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大波景区将涨价
国内一大波景区将涨价
导读:3年禁涨价的期限已到,又到了景区集体涨价的时间短了。据悉,一大波4A级和5A级景区近期已经确定将涨价,还有许多景区准备涨价。
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眼看着又是三年期限到,一大波景区又开始准备涨价了。
“涨价是景区赚取高额营收最便捷的途径,许多景区不愿在科学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一位专家表示,这才是一些景区宁愿不入选“价格信得过景区”或不惜违背承诺,也要启动涨价的根本原因。
8月20日,上海东方明珠就通过多种渠道公告,将于2016年3月1日调价,从原本的220元(含太空舱)上调至240元,160元(不含太空舱)上调至180元。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洋水族馆也将于2015年底上调价格。而这些景区调价均经过上海市物价局批准。
与上海的3家景区类似,国内多家4A、5A级景区也纷纷准备涨价。如湖北省利川大水井景区(4A级)近期发布公告称,该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已于4月28日召开,并得到物价部门批准,该景区门票价格由每人次50元调整为每人次65元,自2016年1月4日起执行。
6月,广西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4A级)、南溪山景区(4A级)和桂林尧山索道等也公布涨价,其中,银子岩景区的现行价格65元/人次,拟定价格85元/人次;尧山索道游览现行价格双程95元/人次,拟定价格120元/人次;南溪山景区是新景区,拟定价格35元/人次。调整的门票价格将于2015年12月执行。
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属于公共资源性的景区(点),价格调整前必须经过价格听证和物价局批准,部分商业性的景区(点)涨价可以自行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价格,但也经物价局备案或批准,至少提前6个月公布。
除了上述已经确定调价的景区(点)外,还有部分景区也纷纷准备听证,调整价格。
据报道,这些景区涨价的.理由不外乎是为扩建园区、提高服务质量、观光人数多到无法负荷以价制量等。最近宣布涨价的景区的理由也大体如此。
如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等景点解释此次调价原因称,“几年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漓江游览格局发生变化”;湖北利川大水井景区则称,近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景观荷塘等,这导致成本增加。
当然,不排除少数景区存在的随意涨价、打包价格等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眼尖的发现有些景区有“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标注。而“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由国家旅游局2015年3月推出,当年5月共有1801家景点入选。
根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规定,该“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比如全面实行一票制、景区没有价格欺诈行为、自愿公布门票价格真实构成、自愿承诺较长时间保持门票价格稳定(如三年不涨价)。
“价格信得过景区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景区进行管理的进一步的探索,尤其希望借助这个控制景点随意涨价的冲动,不过现在看来效果未必很好。”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德艳表示,从自愿加入“价格信得过景区”的景区(点)来看,多数都是3A及以下景点,而那些有强烈涨价冲动的4A及以上景区加入的比例并不高。
著名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刘思敏也认为,类似东方明珠、上海海洋水族馆等商业性的景区(点),只要涨价合理合法是完全许可的,公共资源型景点也并非不能涨价,关键是要信息透明。“涨价前一定要清楚地公布成本,而且要有一个公众信得过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查。”
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小编对涨价的行为自然也是理解的,毕竟现在物价都在上涨不是?但也就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关键要信息透明,空口白牙就喊涨价到最后谁也不会舒坦。
去泰国旅游,你有被宰吗?
一个椰子15元,打车起步价40元,一双拖鞋45元
打车28次,至少碰到20次不打表,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
刚去泰国, 花80块买的椰子,后来发现景区都卖50,路边的更便宜,只卖30
……
网友说,这是三亚吗?
