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的全部作品

生活资讯 2023-04-15 20:37:47   点击量 : 11508  

作者 : 生活资讯通

刘亮程的全部作品

刘亮程的全部作品

刘亮程共有24部作品,分别是:

《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一片叶子下生活》、《在新疆》、《刘亮程散文选集》、《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凿空》、《刘亮程散文(下)》、《刘亮程散文(上)》、《风把人刮歪》、《遥远的村庄》、《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杏花龟兹》、《晒晒黄沙梁的太阳》、《驴车上的龟兹》、《一个人的村庄》、《虚土》、《天边尘土》、《库车行》、《风中的院门》、《站在黄沙梁边上》、《正午田野》、《一个人的村庄》。

人生经历:

刘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湾县人。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寒风吹彻》的人性烛照_刘亮程《寒风吹彻》

当代著名散文家刘亮程因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出版而名噪文坛,林贤治先生称他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1]
对人性的无时不在的关注使刘亮程的散文走向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让他能在文章中去除了功名利禄、虚妄浮躁等各种炽情,而走入一种纯情的、本真的澄明状态。《寒风吹彻》便是这其中之一,全文被收入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篇章。
细读《寒风吹彻》,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直抵灵魂深处的人类生命里的疏离与荒凉的震撼,渴望温暖但又无能为力的悲痛。对温暖、和谐人性的反思正好是寻常人在世俗生活的庸碌与无奈中常常乏失的内涵,因此作品显得尤为珍贵。



人性的疏离一直是作家创作的母题,在国内许多著名的作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笔触直视城市的、乡村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人性的麻木、自私;刘亮程写人性的疏离,没有现代都市人的尔虞我诈、刀光剑影、阳奉阴违,尽力回避那些无关痛痒的生活经验的叙述,而是以日常的事、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个主题。《寒风吹彻》写的是冬天里的事。冬天是一年中最后的季节,文章从表层语义看似乎写的是自然界的冬天,寒冷、萧杀;但透过表层语义,我们看到它实际上写的是生命的冬天,作家在文中,通过四个个体生命来抒写人性的疏离、心灵的孤寂,体现出对人性的朴素的理解与尊重。
一是创作主体“我”和父亲的疏离。14岁的“我”在寒冷的冬夜,孤独地赶着牛车去拉柴,被冻坏了一条腿。当“我”忍痛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父亲不是对劳作回来的孩子嘘寒问暖,而是劈头就问:“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2]父亲对物的关心胜于对“我”的关心,它如拂面的冷流直击我不堪负荷的年少的生命,以至于“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
二是老人和家人的疏离。小说虽没有实写,但我们可以从侧面强烈地感受到:“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的寒气”。“……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得快透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疏离与冷漠,“他的寒冷太巨大”,老人死在冬晨了。
三是姑妈与母亲的疏离,姑妈总对我们兄弟说:“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我也不仅一次地将话转告,而“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把简单地“喧喧”也省略掉,任由冷淡的延伸,但母亲突然想起要“喧喧”的时候,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的时候,姑妈却在寂寞的等待中去了,“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
四是“我”和母亲的疏离。随着年岁的增加,心的距离却越来越长了,顾城在《远和近》中的表述:“看云的时候/我觉得很近/看你的时候/我觉得很远”。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从母亲心里走开,任凭母亲的世界里“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
作家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四个有代表性的个体,“我”、老人、姑妈、母亲来审视,前三者是从长辈的视觉来看疏离,后者则是从晚辈的视觉来审视,这说明人性的疏离会延续,会循环,亘古不变地缠绕着人类。所以刘亮程说“天彻底黑透了”,一个“透”字将人性的疏离嵌入心骨,让人心痛。



刘亮程是较早就有了自我意识的,新疆沙湾县黄沙梁的漫天黄沙,伴随着他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农民生涯。贫瘠荒凉“人畜共居”的西部乡村的生活体验,赋予了作家以身边琐事作为思维起点烛照外部世界的独特视野,也赋予了作家以此展现自然万物博大与深远的“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因而也奠定了“在任何一件事物上都有可能找到整个世界”的勇气与信心。
14岁那年冻坏一条腿的事实使他的生命意识迅速觉醒。人一旦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就肯定会把自己从外部环境中抽离,对人世进行单独审视,于是关注“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成为生活的重点,并对之进行深刻的思考,对着生命的冬天,对着人性的疏离和荒凉,刘亮程希望能抗争,给生命涂上一层暖色。为了寒流地解冻,为了春天的脚步,刘亮程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对温暖渴望的热流:对于父亲和我,“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一连用了3个“稍”字,将我对亲情,对温情的渴求溢于言表;对于冻僵的老人,我让他“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以为他能暖和过来;对于姑妈,我不止一次地将话传递给母亲,期望能有这番和美温馨的景象:“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对母亲,“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都要常过来和母亲坐坐”。刘亮程希望通过主观的努力,人为地缩短彼此的距离。“火炉”的意象也反复出现,贯穿全文始终,它其实是作家心中的“暖炉”,希望能驱逐人性的荒凉,烫平人性的皱褶,达到一种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的状态。
纵观古今,不少文人将对和谐人性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但往往是一种乌托邦的模式,面对长年累月形成的人性疏离之墙,作家再怎样努力,也是“无能为力”的,它无孔不入,“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道细微裂缝”;当寒风从内心深处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它无处不在,“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它是巨大的,老人的冰寒使“炉火须臾间变的苍白”;它是必然的,“无论春天来了”,“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冬天已经来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面对这巨大的荒疏,“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水,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即使我的火炉能“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但“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彻”是一个关键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处尚有余温了,这是人性彻底的变异。于是 “我懂得了隐蔽温暖”,任由别人说我是个很冷的人。
卡夫卡在对现代人的反思时曾写下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你在自己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3]
当我们用心体会刘亮程的作品,就能深切体会他那种审视人性的精神境界。刘亮程自己也指出,“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正因此我们更需要种好它,我想乐坛的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所以让人动情,也应该是人类对被后现代生活异化的人性的反思,对温暖、和谐人性的一种普遍的渴求吧。



