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高中生物关于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
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原因:
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拜尔实验在证明了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拜尔的生长素实验两个变量是:
去掉尖端,是为了证明生长素是由尖端产生的;放置是否含有生长素的琼脂片,是为了证明使植物生长的正是生长素。高中生物关于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向光性(英文:phototropism)是向性的一种,指生物的生长受光源的方向而影植物的向光性响的性质,常见于植物之中。植物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更好的生长。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会有胚芽鞘向光性弯曲。
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端。
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初步证明"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1931年科学家首次提取成功生长素-吲哚乙酸
实例
植物的向光性以嫩茎尖、胚芽鞘和暗处生长的幼苗最为敏感。生长旺盛的向日葵、棉花等植物的茎端还能随太阳而转动。燕麦、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黄化苗以及豌豆、向日葵的上下胚轴,都常用作向光性的研究材料。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生态反应,如茎叶的向光性,能使叶子尽量处于吸收光能的最适位置进行光合作用。
必修三生物关于胚芽鞘的实验是什么? 达尔文、温特等等的实验,包括过程结论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世纪末,达尔文(C.Darwin,1809-1882)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实验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者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则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由此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是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关于这种“刺激”的研究,在达尔文之后,先后有多位科学家继续探索.
1910年,詹森(B.Jensen)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Paal)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这些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W.Went)做了以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经过处理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既不弯曲也不生长.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温特的实验比杰斐逊的实验好在哪里?(杰斐逊的实验有什么不足?温特的实验有什么改进?)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在琼脂中运输,这一点1910年詹森的实验已经说明),1914年拜尔的实验不是很严密,只能说明尖端产生了刺激,且由于分布不均匀导致弯曲生长。(其实温特所做的改进仅仅就是先用琼脂快接受“刺激”,其他的和拜尔的实验没有区别)
至于验证感受光部位是1880年达尔文做的实验——切去尖端与切去尖端后重新接上在单侧光下对照试验和用锡箔小帽分别罩住尖端和尖端下部分在单侧光下对照试验。这两个实验说明了胚芽鞘感光和产生刺激的部位都是尖端,生长部位是弯曲的胚芽鞘尖端下段。
思路:为何弯曲生长——感光部位在哪里——产生刺激的部位在哪里——产生的刺激怎样导致弯曲生长——刺激的本质是什么——最后1931年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高中生物 重要人物的实验
(一)必修一部分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1543年维萨里:个体由器官构成
比夏: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不相信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1665年,列文? 虎克) 观察木栓组织,发现细胞并命名——Cell
3、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4、1858年,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5、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
6、1959年,罗伯特森实验: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8、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对鹰的消化研究
9、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10、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提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象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12、萨姆纳认为 酶是蛋白质(脲酶是蛋白质)
13、切赫和奥特曼提出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14、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浊的空气
15、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6、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7、1864年,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8、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9、1948年,美国卡尔文——探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途径
(二)必修二部分
20、孟德尔,豌豆的杂交实验,两大遗传定律
2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
2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卵细胞核精子的形成过程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23、1903年,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
2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5、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成为色盲患者的人
26、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
27、1944年,艾弗里肺炎双球菌——提出DNA是转化物质
2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9、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0、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31、伽莫夫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32、克里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科学家
33、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34、1927年,美国科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35、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与可获得性遗传)
3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三)必修三部分
37、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8、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集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9、法国学者沃泰默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直接注入血液则不会。
40、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
4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观点与斯塔林和贝利斯相反,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是错的。
42、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
43、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提出——单测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4、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5、1914年,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6、1928年,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4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庄子等人曾提出“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323564.html
上一篇: 拜读的意思
下一篇: 拜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