不,这是泰国,曾经靠穷游风靡一时的泰国。
泰国水上集市一个椰子30块人民币
兴冲冲去穷游
结果一人一周5000
看看数据就知道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情有多高涨了:
航旅纵横近期提供的数据显示,2月6日出境跟团游试点重启以来,国内航司的出入境民航旅客量超27.6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4倍。
各地出入境办证大厅也久违地开始排起长队。数据显示,1月9日至2月8日恢复办证首月,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38万证次,创历史新高。
有一次中午12点路过办证大厅,看到门口还在排长队,保安看起来十分无奈,只能不停喊着“下班了,下班了,下午再来吧!”。
泰国芭提雅夜市人头涌动
从出境游线路看,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为首的东南亚国家,仍旧是目前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境外目的地。泰国机场近期对外表示,自1月8日至今已有约16.1万名中国游客来泰观光,预估至今年8月此数字有望突破100万。
阔别三年之后,大批游客再次涌入泰国时,却纷纷感慨:
“新马泰没那么好玩了。”
“泰国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泰国了。”
“去一趟泰国,费用比三年前多了3倍。”
泰国夜市
最明显的体现是机票。
2月初,每天只有一趟北京直飞曼谷的航班,票价近4000元,只好选择到厦门中转,可即便如此,往返机票还是花了4742元。
据了解,两三天花销过万的,一般消费大头都是机票。对比2020年前的几百块钱,我跟朋友感叹,怎么敢“说走就走呢”?
北京直飞曼谷的机票,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选择中途转机
其次是房价。
打开订房软件,标注“政府卫生认证”的曼谷的酒店,几乎是400、500元起步,偶尔有一两间显示300左右的房型,却永远处于满房状态。
这还是普通工作日的状态。
普吉岛的酒店更贵,在那里住上两晚,再加上清迈的酒店、电话卡、签证费……
还没出发,就要花掉快一万块钱。
普通工作日时的普吉岛酒店价格一览
日常游玩也让人肉疼:打车500泰铢、菠萝炒饭及冬阴功600泰铢,七买八买花了4000泰铢(1泰铢约等于0.196人民币,总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以前路边鲜榨果汁只要10~20泰铢(约2~4元人民币),今年则需要60泰铢(约12元人民币),和中国一、二线城市差不多。
一家普通的泰国餐馆价格表
泰国旅游局曾公布数据,“目前来往泰、中的重点城市机票价格是疫情前的1.5倍,而中国游客每趟旅行平均开支也从5万至5.4万泰铢飙升至6万甚至15万泰铢”,约为人民币1.2万至3万元。
网友自嘲,“疫情三年了,我的收入没赶上泰国物价上涨速度!”
第一批扎堆去泰国的游客
开始后悔了?
社交媒体上搜索“泰国旅游”,看到很多网友被坑经历,表示后悔来泰国,为什么?
因为曾经的“穷鬼乐园”涨价了,曾经的性价比没了。
如果分析泰国旅游成本飞涨的原因:
涨价第一步:短命旅游点的发财树——网红效应。
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前的出国游,描绘得神乎其神:
泰国落地签30分钟搞定,50块钱一套衣服,一整个义乌大甩卖,吊带小裙椰子汁,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晚风里骑着三蹦子、穷人的平价敞篷跑车,这哪是国外,分明是性价比天堂!
