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心理:为什么会导致人们错失机会(心理防御机制的逃避机制)

心理健康 2023-08-18 13:03:03   点击量 : 4097  

作者 : 心理学栏目小组

逃避心理:为什么会导致人们错失机会

逃避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可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如逃避责任、逃避挑战、逃避现实等。逃避心理会导致人们错失机会,影响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逃避心理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逃避心理:为什么会导致人们错失机会?

一、逃避心理的危害

1.错失机会

逃避心理会让人们错失很多机会,比如错过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错过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等等。这些机会都是一次次的成长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有了。

2.影响人际关系

逃避心理会让人们对待人际关系很被动,不愿意主动去沟通和交流,这样会让人们的社交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3.影响心理健康

逃避心理会让人们的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4.影响自我成长

逃避心理会让人们停滞不前,无法持续自我成长,这样一来,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都得不到提升,这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解决逃避心理的方法

1.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解决逃避心理的第一步,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逃避自己的问题,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2.积极面对挑战

逃避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敢面对挑战,如果想要克服逃避心理,就要积极面对挑战,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领域,勇于接受挑战,学会面对失败。

3.持之以恒

逃避心理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毅力和耐力,如果要克服逃避心理,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坚持到底。

总之,逃避心理会让人们错失很多机会,影响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要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勇敢面对挑战,持之以恒,相信自己,才能真正克服逃避心理,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心理防御机制的逃避机制

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其作用在于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越我”三部分。“本我”是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只受 “快乐原则” 支配。“自我” 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不再单纯受 “快乐原则”的支配,而遵循 “现实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本我”受“自我”和 “超我”的控制,“自我”在个体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但是,“自我”很难既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又符合现实原则,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为了减轻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使机体免受损失,个体就用投射作用、升华作用、文饰作用、自居作用、压抑作用等行为方式来应付挫折,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遭遇挫折时的情境不同,采用的防御机制也不相同。有时几种防御机制同时应用,很难严格区分出采用的是哪一种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①否认,②隔离,③潜抑,④反向形成,⑤合理化,⑥升华,⑦幽默,⑧补偿。

逃避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吗?

逃避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逃避通常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逃避可能会暂时缓解压力和焦虑,但它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逃避还可能导致人们错过机会和经验,从而无法成长和发展。因此,建议人们面对问题并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这可能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是通过面对问题,人们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困难和挑战,从而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此外,寻求支持和帮助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可以向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建议和支持。最终,逃避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而面对问题并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则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在过往的日子里,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考在即,却总是一看书就犯困,丝毫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用打游戏来转移注意力;

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既不愿意想办法解决,又在逃避中陷入深深的焦虑;

感情中遇到诸如伴侣出轨的情况,下意识地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想方设法寻找对方没有出轨的证据。

如果你曾经历过以上一种或多种情况,那么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想做一只“鸵鸟”,遇到危险时,下意识地把脑袋扎进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清楚地知道: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逃避。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逃避的心态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范畴。

什么是防御机制?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防御机制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中都可以找到。

本书作者约瑟夫·布尔戈,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临床心理学家,从事心理治疗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布尔戈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出发,揭开了人们总是在逃避的原因,同时帮助人们克服遇到问题就试图逃避的消极心态,找到勇敢去面对的办法。

那么,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类型呢?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十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它们分别是压抑、否认、转移、反向形成、分裂、理想化、投射、控制、思考、羞耻。这里就不一一和大家介绍每一种防御机制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心理防御,来告别我们想要逃避的生活的方式。

如果说,我们之前对于防御机制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那么当我们了解自己为逃避痛苦而采取的防御机制时,便会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要保持现状,还是要改变?