从叙事语言看,《寒风吹彻》的叙述可谓冷静从容,柔韧绵长,如河水洗过一样干净凝炼,没有奇异的故事和华美的辞藻,却保持了一份悲悯与谦逊的情怀,作家没有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渲染人性的荒诞,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有克制的、诗意的语言来完成,与当代著名散文家史铁生的灵魂拷问、庞培的喁喁低语,张锐锋的绵远冥思,苇岸的清新温暖不同的是,刘亮程的散文中透露出的是一种难得的舒缓与从容,一种对命运、对人性的朴素理解的沉静。冯牧文学奖评委会对其散文有此评价:“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与瑰丽。”应该说,这种充满学理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全文围绕着“冬天”及冬天的“雪”、“寒冷”这些意象,蕴含了叙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境况的体验,它代表了无情的岁月流逝,代表了家境贫寒,代表了年老多病,代表了人性的冷漠、麻木与自私,代表了人生的种种不幸与困境,言简意丰。
作家一边用冷峻苍凉的语言叙述着荒凉的人性,一边又用充满诗化、充满暖意的轻舞飞扬式话语诉说对温暖的追求,如“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她还是渴望春天”,“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
海德格尔说: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诗意的。布勒东说:隐喻与类比对照是翱翔与爬行。比喻不仅是修辞方式,还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维度,是诗性的基础,是人与万物的联系方式。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隐喻是诗的本质。[4]正因刘亮程怀着诗意的温暖努力唤醒已为现代喧嚣、浮躁的生活所蛊惑的人类习以为常的人性疏离,才使得《寒风吹彻》显示出其文本的独特意义。
对于自己行文中那种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气度,刘亮程是这样解释的:“我没有太要紧的事,要去的地方永远不动地待在那里,不会因为我晚到几天或几年而消灭;要做的事情早几天晚几天去做都是一回事,甚至不做也没什么。”正因为有这种从容,他才可以与虫共眠,去看河滩的野花,去思考村东头人与村西头人的差异,而这些在我们看来简直都是神话一般遥远和陌生的事情。
无疑,《寒风吹彻》对于现代社会进行人文教育是值得举荐的。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面对着困境,面对着苦难,我们能感觉到作家所流露出的一种对命运的自觉认同、宗教般的虔诚,近乎顺从于未来宿命,还需甄别。

参考资料:
[1]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J].书屋,2000(3)。
[2]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文中未注明的引文皆为刘亮程的散文)。
[3]转引自张旭东《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译本序第14页,三联书店1989年3月第1版。
[4]《南方文坛》2001年3期,《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评语 》。

方燕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

《在新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在新疆》(刘亮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s/1LBBs2MZMgnfOUP-KUyIVTA

提取码:JSIT      书名: 在新疆

豆瓣评分:8.2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出版年: 2017-12-20

页数: 320

内容简介:

《在新疆》是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关于真实新疆生活的散文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了新疆这片古老大地上平常人的生活:可以让人玩一辈子的“托包克游戏”、街市上各式各样的小生意、维吾尔族的割礼、五千个截然不同的买买提……作者缓缓铺开的这幅画卷,既有新疆的男人、女人,还有落寞 的古城、热闹的巴扎、月光里的贼,以及在这里发生的宗教变迁、民族风俗、古老历史等。全书字字句句透露着新疆的味道和气息,写尽了新疆的明丽与沧桑。

《在新疆》是刘亮程自然文学经典《一个人的村庄》姊妹篇,延续着作者“注视”“抚摸”生活的一贯风格,对新疆大地上普通人的劳作、买卖、风俗,以及那里的树木花草、日月山川、动物牲畜都进行了缓慢、细致的刻画,是中国人了解、感受新疆必读的一部经典。

《在新疆》是刘亮程十年漫游新疆的散文集,作者在新疆生长,在新疆行走,也在新疆的时间里慢慢老去,本书的一字一句,都来自新疆的阳光、空气和风。它能带你:

