈妈住在养老院。

某一天,养老院发来电报通知妈妈去世,他前去奔丧,却在守灵的时候抽烟、喝咖啡,跟人聊天、昏昏欲睡。他不知道妈妈的去世日期,记不清妈妈临终时的具体岁数,拒绝开棺看妈妈的遗容,葬礼的过程中没有哭,也没有在坟前默哀。葬礼结束后,为上床睡十二个钟头而感到喜悦。

他没有强烈的爱憎,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对切身利益漠然处之,什么事都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以“无所谓”,“毫无意义”,“我不知道”的口吻对待一切的人,不是因为他的糊涂,而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一切都是荒谬。他用冷漠的态度对待这世界上荒谬的一切,他用冷漠来伪装自己,来抗争这个社会。

我记得他在死亡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可以把我的肉体杀死,可是你们无法强_我的灵魂;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这就是他的反抗。

默尔索一个超脱物外、老实本分、对周围社会无攻击性的人。可正是这样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却在社会的冷漠下被描绘为一个恶棍,冷漠的杀人恶魔,被法庭判罚公开绞刑。

作者加缪在《局外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他不是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因为和世界格格不入而成为异端。这是钟阳对他的评价。而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敢于挑战社会的人,他的勇气让人敬佩。但,我想我永远也成为不了想他那样的人,应该说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成为他。

局外人读书笔记10

小说《局外人》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进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固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失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痛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尽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看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尽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回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痹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尽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以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由于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以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女友的求婚,他以为“这无关紧要,假如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满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由于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冷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尽接见神父,由于他不信上帝,是由于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往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看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看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啼声。”

局外人读书笔记11

初读这部作品,我只能感受到莫尔索的冷酷无情和他那“那与世无争”的颓态,好像这个世界与他并无关系,就连母亲去世这样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事也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加缪对这颗像被冰冻了的心的刻画简直妙极了:“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

整个小说都是选用一种与主人公性格一致的枯燥、呆板、闪烁的语言风格来连接全文的。作者选用这些超乎寻常、刻意追求的语言来宣扬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主人公在多人眼中是荒诞的,众人在莫尔索的眼中变是荒诞的。整部小说如演一幕滑稽的小丑剧,所有人包括观众都是荒诞的。加缪在这之中为我们提示了社会的丑态。

然而度娘说加缪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揭露社会荒诞的层面,原来他揭露荒诞的终极目的是要指向人们对本身的追求。在加缪的荒谬论中有一个有名的论点:“人生没有希望但不包含绝望”所以要活得真实而不虚伪,莫尔索就必须坚持下去,哪怕是苟延残喘,并不是不愿迂回,而是没有退路可走。

倘若这样一想,莫尔索怎么好像又变得有点正面了?是的,莫尔索式的冷漠,具有积极反抗的基调,不失为一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在精神上战胜了荒诞,获得了自由。

看文中的这一段“我喝了咖啡,想抽烟。可是我犹豫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妈妈面前这样做,我想了想,认为这不要紧。我给了门房一支烟,我们抽了起来”平淡不惊的活着实刺激着读者,使人感受到他的确是一个幸福自由人。甚至,当他坐在被告席上等待判决的时候,他仍无动于衷,他只觉得“这么一个老故事重复来又重复去,真叫我烦透了。”诸此种种,无不彰显着莫尔索身上那种淡然的气质,他对于一切都是那么满不在乎,这大概也就是他幸福的源了吧。

可以说,局外人并不只指莫尔索一个人,而是许多具有相同生活状态的人的代表,莫尔索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作为一个人,他是特别的,但普通却往往富于特别之中,他身上有太多太多人的影子。莫尔索的个人世界也便成为一类人共有特质。也正因为有对莫尔索的探知,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局外人”这种现象。

局外人读书笔记12

正值青春的我,在了解《局外人》中默尔索的故事后,不禁感慨,信誓旦旦地自称是局外人的人,实则并非局外人。他所用理性对待的人和事,一切看起来都和他想的一样,可有亦可无,但在我眼中,这其实均是他能拥有的了。

“今天,妈妈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知道。”默尔索的这句话影射出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母亲的死,他并非无感,可直至母亲下葬那会,他也未哭丧,守丧。在这个孝道的社会,默尔索无疑是被谴责的,可也有人会陪她做这些不合时宜的玩乐。与女友同居却不谈爱情,婚姻。插入邻里的纠纷并为之开枪灭口却无所谓朋友。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为之困惑。

“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这种想法与当今的“佛系少年”如此类似,可又不同。对于默尔索来说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认为既然这种命运选择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同他一样自称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择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他是如此独特,上帝的一切皆为他所憎恨,他的世界中,信仰、一切只能由自己来把握。这是令我倾佩的,一个人能将自己对生活、理想的态度赋予行动中是很难坚持的。

当默尔索走上刑场时,他心想:“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的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原先的因证据不足,被判处罚及罚款,后在对方的“我控告这个人的心里埋葬了一位母亲。”结局的锒铛入狱,死前的言语都多令人心生怜悯阿!

一个用局外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理性的处理自己的事物,可现实是残忍的。一颗孤立、封闭的心是很难在社会中很好的生存的,人们会用惯性思考,认为的,来处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一切,使所谓的特殊人或事消失。

局外人读书笔记13

局外人才是真正清醒的正常人!

