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型人格如何改变(为什么人会有圣母心)
圣母型人格如何改变
仔细留意身边会发现,圣母型人格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常常在自我感动式付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只要你们好了我就开心,可他们真的开心吗?其实不然,圣母型人格的人不敢正视自己的真实需要,一味地去为别人付出,他们实际上过得很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圣母型人格如何改变。
一、学会识别“圣母”想法
我们常说看见是改变的开始,要想改变,你必须要清楚的知道究竟哪些“圣母”想法在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比如“我是他姐姐,我怎么能不帮他呢”“他能够开心我怎么样都无所谓”“我要照顾他”……
二、接纳这样的自己
圣母型人格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它往往和个体的早年教养方式有关。因此,有圣母型人格不是你的错,你能做的就是先接纳这样的自己,接纳自己不时冒出的圣母想法并学会正确因抑制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不良情绪。
三、敢于拒绝
对于圣母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习惯拒绝。对于他们来说,学会拒绝是一件比付出更困难的事情。因为从小到大的经验习得都让他们意识到不拒绝别人是基本素养。久而久之,他们把帮助别人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会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感到心理很愧疚,仿佛自己做错事了一般,会担心因为拒绝了别人而影响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比起拒绝,他们更倾向于立马接受对方的要求从而在对方心里建立一个好的形象。
要敢于拒绝,敢于让对方失望,保护好自己的边界。拒绝对方并不意味着你伤害了他,相反,你的拒绝会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真实,更有质感。
四、多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心理防御机制。有些时候在工作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了使自己变得“成熟”,有时会在某些场合中隐藏自己真实需求,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符合场合的要求。
圣母型人格的人大多数时候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需求,有时候他们说“我不需要”其实他们背后的真实表达是“我很需要”。如果你了解圣母型人格的人,在听到他说不需要时立马把东西给予他,那么他大概会非常惊喜;如果你并不了解圣母型人格的人,听到他告诉自己不需要,真的以为他没有这个需求时,那么你大概率会伤了他的心。
由此可见,和圣母型人格的人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圣母型人格的人要想改变,一定要多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这样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是一件好事。
五、BEAR四步法
B(Breath)呼吸-E(Encourage)赞扬-A(Accept)接受-R(Respect)尊重
这个方法是通过利用呼吸来帮助你平复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并且帮助你缓和对方(令你恐惧)的情绪,使他们感到安全同时你也不会感受到他们的攻击性。
举个例子,下班了同事邀请你一起去看电影。你最近比较忙,下班想要回家好好休息,你可以先做一个深呼吸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使自己放松起来,不用太恐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B),然后告诉他他真的是一个很热情的人(E)能够邀请自己看电影,自己本来也想去的(A),但是近段时间都比较累,今天下班得回家休息恢复元气才行。等过段时间可以一起去看电影(R)。
为什么人会有圣母心
提到圣母型人格,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爱狗人士”。其实,网络上那些所谓的“爱狗人士”并不是圣母主义者,他们更像是表演型人格患者、偏执狂,甚至有可能混杂了别有用心的人。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这些人的某些行为很矛盾。
比如,有时候他们会去拦路、会在网上大肆谩骂、会恶意人身攻击、恶毒诅咒别人,甚至把狗放到比人还要高的地位,为了狗可以毫不顾忌他人的利益与情感,不分青红皂白地伤害他人,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卖房养狗等等。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圣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y)
这些极端的行为与“爱护”、“保护”、“忍让”这样仁慈的圣母心理显然是矛盾的。心理学上认为,把善待他人作为唯一准则并因此受到委屈的人是典型的圣母型人格,他们经常不顾他人眼光、无视他人评价,一味地实现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惜与大众为敌,站到风口浪尖。
“爱狗人士”在狗的立场上会对整个社会说“不”,而具有圣母型人格的人恰恰没有对别人说“不”的勇气,因为他们往往没有自己的立场。就算觉得这是一件残忍的事,也不会站出来,而会选择忍耐。对他们来说,服从权威、迎合大众是不由自主的事,哪怕会损害自己的利益,通常情况下,圣母型人格都是一些受过良好家教的人群。
有迎合他人的冲动
首先,具有圣母型人格的人患有某种程度的强迫症。即使别人没有提出要求,他们也会自愿地做出令自己痛苦的事情。他们会给自己理由,这个理由通常是“这样做会给自己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这样做会为别人带来好处”。
