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宫三陵在哪(清代关外"三陵"的名称是什么?地点在什么地方)

生活资讯 2023-04-11 14:56:26   点击量 : 7900  

作者 : 生活资讯通

辽宁宫三陵在哪(清代关外

辽宁宫三陵在哪

“宫三陵”指的是: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永陵位于满族的发祥地抚顺市新宾县(史称兴京),而其他“一宫两陵”都位于沈阳市(史称盛京)。

1、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中心,沈河区沈阳路171号。始建于后金天命(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

2、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一公里处。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是清朝关外三陵之首,埋葬着努尔铪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是清王朝的祖陵。

3、福陵,一般称为东陵,位于沈阳市东郊,农业大学、沈抚高速入口附近。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后屡经改建、扩建。

4、昭陵俗称北陵,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的北尽头泰山路交叉口,军区大门口附近。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

清代关外"三陵"的名称是什么?地点在什么地方

关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在满洲老家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岗”),还建有埋葬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三陵的陵墓形制都仿照明陵,程式化特点强烈,并影响了入关后清朝各陵的修建。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 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租。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继位为沈阳昭陵
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认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了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参观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内,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红门青坊
昭陵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平地起陵。陵园坐北朝南,建制与福陵同式,四周有缭墙围绕,正红门辟于南面正中,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高达数米,一抹朱红,气势辉煌,门上为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门两翼嵌有五彩琉璃蟠龙袖壁,门外有下马碑、华表、石狮、石桥和嘉庆六年增建的青石牌坊。昭陵下马碑共有6座,玉带河北2座,神桥南2座,东西红门前各1座。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檐下有仿木结构斗拱,飞脊及横材浮雕花卉、飞龙,上下横材之间镶嵌有透雕八宝、行 龙等图案的栏板,四根柱脚上圆雕坐狮4对,獬豸1对,整个牌坊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门前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小院落,是祭祖时更衣和宰牲处。
抚顺市新宾县境内的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与沈阳市境内的昭陵、福陵统称为关外三陵。清永陵始建于1558年,初称兴京陵。1659年,改称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1648年,清世祖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来永陵谒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大典。 永陵陵园最初并没有修建殿堂楼阁,建筑均为青砖青瓦,肃穆庄严。随着清王室的强盛,这座清王室营造最早、安灵最多的陵园也日趋完善。康熙十六年,永陵改建,青砖青瓦变成了红墙黄瓦,陵园的规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现存的永陵古建筑群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 清永陵是满族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与沈阳的昭陵、福陵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辉煌的陵园建筑与秀丽的大自然交相辉映,景色万千,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历史名胜和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和明孝陵和美龄宫在一起和称什么

您好,中山陵、明孝陵和美龄宫一起被称为“三陵”,它们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陵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中山陵是明朝朱棣的陵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明朝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明孝陵是明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明朝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美龄宫是明朝朱瞻基的陵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明朝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三陵的建筑风格相似,但又各有特色,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中山陵的建筑风格较为恢弘大气,建筑结构严谨,精致典雅,充分体现了明朝建筑艺术的特点。明孝陵的建筑风格精致典雅,建筑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明朝建筑艺术的特点。美龄宫的建筑风格精致典雅,建筑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明朝建筑艺术的特点。
三陵的建筑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而且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三陵的建筑结构设计精良,建筑风格精美,极具观赏价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在清代时期可统称北陵的有哪三陵?

清代的帝王陵墓分散在北陵(辽宁沈阳)、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实际清代的祖宗共有三代都追尊为皇帝,第一代肇祖(永陵)葬于清代发祥地兴京(今辽宁新宾),第二代太祖努尔哈赤(福陵),第三代太宗皇太极(昭陵),都葬在沈阳郊区。以上三陵可统称北陵,以与葬于河北省的东陵,西陵相并称。北陵中的昭陵和福陵都有数量不多的石兽雕刻。列置在昭陵前的石兽行列,共有六对,由外而内,其顺序是蹲狮、卧麟、蹲豸、立马、卧驼、立象,但没有文武侍臣,又在最前方的石牌坊之外,隔玉带桥另有蹲狮、华表各一对,以与河北省的东、西陵相比,昭陵石兽在数量上显然是不曾按照定制而雕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418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