身体与瞬间的双重真相——生命的双重真相。加缪懂得了他散发着生命热度却也必将腐烂的身躯,懂得了每一个一去不返却无比珍贵的转瞬光阴。

拒绝彼岸与来世,坚持立足于此时此刻此生场地。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死亡、苦难、黑暗与荒诞是一个人在生命中的必须面对的事物,绝非生活最终的目标,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它们并非尽头,还需继续深入,真到在荒诞的世界中建立起新的生活态度,在上帝死去之后重获人之为人的尊严。

孤独感每个人都有,一直在想如何好好过完这一生,明明很看不惯别人怎样怎样,自己却无动于衷,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陷入虚无主义,丧失了生活的动力,也落入了另外一种荒诞。

来到这个世界必须要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努力过好自己平凡日子,纵使最终的离去没有任何痕迹,但是自己本身真实的感受了世界的种种,有不负时光,好好活过,这种真实很确定很从容。

局外人读书笔记14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句话是加繆人生哲学的根基,但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在他笔下的人生荒诞不经,确实处处真诚的袒露,他也许只想活得真实而简单!

《局外人》是战后第一部经典小说,是“出现在历史环节上完美而富有意义的作品。”是法国20世纪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堪称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小说之一。《局外人》的主人公是以为年轻职员默尔索,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持着一种“无所谓”态度,但就因为这样,由于某日去海边度假,被卷进一宗杀人案中,最终被判斩首示众,酿成了悲剧。生活在荒诞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去面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说明了,不论这个世界怎么样,都不应该违背这个社会规则。对于塔索生活的社会,就因为在他母亲的葬礼上哭泣的人,都很有可能会被定为死刑,成为了异类,社会的异类!但默尔索很真诚,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是什么就说什么并且拒绝掩饰自己的感情,善良温和,不说废话之类的;他的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守己,实在诚率,但在那个社会看来,就是一种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庸庸碌碌,浑噩懒惰……虽然他是一个穷人,喜光明正大,但却是我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默尔索对于母亲下葬时不恸哭,这并不是一种无情不孝,而是对于一种真实执着的热情激励。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有人会奋起抗争,有人却维诺无从,最后的结果是生命的告终。所以在那个社会,要接受传统的价值,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倘若,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就无疑成为这会的“局外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人的性格到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断崖。“而我,我好像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我抓住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从某种角度上说,默尔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难面前总与醒悟了,他回归自我,完成了和这个冷漠而荒诞的世界圆融统一。他明白这个世界虚无的本质,他一时到了自己之前的一切方法,态度都是对的,只因这个世界本来的方式,在苦难之后,他发现了自己,却为时已晚了。然而,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悲哀,因为他直到死亡,都依然保持了自己想要的真诚,坚守自我。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不会爱生活。默尔索在孤独与绝望中悟出了,一个人即使只生活过一天,甚至一百年也不至于难以度日,他有足够的东西可供回忆,绝不会感到烦闷无聊。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愉快!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当想摆脱一个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总会做出一种表示很赞同的样子,这个是不是出于人的一种反应,有时候,我也差不多是这样,因为还有自己的事要去做。转回话题,默尔索在什么被判定结束的前夕,对生存充满了渴望,他朝思暮想逃跑的机会,却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愿望。如果还有机会,他希望重活一遍。只有经过死亡的威胁,才会体会生存的意义。而那些碌碌生活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曾有人问他是否悔恨,他说他只感到无限的疲倦。在最后一刻,他觉醒了。

人生在世,就是想活得真实而简单,就不该演戏作假!但有人会限于社会环境而变得有心机,隐藏内心的真实。也许这才是存活之道吧!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内心的善良!

局外人读书笔记15

读完小说《局外人》,总想写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以下的了。

首先是关于“局”,也就是这个世界。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其实这个咱中国人理解起来是最简单的:想想身边的事情就行了。

有了这个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尔索——他的“出局”是由于一次意外的杀人,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游离在这个“局”边缘的怪人:冷漠,貌似迟钝,对一切事物感到厌烦。甚至连母亲死了,他的反应仅仅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但默尔索对这个“局”的认识是清晰、准确无疑的: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在杀死人之后,他认识到:那却好像是在我的苦难之门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许仅仅是处于厌烦,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话都懒得说,什么事都懒得做。

之后他参加的法庭辩论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这个“局”的对立日益尖锐,“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颗流弹打死”。读到此我总是悲观的。荒诞的世界,出路是没有的,可能的选择有:一是死,自杀或者被杀;二是妥协,也就是思想上的自杀。但是不对,局外人默尔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妈妈,他明白了她为什么在死之将至,时日无多的时候仍然玩起“重新再来”的游戏,他醒悟了: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他当然没有“在精神上杀死自己的母亲”,检察官对他的指控在这一刻显得多么可笑!)他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通过人们的仇恨,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为幸福。他是真实的。他以自己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对这个荒谬世界和悲惨人生的一次打击和胜利。

显然,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那很好;但要从小说角度分析,我认为还是不够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么?正所谓,人心难测啊!