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圣母型人格的人有迎合他人的冲动。这些可爱的圣母有排斥“拒绝别人”这样行为的倾向,他们害怕拒绝带来严重的后果。结果就是,明明自己很烦恼、时间有限、精力不足还是愿意帮助他人。
那么,我们又能得到一个结论——具有圣母型人格的人性格软弱。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意识选择,我们会做出主观上觉得好的那一个选择,这就是趋利。这些“小可爱”做出舍己为人这样的选择,也是因为感到“不这么做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那么“目前的局面还是最好的”,所以“就这样算了吧,忍耐下”。
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同时,具有圣母型人格的人会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这也是他们担心和多虑的原因。焦虑会让他们过多地考虑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而软弱会让他们在遇到错误时,总是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这样就造成了奉献自己迎合他人的局面。也许在众人面前,他们活泼,但是等到独处时会严重抑郁。变得失去独立判断力,思维狭隘。
一个人身上的所有心理因素都不是独立的,相互交织相共同影响一个人,如同编织成一个蒸笼,把人放在上面蒸烤。这些“小可爱”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到自己的需求之上,总想表现得更加友善,让别人喜欢自己,并因此而不断压榨自己的利益,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他人。他们不敢在权威面前诉求,在大众面前退缩,不停地压抑自己,最终失去自我,没有目标。
我们还会发现,圣母型人格的表现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好教育里的要求十分一致。我们教育孩子要乐于奉献、甘于忍耐、做事要细心、要“看看人家会怎么看你”,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达到什么要求,一定会接收到“你让我失望”这样的信息……
一开始,这些“可爱的人”只是想不犯错,害怕承认犯错带来的痛苦,为了不犯错而害怕犯错,导致了多虑。因为一些事被斥责后就服从权威,因为另一些事被几个人嘲笑以后就迎合大众。当一个人不断地压抑自我的时候,他们就会渐渐忘了自我的诉求,变得没有目标,失去自我立场,变成整天围绕着别人转的旋转木马。
告诫这些“可爱的人”们,要想获得解放,首先要有接受犯错的勇气,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要勇于承认,这样你就会获得了自我和勇气。有了这两点以后再去慢慢改变自己,去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事物,拥有自我立场,这样你就会有自己的目标了,慢慢摆脱圣母型人格的束缚。
圣母型人格
感觉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生活中,总是不好意思、不愿意麻烦别人,有什么事情尽量自己解决,一般不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心理学上认为,这属于圣母型人格特征,心理倾向的一种。这类人往往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显得社交被动,缺乏足够的亲密关系与社会支持。有心理学家指出,不愿意、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特质,如何理解呢?
圣母型人格
人格是心理学上描述一个人稳定的行为特征、态度倾向的概念。那些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一般具有圣母病,也被称为“圣母型人格”。他们认为,只有无原则的迎合别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好感与认同,即使内心不是很愿意,也难以拒绝。
缺乏自我暴露
表面上看,这些无条件的顺从行为,能够维护与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我暴露”。缺乏自我暴露,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想法与需求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或者说,难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圣母人格是如何造成的呢
心理学上认为,圣母型人格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显得社交被动,缺乏足够的亲密关系与社会支持,有心理学家指出不愿意,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特质。
圣母型人格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01、压抑本能
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看,将自己的本能、想法压抑住,这些想法、本能总会通过其他途径爆发出来。所以对于有这样人格特质的人来说,他们很可能出现严重的报复性行为,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02、容易被忽视
圣母型人格的孩子存在感是很低的,一般人们很少关注到他们,只有有事情让他们帮忙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们的存在,因为这类人不会拒绝他人的要求,因为这类人过于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一味付出不懂拒绝,但是一些人对于孩子这种付出不仅不会珍惜,还会变本加厉。
03、容易自卑
这类孩子很容易自卑,很容易没有自信心,遇到所有的事情喜欢硬扛,把所有的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当他们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时,他们内心就会很受伤,慢慢的他们的所有的自信就会被磨灭掉,变得越来越自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206.html
上一篇: 约拿情结是什么意思如何克服约拿情结
下一篇: 圣母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