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用什么毛笔练习用什么纸
山水画用什么毛笔练习用什么纸
山水画用工笔,练习用宣纸。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
画国画需要什么样的毛笔,纸,颜料呢?
国画分为水墨和工笔画。
水墨画:
使用生宣纸、颜料就是国画专用的国画颜料,玛丽牌的颜料比较受欢迎。
工笔画:
工笔画用熟宣纸,颜料用国画颜料,玛丽牌的颜料比较受欢迎。
笔有三种:软毫、硬毫和兼毫。初学者建议使用硬毫,易学、方便操作。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扩展资料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
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分类:
山水: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人物: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
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工笔: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
心灵感受、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传统: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
-国画
山水画怎样选毛笔?
制笔和选笔有四个标准,即尖、齐、圆、健,俗称四德。
尖:是笔锋合拢后顺畅而尖,尖则点划不失其锋。
齐:是锋毫齐平,齐则易于变化。
圆:是笔毫本身圆整,圆则书写时锋豪聚拢不易分叉。
健:是笔毫具有适度的弹性,健则坚固耐用。
首先:笔的性质决定于制作的技术与所采用的毫毛种类,供作画用的毛笔大致可分为硬毫、软 毫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硬毫笔:主要是用狼毫(黄鼠狼的尾尖毛制成),以有用鼠/貂、马、兔毛制成。特点是硬毫的笔性刚健,适合画线条,常见的有大中小兰竹、小精工、小红毛、叶筋笔、衣纹笔等。
软毛笔:主要用羊毛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含水性强,适合作大面的渲染用,常见的软毫有大楷笔、京提、白云笔、染笔、纯羊毫提笔等。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或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如七紫三羊、纯紫尖毫。
例如有一种毛笔叫“大白云”,还有一种叫“加键大白云”,大白云主要是用羊毛等软豪制成,吸水性强;加键大白云就是在用羊毛等软豪中加入了某些狼毫或鼠豪等硬豪,以增加笔的弹性。
其二: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其性能各异。
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大、中、小等型号。
画山水各种型号都要准备一点,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备一支,羊毫笔“小白云”、“大白云”各备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笔”就可以了。
新笔笔锋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皴、擦、点厾时用旧笔效果会更好。有的画家独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62538.html
上一篇: 鲁迅字豫才简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