读书笔记《成长的边界》

本周读书笔记是加拿大作者,大卫-爱泼斯坦的《成长的边界》。

通过对世界顶尖运动员、艺术家、音乐家、发明家、预测专家及诺贝尔奖科学家等精英的研究, 作者总结 出他们 成功的关键并不限于领域内的深耕钻研,更多是凭借其他兴趣与经验的融合来使自己大放异彩

以往经验中,一个人若想出类拔萃,就需要早早规划发展方向并不断刻意练习,成为像老虎.伍兹为代表的专才。

未来社会更需要罗杰.费德勒式的通才,就是从一开始尝试广泛的兴趣,不断拥抱多样化的角度和体验,到不断追求人生的匹配质量。

对于成长的边界, 作者的观点 就是要拓展你的广度学习,不要认为人生起跑线的赢家都是早早开始专业化的,丰富自己认知维度并破除路径依赖,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

创造力研究者迪恩.西蒙顿发现,杰出的创造者,发明的东西越多,没用的东西也越多,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有创造力的成功者通常拥有广泛的兴趣 ,“而不会仅仅沉溺于一个狭隘的话题,这种广度所代表的洞察力并不仅仅来源于他们自身特定领域的经验”。

走向人迹罕至的领域,没有定义明确的公式,也无法参考完善的反馈系统,就像股票市场一样,如果你要突破天际的高价,必须忍受很多低价的时刻如同别人所说。

专才无法完全替代拥有广度的通才所做的贡献,即使你从工作的某一类别转向另一个,完全改变领域之前的经验都不会被浪费。

最后记住,专业化本身没有任何错误,我们都在做深入研究,只不过专业化程度和内容有所不同。

因为无数个领域的研究表明,精神上的自由和个人生命的实践是力量的源泉,而赢在起跑线完全是被高估了。

突破和谬误最初看起来都差不多,所以作者讨论的问题是在日益需要超专业化的系统中,如何能够把握并培养广度、多样化经验和跨学科探索的力量。

以及在弄清楚自己是谁之前,先决定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也许你还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所以感觉落后于人也没有什么用,其实应该主动寻求匹配质量。

开始计划人生实验,愿意去学习和改变,如果需要的话,甚至放弃此前的目标,彻底改变方向。

别觉得自己落后于他人,你应该和昨天的自己比较,而不是和那些除你之外的年轻人比较,每个人前进的速度不尽相同,所以不要因为任何人让你自己感觉落后。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实践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这些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要 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论中

注意解决问题时的定势效应,这是个心理术语就是说问题解决者总是倾向于使用那些已经熟悉的方法。

其实有更好的方法在眼前,他们不会选择,所以面对一些问题或疑问,必须要跳出圈子来思考。

从问题自身领域找到的解决方式通常会差一点,局外人看似离题万里,但是他们重新分析问题时,往往能取得突破,带来重大创新。

团队互动最佳心理特点是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最优秀的预测者,把自己的观点看作需要验证的假设,他们目的不是说服队友,而是鼓励队友发现自己概念中的错误。

虽然人人都有互联网浏览器,但是他们不会去搜索自己可能发生错误的原因,并不是说我们无法提供相反观点,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本能驱使我们不要去反驳自己。

越是有科学素养的成年人更习惯于寻找证据来证实自己的感觉,他们在话题上花的时间越多,思维模式就越像刺猬。

刺猬型专家做出的权威预测,最后被证实,大错特错,结果他们选择错误的方向来更新自己的理论,而且越坚信自己最初的想法,这些想法会让他们误入歧途,与事实渐行渐远。

而弹性的狐狸专家会明白大部分因果关系是概率性而非确定性的,这其中既有位置,也有运气成分,即使历史再重演,也不会和以前的情况一模一样。

所处的学习环境并不友好,从中学习的过程也十分困难,所以有效开放的思维习惯变得越发重要。

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从事一个专业越久就越容易陷入经验的诅咒,我们思考问题时会过多的依靠我们以往的经验,造成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

用一个词总结的话就是 学习需要你把经验完全搁置在一边,不断的学习接受改变

作者颠覆了哪些我们常有的认知,教育要赢在起跑线上;一万小时理论;坚持就一定是好的;经验一定是越多越好;

感觉作者讲的太好了,不要和其他人比较,只和昨天的你比较,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还一直在继续前行,一直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广泛的猎取比专一的深度会让你更有兴趣地面对生命中的所有可能,开放心态,不断尝试广度学习,做一个有着无限成长边界的人 ,这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

【读书笔记】家庭管理的八项原则

在家庭中实施行为矫正的八项准则,记录一下。(作者建议抄下来,贴在常见的地方,每天看一看,牢记心中并付诸行动。)

如果白天发生的事,留待晚上才给予反馈,孩子早就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反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找一些贴纸,画上笑脸,贴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每当抬头看见这些贴画,就要提醒自己去关心一下孩子此时正在做什么,顺口夸他一句。

正常孩子会通过内在奖励推动自己,如掌握一项技能的喜悦,小朋友的认可等等。但多动症孩子缺乏内在的奖励机制,这些长远的强化和奖励对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很少起到激励作用。应使用更强大的、更显著的、有时是物质的奖励来发展和保护孩子的积极行为。(如把一个耗时长、难一些的任务分解,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给予肯定。)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违抗指令时,父母通常会对孩子进行惩罚,这对正常孩子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们偶尔才犯错误,受到的惩罚少,一点惩罚就会牢记在心,提醒自己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但多动症孩子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屡教不改,单独惩罚已经没有多大效果。反复惩罚反而会导致孩子的怨恨和敌意,孩子会试图反击、报复,结果又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

