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负债是怎么回事

会计常识 2023-08-03 16:16:51   点击量 : 14839  

作者 : 企业会计通

流动性负债是怎么回事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债务,或是流动负债,或是非流动负债,其负债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杠杆的作用。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流动负债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和状况。另外,负债金额的大小和占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一、什么是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形成,需要在1年或1年以内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短期债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等。

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企业需要在1年内偿还的全部流动负债的债务总额。

二、流动负债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流动负债形成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流动负债形成的原因分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经营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和收益分配形成的流动负债。

1、企业从事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是指短期借款和应付利息。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的短期借款,以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短期的流动资金需求。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的短期借款,是有息债务,也就是企业需要按照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贷款利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按期支付借款利息,并到期支付借款本金。

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借款时,在满足银行授信条件的基础上,企业还要以实物资产作抵押,或以股东质押等担保条件。短期借款的借款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但最长不会超过1年的期限。

2、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和应付职工薪酬等。这部分流动负债的形成,完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而且这部分流动负债是无息债务,也就是企业占用的这部分资金是不需要支付利息费用的。

比如,应付账款是企业在物料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对供应商的欠款,即占用的是客户的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其占用资金金额的大小和占用资金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以及市场上的话语权;如果企业占据主动,那么企业会更多地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毕竟这部分债务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

预收账款是企业提前收取客户的订金或部分货款而形成的流动负债,这部分负债的形成源于企业的产品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是短线产品,经销商或客户愿意支付订金或部分货款,享有其产品的优先购买权。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应该说,在经营中形成的流动债务的比重越大,企业的债务成本越低,经营风险越小,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宽松,资金压力较小。

3、利润分配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股利等。这部分债务,是需要支付给股东的利润分红,而形成的流动负债。这部分资金,企业能够占用多长时间,即取决于企业资金的状况,更取决于股东将股利转出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这部分资金的占用时间相对较短,对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没有太大的帮助,当然股东愿意将这部分长期留在企业的除外。

三、流动负债的结构对企业经营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的比重超过70%,则企业的债务成本很高,经营压力很大;反之应付账款等经营活动形成的占比超过70%,那么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财务费用相对较低,运营资金也不会太紧张。

总之,流动负债的形成,主要是由融资借款、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而形成的,而且形成的不同债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企业负债若流动负债占绝大部分,甚至负债全部由流动负债构成 说明什么问题啊?这样有风险吗

流动负债一般由短期借款、结算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定额负债(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费、预提费用以及其他应付款等)等组成。

按偿付要求高低排列,流动负债在中小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集中于四大科目:自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处借得的短期借款,发生于企业向其他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其他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中的应付账款,自个人处借得的其他应付款,以及由非流动负债转成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企业在资金上应对危机的实力体现,也是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流动负债也是建筑企业短期偿债的主要对象,对于其风险防范可谓至关重要。

1、高流动负债的形成原因

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上项目业主要求承包商参与项目融资的现象较为常见,屡禁不止的业主拖欠工程款也向承包商施加了较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近年来加速向资金需求量大的BOO、BOOT等建设方式转变,甚至在BOT方式中,建筑企业需承担100%的项目融资责任。而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投资量大、建设和运营周期长的资金密集型项目,加之建设过程中名目繁多的资金占用,共同构成建筑企业资金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较大考验。

从内部经营看,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一向是建筑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方式。由于负债经营能够借他人资金为企业改造技术、更新设备、弥补周转缺口并提供额外收益,因此历来是产值利润率徘徊在3.5%上下的建筑企业的普遍选择。其中,流动负债相对非流动负债而言成本更低,且用于固定资产、研究开发等方面时成本可直接计入费用,更为建筑企业青睐。

因此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流动负债问题,可谓环境因素与经营因素两相作用的结果。尤其在金融强监管的宏观环境下,在房地产收紧的中观背景下,叠加项目成本管理弱、会计基础工作弱的经营现状,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经营选择都促使建筑企业不断进行债务性融资,流动负债更是水涨船高。

2、流动负债过度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风险

流动负债的适度应用有利于建筑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其偿还要求较高,因此一方面要求建筑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货币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对建筑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的考验较大——随着财务杠杆效应由正至负的转变,过度负债经营也可能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的“拦路虎”。

流动负债在负债中占比较高或比率升高时,首先会提高建筑企业的负债偿还压力,带来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是企业因借入资金增加而丧失其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利益)的不确定性。随着还本付息成为固定的财务负担,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格外谨慎——一旦某一个经营环节出现较大失误,到期必须偿还的流动负债都可能直接拉断资金链,将建筑企业推向资不抵债的深渊。

其次,较高的流动负债率意味着,建筑企业可能会因为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面临再融资风险。再融资风险指企业再次融资(包括再次获取负债)的困难:当建筑企业的流动负债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债务人出于风险考虑可能会拒绝再借入资金,或由企业承受相对更高的债务性融资成本。

债务风险和再融资风险的加大都会影响建筑企业整体效益,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挑战。

3、流动负债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对于流动负债风险的防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建筑企业不可能为了规避债务风险和再融资风险而完全不取得流动负债,关键还是在“取得多少流动负债”和“以多大的成本取得流动负债”间取得平衡。因此,建筑企业首先应在短期负债和中长期负债间均衡安排,避免还款高峰的集中出现,并有计划地开展穿插偿还;其次应合理决策流动负债金额,在满足短期生产经营需要和承受短期偿债压力间巧妙博弈,实现债务限额与偿债能力相匹配;最后应选择最佳的融资渠道,将流动负债成本降至最低,保证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率是不变前提。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应主动应对流动负债可能产生的偿债风险。首先,抓住工期是如期偿还流动负债的关键,当然这以强化工期管理、减少工程变更等工作为前提,要求建筑企业全面加强工程管理能力。其次,建筑企业应加强举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后的使用管理,减少资金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损耗,通过转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流动负债的最大化利用。

长远来看,企业的资信水平是制约负债水平的关键,这也要求建筑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活动,全面提高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履约能力。

截至2017年底,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已高达77.4%。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举债经营的动态理财过程中,转移、分担、防范和化解流动负债风险是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筑企业应强化债务管理,并通过抓工期、加强债务资金管理和对应项目实施情况监管等途径主动应对流动负债风险。

流动负债包括什么

流动负债包括如下: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应付利息、预收账款、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税款等。

流动负债是企业将在1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从理论上说,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大致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清算能力。

组成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等。

其典型的组成有:短期银行借款,例如银行透支(BankOverdraft),应付商业本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费用,长期借款于一年到期的部分,付给债权人(Creditors)的款项,以资金的观点,可将其分为两类。

一为非自发性的融资,如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费用,这些都是营运上自然产生的企业付款义务,大多数情况企业针对这类融资是不需额外支付利息,其中应付票据与帐款为供应商的融通。

而应付费用如应付薪资,应付租金,应付利息,则是企业对于取得资产或享受服务而产生的未来支付义务;另外一类则为自发性的融资,如银行借款,应付商业本票,这些都是企业为珠筹措资金而主动取得,其特性为支应短期的资金需求,这类融资是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利息)。

长期借款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也应转列为流动负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kuaijichangshi/502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