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更有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生活资讯 2023-04-12 04:37:46   点击量 : 3871  

作者 : 生活资讯通

如何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更有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如何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更有效

1、罗列:

是整理的第一步,也可以说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整理。罗列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整体回顾和把握的过程。

2、分类:

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便于对比和有效记忆。分类同时也是一项技能,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从实质上进行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3、整理:

学生在罗列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类,然后用文字或图表表示出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整理。学生对所整理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回忆,达到巩固的目的。

4、展示: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复习必然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烦恼。有些教师上复习课,先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事实上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是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的。
其实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的教学知识,其中特别关键的是把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衔接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我校在这一课型的研讨中,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初步总结了“梳理知识——分层练习——扩展延伸”这样一个教学模式。
一、梳理知识。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分层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1)要精心选好练习题。设计练习题必须做到目的明确、紧扣课标要求、重点突出、纵横联系、激发兴趣、针对实际、科学严谨、由浅到深、由简到繁、难易适中、启发思维、分量适度。其次,练习设计要多样化。如诊断性练习、单一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对比性练习、针对性练习、多元性练习、翻译性练习、操作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等。有时多种功能的练习综合使用。
(2)要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做练习的好方法,要作必要的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解答,先求正确与练习规范,后求练习的熟练与速度。遇到困难时,要先复习课本内容,实在想不出来时,再请教同学或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做完练习后进行自我检查的好习惯。
(3)加强速度训练。提高单位时间学生练习的速度,是练习课的一大任务。因此,练习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力求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采用最佳的方法准确解决问题。切忌放羊式让学生自由练习。长期无目标无速度要求,必然养成学生散漫的习惯。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复习

1、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水平进行关注,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在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热情进行鼓励。
2、对教材的研究整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应该认真备课,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只有在实现教材主题、实质的掌握的前提之下,才能进行相关学习策略的研究,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来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加工,让学生自主进行信息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
3、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集文字、图像和声音、视频等为一体,创造动静结合的课堂氛围。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学问题的演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4、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标之下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学生知识培养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等方法尽享自主的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445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