先奖后罚的规则很简单:

当你想让孩子改掉一个不良行为,首先要 确定一个取代不良行为的良好行为 ,这可以直觉地引导你开始观察孩子的这个良好行为, 一旦出现这个良好行为,就马上给予表扬和奖励 。只有在这个良好行为得到奖励,并至少持续一周后,才开始惩罚或批评先前的不良行为。要保持奖励与惩罚的平衡, 2~3个表扬或奖励才实施1个惩罚 。惩罚要有选择性, 只有特别不良的行为才实施惩罚 ,而不是孩子所有做错的事都惩罚。

在做某事之前,给孩子一些提示。同时礼貌地要求孩子回应你的提示,确保他听到了你的话。提示的时候,使用中性语句,不要用商量的语气,简单地重复要求,必要时才动手干预。

必须牢记,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教练,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避免犯错,而不是发泄自己的压力和怒气。父母在面对孩子带来的麻烦时,必须保持冷静才能胜任老师和教练的角色。

保持冷静的办法, 假设自己是个局外人,是在处理邻居家孩子的问题。 这样就可以看清问题,不把自己的感情掺杂其中,就会更客观、实际、理智地教育孩子。

这很艰难,需要 每天、甚至一天几次不断提醒自己冷静 ,特别是孩子出现破坏性行为的时候。

宽容孩子,不要和孩子争输赢,冷静地思考问题的处理办法。

宽容他人,孩子确实给他人带来了麻烦,面对压力,要保持自己的立场——“我的孩子是个有弱点的 孩子”,不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免遭伤害。

宽容自己,父母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不要因为自己的失控而沮丧,反思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时间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

规则的连续性,制定了规则就要坚持到底,不能轻易放弃。

方法的连续性, 出现了新的问题,用同样的矫正方法去管教。

家庭成员之间的连续性, 父母以及全家都要采用相同的办法。

[唐诗杂论读书笔记]《唐诗杂论》读书笔记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下面是我向各位推荐的唐诗杂论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唐诗杂论读书笔记篇一   单位征集楹联诗文,于平淡中引发一点诗意。一位受人尊敬的阿姨谈起人生的五年规划,激发自己再读书学习的动力。人家王石先生60岁还要继续读书,我又如何能自甘不前呢?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否则?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这后半句,令人悚然恐怖,于是上周读完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掩卷仍然内心砰砰然,谁能不拜服于这位学者、诗人和斗士的饱满才思和奔流涌荡的情感?

  中国自三代至唐宋,皆是诗的时代,而唐则是诗化人格的极致时代。然而,一多先生指斥太宗倡导的类书诗,也就是堆砌式的诗,仅有类书辞藻,缺乏才情。于是太宗时代鲜有好诗出现,需要靠非专门诗人的魏征《抒怀》来撑门面。关于沿袭六朝的初唐宫体诗,一多先生怒斥格调低下,称其为?积极的罪?,诗歌描摹的不外?眼荡淫笑,心怀鬼胎?,是?下流意识的口供?,然而争相如此,?堕落无止境?,成为文字的?裎裸狂?。初唐四杰、刘希夷、张若虚,一波一波将上述的?蜣螂转丸?的宫体诗,跃升为深沉、寂寥、宁静的宇宙意识。记得成尧夫人段曾写过一篇评价《春江花月夜》的文章,当时还不太明白这首诗的地位,一多先生一席语,再见一个大光明的诗情世界。

  闻一多是学者般的诗人,有着偏执狂的性格,他痛恨故纸堆,却又孜孜不倦的钻研它,为的是寻出文明的路径,找到国民和心灵栖息的真谛。然而,故纸堆的精华也是人类优秀分子的遗产,研究故纸堆,也不啻于和千百年的精英畅谈晤面,譬如文艺复兴时的彼特拉克,譬如少年时的杜子美,其实我看,也有整理这故诗文的闻友三。他们不仅活于当下空间,也是周旋于历史长河,揖让于英雄、俊杰之间。

  醉腴人心的除了古文,还有山水、故乡,一多先生难辨是?襄阳的孟浩然,还是孟浩然的襄阳?,如果人生真正做到了孟浩然,也就是人诗合一。

  寻常人的心绪难离大时代的变迁,王朝由盛而衰的前页总是贾岛时代,宋末的四灵,明末的竟陵,清末的桐城,莫不如是。我记得初中时的周老师总是吟诵推崇?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良久不知其妙,若放在大时代的没落和寻常人物的?精神休息?背景上,则感知深了许多。

  杂论最后撰写的是李杜,他极为心仪、推崇杜甫,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几乎可称膜拜。杜甫是凤凰,少年雏凤清声,青年凤舞九天,中年则凤击雷电,最后凤凰涅磐,留下人类不朽的歌唱,在时间长河回荡。杜甫的伟大,在于艺术的伟大,更在于人格的伟大,且两者结合在一身的例子,实在是不多,很多一流的艺术家往往自身的品格有缺憾,不一定是污点,但往往不健全,譬如王尔德、徐志摩等,米开朗琪罗或许是与杜甫有相似点的西方完人之一。可惜一多先生的文章并未完结,只写到李杜相逢,便戛然而无踪。

