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竹相关的园林用途介绍
鹅毛竹相关的园林用途介绍
什么是鹅毛竹鹅毛竹是一种小型灌木状竹类,所以它也叫做矮竹,大部分都是在一米以下;它有多个直节,大部分呈细瘦圆筒形或呈3棱形;在接近枝条的侧边会有纵沟槽;每一杆上的节点上会有2个小芽,上面还可能会有分枝,分枝的竹子只会有个小叶片,不然正枝那样枝繁叶茂。
鹅毛竹喜欢生活在阴凉湿润的地方,在林缘、山麓谷地、林下土壤等地形上,它耐寒性能强,所以生长在寒冷的地方都可以,在东北、浙江、江苏、江西、山东、安徽等地方都有分布,冬季也可以维持枝繁叶茂的情况,只有少许的叶片枯萎掉。
鹅毛竹的园林用途——观赏
鹅毛竹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竹子,它的竹丛低矮,竹秆细小叶形美丽漂亮,丛植在绿色植物周边、假山石之间、道路两旁等等,无论是做点缀还是主要景观装饰,抑或成为然式绿篱,都能起到非常好的装饰效果,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鹅毛竹作为观赏竹子来培育,还在于它强大的适应能力,它的繁殖能力非常高、覆盖力又很宽广、在任何的地方都可以适应而且还可以粗放的养护,一旦种植成功,平常不需要怎么管理施肥,它就可以自然的生长,不用花费太多的心力。因为这方面的因素,鹅毛竹也是古典园林中常简单的元素。
鹅毛竹无论是作为陪衬还是景观前的装饰物都非常好,比如放在喷泉、纪念物、广场雕像等等景观物品的周围,都可以起到积极的用处,不会觉得很突然;它还可以作为花坛填充材料,增加绿色植地面积。
鹅毛竹的园林用途就是这些,由于鹅毛竹景观价值很高,能将环境衬托的更加漂亮,所以你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鹅毛竹身影。在种植鹅毛竹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它能够在土壤上生长更好,更为枝繁叶茂。
鹅毛竹的介绍
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 ),禾本目箣竹超族倭竹亚族倭竹属植物,因叶片卵状披针形,形似鹅毛而得名。鹅毛竹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一般作地表绿化观赏用。
鸭脚木百科
鸭脚木介绍 鸭脚木也叫鹅掌柴(学名: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
鸭脚木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植物。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春、夏、秋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也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在夏威夷及其他温暖地区广泛栽作风景树,也是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室内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或灌木,栽培条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产地可达40m。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花小,多数白色,有香气,花期冬春;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生长习性 鸭脚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16~27℃。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分布区域 鹅掌柴原产于南洋群岛一带。1658年引种到英国,以后扩大到欧洲和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都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察隅)、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台湾,在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
繁殖方法 鸭脚木常用扦插和播种繁殖。
1、扦插繁殖:在4~9月进行。剪取1年生顶端枝条,长8~10厘米,去掉下部叶片,插于沙床,保持湿润,室温在25℃左右,插后30~40天可生根。
2、 播种繁殖:4~5月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20~25℃,保持盆土湿润,播后15~20天发芽。苗高5~8厘米时移4厘米盆。进入日常管理。
鸭脚木主要用途 1、园林用途:鹅掌柴四季常春,植株丰满优美,易于管理。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大型盆栽植物,适用于宾馆大厅、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
2、可作药用:性味:苦涩,凉。《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
鸭脚木的相关品种 黄绿鹅掌柴,叶片黄绿色。
亨利鹅掌柴,叶片大而杂有黄斑点。
鹅掌藤,常绿灌木。小叶7~9枚,长圆形,全缘。产海南、台湾、广西。
放射叶鹅掌柴,常绿乔木。掌状复叶,小叶5~8枚,有光泽,明显脉纹。产澳大利亚。
短序鹅掌柴,灌木。小叶5~11枚,先端尾尖,有时呈镰刀状。产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北。
台湾鹅掌柴,常绿小乔木。掌状叶,小叶4~7枚,先端尾尖,全缘,有叶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3914.html
上一篇: 果树晚秋黄梨苗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 檫树基本习性与作用介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