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认识自我(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为什么要认识自我
1、认识自我是改造自我的前提,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才会增强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产生自我改造的内动力;
2、只有学会认识自我,才能学会做人的道理,在总结自己的错误之后,使自己做事更有理性,思维与行为更合乎情理与常态,人生之路才能走得顺畅;
3、只有学会认识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因为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那么,人为什么要重视“自知”呢?最基本的原因是成为一个明白人。就如,修佛者需“悟空”,修道者需“无为”。而修人者,当明“人道”。人要经历自幼到长、至衰的过程,走完自己生命的旅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与人相处,而全过程都在认识他人,同时也在认识自己。人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样没学好),而认识自己尤为重要。 认识自己后,你会真正懂得安危的深刻含义;你会少一些困惑和烦恼;你会明白哪些事情可想、可为;你会较为自觉地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增加理智;还会不断摆平“以个人为中心”与“利他”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增进夫妻情感,携手走完人生路……孔子曰:日必三省我身。国外也有名人说过:没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人们都是这样做的,也就不用说了。“反省”则是必要的超越自我。认识他人及评价他人很容易。有句话讲得透彻:“人虽至愚,责人则明;人虽至明,责己则暗。”老百姓也有句至理名言:灯下黑。这是说,人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讲就摆明了:认识自己非常重要。其实,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最大限度地说,十分可怕!大家一定记得,中学课文中有一篇名为《周处》的人生警示故事吧。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但是,他并不自知。待“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于是“有自改意。”倘若周处不能刺杀猛虎、蛟龙呢?其中,深藏危机。 “鸿门宴”是人们最熟悉的。试想一下,宴席上,如果刘邦不甘示弱,结局就难说啦。弄不好,历史会改写,中国人不一定称之为“汉族”……用现在的话说,刘邦挺知趣儿的。自知是成熟的表现,成熟者会避免简单的冲动,其厉害关系极大。而情绪化的人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孩子不能自知、自明是正常的事情,那么成人呢?看看现代人的某些现象,值得深思。如,夫妻间的矛盾、冲突,一旦升级将导致难以预料的悲剧后果。夫妻间的问题,双方都有责任,简单地将责任推卸到哪一方都不客观。 有数据表明:从2003年开始至2009年,我国每年的离婚人数都在递增,2003年我国有133.1万对夫妻离婚。到2007年,全国离婚的夫妻就已突破200万对。离婚率30年来持续上升。 大家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对话节目,尤其是家庭纠纷的调解节目中,清楚地发现:矛盾着的双方都在竭尽全力地为自己辩白,同时又会强有力的指责对方,似乎所有责任都应由对方承当。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两个或更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一旦闯了祸,常常会是先行洗清自己,都会说:“不是我……不怪我……” 在我们人类的社会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长不大的“孩子”呢?有的人甚至闭上了双眼,都是“就那样儿”。这个问题只能从心理学中找答案:“原始的本能状态”。 一旦人们有了“自知之明”,当然不会一蹴而成,却会不断明悟至“坦坦荡荡”地活着。 如今,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多,非常可喜!热爱生命是明智之举。然而,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健康的首要问题是管住自己的情绪,拓宽自己的心胸呢?说到底,明白了自己,才能管住自己,管住自己就意味着“超越自己”,也即“自胜”。而自胜者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哪怕是清淡、平常的日子,仍然会过得有滋有味,长乐。
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谈起。
对于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在生理变化上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身心发展的快速而不平衡。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法呈现快速的发展,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
心理特点:
1.认知发展。青春期由于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这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①促进其学业进步;②开始与父母发生冲突;③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尽管有些是偏激和不成熟的。
2.性意识的觉醒。随着生理发展的急剧变化,心理开始萌动,在与异性同伴相处中,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是迷惑和害怕。
3.不成熟的“成人感”。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随之明显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时时管教约束,否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情和对抗情绪。尽管他们的“成人感”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问题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这使得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又是不成熟的,顺利时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挫折时,妄自菲薄、自卑自弃。
4.学习成绩分化激烈,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初中生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分化明显。初二年级是明显的分化期,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应付自如,学有余力;而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越学越吃力。长期学习困难将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自卑自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
5.同一性问题。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致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青少年在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应问题,表现在有的人对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常伴有激动的情绪和解脱困境的尝试;有的人可能出现暂时的或长久的同一性混乱,即未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他们无法发现自己。
经受过同一性混乱的青年,自我评价较低,道德推理不够成熟,难以承担责任,冲动而思维缺乏条理。可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人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都与同一性问题有关。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自我确认、自我评价与自我理想三个阶段,青少年时期则正处在自我评价即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时期。随着生活实践的增加,与他人交往的频繁,青少年逐渐获得了有关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对自我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也逐渐明晰起来,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动机、能力与情感,并开始按这一标准来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其结果是自主意识的提高,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独立,希望摆脱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过细的要求,企图证实自己的存在与价值,这就是青少年所特有的所谓人生“心理抵抗期”。
处于这一心理时期的青少年,一方面有走向社会的强烈愿望,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再也不需要老师与家长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因而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指导,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为显示自己的“独立性”,有的学生甚至采取一些“越轨”行为,以此引起社会的关注,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还远未独立,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强大到使自己足够脱离家长的照顾而独立地生活,还必须依赖于家长的抚养与保护。而且,在我国,目前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正赶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时代。在物质生活品匮乏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父母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生活艰苦的童年经历,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父母与长辈过多的呵护与关心。但是,许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物质需要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心理、品德与能力的培养。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生存能力的训练经历过少,动手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很弱。这样就形成了这一代青少年智力与能力的巨大反差。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中外同龄青少年相比较,智力水平相似。但是,在动手能力上,我国青少年却要差许多,这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独立性较差。这样,渴望独立与远远不能独立就成了我国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躁动与不安。这一时期,既是人生中的多梦时节,又是人生中最感到迷茫的时期。可见,对于青少年学生对自己进行充分的了解,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自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他为设计自我的认识,不断地培养和完善自我搭建认知平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345523.html
下一篇: 为什么要让孩子适应社会规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