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的栽培要点概述
刺桐的栽培要点概述
(1)微酸沙壤盆宜大。在长江以南,既可地栽,也宜盆植,黄河以北只能盆植,小株每年春季萌芽前翻盆换土一次,成龄植株二年翻盆换土一次。无论地栽盆植,都宜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栽培,忌用重粘土和盐碱土,家庭盆植可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再掺5%的沙作培养土。刺桐喜湿润,怕渍水烂根。
(2)刺桐喜肥。地栽者宜于冬季刚落叶时,施一次骨粉或磷钾肥,既有利于越冬,又利于翌年孕蕾开花。盆植者于春季翻盆换土时,在新培养土中加50~100克骨粉或磷钾肥。从清明到霜降15~20天施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开花孕蕾前还可向茎叶喷几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孕蕾花艳。
(3)喜阳喜暖怕阴寒。刺桐是热带、亚热带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温暖而又通风良好的环境,它耐高温而怕寒冷,长江以北宜在霜降前后,最低气温降到5℃时,就要移入室内,保持室温4℃~10℃,如超过15℃时就易诱发新芽,出室后若遇冷风就容易萎缩,反而影响生长。
(4)扦插高压易养殖。扦插足养殖刺桐常用的方法。早春萌芽前夕,剪取健壮的枝条10~20厘米,插入沙质土中,置半荫处,浇一次透水,以后常喷雾状水,保持土润而不过湿,月余长出红色小芽,说明已开始生根,继续在半荫处养护一个月后,逐步移至向阳处养护,秋季或翌春再带土坨定植。也可在春夏选适当部位进行高压养殖,生根后于秋季剪离母株,扦插、高压苗大多数翌年可见花。
盆栽刺桐的养殖方法,刺桐怎样养殖
刺桐盆栽管理较为粗放,但出房前应隔年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塘泥2份、堆肥和荟糠灰各1份混合使用。 植株需要进行重剪,对直径l厘米以下的一年生枝仅留1-2个芽,直径1厘米以上的可留2-3个芽。 重截后,会刺激隐芽和腋芽抽出强壮的新梢,长大后可使满树着花繁茂。对根部的桑枝及弱枝要及时剥除。 出房后要给予充足的光照。
刺桐的栽培技术种植要求 刺桐适合于阳光充足,温度高而通风较好的环境;须见干见湿,但不宜涝。不耐寒,10月下旬人室,越冬温度保持15℃左右,不能低于4℃,并应注意控制水分。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盆栽可用蹄角片作底肥,每隔2-3周追施一次豆饼液肥,薄肥勤施。在露地栽培中,幼龄树应注意修剪,以养成圆整树形。盆栽宜选规格稍大
刺桐的生态习性刺桐常见于树旁或近海溪边,或栽于公园。此花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等地,性强健,萌发力强,生长快,开花时新梢可长达1.5米,花序长达50厘米,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宣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不甚耐寒。南京地区露地栽植稍加覆盖可越冬,但盆栽要放入温室方才安全。
落叶木本及藤本花木木本象牙红(刺桐、龙牙花)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豆科落叶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状。老枝上有纵向条纹,幼枝上有三角形利刺。三出复叶具长总柄,小叶亦有柄,阔菱状卵状,长5~8厘米。总状花序长60厘米以上,花序梗粗壮似枝条。单花象牙形,长5~8厘米,宽0.5~0.8厘米,深红色;旗瓣里狭长的椭圆形,平覆在翼瓣和龙骨瓣上。果为荚果,种子深红色。花期很长,5~10月不断抽生花枝,每根花枝自下而上陆续开花(图106)。
2.习性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喜高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华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并呈常绿状态,北方盆栽时冬季入室后常落叶休眠。喜阳光,耐半荫,较耐旱,怕水涝。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
3.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华南地区于2~3月间剪二年生枝做插穗,截成20厘米一段,按50厘米的株行距插入沙床中,入土要深。萌芽前盖草保湿,第二年3月出圃。北方应进行盆插,用泥炭加素沙做扦插基质,选一年生充实枝条做插穗,截成20~25厘米长一段,沾上泥浆后再插。当年成活后不要分苗,冬季移入有供暖设备的室内,不让它们落叶,来年5月份分苗上盆。
4.栽培和养护木本象牙红具有肥胖的肉质根,在土壤过湿和能气不良的情况下根系容易腐烂,盆土暂时缺水叶片也不会凋萎。因此,在华南地栽时应选排水良好的地段,成株后就不必灌水了。盆栽时应凿大盆底排水孔,盆土应间干间湿。自5月~10月每隔10天应追施一次液肥,可大大增加花枝数量。从苗期开始就应培养30厘米高的一段主干,将其它丛生枝条剪掉,让侧枝从主干上抽生出来。因发枝能力较弱,主干因树龄的增长会越长越粗,树冠上的侧枝能自然稀疏和更新,因此不必疏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yanghuachangshi/141.html
上一篇: 玉树该怎样扦插才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