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植物的变色原理介绍

养花常识 2023-01-23 20:48:11   点击量 : 9721  

作者 : 生活常识网

彩叶植物的变色原理介绍

影响彩叶形成的遗传因素:

高等植物叶片颜色因三类主要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类色素)含量和分布不同而表现不同。其中,类黄酮色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质,在细胞和内质网膜内合成后运输到液泡,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具有吸光性而表现出粉色、紫色、红色及蓝色等。

这三种色素在细胞中所占的分量和位置决定着叶子的颜色。当叶绿素在叶片中所占的分量和位置决定着叶子的颜色。当叶绿素在叶片色素中所占比例较大时,叶片表现为绿色;类胡萝卜素所占比重较大时,叶片表现为橙或黄色;花青素所占比重较大时,叶片表现为红色。有些植物叶片的某一部分色素的含量大,如色素集中在叶子的上部或下部,这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部位的彩叶。

影响彩叶形成的生态因素:

光照、土壤、温度、季节等因素作为独立因子均可影响叶片的色彩,但又互相影响,共同作用。

光的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通过对花色素合成的影响以及调节与花色素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彩叶植物呈色。花色素和光的关系表明,光强影响花色素苷是类型,光质对叶色有一定的影响。光越强,花色素苷积累越多。有些彩叶植物,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光照越强,叶片色彩越鲜艳。而一些室内观叶植物,如彩虹竹芋、孔雀竹芋等,只有在较弱的散射光下才呈现其斑斓的色彩,强光会使彩斑严重褪色。另一类彩叶植物,如金叶连翘、金叶莸等,叶色随光强的降低而逐渐复绿。

土壤容重和pH值与植物彩叶的表现也有直接的关系。土壤容重直接反映土壤的孔隙大小、松紧程度和土壤肥力等状况,是土壤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同等条件下,植物在容重小的土壤中生长的比容重大的土壤好,叶色表现更为突出。pH则是通过影响花青苷结构来改变植物叶色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微酸性或中性土壤能够促进彩叶呈色,碱性土壤则抑制呈色。

季节是一个综合因素,它包含了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的变化。一般来说,早春低温环境下花色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叶绿素,叶片的色彩十分鲜艳,而秋季早晚温差大和干燥的气候有利于花色素的积累,使得一些夏季复绿的叶片在秋季色彩比春季更为鲜艳。如金叶红瑞木,春季为金色叶,夏季叶色复绿,秋季叶片呈现极为鲜艳的红色。

彩叶植物主要来自自然界的变异或人工育种和栽培选育。诱使植物叶片色彩变化的因素很多,但是只有叶片非绿色的变化达到稳定,才是形成彩叶植物的必要条件。除季节性彩叶植物外,彩叶植物通常春、夏、冬三季均呈彩色,观赏期长,较一般观花植物优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应用,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在植物应用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彩叶植物,还可以结合彩叶树种的变色原理,研发出符合审美需要的植物品种,丰富园林植物配置的色彩和人类对植物的审美需求。

紫甘蓝变色实验原理5种液体是什么?

紫甘蓝变色实验原理5种液体是水溶性的植物色素。 紫甘蓝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存在于细胞液中。花青素的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改变,酸性则偏红,碱性则偏蓝。

白醋呈酸性,小苏打溶液呈碱性,而水呈中性。因此将紫甘蓝汁液滴加到小苏打水溶液中溶液变蓝了,加到白醋中溶液变蓝了,滴加到水中溶液变紫红色。

注意事项:

由于甘蓝耐寒性较白菜强,入窖时间可略晚于白菜,在窖内可以堆码贮、架贮和筐装堆贮。码垛可码成三角形垛、长方形垛,最好是架贮,每层架上可摆放2~3层,架贮利于通风散热。筐装堆码也利于通风,效果也好。

沟内可堆放2~4层甘蓝。对那些结球尚不紧实的甘蓝,上面覆盖秸秆,以后再根据外温变化逐步覆土覆盖秸秆,以防冻害。还可以连根拔起,保留外叶,将其根朝下排紧码实,假植在沟内,土干时还可少浇些水,适当覆盖防冻。

哪些植物遇酸碱会变色,会怎样变色

很多植物会变色,比如说牵牛花、石蕊苔藓、紫罗兰等。

1、石蕊苔藓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酸能使它变红色,碱能使它变蓝色,这就是最早的石蕊试液,波义耳把它称作指示剂。

2、紫罗兰可让酸变红色、碱能使它变蓝色。

3、牵牛花遇碱也变蓝色。

扩展资料:

变色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改变时,指示剂常数KHln及水的离子积KW均有改变,因此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18℃时,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100℃时,变为2.5~3.7。因此,滴定宜在室温下进行。如必须加热,应该将溶液冷却后再进行滴定。

2、溶剂 指示剂在不同溶剂中其pKHln值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溶剂中的变色范围不同。例如,甲基橙在水溶液中pKHln=3.4,在甲醇中pKHln=3.8。

3、中性电解质溶液中性电解质的存在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指示剂常数改变,影响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此外,某些电解质还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性质,会引起指示剂颜色深度、色调及变色灵敏度的改变。所以在滴定溶液中不宜有大量盐类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碱指示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17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