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的部首是什么

生活资讯 2023-04-22 09:32:56   点击量 : 10689  

作者 : 生活资讯通

钻的部首是什么

钻的部首是什么

钅。

释义:

zuān:

1、用尖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造成窟窿。

2、穿过;进入。

3、钻研。

4、指钻营。

zuàn:

1、打眼儿用的工具,有手摇的、电动的、风动的多种。

2、指钻石。

组词钻探、钻研、钻石、钻床、刁钻、风钻、黄钻、钻心、钻营、钻机、钻谋、钻戒、钻头、钻塔。

钻字的多音字是什么

两种:zuàn、zuān

组词:钻石、钻戒、钻头、钻探、钻台

详细解释:

1.钻 (钻) zuān :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钻孔。钻木取火。钻探。
进入:钻心。钻营。

2.钻 (钻) zuàn 穿孔洞的用具:钻床。钻头。电钻。

扩展:

1.栌梨曰钻之。——《尔雅》。按,防有虫于孔,钻视之也。
2.钻龟陈卦。——《荀子·王制》
3.钻燧取火。——《论语》

4.钻,所以穿也。从金,赞声。——《说文》
5.钻谓之鍴。——《方言九》
6.其次用钻笮。——《国语·鲁语》
7.钻,穿物之锥也。——《字汇》
8.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汉书》。颜师古注:“钻,钻去其膑骨也。” 

“凿”的部首是什么,属于什么结构?

【凿】结构是【上下结构】   部首是【凵】

1、凿 záo

〈动〉

(1) (形声。从金,凿( 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 同本义 [cut a hole;chisel or dig]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凿巾(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正对口部的位置,剪开一通孔);凿穴(开造洞穴)

(4) 挖掘;开凿 [dig]

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水凿之穴。——宋· 沈括《梦溪笔谈》

水凿之处。

(袁可立)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千锤万凿出深山。——明· 于谦《石灰吟》

(5) 又如:凿溉(开渠灌溉);凿龙(开凿龙门。指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流);凿饮(掘井而饮)

(6) 开通 [open up]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 博望侯。——《史记·张骞列传》

(7)明确,真实[true]

言之凿凿,确凿

(8) 穿凿附会 [give strained interpretations and draw far fetched analogies]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凿说(穿凿附会之说);凿脱(穿凿附会造成失误);凿言(穿凿附会地说)

(9) 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jab]

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水浒全传》

(10) 舂米使之精白 [polish]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左传·桓公二年》

(11) 又如:凿八(指捣米一石,可得八斗)

(12) 引申为冲刷 [wash]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梦溪笔谈》

(13) 敲击,捶打 [beat;strick]

(14) 又如:凿得生疼;凿了三下

2、凿 záo

〈名〉

(1) 凿子 [chisel]

其次用钻凿。——《汉书·刑法志》

凿齿持盾。——《山海经·海外南经》

释椎凿而上。——《庄子·天道》

(2) 又如:平凿;圆弧凿;菱形凿

(3)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ancient punishment of tattooing the face]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庄子》

(4) [耳鼻口目等]孔窍 [aperture]。如:凿眼(眼线)

典籍钻探的意思


钻探的解释

[drilling]

钻挖勘探,取样分析,寻找矿藏 钻探大队 详细解释 为了勘探矿床、地层构造、 土壤 性质 等,用器械向地下钻孔,取出土壤或岩心供分析 研究 。 叶圣陶《友谊》 :“等到钻探出什么矿呀苗的,就立刻变成大有用处。” 柯岩 《 快活 的小诗·通条、通条不见啦!》 :“看样子不像瞎淘气,可 秘密 钻探又 为什 么?”

词语分解

钻的解释钻 (钻) ā 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钻孔。钻木取火。钻探。 进入 :钻心。钻营。 钻 (钻) à 穿孔洞的用具:钻床。钻头。电钻。部首 :钅;探的解释探 à 寻求:探求。 探讨 。 探索 。探试。勘探。 试探 。钻探。探幽访胜。探本穷源。 侦察 打听 :探问。探听。探询。探查。 探察 。 做侦察工作的人:探马(侦察骑兵)。敌探。密探。 访问 , 看望 : 探望 。探亲。探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911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