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针松叶枯病的症状与防治(五针松有哪些病害?)

养花常识 2023-01-31 12:33:50   点击量 : 1583  

作者 : 生活常识网

五针松叶枯病的症状与防治

症状特征

五针松的针叶由叶尖向下,一段一段地变黄,段斑颜色渐深,呈褐色至灰褐色,造成半叶乃至大半叶枯死,病健分界处现宽窄不一的黄色病变部位。严重时,针叶全叶枯死。病菌随病落叶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以黑松为砧木的五针松染病较重。

防治方法

精心养护,越冬温度0~5℃,要求微酸性土壤,较耐阴,忌湿涝和炎热。苗圃地避免与松苗连作。从7月份开始喷施0.5:0.5:100式波尔多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五针松有哪些病害?

五针松又称日本五针松,是世界公认的名胜观赏树种。原产日本。我国青岛及长江流域多有栽培。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旋叶五针松、黄叶五针松、白头五针松等。因它四季常青,葱郁苍劲,老而不衰,寿命长,深得人们喜爱,是观叶花卉的佳品。

(一)病害

五针松的病害主有落叶病、根腐病、叶枯病等。

1.落叶病

(1)症状特征

此病为害各种松类植物。多发病在2年生的针叶上,一般在5~6月,出现黄绿相间的段斑,8月病斑扩大,病叶变为红褐色,开始脱落。11月病斑变为黄褐色。病斑上生多数小黑点,针叶脱落。病菌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萌发侵染。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

(2)防治方法

栽植密度要合理,保持通风透光,控制浇水,增施肥料,以强健植株,避免病害为害。每年的4、5月开始,喷施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3~4次。

2.根腐病

(1)症状特征

多在栽植成活后发病。主要在根部,细根腐败,变黑色或黑褐色。开始是苗木嫩梢凋萎,随之变赤褐色而枯萎,漫延后,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

花田或盆土应增施腐熟有机肥料,加强管理,控水降温,已发病的花田、盆土都要用甲醛液进行消毒。雨季来临时,用2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根部,1~2次即可。

3.叶枯病

(1)症状特征

五针松的针叶由叶尖向下,一段一段地变黄,段斑颜色渐深,呈褐色至灰褐色,造成半叶乃至大半叶枯死,病健分界处现宽窄不一的黄色病变部位。严重时,针叶全叶枯死。病菌随病落叶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以黑松为砧木的五针松染病较重(图27)。

图27 五针松叶枯病

1.被害状 2.子座和分生孢子梗 3.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精心养护,越冬温度0~5℃,要求微酸性土壤,较耐阴,忌湿涝和炎热。苗圃地避免与松苗连作。从7月份开始喷施0.5∶0.5∶100式波尔多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剂800倍液,防治。

五针松的养殖方法病害防治方法

五针松植株较矮,叶短枝密,造型好看,深受大家的喜爱,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五针松的养殖方法病害防治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五针松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1.落叶病

(1)症状特征:此病为害各种松类植物。多发病在2年生的针叶上,一般在5~6月,出现黄绿相间的段斑,8月病斑扩大,病叶变为红褐色,开始脱落。11月病斑变为黄褐色。病斑上生多数小黑点,针叶脱落。病菌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萌发侵染。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

(2)防治方法:栽植密度要合理,保持通风透光,控制浇水,增施有机肥,4、5月开始,喷施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3~4次。

2.根腐病

(1)症状特征:多在栽植成活后发病。主要在根部,细根腐败,变黑色或黑褐色。开始是苗木嫩梢凋萎,随之变赤褐色而枯萎,蔓延后,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花田或盆土应增施腐熟有机,2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根部,1~2次即可。

3.叶枯病

(1)症状特征:五针松的针叶由叶尖向下,一段一段地变黄,段斑颜色渐深,呈褐色至灰褐色,造成半叶乃至大半叶枯死,病健分界处现宽窄不一的黄色病变部位。严重时,针叶全叶枯死。病菌随病落叶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以黑松为砧木的五针松染病较重。

(2)防治方法:精心养护,越冬温度0~5℃,要求微酸性土壤,较耐阴,忌湿涝和炎热。苗圃地避免与松苗连作。从7月份开始喷施0.5:0.5:100式波尔多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剂800倍液防治。

五针松的作用 五针松的药用成分是优良的,而且口感也不涩;四针松、三针松的药用成分略逊于五针松,可惜五针松的资源较少。二针松的口感有点涩。上海、江苏、浙江的罗汉松较多,罗汉松口感也不涩。各地松树资源不同,同品种的松树在不同地方生长,药效也不同。