选择做出全新的尝试并坚持下去,这就如同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的车子一样,你需要随时留意着不要让轮子滑入旧车辙里。

改变无疑是困难的。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编排出新的谎言和借口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防御模式。

每当我们说服自己放弃改变时,都会面临一次重大的选择——相信新的谎言、跌进旧车辙里,或者硬着头皮坚持改变。

因此,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抗拒改变。

其实在努力解除自身防御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面对选择——走向前去,直面痛苦,还是退回到熟悉、安全的窠臼里。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避免抗拒改变的那部分自我怂恿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并编造新的谎言,以验证一贯坚持的谎言。

所以,能改变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自己能有多诚实、多熟练地甄别出内在的谎言,并因此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要相信你的感受,尤其是要对那些在自我辩解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保持质疑。蔑视、愤慨与气恼也许只是防御机制投下的烟幕弹。

当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反应激烈时,当我们的情绪按钮被“触发”时,会因感到难堪、羞辱而暴怒;也可能焦虑丛生,因恐惧而遁入逃跑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平心静气远比暴跳如雷更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回应。这一点说起来似乎轻描淡写,但是其实很难做到。

明明心潮暗涌,却要做到不为所缚,这绝非易事,而“随兴而为”却简单得多。被触发的情绪最难让人招架,但这和所有事情一样,都能通过勤加练习而熟能生巧。

我们常说 “这一切会过去。”这句不仅适用于一切无常的物质形态,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情绪。因为一切感受都是暂时的,多数人都能从中走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和关注呼吸来缓和我们的情绪,正念冥想可以使我们放松身体状态,关注呼吸使我们整理思绪,缓和心境。

在你不断努力去克服痛苦的过程中,防御机制也许会持续地影响着你,但你会渐渐发现,事情开始一点点发生变化。

你发现自己开始触碰自己的需求,并在无意中发现自己比以前要满足许多;

你发现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经常把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你能更好地识别感受背后的成因,尽管有时真相令人难以接受;

你开始明白我们需要努力平衡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满足于绝对的答案,开始发现了对话的乐趣所在;

你开始明白世上并没有能够一一解决我们难题的完美而绝对的答案;

你开始不再强硬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尽管放弃掌控会让你感到焦虑;

当你的行为欠妥时,你不再急着当场辩解,如有必要,你会为此道歉;

你不再像过去那般争强好胜,不再担心自己是一个被胜利者甩在后面的失败者。现在的世界在你眼里已经变了模样;

你开始明白每个人都背负着各自的痛苦,所有男人、女人、小孩都有难以满足的需求,有时几乎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感到羞耻的地方。

总而言之,你变得宁愿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

因此,我们最好能尽早地了解自己,这样或许就不会失去一些朋友,错过一些机会,不用再每天面对同样的难题了。

根深蒂固的防御机制通常会制约我们的生活,阻碍情感的成长。而当有朝一日我们卸下了防御,也许会为逝去的时光,错失的机会,以及搞砸的关系扼腕叹息。

你要知道,解除防御总是会伴随着痛苦,但它同样会让我们收获成长与蜕变。

一味逃避压力的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很多 ,这四点策略帮你正确应对压力

提起压力,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并不陌生。

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我们在生活的每个领域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长久以来,对压力的认知,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压力是生活中不好的的东西,压力不仅仅损害的我们的心理,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所以应该想尽一切办逃避或者消除压力。

最近阅读《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书中的观点改变了我对压力的认识和态度。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克尼格尔, 是其著名畅销书《自控力》的续集。

在书中,作者凯利提出 一个观点:压力的最大的危害不是来自于压力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认为“压力有害”的观念。压力本身的危害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大,甚至在很多方面压力对我们的生活还有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作者凯利认为,改变传传统观念对压力的认知,就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观念和态度,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因此对压力的观念,也决定了我们对压力的感受,以及我们会采取的行动,因此对于压力的观念至关重要。

面对压力的两种观念:

观念一:压力有害。

这种观点认为, 压力损害我的健康和活力; 压力影响我的表现和效率; 压力阻碍我们学习和成长。

总之,压力的影响是负面的,应该避免。

观念二:压力有促进作用。

压力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和活力; 压力可以提升我们的表现; 压力能推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压力的影响是积极的,应该加以利用。

两种不同的思维观念决定了我们对压力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对压力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这两种观念中,“压力有害”观念更加普遍,是大多数人接受的观念,可以说深入人心。

因为秉持第一种观念,所以我们会避免和消除压力。我们会渴望没有压力的生活,我们认为没有压力会让我们幸福。

但是这种想法真的符合实际吗?

