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力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力产生的条件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力有三个要素:作用点、大小、方向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让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形变的外因。在动力学中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力的概念形成简史推拉物体时,可以直觉意识到力的模糊概念。被推拉的物体发生运动以及物体滑行时,由于摩擦而逐渐变慢,最后停止下来,都反映了力的作用。中国古代文献《墨经》就把这个概念总结为力,形之所由奋也。就是说,力是使物体奋起运动的原因。所以力是那样自然地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的。但是人们从直觉意识到力的概念到获得力的严格科学定义,却经历了长期的斗争。
1.力的本质或者说力产生的原因2.力产生的条件
力的本质是能量交换和趋势
一、机械交换作用:牛顿力学第三定律的作用与反作用实际上是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间能量交换,是受力物体得到动能,并以其它能量交换给施物体的表达式。(如果你是高中生以下了解)
二、场质趋势作用:物体是以涡旋运动成形为基础的,周围存在引力场质、磁场质、电场质等。若物体两侧场质重叠而出现不平衡或不对称时,就会在场质趋匀平衡趋势中促使或推动实物体移动,即场质趋势的作用。(如果你是高中生以下了解)
三、微观粒子作用:粒子之间的碰撞与吸引等
力产生的条件:有人回答了(和屋子里的小孩讲的差不多没必要再讲)
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产生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物体只要发生了弹性形变,就一定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一旦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就会彻底失去弹力,这种超过了其弹性承受范围的形变就被称为“范性形变”。
以上内容参考:——弹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24560.html
上一篇: 清末明初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 衢州常山有什么旅游景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