  后面是篇颇有趣味的评析日本学者英译李白诗的文章,其实无论怎么译,本土的文化调子和氛围难以在异种文字上体现,却是公理,措手叹息也好,挠头焦急也罢,?美是碰不得的,一黏手它就毁了?。但是勉为其难,介绍给不懂中文的朋友,翻译的事情还是有意义的,至于诗翻译的时候重视音韵美、文字美,还是图画美就是不同翻译家的风格问题了,不可期望绝对的成功,只能讲相对的满意了。

  读完诗文才气横溢的小书,颇受感染,同时也为完成任务,撰五律一首。

  驻外抒怀

  外交需劲草,松柏耐岁寒。

  浊酒家万里,明月思乡难。

  先贤梦大同,吾辈小康安。

  地偏心不远,华夏山水间。

  唐诗杂论读书笔记篇二   说实话,如果不是教学要求除了李白的诗我应该不会主动去读其他关于唐诗的书籍。第一:我现在还没有那么好的文学功底,第二:我觉得让一个肤浅的人去读那些太过深奥的东西是对这个人的惩罚。第一次接触汉文学是在四年前,所以读古文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读了这本书之后,先不说有了多么大的感悟,或者提高了鉴赏能力,可是收获还是有的可以说我对唐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吧,至少对唐诗产生了一些兴趣。我选择这本书读的原因首先:它很薄,是一本只有短短九篇文章的薄薄小书。再则是白话文,文字很好读。每一篇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估计闻一多先生是激情澎湃地写这本书的吧,尤其是写杜甫那一块的时候。这本书由九篇文章组成分别是:?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孟浩然?,?贾岛?,?少陵先生年谱全笺?,?岑嘉州系年考证?,?杜甫?,和?李白?。

  一, 类书与诗

  其实之前类书这一说对我来说真的很陌生,不了解,读了这篇文章而且自己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它其实是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但在唐代有了特殊的身份,是文学和学术的混合体。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的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让人影响深刻的是诗歌化的语言,赏析作品的。

  ?讲到这里,我们许要想到前面所引时人批评李善?释事而忘意?,和我批评类书家?采事而忘意?两句话。现在我若给那些作家也加上一句?用事而忘意?的案语,我想读者们必不以为过分。拿虞世南,李百药来和崔信明,王绩,王梵志比,不简直是?事?与?意?的比照吗?我们因此想到魏征的《述怀》,颇被人认为这时期中的一首了不得,的诗,《述怀》在唐代开国时的诗中所占的地位,据说有如魏征本人在那时期政治上的地位一般的优越。这意见未免有点可笑,而替唐诗设想,居然留下生这意见的余地,也就太可怜了太宗和虞世南,李百药,以及当时成群的词臣,做了几十年的诗,到头还要靠这诗坛的局外人魏征,来维持一点较清醒的诗的意识,这简直是他们的耻辱。?总觉得这句话说的有些过了,是在鄙视他们的文学素养太低了,还是不能忍受的是魏征是一个局外人呢,不管是历史还是文学我觉得都没必要对过去的人有太过苛刻的评价。

  二,宫体诗的自赎

  闻一多先生显然对之前的宫廷诗很反感,他认为人所诟病的时期。没有第一流诗人,甚至没有任何诗人,不是一桩罪过。那只是一个消极的缺憾。但这时期却犯了一桩积极的罪。它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 他对卢照邻《长安古意》赞赏到:?这生龙话虎般腾跃的节奏,首先已够教人们如大梦初醒而心花怒放了。?,对宫廷诗的?自赎?充满了肯定与期待。他又说?:它是宫廷诗中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一手挽住衰老了的颓废,教给他如何回到健全的欲望,一手又指给他欲望的幻灭。?

  《春江花月夜》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它超过了一切的宫体诗有多少路程的距离,读者们自己也知道。我认为用得着一点诠明的倒是下面这几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我也很喜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强烈的宇宙意识,这一点真的让人震惊,而且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不愧被称为就凭一首诗搅动了盛唐诗坛的诗人。

  三,四杰 孟浩然 贾岛

  (一) 四杰

  显然闻一多先生是不怎么喜欢四杰的,因为在《四杰》这一篇当中他给出了较理性的评价。当你很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是无法理性地看待它的。接下来就说四人无论在人的方面,或者是诗的方面都天然形成两派,王勃和杨炯一派,卢照邻和骆宾王一派。然后就他们的性格,作诗风格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二) 孟浩然

  一谈到孟浩然,仿佛先生跟他是多年老友一样,一一否定他人对孟浩然形象的描述,说?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和?精郎奇素?都不是孟浩然。

  他说:?总之,诗如其人,或人如其诗,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 ?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济,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我想,是很重要的一点。

  其实我有点不能理解古代的有一些诗人说要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还要说一下自己怎么怎么有才,怎么怎么没被重用的发牢骚的诗人,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一对情侣吵架了,女生虽然口中吵着闹着要分手心里还是期待男生的挽留。具体的诗人我现在还不能举例,反正这一群发牢骚的诗人永远都无法理解隐居的意义。然而孟浩然是不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由,为着对古人的一种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四,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岑嘉州系年考证

  第一篇主要为杜甫编排详细的年谱,并以年谱为线索注视更广的文化形态。第二篇主要是考证了现存嘉州诗当中能确定何年何数间作者的一些事情。(这两篇读的好辛苦,虽然是默读,觉得舌头好麻呀!!!)

