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生活资讯 2023-09-04 07:11:26   点击量 : 11716  

作者 : 生活资讯通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如下:

1、公司的在用系统、报废系统及同仁在工作场所的活动;

2、供应商、服务厂商在作业场所的在用系统、报废系统及其员工在公司作业场所的活动;

3、公司以往的活动及服务;

4、新生产线施工、原生产线改进;

5、设备长时间停用后复用;

6、操作步骤的修改;

危险源辨识介绍: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有现场主动法、工作分析法、现场调查法、网络辨认法等。

现场主动法: 让现场人员主动起来,提出现场的危险源究竟有哪些;工作分析法: 分析一下现场的作业流程;现场调查法: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网络辨认法:在网络上寻找一些进行检查。

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

危险源防控小警示: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车辆设备危险源辨识参考范围第四条

车辆设备危险源辨识参考范围第四条: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对突发情况。

以下是车辆设备危险源辨识参考范围的一些具体内容:

1、车辆结构和部件的危险源,包括车体磨损、腐蚀、变形等问题,以及轮胎、电池、底盘等部件的故障、老化、磨损等问题。

2、车辆的动力系统及相关装置的危险源,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3、车辆外部环境的危险源,如气候、环境污染、路况等问题。

4、车辆使用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危险源,如操作不当、疏忽大意、驾驶技能差等问题。

5、车辆操作和运行的危险源,如超速、超载、斜坡行驶等问题。

6、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等方面引起的危险源,如维修不当、保养不到位等问题。

综上所述,车辆设备危险源辨识参考范围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评估,以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车辆设备危险源辨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了解车辆结构和构造:对于需要进行危险源识别的车辆,需要对其结构和构造进行全面了解。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观察、技术分析、实地试验等手段整体把握该车辆的技术特点和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是否存在重要结构损坏、污染、物理变形和松动等情况。

2、充分考虑技术和环境条件:车辆在开关或运行过程中,其技术和环境条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扰动,进而导致车辆危险源的产生。应当对其技术和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并针对不同的技术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危险源识别策略。

3、具体分析不同场景下危险源的特点:不同的车辆作业场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危险源,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危险源情况进行充分的检查或测试,并针对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确保车辆工作的安全性。

4、结合规章制度进行危险源识别:车辆危险源的识别需要与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对于潜在危险源进行充分识别和评估,整合制定最严格的控制措施,结合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车辆安全有序。

5、及时排除危险源:在车辆使用和检修过程中,及时排除危险源是保障车辆本身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及时应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遵循“预防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处于稳定、可靠、安全的状态。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范围

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怎样进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一、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辨识危险源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可以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二、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七”的要求:
所谓“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三、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 :
(一)辨识、评价要求
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 1)危险源清单; 2)重要危险源清单; 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
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
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
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
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
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
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 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
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
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
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3.经公司辨识评价组完善的危险源清单发给全体员工确认、补充,使每个员工进一步辨识出本岗位的危险源;再将危险源清单反馈回公司辨识评价组。
4.公司辨识评价组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按D=LEC的公式计算D值。式中:D一危险I生分值。(分值大则危险f生大)卜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一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根据D值确定企业危险的分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3535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