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电磁铁(1831年制成的强电磁铁能吸起多重的铁?)
是谁发明了电磁铁
早在1820年春天,丹麦的奥斯特在一次偶然之中就发现了这一原理。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吕萨克才发现,当电流通过其中有铁块的绕线时,它能使绕线中的铁块磁化。这实际上是电磁铁原理的最初发现。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我们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
另外,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我们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831年制成的强电磁铁能吸起多重的铁?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每天都要用到电话、电视、电脑、游戏机、电灯、电冰箱、电扇、空调,甚至电炉、无轨电车、电气火车等,我们的日常用品很多是用电驱动的机械制造的。尽管我们常常与电打交道,但谁也没有亲眼见过电。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的电,人类是怎么发现并学会驾驭它的呢?
古代时人们就注意到,在干燥季节用毛皮相互摩擦后毛发会竖立起来,还能吸引羽毛、纱线、小块绒球等物,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特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首次将这种性质称作“电”。
1733年,法国科学家迪费发现,将摩擦后带电的两根琥珀棒或两根玻璃棒悬挂起来,它们会互相排斥,但是一根带电的琥珀棒和一根带电的玻璃棒则会彼此吸引,如果使它们互相接触,二者都将失去电性。迪费认为,这表明电有两种,一种是“玻璃电”,另一种是“琥珀电”。
同一时期的美国人富兰克林也对电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当玻璃受到摩擦时,电就流入玻璃,使玻璃“带正电”;而当琥珀受到摩擦时,电就从琥珀流出,使琥珀“带负电”。他还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揭示了天空电闪雷鸣其实是一种放电现象,并发明了避雷针。
18世纪下半叶,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家米斯亨布鲁克在玻璃瓶的内外表面都贴上锡箔,电荷经由铜丝穿过瓶塞进入瓶内,保存在锡箔上,当人接触到带电的玻璃瓶时会受到强烈电击,还能产生电火花。人们将此称为“莱顿瓶”,它是最早的电容器。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用盐水将许多铜片和锌片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连续的电流,人们称之为“伏打堆”,它是最早的电池。
有了这些能够产生和保存电的装置,科学家们开始对电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法国科学家库仑对电的引力和斥力作了测量,发现它们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英国科学家戴维利用电解方法,从化合物中首次提取了钠、钾、镁、钙等金属。他的学生法拉第继续此类研究,得出了法拉第定律。此外,法国科学家安培、德国科学家欧姆等人也对基础电学做了大量贡献。为了纪念这些科学家,后来人们将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容和电动势的单位用他们的名字命名。
1823年,英国人斯特金用裸铜线在一根U形铁棒上绕了18圈,制成第一个电磁铁。美国人亨利采用绝缘导线代替裸铜线,制成的强电磁铁能够吸起1吨的铁块。1845年,英国科学家惠斯通发明了采用电磁铁的发电机。此后,有关电的发明越来越多,人们终于学会如何使用电了。
法国的物理学家阿拉果发明了样子与现在的磁铁不太一样的电磁铁。通上电以后便会产生磁力。这种电磁铁有着
1822年,他和洪堡测量格林威治附近小山的磁场强度时,注意到磁针附近的金属物对磁针的振动有阻尼作用,他考虑是否存在逆效应,即旋转的铜盘能带动附近的磁针转动,实验证明有此效应,他从而获得了1825年度的科普利奖,并命名此盘为阿拉果盘。这个实验震动了欧洲的物理学家,谁也不能解释这个现象。法拉第在他著名的《电学实验研究》一书的第2节中,称誉它为"非凡的实验",在第4节中表示他的电磁感应实验是"完满解释阿拉果现象的钥匙",并把长达69节的第4章命名为“阿拉果磁现象的解释”,可见这一实验影响之深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enghuozixun/117745.html
上一篇: 冷冻的鲷鱼片怎样做好吃
下一篇: 青海省乌兰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