1. 遇见真实的新疆

真实的新疆不止有辽阔的大地、无边的风景、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热闹的集市、细致的铁匠、缓慢的生活、永恒的游戏;因为《在新疆》,我们可以与新疆的人、历史和风景,真实地相遇。

2. 脱离时间

时间在《在新疆》里变得缓慢甚至静止,植物生生不息地繁衍,人可以慢慢悠悠地生存。这本书给了在时间中流浪的都市人一种脱离时间的可能。

3. 听从自然意志,回归自然生存

《在新疆》延续了作者“注视”“抚摸” 生活的一贯风格,它能使我们匍匐于日常尘世的人抬起头来,真切感受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阵风、每一朵花、每一片云,带领人进入那种天然恣意、闲事成趣的心境;听从自然意志,回归自然生存。

作者简介:

刘亮程

作家

1962年生于新疆伊犁州塔城县的一个村庄。

代表作品:

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

小说《虚土》《凿空》

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上述散文集中的《鸟叫》《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散文入选内地和香港小学、中学、大学教材。

如何评价作家刘亮程?

评价如下: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

刘亮程人生经历:

刘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湾县人。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对刘亮程这个冷门作家的了解来自阅读莫言文章中的推荐,他在几篇文章中反复提及这个名字并且不乏褒奖,让我对这个作家产生了好奇。
看书时有个习惯,一但发现一部对胃口的作品,哪怕只是一篇文章,就会刨根挖底把作者的所有作品都看一遍,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查阅了他的几本著作《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果然都是非常有诚意的优秀作品。

目前这三部作品,只读了《一个人的村庄》这一本,还是好几年前看的,偶然间拿出来重新看一下还是很值得品味。

我对这个作家本身并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个西北作家,以前应该是写过现代诗,作品文字相当简练优美,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篇散文诗,像是西北沙丘上生长的胡杨树,那么朴实无华,又那么璀璨夺目。

这部作品不是小说,是由篇幅长短不一的一篇篇文章组成的,可能是作家有写诗的底子,每一篇文章都似乎浑然天成,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说来惭愧,看完整本书我并没有对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有个系统的总结。我甚至不是从头到尾看完的,随便从那一篇都可以开始看,非常适合没有集中时间阅读一本书的读者阅读。

在这本书中,没有一个故事线索,描写的事物很简单,就是一个用现代人眼光看似乎落后贫穷到与现代社会已经脱节的村庄、故土,但在作者笔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好像有了灵魂。

作品中很多章节部分就是简单的写一样事物:一阵风,一道院墙,一条狗,一只猫,一棵歪脖子树,哪怕是一窝蚂蚁也能写一天。

我想,作者是真的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描写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他对细节的描写有种儿童般的洞察力和独特丰富体验。

看他写村庄的人和事,不是像路遥《平凡的世界》那种波澜壮阔,他就是简单的写村庄写故土,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副副写生绘画,他的作品中有那种真诚,有种类似宗教信仰般的情结,直击人心底的柔软,读到深处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我也曾试图写过故乡,但是总摆脱不了一种隐秘的虚荣心和羞耻感,在舒服的空调屋呆着,似乎已经和那个贫穷落后的故乡彻底割裂,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长大了,找到更舒服的土壤,就想撇开与故土的联系,变成一个没有根的蒲公英,随风飘荡。

读《一个人的村庄》你可以随处发现一些打动你的地方。

作品中有一篇文章叫《两窝蚂蚁》有这样一段描写:

通常蚂蚁在天亮后出来找食吃。那时母亲已经起来把死灭的炉火重新架着。屋子里烟气弥漫。我们全钻在被窝里,只露出头。有的睁眼直望着房顶。有的半眯着眼睛。早睡醒了。谁都不愿起。整个冬天我们没有一点事情,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直到炉火和从窗户照进的刺眼阳光,使屋子重又变得暖洋洋,才会有人坐起来,偎着被子,再愣会儿神。
读这一段一下子就勾起了关于童年的记忆。

成家以后每天忙于工作,就像是个工具人,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不得不努力奔波劳累,生活容不得你有懒惰退缩的情绪,那种童年的时候,一觉睡到大中午的无忧无虑时光再也不会有了,越长大越感觉到紧张,对时间的紧张感,被生活逼着往前赶,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应付不完的麻烦事,像一只推着磨转圈的驴,生死疲劳。
人会死亡,村庄也会消失,一切终归墟土,这就是作者的“宿命论”,也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作者在文末最后一篇文章《写作是件可怕的事情中》写道:

最后这段生活将隐去,我的文字留下来,包括我写的村庄、田野、牲畜、草木,都在我的文字背后消隐。 写作是一件真正可怕的事情。 时光消失,文字留下。文字留下了什么?相对于千干万万个消灭于时间中、了无痕迹的村庄,一个被文字记住的村庄也许更不幸。
我想,能读到这样的一个作者,这样一本书,真是人生幸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526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