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如何品鉴(怎么品评普洱茶的香气?)
普洱茶如何品鉴
品鉴普洱茶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茶叶类外形条索清晰、肥壮、整齐、紧结,无非茶杂物,色泽褐红或棕褐,油润有光泽;
2、茶饼类外形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松紧适度;
3、闻着有霉味或者其他异味,表面看上去模糊灰暗、有霉斑的普洱茶就是劣质茶叶;
4、闻着无杂味、霉味,似桂香、枣香、兰香 、樟香等令人愉快的香气即为优质普洱茶;
4、汤感滑顺甘甜即为优质普洱茶,滑顺是指茶叶鲜活稠滑,茶汤在嘴里有手摸丝绸的感觉,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回甜的感觉;
5、冲泡多次以后的茶叶色泽饱满一致,揉捻有韧性,叶片张开较为完整即为优质普洱茶。
怎么品评普洱茶的香气?
导读:在此之前南茗佳人掌柜在个人号()中和其他茶友有分享过《怎样快速提高普洱茶品鉴水平?》一文,随后就有茶友在留言“怎么品评普洱茶的香气?”香气能作为品评普洱茶品质的三大要素(汤色、香气、滋味)之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今天我就以南茗佳人景迈山古树茶为例,和大家聊聊普洱茶香气的品评。
一、品评流程
1、热嗅
热嗅包含两方面:一是,温杯、润茶(洗茶)、出汤之后,立刻闻公道杯中的香气,这时温热的水蒸气能够使得茶香较好的挥发出来,因而被称为热嗅;二是,经过冲泡倒出茶汤之后,趁茶叶还较热时,闻茶叶的香气。而之所以要热嗅,是因为茶叶内的香气物质或者异味物质,温度越高越容易被溶解、挥发,所以热嗅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品茶香,还在于借此闻茶叶中是否有异味,从而来品评茶叶香气的纯度。
2、温嗅
温嗅也包含两方面:一是,茶汤倒出之后茶叶温度稍降,温茶叶本身的香气;二是,闻茶杯中温热的茶汤香,以及茶汤入口之后,用口腔、呼吸充分感受茶汤中的香气。温嗅时因为大部分水蒸气散去,茶香开始较好的呈现出来,是普洱茶香气品评的关键步骤。而且温嗅时不仅仅止于香,还要考虑香与茶汤的融合程度,看是香融于水,还是香水分离。如南茗佳人《景迈山》,品饮时茶汤入口甜度高,裹挟着优雅兰香萦绕口腔,茶香、茶水融合度较佳。
3、冷嗅
冷嗅也包含两方面:一是,饮完茶汤后,闻品茗杯的杯底香,或者闻公道杯的冷杯香。二是,闻出汤之后,稍有余温的叶底香气。
这两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闻冷杯香是为了评茶品的香气持久度,闻茶叶香是为了评茶品制作是否合理,叶底是否有杂气、异味。
二、香气品评
普洱茶香气品质如何,主要通过对其香气纯异程度、高低程度、持久度,这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确定。
1、香气纯异程度
纯是指普洱茶应该具有的香气的纯正程度,异是指普洱茶香气中夹杂的杂气异味。对普洱茶香气纯异程度的品评主要是通过热嗅,热嗅时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和异味物质,都会随着剧烈运动的水蒸气挥发而出,所以这时更利于分辨普洱茶香气类型,以及判断所品评茶品香气中是否有异味。可以说,热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于查探茶叶的缺陷。
2、香气高低程度
香气高低的品评是香气品评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茶叶香气类型、特色、优劣程度的评判,品评方式以温嗅为主。香气高低可划分为浓、鲜、清、纯、平、粗这六个方面。浓指香气高扬浓厚,闻之感觉茶香有活性;鲜指香气鲜新,闻之有提神愉悦感;清指香气清雅,闻之有春风拂面般清爽之感;纯指香气纯正,无杂味、异味;平指茶叶香气平淡,但无杂味、异味;粗则指茶叶闻之有老叶腥味,给人香气粗老之感。
3、香气持久程度
香气持久度程度的品评主要是通过冷嗅时茶叶的余香来评判,也有茶友将香气持久度称之为香气的长短。如果所品评的茶叶香气,从初始的热嗅到后期的冷嗅都能够一直存在,那就说明茶品香气持久度较佳、较长。反之则是香气持久度较弱、较短。
综上所述:普洱茶的品评可分为热嗅、温嗅、冷嗅三个环节,分别对香气的纯异程度、高低程度、持久度做出评判。香气以纯、高、长为优,以异、低、短为劣。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说茶网。
如何鉴别普洱茶生茶的好坏
普洱生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怎样识别纯度非常高的生茶,怎样的生茶是您值得花不扉的价格与数十年时间去品饮、收藏?
1、“闻香”
大体茶香可分为显香、暗香。显香类的生茶闻茶的表面即会有缕缕的清香、鲜爽之气,质量优良的老茶还伴有陈香(注:陈香和腥味有很大的区别,希望大家不要混为一谈),如果闻起来有让您不舒服异味存在,无论新茶老茶都应该放弃。暗香类生茶一般来讲品性内敛,需要冲泡后闻杯和叶底方能领略它的香韵,在品饮时如有让您不舒服异味存在,也应该放弃。
2、“观色”
观外形:干毛茶、七子饼、砖、坨茶的茶菁由于产地的不同,吸收的阳光多少、工艺等因素影响,茶菁色泽也不尽相同,只要看上去不是干、扁、瘦、黄,其条索应紧实肥厚,芽嫩显毫、齐整,充满活力.