  五,杜甫

  可看出闻一多先生对杜甫是敬佩?崇拜?我不知道哪个更合适一些,反正能看出先生是非常非常的欣赏诗圣的。 他说:?我们生活如今真是太放纵了,太夸妄了,太龌龊了。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杜甫。 ?但我自己不是很喜欢的,杜甫如果说杜甫的诗是一首曲子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永远都是用二胡表演的,永远都是哀愁的调子。如果他的诗是一幅画感觉用的都是黑白灰没有一种色彩感,我觉得诗首先得美要美就要有色彩感,我说的不是那种花花绿绿的那叫色彩感那叫乱搭,我可能说不清楚那种感觉但我能从李白和泰戈尔的诗中可以感受得到。

  六,李白

  这一篇当中先生针对日本学者小畑熏良先生英译李白诗做出了一些评论。

  先对小畑熏良先生的工作和成就给出肯定和理解。然后再吐槽了一下他认为有不足的地方。翻译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同时工作量也很大。记得之前在读民族学校的时候读过屈原《离骚》的哈萨克语版在这里我就不吐槽了反正已经变味了,后来上了大学读了汉语版的才觉得读到了真正的离骚。不是说文学作品翻译了就不好了,比如鲁迅的文章我还是喜欢读翻译过来的版本。尤其像李白这样的自由体诗,给人一种很自在,随意,而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在里面,我觉得无论怎么翻译,本土的文化调子和氛围难以在别的语言的文字中体现出来的。

  唐诗杂论读书笔记篇三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九个章节,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讲述了类书与诗的关系、宫体诗的堕落与自赎,以及对唐朝的一些著名诗人???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杜甫、李白等人的生平和诗歌成就进行了分析评价。在之前对于唐诗的了解基础上再读此书,跟随者闻一多先生以一种新角度又有了新的收获感受。本篇主要谈论宫体诗的出现与救赎。

  唐代开国后约五十年间,闻一多先生认为与其?说是唐朝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这样说是由于唐初五十年对于学术的兴趣更为浓厚。在这种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文学逐渐与之交流接触,到了唐初在唐太宗的怂恿下终于被学术同化。初唐是个大规模征集词藻的时期,唐初诗人关于?修辞立诚?四个字,即使做到了修辞,立诚的观念也是不存在的,他们远远脱离了诗的真谛。唐太宗崇拜的陆机?文藻宏丽?,鼓励?类书家??类书式?的诗,他没有参透诗的真谛,一味追求文藻与浮华,闻一多先生甚至批评?这是一种文辞上的浮肿,也就是文学的一种皮肤病。?已经危及到了诗的生命。

  其实想想这种浮华的诗词出现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经过唐王朝的统治,特别是前几朝的休养生息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大量闲置的土地得到开发,大量劳动人口的出现,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发展,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在这种条件下生活水平自然有所提升,尤其以唐太宗为首的宫廷贵族生活更是富裕安逸,于是就出现了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从这些诗句之间我们似乎都可以想象出那样莺歌燕舞寻欢作乐的场景。闻一多先生对此毫不掩饰批评与不满的语气,但我觉得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诗句也反映出当时经济繁荣、政治局势较为稳定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才有条件?莺歌燕舞?吧。

  但宫体诗题材庸俗下流,作诗成为了?在一种伪装下的无耻中求满足?的行为,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不要说流传成经典了。宫体诗如此堕落到了尽头,直到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有了转机,教人们大梦初醒。接着在骆宾王、刘希夷、张若虚等人的创作之下,宫体诗由固定的淫靡走向痴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中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爱情,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洗清了宫体诗百年的罪,为盛唐诗歌的发展繁荣扫清了道路。

  宫体诗的出现与自赎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改朝换代之间难免会有前朝遗留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唐朝的这前五十年正是两朝间的过渡,在这个区间内出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为唐诗之后的发展做了铺垫,诗歌堕落到低谷之后发展到了高潮,唐诗的繁荣以及巨大的成就给后世乃至于今留下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读书笔记1500字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真实的记录了一个记者十年间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亲身所经历的事件。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好的看见读书笔记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看见读书笔记 篇1   谈谈刚到手的书——《看见》。读着柴静的书,对一些曾经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现在眼前了这本书中,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而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选择了留给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柴静个人成长的纪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十年来新闻事业变化的备忘录。

  柴静在这本书里讲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采访故事,讲她如何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价值观;讲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自己和自己较劲。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上是开篇就先给自己泼了一盆凉水,把自己拉回到起点。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事件,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言自己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真实的记录了一个记者十年间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亲身所经历的事件。2003年的SARS可以说是柴静思想和事业的转折点,在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的她,用皮肤去感觉新闻,从演播室里走出来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正是现实生活中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逐渐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同时,她也用自己的成长记述着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等。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2006年底,以她名字设立的专栏“柴静两会观察”出现在新闻联播当中。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真实。书中的语言朴素大方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是在字里行间中却散发出一种味道、一份情感、一种力量,能够让读者们为之动容。那种感觉是水到渠成的,没有任何的强迫感,是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文字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到事件当中,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读罢这一章就能够让人体会到非典时期的那种紧迫感。能让人们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文章读起来很流畅,故事与故事之间衔接的很紧密,不会让读者感到生硬。每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