感觉博主们不去趟泰国,都赶不上热点了。
感觉博主都去了一趟泰国
涨价第二步:韭菜盘子要做大——人海战术
接着在各路网红带领,一大波人乌泱泱地冲向泰国。
3月11日上午,一艘载有多国游客的豪华邮轮“海洋光谱号/Spectrum of th Seas”停靠在泰国普吉府芭东湾码头,为普吉岛带来上千名游客。
据泰国国家旅游局苏梅岛办事处负责人透露,2022年有308,303名中国游客进入苏梅岛,平均每人消费14,000泰铢。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会有300,000名中国游客进入苏梅岛,预计全年将有500万名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三年没有出境旅游的游客,也将泰国选为最便宜、最便捷的第一目的地。
泰国的水上集市和夜市是游客爱去的地点之一
涨价第三步:不做廉价品,要做奢侈品
泰国虽然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但是其旅游业还是处于重启状态。
不仅是要将被裁掉的服务人员招回来,还要与断掉的供应链、旅行社重新建立起联系,更别说很多小摊小贩出摊前还需要重新购置很多设备。
三年疫情,泰国旅游业遭受重创,不管是餐厅、酒店,还是潜水机构、旅游公司都成片成片地倒闭,连带着很多农贸档口、出租车等也消失了。有私人导游说,那段时间曼谷街头几乎看不到人,连捡食夜市厨余的野狗都不见了。
恢复旅游业可需要一大笔钱。
司机规规矩矩打表,只能赚取一定的利润,但如果使用“一口价”这个规则,只要有人买账,他的服务就可以赚取更多额外利润。
曼谷很大、也很堵,对于部分欧美国家来的游客,高峰时期司机收取个一两千泰铢,他们只会觉得便宜得“要死”,一声声okok喊得很爽的同时,也惯坏了这一个交通收费的市场。除了受到监管的打车软件之外,传统的泰国出租车、tutu车、摩的,根本不愿意放弃利润而选择明码标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本地交通从业者自然懒得搭理给不起大价钱的游客。
清迈纪念品超市
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曾经谈及泰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他表示,泰国旅游要改变让游客觉得便宜而来泰国旅游的现状,要让游客抱着泰国值得旅游和消费的目的来。一句话就是“泰国旅业,不要做廉价品,要做奢侈品”。
阿努廷的话很有分量,尤其是在泰国旅业方面,因为他是分管泰国旅业的副总理。
他这番话是在2022年7月份说的,面对如今的泰国旅游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番“转型”似乎已经开始了——增加“高价游”的套餐比重,多搞“高质量游客”的入境欢迎仪式,富贵的高收入贵宾,可能会在高标价的匹配里,深感物超所值。
对这个政策,我不好评价,借用网友的一句话:
比内涵和情怀,泰国在全球数一数二。可若要强行比奢华高档,这和装了厕所的印度有得一拼……
先别急着去国外当韭菜
看看国内旅游有多卷
国外游刚开始,这边人都赶着去,那边人都赶着收。
旅游回春,不要只是价格回春,要质量跟着一起回春。所以,再等等,让子弹再飞一会,我大中国不香吗?
国内旅游有多卷,看看旅游局局长就知道了。
黑龙江塔河,当地文旅局局长零下20摄氏度穿鄂伦春服饰演绎“森林的主人”,代言家乡景色。当事人都波介绍,经过两小时的拍摄,最后成片只有十几秒,还上了热搜。
四川道孚县文旅局发布的一条名为《Who am I》的短视频火了。局长降泽多吉出镜,中英文无缝切换为大家介绍道孚县美景。
四川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出镜
视频一出,四川省内许多文旅局长笑着感慨,太卷了。
比旅游局局长更卷的,是我们的地大物博:如果你想体验20多摄氏度的东南亚街头,可以花2000元在云南芒市看金银塔、吃傣味、泡温泉(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景点,主打一个休闲);
泰国到底穷不穷?
一个椰子15元,打车起步价40元,一双拖鞋45元
打车28次,至少碰到20次不打表,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
刚去泰国, 花80块买的椰子,后来发现景区都卖50,路边的更便宜,只卖30
……
网友说,这是三亚吗?
不,这是泰国,曾经靠穷游风靡一时的泰国。
泰国水上集市一个椰子30块人民币
兴冲冲去穷游
结果一人一周5000
看看数据就知道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情有多高涨了:
航旅纵横近期提供的数据显示,2月6日出境跟团游试点重启以来,国内航司的出入境民航旅客量超27.6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4倍。
各地出入境办证大厅也久违地开始排起长队。数据显示,1月9日至2月8日恢复办证首月,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38万证次,创历史新高。
有一次中午12点路过办证大厅,看到门口还在排长队,保安看起来十分无奈,只能不停喊着“下班了,下班了,下午再来吧!”。
泰国芭提雅夜市人头涌动
从出境游线路看,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为首的东南亚国家,仍旧是目前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境外目的地。泰国机场近期对外表示,自1月8日至今已有约16.1万名中国游客来泰观光,预估至今年8月此数字有望突破100万。
阔别三年之后,大批游客再次涌入泰国时,却纷纷感慨:
“新马泰没那么好玩了。”
“泰国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泰国了。”
“去一趟泰国,费用比三年前多了3倍。”
泰国夜市
最明显的体现是机票。
2月初,每天只有一趟北京直飞曼谷的航班,票价近4000元,只好选择到厦门中转,可即便如此,往返机票还是花了4742元。
据了解,两三天花销过万的,一般消费大头都是机票。对比2020年前的几百块钱,我跟朋友感叹,怎么敢“说走就走呢”?