观叶底:冲泡后待叶底完全舒展,原料的纯度越高,表面均匀无杂色,叶脉、叶齿清晰,用手轻搓叶片,茶梗不易碎,弹性良好。
观汤色:茶汤浑浊、沉淀物增多,则表示加工工艺及仓储环境有问题。新茶茶汤鲜亮明黄,老茶年代逾久越红润剔透。(注:有些人为的手段可以令汤色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只要您不受干扰的用心品鉴,是可以分辨开的)
3、“品鉴”
一款纯度非常高的大叶种古树茶是不会让您品出一些不舒服的味道的如叮、麻、烟、酸、腥、霉、燥……。
叮、麻:古树茶生长期都在百年以上,其抵御自然灾害及抗病虫害的能力经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已是非常强,加上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根本无需人为的施肥打药,茶农也不会去使用,所以纯料古树普洱茶生茶也不会有“农残”的痕迹。各种农药使用过后在未来年很难分解,当您喝茶时,舌尖、舌面如出现针刺或是麻木的感觉,就一定是使用过农药的产品,叮、麻感轻重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我们喝茶、买茶不会携带检测设备,但每个人的舌头均会忠实的告诉您自己的感受(无论什么品种的茶,只要有“农残”,就会有叮、麻感)。
烟味:古树普洱茶生茶制作很古老,手工杀青工艺不易掌握,稍有闪失就会影响口感,烟味是其中之一,很多生茶的发烧友也会追求那种残缺的美。另一种是夏季采摘的鲜叶,我们称“雨水”茶,质量不高,雨水季节当地日照不足,不能加工“晒青”毛茶,改用木柴生火烘干,产生“烟”味,所以烟味茶如非亲眼所见理应放弃。
酸:酸味主要是揉捻工艺完成后未及时摊凉通风,压制成饼后太阳直接曝晒。捂过的酸味茶通过观汤色可以看到汤色浑浊,两腮发紧。
腥、霉、燥:嗅觉器官在无病态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鼻子闻、嘴品尝加以分辨。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仓储环境不良、使用劣质原料造成。同时“燥”会让人上颚、喉部发紧、发干,腥味及霉味会让人产生晕的感觉。
4、“识香”
高质量生茶具备苦、涩、香、甜的感觉,极至产品还有绵、润、重、悠的口感
苦:大叶种古树茶内含物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丰富,苦味偏重是其特点,如果其苦能化,且化得快为上品。
涩:涩与苦总是相伴,有些品种涩感强些,苦味淡些,涩能生津且持久,舌底鸣泉为上品。
香:古树生茶大致可分花果香、花蜜香、蜜糖香、枣香、兰香、樟香、糯米香、荷香、陈香,有的高香味重,有的淡雅悠长,茶香虽然各异,但无论闻香、品香都应以自然舒畅为准。
甜:茶汤入口迅速回甘,口感越强烈、持久、平稳,越彰显其品质优秀。
绵、润、悠长、质重:普洱生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在通风、阴凉、无异味的自然环境中,干、湿度适中条件下,好的普洱茶从外观到口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发酵。在这不断的变化中,茶的苦、涩感及其它物质渐渐转化,口感变的越来越绵润、醇厚、悠长,这就是优质老生茶的共性。细细品鉴,它会让你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愫。以上回答来自 只见普洱
普洱熟茶如何辨别口感 普洱熟茶怎么辨别口感
1、厚:在茶汤入口时,茶汤在口腔的饱满度、质感,我们称之为茶汤的厚度,这厚的意思是汤水的有重实感,含在口中茶汤感觉凝结在一起,不寡淡。寡淡与厚重感形象点说就像是鸡精与老鸡汤的区别,鸡精里虽也有鸡汤味,但终究是没有熬煮后的鸡肉汤的香醇、质感。
2、滑:茶汤入口顺滑,是茶汤给口腔的一个感受,有的茶汤入口便能感受到它的粗糙度,甚至喝完后发现喉咙发干等情况。汤水顺滑,表示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给口腔带来的感受是舒适的。这样的口感容易出现在芽头较多的宫廷、一级料中。
3、糯:糯感是茶汤的粘稠度,就像喝米汤的感觉,带有独特的糯香。这种口感的普洱熟茶在原料细嫩的春茶或是品质上好的老茶头中比较多见。粘稠度是判定普洱茶中水溶性物质是否丰富的指标之一,影响较大的有茶多酚、氨基酸、果糖、果胶质这4种物质。
4、陈:类似百年木头自然腐烂的味道,带着一股清新的陈香味道,部分人极易与霉味混淆,建议容易混淆人群可以用干仓茶和湿仓茶对比品鉴,这样极易被区分出来。熟茶也分新茶和老茶,如果存储得当的话,老茶更香更浓更好喝,但每个阶段的普洱熟茶都有各自的特点,新茶也有陈香,因为渥堆发酵的作用不容忽视。当然,很多新茶友在喝普洱熟茶时,多把这股味道形容为泥巴味。但喜欢喝熟茶的朋友都知道这是熟茶特有的陈香。
5、醇:一般形容普洱茶的醇,多与厚、正一起形容,醇厚、醇正是当茶汤滑进口腔,茶无杂味、异味,味道干净、纯洁。普洱熟茶的醇,给人一种纯粹的自然享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455854.html
上一篇: 关于我愿意的语录
下一篇: 醛基和氢氧化钠反应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