2005年到2006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关于压力和幸福关系的研究:

研究访谈了超过125000人,他们年龄在15岁以上,来自121个国家。 研究的结论是:世界范围内,平均值是33%。美国的指数挺高,43%。菲律宾以67%的比例居于榜首,而非洲的毛里塔尼亚排名最低,比例刚刚超过5%。

令研究人员惊诧的是,压力指数越高,国民幸福度越高。说前一天压力特大的人比例越高,该国人口寿命越长,GDP越高。较高的压力指数同样反映出更高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人们越说压力大,对健康、工作、生活水平和社区越满意。

低压生活并不会让人们如想象般幸福。

虽然多数人预测如果不那么忙会更幸福,但事实恰恰相反—— 人们越忙越幸福,即使被迫接受更多的任务。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退休生活,会提高40%患抑郁症的概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意义的压力,甚至可能对健康有益。

过去经历过最多压力事件的人,更倾向认为他们的生活有意义。说自己现在正承受很大压力的人,同样评价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人们觉得把时间花在担忧未来上面,也是有意义的,就像花时间反思过去的挣扎和挑战。

我们可以看出,压力和意义无法分割,对于不在乎的事情我们不会感到压力。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在意的东西的越多我们可能承受的有压力就会越多,从另一方面来理解,压力越多说明我们的生活越充实,越有意义。

事实上一味的的逃避压力不仅不会让我们幸福,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美国退役军人办公室曾做过一次研,最终1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工作人员发现关于调研者,无论开始的生活境况如何,那些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更容易遭遇失眠,变得抑郁,在职场和家里经历更多的冲突,产生了更多的负面结果,比如丢掉工作或者离婚。

心理学家认为,你企图逃避压力时会耗费本来应该支持你的资源,同时你创造了更多的压力源头,压力不断积累,已渐渐无力招架 ,越坚定的逃避压力,越容渐渐向下,陷落的陷阱,心理学家把这个恶性循环叫做压力繁殖。

具体来说, 一味的逃避压力,会有以下三方面的危害 :

1、错失机会

逃避压力,或让我们生活中拒绝或错失了经历活动角色,逃避挑战,这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的狭隘,而不是丰盛。

2,逃避方式本身的危害?

当你想要离开逃避那些生活压力时,往往会会采取一些不好的行为,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等,

3,牺牲未来,失去希望

如果你害怕未来有压力,那么你想做、想接纳、想改变的事情就会减少。

如果生活失去了追求, 你就失去了未来,生活本身也就没有希望可言 。

《探索幸福》一书中写到:“ 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生命意义和人性。”

因此,逃避压力可能会让我们同时失去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可以说压力与意义紧密连接, 压力是真正投入生活角色、承担责任,追求满足意义感的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孟子所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诚不我欺。

既然 我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就会面临压力, 那么压力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压力呢?

凯利认为为我们应该 正确的看待压力, 不是去逃避和消除压力,而是转化压力。把压力当成生命中的必然现象,拥抱它,把压力视为一种机会和挑战,利用它激发自己生命的能量。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技巧:

1,认识到压力的好处和价值

首先,我们要转化对压力的态度。

我们需要将其视为生活正常的一面,我们要明白只要我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就会产生压力,压力与有意义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不再认为压力是纯粹有害的,我们要明白对压力的错误观念对我们的损害更大,因此不再一味的逃避压力,而要积极面对和转化压力。

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压力会促进我们的成长,认识到压力的价值 。

神经学家发现压力可以提升我们挑战能力:

压力时你的交感神经系统启动了,战或逃的反应模式就开始了。

为了让你更警觉,准备行动,交感神经系统指导你全身集聚能量。肝排出脂肪和糖为血液加油;呼吸加深为心脏导入更多氧气;心跳加速将氧气、脂肪和糖输送到肌肉和大脑;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帮助肌肉和大脑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

通过这些方式,你的压力反应使你做好准备,应对面前存在的任何挑战。

具体来说,压力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你:

