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道宗是怎么死的
唐朝的李道宗是怎么死的
1、唐朝的李道宗是病死的。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2、简介 :李道宗,602年—653年生人,字承范,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世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残害忠良,图谋篡位,历史上的李道宗真的是那种凶狠狡猾的坏人吗?
当然不是。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李道宗并不是戏曲和电视剧中的坏人,他也没有残害过薛仁贵,相反,他是一位至善至永德的好人。而且唐太宗对李道宗非常的重视,因为他心胸宽广,德性有嘉,而且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立下赫赫战功,即便在史书上对李道宗的评价也很高。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影视戏剧中,将李道宗描述成为一个无恶不作,残害忠良的大奸臣,甚至用唐太宗对他的信任,想要图谋皇位。但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要尊重历史,不能被电视剧所误导,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李道宗一点都不恃宠而骄,更不用自己的身份去压人。
虽然是叔侄关系,但唐太宗和李道宗之间更像是朋友。为了守卫大唐江山,李道宗在战场上拼杀,立下赫赫战功,而唐太宗不但没有忌惮他的功勋,反而把他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和知己。所以唐太宗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朝中大臣更是对李道宗敬重有加,但却引起了长孙无忌的憎恨。
在晚年的时候,被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一案,受到极大的牵连,虽然他平时在朝中名声很好,又有战功傍身,但虽然免于一死,却被流放。因为年老体衰,又加上心情有分,不久之后便死在了流放的路上。但他这一生除了晚年受到冤死,并没有做过什么残害忠良的事情,反而为人宽厚,就算在宴席中被尉迟恭殴打,也从来没有记恨过
正史上的李道宗是怎样的一个人?
影视剧《薛仁贵传奇》中,李道宗是个大反派,历史上一大忠臣被抹黑。在正史上李道宗英勇奋战,胆识惊人,跟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北灭薛延陀,西破吐谷浑,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晚年却含冤负屈,被流放到象州,在流放途中病逝,时年五十岁。
李世民和李道宗都是唐太祖李虎的曾孙,李道宗也算唐朝皇族宗室,李渊即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
公元619年,年仅十七岁的李道宗跟随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主力宋金刚部,李道宗为李世民献上坚守的妙计,让宋金刚军最终以军粮匮乏而丧失战斗力,李世民派李道宗进城成功劝降敌方将领尉迟敬德,此战中李道宗立下大功。
公元620年,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征讨郑帝王世充与夏王窦建德,成功消灭了这两大势力。 公元622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自立为王,依靠突厥起兵造反,李道宗再次跟随李世民讨伐叛贼,结果被刘军包围,后被尉迟敬德救出。不久,李道宗被任命为灵州总管。同年十一月,梁师都派其弟梁洛仁率领几万突厥兵进攻灵州,李道宗誓死捍卫灵州,大败联军,李道宗因功升任为任城王。不久,梁师都与突厥联军进驻五原,李道宗率军大败突厥,为大唐开疆拓土。
公元625年,突厥兵分几路骚扰唐朝边界,李道宗率军击退突厥军。李世民登基后,升任李道宗为灵州都督。 公元629年,突厥军又来骚扰,唐太宗任命李道宗为行军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兵分六路回击突厥,大败突厥兵。同年冬天,李道宗接到指令,率军讨伐突厥颉利可汗,次年,突厥军被击溃,突厥颉利可汗向灵州西北方向逃亡,去投靠苏尼失。李道宗率军将苏尼失包围,俘虏突厥颉利可汗,立下大功,不久升任刑部尚书。 公元634年,李道宗被任命为李靖的副将,率军讨伐吐谷浑,大败吐谷浑军,不久将吐谷浑残军一网打尽。 公元637年,李世民封李道宗为江夏郡王,后因贪污获罪,被免职,但是保留江夏郡王的头衔,两年后,李道宗被重新启用为晋州刺史,第二年升任为礼部尚书。
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李道宗与李勣率兵攻打盖牟城(今辽宁抚顺),攻占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唐军继续进攻辽东城,高句丽派四万多骑兵支援辽东城,李道宗手下只有四千骑兵,寡不敌众,此时有人建议挖濠沟防守,李道宗说没有必要,敌人从远方急忙赶来,士兵一定疲惫不堪,唐军定能一鼓而灭,李勣也赞同李道宗的建议,准备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一战,在李道宗与李勣英勇抗战下,大败高句丽大军,斩杀敌军一千多人,唐太宗赏赐李道宗奴婢四十人。 公元646年,唐太宗派李道宗率领唐军讨伐薛延陀,薛延陀伊特勿失可汗惧怕唐军而向大唐求和,唐太宗答应了伊特勿失可汗的求和,便派李勣去安抚降军,李勣发现伊特勿失可汗并不是真心诚意归降大唐,而且还密谋反唐,于是李勣和李道宗斩杀薛延陀五千多人,俘虏三万多人。唐灭薛延陀之战,唐军大胜。 李道宗结局唐高宗李治登基后,房遗爱与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牵连了许多皇族宗室,其中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等被赐死,李道宗也难逃过一劫,他被流放到象州,在流放途中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李道宗尊敬贤才,从不仗势欺人,不管是史书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他评价都很高,李道宗为皇族宗室,他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战功显赫,深受世人尊敬。他成功把文成公主送入西藏和亲,为汉藏两族的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李世民屡战屡胜跟李道宗密不可分的。
李道宗一代名将为何晚年受冤入狱?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远亲兄弟,也是皇亲国戚,比其他人有着天然的优势。
李道宗很有军事才华,年纪轻轻就跟随李世民打仗,渐渐显示自己的天分,李世民也开始安排李道宗去打一些比较困难的仗,李道宗都能够获胜,这让李世民更加的看重他。
后来,李渊把李道宗派到了边境地区,去守卫边疆,谨防周边部落的入侵。
李道宗在守卫边疆的时候,打仗上瘾了,不愿意只是单纯的守卫,而是主动出击攻打周边国家,正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李道宗先后进军突厥、吐谷浑、高丽等地,把唐朝的版图扩大了很多,为唐朝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按理说,李道宗这么一个功劳极大的人,只要不是犯了什么大错,基本上是不会被关入狱的,李道宗的政敌也知道这么一个道理。
因此,李道宗的政敌就耍阴谋诡计,让李道宗卷进谋反的案子里,被李世民放弃,流放他乡。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他死的时候多少岁?
李世民是因为生病死的,他死的时候五十二岁。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扩展资料: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
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
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参考资料:—李世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200336.html
上一篇: 金的用途
下一篇: 谁知道有文采的排比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