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养花常识 2023-01-31 21:35:26   点击量 : 1003  

作者 : 生活常识网

牡丹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牡丹兼有观赏与药用双重价值,在我国栽培种植十分广泛。牡丹常受到疫病等病害的危害,影响牡丹的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牡丹疫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的方法吧。牡丹疫病的症状:主要危害茎、叶、芽。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牡丹疫病的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牡丹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适度浇水,注意排灌结合;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牡丹花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如何防治

牡丹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褐斑病、锈病、灰霉病、紫纹羽病以及吹棉介壳虫、红蜘蛛、金龟子、根瘤线虫、蝼蛄、地老虎、蛴螬等病虫害,在牡丹的日常管理中必须注意加以防治。
病害
褐斑病:加强栽培管理,适时修剪,保证植株通风透光,以免过湿,滋生病菌;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立即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发病期间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至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至600倍液,每隔10至15天喷洒一次,药液应在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洒,效果显著;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冬季清扫苗圃,再用7至10倍石灰硫磺合剂喷射植株茎干,杀灭病原菌。
锈病:种植牡丹时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段;发病前喷射等量式波尔多液160倍稀释液,或在植株周围散布400倍代森锌;发病时用石灰硫磺合剂、粉锈宁等防治;及时清除并烧毁病株。
灰霉病:清除病株并烧毁,减少侵染来源;重病区实行轮作或深翻圃地;生长季节注意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性;发病初期每隔10至14天喷一次0.1%等量式波尔多液,一般要连续喷3至4次。
紫纹羽病:选择干燥、排水良好和疏松土壤栽植,施腐熟有机肥;发现病株,立即清除烧毁,或刮去腐烂部分,然后用4至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升汞消毒,重新栽植。对受害病株周围用石灰或硫磺消毒;发病初期用5%代森铵1000倍液浇病株根部,每株500至1000毫升,浇后立即覆土;秋季分栽时,根部用0.1%硫酸铜溶液浸泡3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栽植。
虫害
吹棉介壳虫:加强植物检疫,发现虫害立即消灭,可用软刷轻轻刷去,或剪除为害的枝叶并烧毁;幼虫孵化期,喷施氟乙酰胺,休眠期喷波美3至5度石灰硫磺合剂;保护和放养天敌,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
红蜘蛛:除草、积肥,消灭越冬虫卵,降低初期危害的虫口;红蜘蛛多时,可喷施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与其他杀螨剂混合使用)或40%三氯杀螨醇乳剂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200倍至1500倍液。如杀死卵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保护和利用天敌,瓢虫、草蛉、蓟马等。
金龟子: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杀成虫;用性引诱剂诱杀;虫害严重时可喷射1000倍液氧化乐果。
根瘤线虫:此害虫为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时可实行轮作,清除圃内杂草,半月深耕一次,使线虫干旱致死;喷洒80%二溴丙烷,每亩1.5公斤。
蝼蛄、地老虎、蛴螬:适时深翻圃地,精耕细作,及时清除杂草;要施腐熟的有机肥;用氧化乐果500倍至800倍液浇灌根部;发现被害茎、叶时将土挖开,人工捕杀幼虫或成虫。

怎样防治牡丹茎干病害?

(1)枯萎病

该病亦称牡丹(芍药)疫病。症状与灰霉病相似,但此病不产生霉层,在植物检疫时需注意鉴别。

症状:植物的茎、叶、芽均可受害。在受害茎上最初为灰绿色似油浸的斑点,随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色,形成长达数厘米的黑斑。病斑边缘颜色逐渐变浅,病斑与健康叶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近地面幼茎受害,整个枝条变成黑色,扩展形成大的溃疡,长几厘米,溃疡上部的茎部枯萎死亡。根茎也可被侵染腐烂,引起整株死亡。

叶片病斑多发生于下部叶,为不规则形,水渍状,浅褐色至黑褐色的大斑,叶片逐渐枯萎。其病原为恶疫霉菌。病菌以卵孢子、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0~26℃的地温最适于该菌的发展和散布。多雨年份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2)茎腐病

为牡丹、芍药常见病害之一。该病可感染植株的茎叶和花芽。最初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形成褐色水渍状病区,随后,病区腐烂,植株枯萎直至死亡,偶而,嫩枝由于感染突然枯萎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区迅速形成白色的棉絮状菌丝体并产生大量黑色的菌核。

病原为核盘菌属的一种真菌。病原菌以菌核侵染到死的有病植株上保留在土壤中,从夏到冬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当土壤湿润时,菌核开始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可被风传到几千米之外。当子囊孢子遇到老弱寄主时,它们进入寄主并释放一种酶分解细胞或薄壁组织,形成菌丝并产生坏死组织。

防治方法:①病株在菌核形成前即应除去,并注意清除落在土中的菌粒,收集后深埋;病原菌寄主广泛,注意不要与蔬菜地轮作。严重时进行土壤消毒。雨季注意排水;②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苯来特1000倍液进行防治。

(3)炭疽病

亦称黄斑炭疽病,在上海、南京、无锡、郑州、洛阳及北京、西安等地均有发生。该病在美国、日本等国也有发生。

炭疽病可危害牡丹的茎、叶、叶柄、芽鳞和花瓣等部位,对幼嫩组织为害最大。茎部被侵染后,初期出现浅红褐色、长圆形、略下陷的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略浅灰色,边缘浅红褐色。病茎歪扭变曲以至折伏,幼茎则迅速枯萎。叶片受侵染时,沿叶脉和脉间产生小而圆的黄褐色或淡灰白色病斑,稍凹陷。病斑大小2~5毫米,后期病斑可形成穿孔。受害幼叶皱缩卷曲。芽鳞和花瓣受害常发生芽枯和畸形花。潮湿天气,病部表面便出现粉红色略带黏性的分生孢子堆。

病原为一种炭疽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茎中越冬,翌年生长期,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传播、萌发均需雨露;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多,通常8~9月降雨多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秋季及时清除病叶、茎等烧毁;②5~6月发病初期可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可试喷70%炭疽福美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666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