我国古代就有吃松针、饮松针茶而获享高寿的记载。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一个关于秦宫宫女的故事:秦末,刘邦、项羽攻入 咸阳,战乱中,宫女们逃进深山,在山里老人的指点下,仅以松柏之实和松针为食。结果,个个脸色红润,冬不怕冻,夏不怕热。传说,这些宫女都活了300多岁,而且秀发乌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松叶,名为松毛,性温苦,无毒,入肝、肾、肺、脾诸经,治各脏肿毒,风寒湿症。”又说能够治疗肿疱,促进毛发再生,强健肝、肾、心、脾、肺五脏,能够充饥,延年益寿。孙思邈对松树也是情有独钟,将松树的相关部分用于疗疾养生,创立了“服松子法、服松叶法、服松脂法”等自然养生方法。

五针松盆景的制作 (1)取材

我国引种栽培五针松,由于结实少,且多发育不良,种粒发芽率低,故多采用嫁接法繁殖。一般以黑松2~3年实生苗或老桩作砧木,选取生长健壮五针松1~2年生枝条作接穗,长约8~10厘米,剪去下部针叶,在初春时用切接或腹接法接于砧木之根颈部。接合后壅土至嫁接处,放在室内保养,3~4

月移至室外庇阴地方,天旱时需浇水。待接穗愈合发出新芽时,即可剪去砧木先端枝叶,以后随着接穗抽芽生长,分几次剪去接穗以上的砧木,弧成为五针松植株。也可用芽接法,选取长2厘米以上的五针松芽头作接穗,于3~4月用劈接法接于黑松顶芽上,以砧木枝梢针叶包裹阴蔽,予以保护。接活后

的五针松,在短期内可培养成较好的五针松盆景,老桩新枝,姿态优美。芽接成活率较高,生长快,但要注意及时解除缚扎物。

(2)上盆

①选盆:五针松姿态清秀古雅,翠叶葱笼,宜用外型古雅、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悬崖式用中深圆形盆或正方盆;直干式、斜式则用长方盆或椭圆盆;合栽式用较浅长方形盆;曲干式用稍深的马憎盆;提根式用较浅的圆形盆,其大小则根据树形而定。

②用土:五针松宜用质地疏松、肥沃而偏酸性的砂质壤土、山据或腐叶土最为适宜。家庭堆制培养土,应掺拌20%~30%砂土,以及腐熟饼肥1~2份,使肥、土融和,养分充足,透气透水性好,有利于五针松根系发育,枝壮叶茂。

③栽植:五针松上盆栽植以春季2~3月萌芽前为佳。上盆时修剪伤根、烂根,剪短粗根,在剪口上涂蜡,以防松脂外流。盆底用粗砂或木炭屑垫空,以利排水。浅盆只需垫以塑料砂网即可。栽植位置根据树形而定。栽时盆土要稍干,填土时要松疏适度,摇动盆钵,并小心揪实。栽后,盆土上铺以青苔,然后浇透水,放置半阴处,待生长恢复后,再移至阳光充足处。

(3)造型

五针松生长发育的特点:枝条自然形成层片,层次分明,线条清楚;生长缓慢,枝干上无不定芽萌发,因此不耐修剪;粗枝不易屈曲,攀扎造型必须从幼龄开始。所以,五针松造型,应以吊扎为主,结合修剪,作为基本方法。

①攀扎:攀扎为五针松造型主要手段,采用金属丝或棕丝进行攀扎,使主要枝干塑造成所需要的形态。次要枝条略加攀扎,达到所需要的方向和角度,以后逐年加工,使主干弧曲,枝叶成片,如层云涌簇之势。攀扎造型以在幼龄期3~4年生开始为好,以金一丝攀扎,须在定型后及时拆除,以免“

陷丝”,影响美观和造成损伤。

②修剪:五针松分枝呈轮生状,不修剪就不能长成优美树型。树干上每一轮最多留2个主枝,同一轮上的 2个主枝应一长一短,不宜均衡等长,每株五针松主枝不宜过多,应将多余的枝条删繁就简地修剪,以中小盆景为例,只留5~7主枝,形成骨干,达到精练简凝的程度。同时要调整主枝的生长方向,矫正主枝的伸展姿态,使所有的枝条处理得统一协调。对已成型的五针松,每年也要修剪1次,剪去过密枝、弱枝、枯枝以及扰乱树势的各种分枝。

修剪时期以在五针松休限期即将结束时为宜,不要在生长季节修剪,以免剪口溢流树脂。

五针松的主干以独于为主,但也可能出现一本双干或一本多干的;这时,要选择其中高大的为主干,矮小的为副干,两干要一堰一仰,亲切协调;如一本多干,则要高低参差,前后错落。

五针松不仅具有典型的松树形态特征,而且可塑性较大,通过修剪和控制生长,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造型应着重表现潦洒苍劲、古雅兼备、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形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541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