  回头看自己,作为非常热爱新闻的学生,在学校也担任学生记者,可以说是刚刚迈上新闻的道路。可能是自己经历的还不够,书中的有些话我还不是十分明白,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还不能理解透彻。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的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以顺序的手法将自己十年间的成长以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本书中,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而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选择了留给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柴静个人成长的纪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十年来新闻事业变化的备忘录。

  看见读书笔记 篇2   我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却在第一次与她相识的书本里,读到了关于生命意义的所在。她任性地坚持着作为一个新闻人的价值观,也因此遭到了很多的否定和关注,她以她平和的态度,叙述了她所看见的以及所感受到的。正是她的这般任性,才使得天地间一股浩然之气,以排山倒海之势植入人心。

  几次翻阅《看见》一书,在看完里面的事实陈述后,对生活的情绪水到渠成。她的文字没有痛声疾呼的病态,也没有暴跳如雷的冲动,有的只是对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感受和探索。她能静下心来思考,走出自我,走入人群,也能在节目组里坚守阵地。她在很用力地生活,很用力地变得“有人味儿”。毫无疑问,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逼她成为怎么样的一种形象。

  轻慢,偏见和思想定势,需要遭受真实和复杂性的考验。她说,知道和感受到,是两回事。她的人生里带着桀骜不驯,也有着对生活的深深感受。她知道“别当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陈牤对她说,你想要采访弱者,就要让弱者同情你。她放低了姿势,采访吸毒的妓女,看到滥交的同性恋,与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交流,以一个朴素的形象,一点点地接近社会的各种形态,与之进行人性的探讨。她理解了人,才会有“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的感悟。

  她说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不悲情,却足够强大,让你联系到自己的生活,联系到所拥有的现在。当一个爱蹂躏小动物的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的时候,她说“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或许现在太多的人的思想过于“洁白”,所以,对于外来的事物而无所抵抗,只能全盘接收。沉默有时是一种很吓人的拷问,鞭打着你纠结的心,可是当你面对柴静,面对她所感知的一切时,你的心又会化作一层层柔软的羽翼。

  真正的媒体人应当是像柴静这般坚强而又柔韧的女子,从内而外散发出让人舒服的气质,光芒逼人吐露真相,在她面前,没有人畏惧,也没有人敢撒谎。她当了十年的记者,从梦幻的过度里迈向成熟,看到了丑陋与不平,她选择了这条路,便注定接受着“非理想主义”的问候。她曾对同事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这个时代,已然恹恹成疾,可她亲身去感受到了我们知道而又不敢触碰的东西。

  遇到这样的人或事,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在你生命里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每次的回眸,都会使你温暖如初,善良如初。因为你的心正如你的血一样是温温热热的。

  突然想起前不久的日子里,我一个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和电脑,在江苏一住便是一个月,自己学会了接网线,维修网络,每日写小说写到凌晨两点。接到栏目组打来的电话,不管在哪,都会立即回到宾馆写剧本。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作为编剧的我必须得承担。导演说这期要写一个环卫工人感动人的事例。挂掉电话后,脑海里实在没有多少素材,却又有很多话堵在了心口。我闷闷不乐地去街上走了走,看到街道旁正在打扫的阿姨,我欣喜若狂地跑上前去“采访”。

  她说,你去桥头那边,有一个阿姨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候选人,很出名的。然而,我没有立即跑去那边,我想多了解了解他们的生活,她和我说了很多,原因是她女儿也像我这么大,还夸她女儿懂事。我很高兴在我“闭关”的日子里,能偶遇这样的人,她的一番话可以打开你心中的思绪,她有她的福气,正如她所说有一个乖巧的女儿。虽然我不知道在很久以后她还会不会记得像我这样一个莽撞的孩子,在大街上和她曾闲聊过一个小时,可是我知道的是我也有我的福气,能和这样有温度的人聊天,血液里都盛满了明亮的红。我不禁想到,是不是许多人走偏了路,走错了轨道,才走到薄凉里去了。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福气,让我深得上帝的宠爱,在外省里独处的生活里,每一件事都要求自己亲力亲为,亲身体验。也许苦,也许写不出满意的剧本直到深夜,可是却自然而然地被要求做一个热血激情的人,即便辛苦,心里也觉得值得。

  这样的生活,我不会和父母提及。可是他们却刻进了我内心深处,成了温暖的一瓣。这样的东西不是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黑暗,而是你比谁都更懂得了事实的真相,有着更为敏锐的触角,去接受不同角度的话语言论。

  如今的我们,太容易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也太难走出别人所营造的世界里,心渐渐被物质堆砌的幻象所遮蔽,什么都是虚空,只有感受到的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或许在这本书里,我们看见了许多生命中的'残忍,不忍再翻阅到下一页感受那般苦楚,可是,若心只有阴云蔽日,哪可见得了满天灿烂?