应对挑战 : 可以帮你集中注意力 ,强化你的感觉 、提高行动的动力、激发能量 ,俗话说的”有压力就有动力“就是这个意思。

与人联结 ?:·压力会促使我们鼓励社交 ,建立扩展我们的人际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能量,建立协作的网络。

学习和成长 : ?压力意味着我们面对新的处境,意味你突破了原来的舒适区,意味着你在追求有意义的目标,这些会促进你成长。

俗话说“人靠事磨,刀靠石磨”,真正的人才都是历经磨难,才能获得成功。

最后,认识到压力的好处 , 更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

有了真确的态度,我们就不会一味的逃避和消灭压力。我们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发生的事实;冷静的处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搜集信息探索方案,解决问题;同时更好的利用客观的现实条件,使得压力成为成长的机会。

经历过去的痛苦不再是痛苦,而变成了你的财富,就像战士会炫耀自己的伤疤,成功者会炫耀自己的失败,压力会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2 、 将压力威胁转化为挑战

对待压力事件有两种态度:威胁和挑战。

当我们压力事件看成威胁时,我们会感到焦虑,恐惧;

当我们把事情看成挑战时,压力会激发我们的潜能。

普林斯顿大学曾今对刚入学的新生做过一次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给新生组织了一次考试,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

“威胁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个考试是看看你们到底够不够资格上普林斯顿,这是一种心理上威胁 ;

而“挑战组”的学生们则被告知这次考试的试题很难,目的是为了看看他们到底能优秀到什么程度,这让学学生们感到挑战和兴奋。

结果是挑战组的成绩大大好于威胁组。

仅仅是一个心态的不同,仅仅是你怎么看这个事件,就会改善你的表现。

把压力看成挑战,如同我们打游戏一样,把一次次挑战当成一个个关卡,每次通关都能会有奖励,事实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一场游戏 ,我们克服的难关越多,我们的能力就越强,得分越高。

因此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压力事件时,不妨把它当做你成长路上的一个机会,尽力去展现自己的才能,你的体验一定会大有不同。

3 、 与他人发生链接

与他人建立链接是我们转化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参与者伸手握住爱人的手,脑部奖励和关怀系统活跃度上升,伸手同时抑制了杏仁体活动,那是引发害怕与逃避的部位,而其他的链接策略也有同样的效果。

世界著名的励志演说家尼克胡哲,分享自己的走出压力和情绪低谷的经验 :

当自己感受悲伤,抑郁, 的时候,这就强迫自己走出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总能走出低谷。

如果聚焦于安慰、帮助和照顾人人,我们会体验到希望与意义;

如果聚焦于解除自身痛苦,我们会身陷忧虑,顾影自怜,陷入压力和情绪之中。

当你感觉压力或无助的任何情境下,走出去做些支持他人的事,都会使你保持动力和乐观,从而 有效的转化你的压力。

4,设立宏大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这两种目标——证明自我和为更宏大目标 。

自我证明的目标,会使人聚焦于自己的得失,更容易感到压力,容易被压力阻碍,缺少转化和面对压力的能量。

宏大的目标,聚焦于他人,让我们为更大的整体奉献自己,激发我们的能量,能够迎接更大的挑战。

拥有宏大的目标的能够转化我们对压力的感受,会促使人更投入挑战,而不是逃避。

神经科学家 发现那些有更宏大目标的人,更容易被激励,感到被关怀,觉得更有希望,面对压力会感觉更有意义,也更有能量去克服。

韩信之所以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有更加宏大的目标。

当你的目标是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你就能够忍受在每一个孤独、寒冷的夜晚。

因此我们要学会,将注意力从自我关注的目标转移到更宏大的目标 。

如果你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寻找宏大目标,那么花点儿时间思考以下问题:

为自己人生设计更宏大目标,能让你更好的转化压力。

小结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一件事情本身的直接影响非常小,但是因为我们的反应模式,会不断的放大事情的影响。

压力反应也是一样,本身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但是因为广为流传“压力有害”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对压力的态度以及应对模式,扩大了压力的危害。

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压力是因为我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源自于我们的在乎的事物,我们就不会想要逃避一切压力。

我们要学会接受压力,并将 压力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动力,最后再回顾一下本文总结了四点转化压力的技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998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