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形式有几种
水循环的形式有几种
1、海陆间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相变)的运动过程。
2、海上水循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3、陆上水循环:是指降落到大陆上的水,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它既包括陆地外流区域的水循环,也包括陆地内流区的水循环。
三者之间的关系:海上水循环与陆上水循环构成海陆间大循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
水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概述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水循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干预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环境中许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陆地上每年有3.6×1013 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109 t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
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这是水的自净作用.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
水有多少种形态?
水有三种形态。具体的形态如下:
1、固态。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水的固态就是冰、雪、霜、冰雹。
2、液态。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可以流动、变形,可微压缩,水的液态通常是指普通的水。液态包括云、雨、雾、露。
3、气态。气态与液态一样是流体,它们可以流动,可变形,但与液态不同的是气态的物质可以被压缩,水的气态则是指水蒸气。
水的天然循环的各种途径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亦称为水分循环、水文循环。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水循环过程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转化特性是产生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作用是这一过程的外因或动力。太阳向宇宙空间辐射大量热能,到达地球的总热量约有23%消耗于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分蒸发,平均每年有5000立方公里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水循环过程通常由4个环节组成:①蒸发,指太阳辐射使水分从海洋和陆地表面蒸发,从植物表面散发变成水汽,成为大气组成的一部分;②水汽输送,指水汽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被输送到另一地区,或由低空被输送到高空;③凝结降水,指进入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以雨、雪和雹等形态降落;④径流,指降水在下落过程中,除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外,另一部分经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及地面滞留水,并通过不同途径形成地面径流、表层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江河,流入湖海。
水循环类型 包括水分大循环和水分小循环两类。①水分大循环,即海陆间循环。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凝结后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又被蒸发进入天空;余下的水分则沿地表流动形成江河而注入海洋。②水分小循环,即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其中包括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小循环(内陆循环)两个局部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速度 地球上每年参加水循环的总水量约5000立方公里(折合水深1130毫米)。大气对流层中的水分总量约12.9万立方公里(折合水深25毫米)。这些水分通过蒸发和降水每年平均更换约45次,即更新期约8天。河川径流的更新期约16天。沼泽和湖泊的循环更新期较长,分别为5年和17年。其他水体更新期更长,深层地下水为1400年、海洋为25年、极地冰川可达9700年。可见,不同水体的循环速度差异很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54220.html
上一篇: 三个盲人摸大象谁说的对为什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