  其实,可以不自我,但不可以少了对外界的“探究之心”,可以心有荒原,但也不能舍弃星海的仰望。因为,哀莫大于心死。

  看见读书笔记 篇3   说起来惭愧,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了,柴静的《看见》却让我一见钟情,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多么优美的文字,但是这些平实的文字,却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有一种看完他的欲望。

  看见,是书名,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能看见的东西很局限,在这个局限中又有多少是我能看透,看明白的呢?别的不说,对于自己,我又是否能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从小到大习惯了顺从,但又一天需要自己做主一些事的时候,就会慌张失措。现在的我,喜欢在一个人的时候思索,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渴望和我所追求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他跟现在生活的差距在哪里?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无解。生活是个魔术师,他在这里的某个时刻我的意识形态是这样,但是下一刻,他会为你打开一个窗或者在路口转一个弯,让你欣喜或者沮丧。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做完之后不要去想结果,就让他过去,是成功最好,不成功我也能淡然处之。这也是所谓的成熟吧。

  书中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之前的自己看待问题,只想找到真正的桎梏的答案,对与不对,看完此书,我开始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不会一板一眼的探求所谓的答案,人心尤为复杂又极其简单,他们都渴望幸福,但是往往被悲伤所扰,做出了前后矛盾的事情,纠结于心,最终伤害的人是自己也是旁人。客观和理性才能理顺事情找到问题的源头……

  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到了柴进辛苦事业的进程,再反观自己,虽然本身职业不是记者,但是知道记者的责任感是很巨大的,他们的言论导向决定了群体的思维导向,这也就是政府为何多多干预媒体的言辞,南方周末事件才能得以发生。柴静她的出名是中国当代迫切渴望真实报道的必然发生的结果,她给人真实、追根究底,解决问题的真实感觉,所以很多柴迷信赖她,我虽然不是她的柴迷,但是内心是尊重她,敬重她这种女子,也渴望自己能像她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又在不断经历中完善自己的原则,独立而自主。

  看见读书笔记 篇4   二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花了40块又在现场买了那本{看见}。换来了你轻轻的点头,微笑着注视着我的眼睛,你说,谢谢。自始至终,你的嘴角都是上扬的。还是那件衣服,还是那样的声音,但我总算看见了你本人,我觉得足够了,这一切都值得。今天写下这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18年前,你从这里开始,那时你还是长沙铁道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从来就不能被分到电台工作。可是你想干这个,也觉得自己能做。你写了封信给妈妈,告诉她你不愿被分到铁路17局带着蓝袖套打算盘。妈妈给你回了一封长信,斥责你,而你却把它扔进了垃圾箱。那时候,你19岁,和我一样大。你说,此后的十八年,每当崔健在北京有演唱会,你都会去听,你说,你最喜欢他的,你觉得那就是在说95年的你。“人活着只有痛快加独立才有意义,只要你有笔,谁都拦不住你。”想想自己,总是顾虑太多,想的太多反而没有勇气去跟着心走。上了大学以后更是如此,总是纠结,总是迷茫,总是徘徊,总是迟疑,总是不安。说到底,只是缺少那份豪气。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选择了以后又会担心,担心就业,担心前途,担心别人的意见,担心自己没有毅力。今天,见了你以后,想明白了一些事。那些浮华的东西,都变得不再重要。不要问值不值得,价值观的事是无法用来讨论的,你只需要问问它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如珍宝。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也会更有勇气地,跟着心走。

  以前看了你采访高秉涵的视频。“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他说,没有明天了,那是种多么巨大的绝望,你无法体会,只能听明白。我们都无法体会。别人世界的悲与喜,我们都只能了解,不能评判。我想,这也是作为记者所必须的。不管你有多么深的感情,你都要将自己置身事外,像局外人一样去描述一个故事,不引领读者,不掺杂感情,你只需要说出事件本身,你也只能这样做。这很难,但是你做到了。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绝不在云端跳舞,因为我整天仰着头,看到的只有天空。”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高中的我们总是在评判这世界上的种种不公和不幸,而实际上,很多时候,那只是“我们以为”。正如你说,“人有时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这些思维是在无意识之下。”我们以为我们是民主的,进步的,甚至是睿智的。而除了我们以外的他们,在地面步行,带着理解,带着宽容,带着自己的视角,很多东西我们没有看到,但他们都看到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了解,就没有资格评判。关于现实,我们的确有很多不满,但抱怨没有一点用。未来会改善,需要的是措施,而不是仅仅指出问题所在。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一大堆的道理,对理想国的畅想,但是如果不付诸行动,不想办法改革,解决,这些想法就一点用也没有。我们总是爱想那些类似哲学问题的事情,但是抱怨完了这个世界,我们又获得了什么呢?虽然我明白这个世界仍然有那么多的问题,但我再也不是那样的愤青了。

  “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和谁的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我们都长大了,你,我,我们,没有人停留在原地。写到这里,脸上的泪水也干了。我知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没有经历过的时光。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做当下最好的自己,不躲闪,不犹豫,不后悔,不等待,不苛求他人,不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赞同,做自己,也只做自己。有了这种自由,那些原本追求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出其不意地到来。

  很欣赏你,但是却不羡慕。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成长。我成为不了你,也不想做第二个你。但是,柴静,正如你说过的,人生无处不相逢。也许,未来的某天,我们会以另一种方式相遇。你说呢?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churuzhichang/482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