北京直飞曼谷的机票,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选择中途转机
其次是房价。
打开订房软件,标注“政府卫生认证”的曼谷的酒店,几乎是400、500元起步,偶尔有一两间显示300左右的房型,却永远处于满房状态。
这还是普通工作日的状态。
普吉岛的酒店更贵,在那里住上两晚,再加上清迈的酒店、电话卡、签证费……
还没出发,就要花掉快一万块钱。
普通工作日时的普吉岛酒店价格一览
日常游玩也让人肉疼:打车500泰铢、菠萝炒饭及冬阴功600泰铢,七买八买花了4000泰铢(1泰铢约等于0.196人民币,总折合人民币约800元)。
以前路边鲜榨果汁只要10~20泰铢(约2~4元人民币),今年则需要60泰铢(约12元人民币),和中国一、二线城市差不多。
一家普通的泰国餐馆价格表
泰国旅游局曾公布数据,“目前来往泰、中的重点城市机票价格是疫情前的1.5倍,而中国游客每趟旅行平均开支也从5万至5.4万泰铢飙升至6万甚至15万泰铢”,约为人民币1.2万至3万元。
网友自嘲,“疫情三年了,我的收入没赶上泰国物价上涨速度!”
第一批扎堆去泰国的游客
开始后悔了?
社交媒体上搜索“泰国旅游”,看到很多网友被坑经历,表示后悔来泰国,为什么?
因为曾经的“穷鬼乐园”涨价了,曾经的性价比没了。
如果分析泰国旅游成本飞涨的原因:
涨价第一步:短命旅游点的发财树——网红效应。
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前的出国游,描绘得神乎其神:
泰国落地签30分钟搞定,50块钱一套衣服,一整个义乌大甩卖,吊带小裙椰子汁,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晚风里骑着三蹦子、穷人的平价敞篷跑车,这哪是国外,分明是性价比天堂!
感觉博主们不去趟泰国,都赶不上热点了。
感觉博主都去了一趟泰国
涨价第二步:韭菜盘子要做大——人海战术
接着在各路网红带领,一大波人乌泱泱地冲向泰国。
3月11日上午,一艘载有多国游客的豪华邮轮“海洋光谱号/Spectrum of th Seas”停靠在泰国普吉府芭东湾码头,为普吉岛带来上千名游客。
据泰国国家旅游局苏梅岛办事处负责人透露,2022年有308,303名中国游客进入苏梅岛,平均每人消费14,000泰铢。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会有300,000名中国游客进入苏梅岛,预计全年将有500万名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三年没有出境旅游的游客,也将泰国选为最便宜、最便捷的第一目的地。
泰国的水上集市和夜市是游客爱去的地点之一
涨价第三步:不做廉价品,要做奢侈品
泰国虽然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但是其旅游业还是处于重启状态。
不仅是要将被裁掉的服务人员招回来,还要与断掉的供应链、旅行社重新建立起联系,更别说很多小摊小贩出摊前还需要重新购置很多设备。
三年疫情,泰国旅游业遭受重创,不管是餐厅、酒店,还是潜水机构、旅游公司都成片成片地倒闭,连带着很多农贸档口、出租车等也消失了。有私人导游说,那段时间曼谷街头几乎看不到人,连捡食夜市厨余的野狗都不见了。
恢复旅游业可需要一大笔钱。
司机规规矩矩打表,只能赚取一定的利润,但如果使用“一口价”这个规则,只要有人买账,他的服务就可以赚取更多额外利润。
曼谷很大、也很堵,对于部分欧美国家来的游客,高峰时期司机收取个一两千泰铢,他们只会觉得便宜得“要死”,一声声okok喊得很爽的同时,也惯坏了这一个交通收费的市场。除了受到监管的打车软件之外,传统的泰国出租车、tutu车、摩的,根本不愿意放弃利润而选择明码标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本地交通从业者自然懒得搭理给不起大价钱的游客。
清迈纪念品超市
