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杨树非侵染性枯萎病(如何防治杨叶枯病?)
如何防治杨树非侵染性枯萎病
1.发生症状。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瘦小发黄,叶片边缘或叶脉局部干枯,甚至早期脱落,严重的整株死亡。5~6月间发生重,发病区主要为河渠、堤旁或干旱盐碱地带。发病杨树以4年生以下速生杨为主,呈片状集中发生,发病树木除叶片干枯外,根系及枝干没有出现其它病害。
2.发病原因。该病发生区,一是土壤盐碱,林内长有大量碱蓬菜、灰菜等适宜盐碱地生长的植物,由于土壤中可溶性盐类积累过多,渗透压大,使杨树根部吸水困难,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春季干旱少雨,5月底之前干旱酷热时间长,使杨树枝叶水分大量蒸发,体内水分失调,造成叶片变黄枯萎。三是管理粗放,重造轻管,常年不进行中耕、灌溉、施肥等管理工作,造成树木生长不良。
3.防治方法:
①及时引水灌溉,既可补充树体水分,又可降低土壤碱性。通过浇水,枯叶杨树可再次长出新叶,逐渐恢复树势,不会造成死树。
②适地适树。土质差、盐碱地不宜栽种杨树林,应栽植抗性较强的树种,如榆树、柳树、刺槐、紫穗槐等。
③加强树木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幼树管理。造林后的前3年是林木管护的关键时期,此期根系吸收能力弱,抗逆性差,生长量小,易感染各种病害,应增加肥水供应,培养地力,增强树势,及时中耕、灌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如何防治杨叶枯病?
杨树叶枯病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病害,为害毛白杨、小叶杨、小青杨、银白杨、北京杨等多种杨树,对杨树苗木及幼树造成严重为害,叶片大量提前脱落。
【症状】
病斑产生于毛白杨锈病的夏孢子堆的对面(叶正面)或直接产生于叶面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灰褐色,后为灰白色,中部产生黑褐色霉状物,病斑直径一般为1~5毫米。
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6~28℃,萌发速度快,12小时就有80%的孢子萌发,18小时有92%的孢子萌发。
【发病规律】
病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后的萌发率近40%。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落叶及芽中越冬,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借风传播,从4月下旬至9月均有孢子飞散,5月出现小高峰,7月下旬孢子飞散出现高峰。病菌由伤口侵入,潜育期很短,在温度、湿度适宜时,两天就出现新病斑,一般是4天左右。在河北,5月中旬出现病斑,7月份已很普遍,8、9月达到高峰,大量落叶。
高温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良会促进病害的扩展。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尤其在同一圃地或林地上,不要连种某一易感病树种。
(2)加强管理,有条件的地方秋天清除病落叶。
(3)锈病严重的地方,及时防治毛白杨锈病的发生和蔓延,以减少叶枯病菌的侵染。
(4)在发病高峰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我家的黄杨树好像病了树叶发枯萎怎么治好?
可能是病害。杨树因出圃时伤根较多,抵抗力弱,另春季又多干旱,容易患杨树溃疡病。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树体水、肥管理,再就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杨树虫害主要是食叶害虫:杨尺蠖、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美国白蛾等。可施相关的药剂。对于没有成活的树木要及时清除,以免传病。
科学的追肥、浇水是改善林木营养状况,提高杨树生长量和缩短采伐周期的重要措施。杨树追肥可用氮肥或复合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新植幼树当年可少施、晚施。追肥时间:栽植当年在7~8月为好,这时正是杨树的生长高峰时期,此时追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肥量:每株施入尿素0.1千克,可采用四点穴施法,即在树木根系分布范围内,于距树干30厘米四周均匀挖深20厘米的穴4个,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施入,最后用土覆盖。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以便肥效及早充分地发挥。也可以选择“宴沃水溶肥”,高浓缩型,使用方便,性价比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6160.html
上一篇: 萱草常见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下一篇: 冬青球病虫害有抗药性了怎么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