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行为在家庭中的表现(内隐学习的特点)
内隐行为在家庭中的表现
内隐行为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不自觉、不显性或不易察觉的表现。在家庭中,内隐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沉默寡言、避免冲突、拖延、自我封闭、隐藏情感等。这些行为不仅会给个体自身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成破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内隐行为在家庭中的表现,并探讨如何应对。
内隐行为在家庭中的表现
一、内隐行为的表现形式
1.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是一种内隐行为,表现为个体不愿意主动与家人交流,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在家庭聚餐时也不愿意谈话。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缺乏安全感,害怕被伤害或担心言语会引发争吵等因素所致。
2.避免冲突
避免冲突也是一种内隐行为,表现为个体在家庭中尽可能避免与家人发生冲突。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缺乏自信,害怕失去自己的立场或权力,也可能是因为个体不愿意伤害家人的感情。
3.拖延
拖延是一种内隐行为,表现为个体在家庭中拖延做某些事情,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缺乏动力或自信心,害怕失败或不知道如何开始。
4.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是一种内隐行为,表现为个体在家庭中不愿意与家人交流,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甚至不愿意与家人共度时光。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缺乏安全感,害怕被伤害或担心言语会引发争吵等因素所致。
5.隐藏情感
隐藏情感也是一种内隐行为,表现为个体不愿意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感情或真实面貌。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个体害怕被伤害或担心情感会引发争吵等因素所致。
二、内隐行为的影响
1.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内隐行为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行为会阻碍家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导致彼此之间产生疏离感和隔阂感。沉默寡言、避免冲突、拖延、自我封闭和隐藏情感等内隐行为都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导致家庭关系疏远。
2.影响个体的健康
内隐行为会影响个体的健康,因为这些行为会导致个体产生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沉默寡言、避免冲突、拖延、自我封闭和隐藏情感等内隐行为都会使个体感到孤独、无助和无望,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三、应对内隐行为的方法
1.分享感受
家人之间应该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建立坦诚的交流渠道,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互信。
2.鼓励表达
家人之间应该鼓励彼此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想法,不要隐藏自己的真实面貌,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家庭关系。
3.理解和支持
家人之间应该理解和支持彼此,不要轻易批评或指责,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家庭成员的内隐行为,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情绪。
内隐学习的特点
内隐学习的特点是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
资料扩展: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某种测试表现出来,但是意识层面却无法觉知这种规则,不能外显的把这种规则说出来。
最早得出内隐学习的研究开始于人工语法、序列规则和复杂系统控制范式。被试在这些实验当中,似乎能够内隐的习得某些规则,但是要他们说出来,又无法外显的表示,在间接测试的时候却能够以大大高出随机的概率表现出这种习得效应。
内隐学习这种神奇的效果引起无数心理学家研究的热情,一种可以似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学习却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外显学习的效果,这似乎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ArthurReber最早于1965年提出内隐学习一词,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
而在Lewicki,Czyzewska和Hoffman(1987)的眼中,内隐学习是指被试获得具体知识,然而说不出他们所习得的知识,甚至意识不到他们已有所学习的情况。
Mathews(1989)则认为内隐学习是不同于外显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模式,它是自动化的、无意识的,而且能更有效地发现任务变量间的不显著的协变关系。
我国学者杨治良(1993)也于同期开始关注内隐学习,他以无意义字母串为材料,提出了内隐学习的/三高特征: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对内隐学习的定义予以辅助。
Cleeremans和Jimenez(1996)主张如果知识是在无目的状态下获得的,并且能够无意识地影响行为,那么发生的应该是内隐学习。
内隐记忆的特征
内隐记忆和宣告记忆是以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大脑回路来处理。程序记忆通常较不容易改变,但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动行使,其可以只是单纯的反射动作,或是更复杂的一连串行为之组合(相较之下,宣告记忆一般较容易以言语表达出来)。程序记忆的例子包括学习骑脚踏车、打字、使用乐器或是游泳。一旦内化,程序记忆是可以非常持久的。
内隐记忆的特征是在与外显记忆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内隐记忆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差别。
1.保持时间。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
2.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3.记忆负荷。外显记忆在记忆的项目增多的时候会导致记忆数量和准确性的下降,而内隐记忆不受这种影响。
4.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内隐记忆不存在这种情况。
5.呈现形式。如果一个项目用听觉的形式呈现,再用视觉的形式施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会下降。但外显记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9970.html
上一篇: 亲人去世后如何处理葬礼和丧事
下一篇: 如何避免自我妨碍,保持积极心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