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曾经谈及泰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他表示,泰国旅游要改变让游客觉得便宜而来泰国旅游的现状,要让游客抱着泰国值得旅游和消费的目的来。一句话就是“泰国旅业,不要做廉价品,要做奢侈品”。
阿努廷的话很有分量,尤其是在泰国旅业方面,因为他是分管泰国旅业的副总理。
他这番话是在2022年7月份说的,面对如今的泰国旅游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番“转型”似乎已经开始了——增加“高价游”的套餐比重,多搞“高质量游客”的入境欢迎仪式,富贵的高收入贵宾,可能会在高标价的匹配里,深感物超所值。
对这个政策,我不好评价,借用网友的一句话:
比内涵和情怀,泰国在全球数一数二。可若要强行比奢华高档,这和装了厕所的印度有得一拼……
先别急着去国外当韭菜
看看国内旅游有多卷
国外游刚开始,这边人都赶着去,那边人都赶着收。
旅游回春,不要只是价格回春,要质量跟着一起回春。所以,再等等,让子弹再飞一会,我大中国不香吗?
国内旅游有多卷,看看旅游局局长就知道了。
黑龙江塔河,当地文旅局局长零下20摄氏度穿鄂伦春服饰演绎“森林的主人”,代言家乡景色。当事人都波介绍,经过两小时的拍摄,最后成片只有十几秒,还上了热搜。
四川道孚县文旅局发布的一条名为《Who am I》的短视频火了。局长降泽多吉出镜,中英文无缝切换为大家介绍道孚县美景。
四川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出镜
视频一出,四川省内许多文旅局长笑着感慨,太卷了。
比旅游局局长更卷的,是我们的地大物博:如果你想体验20多摄氏度的东南亚街头,可以花2000元在云南芒市看金银塔、吃傣味、泡温泉(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景点,主打一个休闲);
泰山宾馆一夜上千元,为何价钱突然涨了好几倍?
如今天气逐渐变暖,外出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个三天的假期里,外出游玩的人数更是激增。每次放假的时候,都是旅游的高峰期,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人员爆满。所以,很多人都说,在节假日外出旅游纯属就是为了看人头。因为景区人太多都出都是人,根本看不到多少好风景。而且,对于自己开车出游的人来说,停车更是一件麻烦事。不过,除了这些,外出旅游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住宿问题。毕竟,一般外出很少只有一天时间长了住宿也是节假日旅游的一个问题。由于人数太多,很多时候找住宿费地方都很困难,即使是价钱比平时要贵出好几倍的酒店,都是很难找到房间。如今,有网友说泰山宾馆一夜上千元,那么,为什么价钱会突然涨上好几倍呢?
一、旅游高峰,旅游人数太多,也推高了价格。
旅游景区都是有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在旺季的时候,住宿费都比较高,淡季的时候就会降下来。根据景区相关工作人员说,一晚上一千多的宾馆确实存在,但是,这些价格都是受工商部门监督的,不是自己随便定价的。据了解,由于人数太多,有些人是在餐馆,每个位子20块钱,在桌子上趴着休息一会儿,有的甚至挤在厕所里。
二、外出旅游还是尽量避开节假日。
有人说,外出旅游还是不要选择节假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在平时,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很多人只能扎堆儿去旅游。这才导致这种人员爆满的情况。
关于?泰山宾馆一夜上千元,为何价钱突然涨了好几倍??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churuzhichang/36723.html
上一篇: 怎么样跑步不岔气
下一篇: 什么叫上市公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