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2023-05-05 00:22:54   点击量 : 12020  

作者 : 祝由师

子姜的功效与作用

子姜可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种食材,但是虽然它很普通,却包含了很多的营养,而且对于我们的人体健康非常的有益,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子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希望可以让大家对子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子姜的功效与作用

1、子姜可以止吐

子姜具有止吐的作用,很多人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尤其是晕车的人,在沿途颠簸中经常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一旦出现呕吐的话那么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缓解的,选择用子姜来进行止呕是很有效果的,可以把子姜切成片放到嘴中含着或者是咀嚼,通过摄入辣椒素来,止呕效果非常显著。

2、子姜可以消炎杀菌

子姜还具有相当不错的杀菌消炎的作用,如果自己的体内出现了一些病菌或者是出现了一些炎症的话,那么都是可以通过吃子姜来进行辅助治疗的,虽然不比药物那样非常的具有疗效,但是辅助改善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子姜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食材,想要消炎杀菌的朋友可以选择子姜来帮忙。

3、子姜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子姜中含有的一些独特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以达到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如果自己的体内堆积的一些毒素的话,那么是需要进行清楚的选择,适当的吃一些子姜就能够达到这一效果,只要能够使我们的新陈代谢得到促进的话那么自己的健康就有保障了,子姜绝对是一种促进新陈代谢比较理想的食材。

子姜既能够止呕还可以消炎杀菌,还能帮助我们促进新陈代谢,所以这种可用于保健的食材是非常难得的,大家在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食用子姜。

姜有什么功效?

功效:
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
生姜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还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的姜烯、姜酮还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死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可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
值得注意的是,生姜不宜在夜间大量食用,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 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可能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大量食用。晚上的量只能一点点非常少的量。
医用价值
一、生姜
姜科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嫩者称紫姜、子姜,老者称老姜、老生姜。一般所说生姜多指后者。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冬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鲜用。
【性能】味辛,性温。能开胃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
【参考】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
口嚼生姜,有助于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体外实验,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用法】煎汤,绞汁服,或作调味品;子姜多作菜食。
【注意】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附方】
1,凉拌子姜:子姜30~60g,切成细丝,加醋、盐适量拌食;亦可再加适量白糖、芝麻油。
该品以醋、盐等拌食有很好的开胃和中,止呕作用;味微辛辣而酸,但不甚温热。用于胃气不和而偏寒的呕逆少食。《食医心镜》中用生姜细粒,与醋同煎,连渣嚼服,用于“呕吐,百药不差”,其意与此同。
2,生姜半夏汤:半夏12克,煎汤取汁,加生姜汁适量,一同煎沸。分4次服用。
源于《金匮要略》。半夏、生姜汁均善止呕,合用益佳;并有开胃和中之功。用于胃气不和,呕哕不安。
3,生姜饴糖汤:生姜30~60克,饴糖30克。加水煎成浓汤,趁温热徐徐饮。
源于《本草汇言》。本方以生姜温肺化痰、止咳,饴糖润肺被虚。用于虚寒性咳嗽咯痰。
4,紫苏生姜汤:紫苏叶30克,生姜9克。煎汤饮。
源于《本草汇言》。本方取紫苏叶发汗、解表散寒,用生姜以增强其作用。不仅便于服用,且有益胃气、助发汗的作用。
二、干姜
姜的根茎。采收后经处理干净,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用。
性味辛热。能温里散寒,温肺化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肺寒久咳气喘,痰多清稀。可与人参、五味子等配伍。可煮粥,煎汤等。一般多与其它香料合用。
食疗功效
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黑糖如姜茶:
黑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姜可以加入黑糖一起冲泡,能健胃整肠、驱寒解热、促进血液循环、缓和经期的不适现象。
绿茶姜汤: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盐醋姜汤:
到了夏天之后,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热姜汤敷于四肢酸痛处。
姜汁可乐: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熬姜汤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颜色鲜艳、柔软、膨胀状态的新鲜姜,不要选起皱纹、发干发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专家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姜汤:
有改善寒性体质的功能,增强抵抗力免疫力,是天然的内热缘,有助于回复体力,是比较好的驱寒食物。

姜的品种和功效

姜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品、食材,也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每个人都吃过姜或者姜制品,但是姜有五种,每种都有不同的功效,使用也有区别,你知道吗?
第一种:子姜,又名嫩姜,紫姜,鲜姜。子姜附有姜芽,柔嫩,水分多、纤维少,颜色偏白、表皮光滑,辛辣味淡薄,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古人称之为“蔬中拂土”。
仔姜最常拿来用盐腌制,制成腌姜,可以开胃,同时有暖胃温中的功效,最好早上作为早餐的佐餐小菜食用
第二种:新姜,又名鲜姜,黄姜,和子姜相比没有芽,表皮光滑,肉质比较软,纤维不多,味道比子姜浓郁,香气扑鼻
我们日常所说的生姜,一般就是指新姜了,最常见的用途是作为我们日常的调味品和食材,比如姜丝炒肉等,可以去腥提鲜
第三种:老姜,又称姜种、姜母,是立秋之后收获的姜,外皮粗燥,比较厚,肉质坚硬,纤维比较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新姜
老姜味道浓郁,热性足,药食两用,常见的治疗感冒的姜汤,女性补气活血的红糖姜茶都是用老姜,用新姜、嫩姜都是不行的
第四种:干姜,是用老姜晒干或晾干制成的,味道辛辣,性热,中药中用的姜一般就是这种干姜
除了用于中药,四川老火锅的底料就是用干姜炒制的,味浓性烈,所以我们吃火锅经常吃的满头大汗
第五种:炮姜,是将老姜用沙子烫到鼓涨,颜色成黑色或棕褐色,是一种中药材,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常见姜分了很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特性,请根据具体的用途选择!

纸姜有什么功效

子姜
【别名】紫姜,子姜,生姜,鲜姜,老姜。
【性味】温,辛。
【功用】开胃止呕,发汗解表。
【成分】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猎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 4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钢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微红的子姜能吃吗?

不能吃了,中间发红是生姜开始腐烂了。

生姜在腐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能使肝细胞变性,动物实验证明可诱发肝癌。使用生姜作佐料用,量虽然很少,但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还是有的。特别是有肝炎病史的人,肝细胞的损害就更重。据报道有人曾因吃了烂姜而使全身皮肤、粘膜发黄,并有肝功能改变,这都是肝细胞被破坏的症状。故烂生姜不能吃,以防中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ingyangjiazhi/548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