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
可能有不少人曾在某一段时间里倍感孤独,觉得自己只有一个人,没有人理解自己,了解自己,而这种孤独感又无法被自己排遣出去,可能有不少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所以接下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好好分析,展开讨论一下,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
孤独感有很多成因,也会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孤独感的产生有2大原因:
1、个人经历的事情
如果人们突然经历一些会给予自己压力的事情,例如失去伴侣或亲人、与伴侣分开,又或者由于金钱问题和行动不便等问题,在社交活动上被排挤,遭到他人嫌弃,那么这些压力,自然会让你心里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2、过去的心理创伤
不过有些人感受到的孤独感可能并不是自己突然经历的一些事情,而是自己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的。
拥有心理创伤的人,常常会觉得孤独感如影随行,不管自己身在何处,周围有多热闹,就是会觉得无比孤独。
这种过去心理创伤导致的孤独感有许多不同的成因,有些人可能是因为父母的缘故,而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校园霸凌的缘故。
总而言之,心理创伤成因是复杂且多样的,但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并不是那么好治愈的,需要很多时间。
孤独感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有研究指出,社交孤立的人所承受的压力一般都较大,甚至与一些罕见的心理疾病也有关联。
以上就是,为什么人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可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孤独感是怎么来的?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有一个小故事,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为宴会上的人们讲了一则奇妙的寓言:很久以前,我们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但是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难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独的“半人”仍然苦苦寻找着。
阿里斯托芬说这就是爱的起源,“半人”这种不完整的状态更隐喻着个体永远是未完成的、残缺的,它诉说着人类精神的孤独,和人类试图从孤独中走出来的焦虑。
在很多哲学家看来,孤独,乃是人存在的本质。孤独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全人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
第一种认识孤独的哲学观点:“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现代人文主义生存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认为,每个人一生下就注定受到生存意志的摆布,对意志的领悟不能诉诸理性,只能求助于神秘的自我体验,生存意志让人类欲壑难填,得不到的和暂时得到的都只是痛苦,人生是悲剧、梦幻和泡影,徒劳的行动最后只是一场幻灭。
存在主义先驱克尔恺郭尔说,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他生来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在体验着人生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不确定性和有限、脆弱,并从“死亡”中体会到人的终极性的悲剧下场。
萨特也很悲观,他认为人生而自由,人就是自由,每个人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其他的立法者。上帝既然已死,一切事情都可能发生,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为个体生命提供尺度和参照,因此,每个人都处于孤独之中,一切都需凭自己决断。人类无法跟最高的真实对话,也不能再在上帝或者谁那里找到庇身之所。
空无的万神殿并未让人类有成为主宰的胜利之感,反而让他觉得生命无所依托,孤立奋战又终归虚无。这是个体生命的悲歌,孤独是人类的原罪,每个人都被生命之流裹挟,顺从生命的摆布而孤独无援。
第二种观点,自我的孤独来自于和他人的关系。
首先,自我的本质是什么?在不同的情境里,“自我”都是不同的,我们会在求职时把自己描述成“认真负责、出类拔萃”,甚至“精通office软件操作”人,在社交网络上给自己贴的标签则是“猫控”、“二次元少女”“吃货”、“风一样的女子”。这意味着,我们看待自己与所处的情境是如此的相关,我们无法抗拒这样一种感觉:在这些因不同场合而对自我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因背景而改变的“真正的自我”。
离开了特定社会的语境,说一个人“风趣幽默”、“绅士风度”“有教养”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置身于那些对“美丽迷人”、“学识渊博”“三观正确”等品性与你有相似观念的人当中,这些品性又如何理解?于是,我们认识自我的思维语境,早就预设了他人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从本质上讲我们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正是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学会了怎么样成为一个个体。卡尔·马克思更直截了当的说,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只有在一个(特定类型的)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
澄清了自我,也就不可避免的导向下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与他人共处,为何我们还是孤独?
自我被哲学家们认为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从本质上定义为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力图按照某个形象创造自我,这样,他人就外在于这种创造,他们是我们创造自我的工具,或者尚待加工的材料,或者是创造自我的讨厌的障碍。他人提出种种要求,设定期望,来限制我们的能力,规制我们的行为,于是也就干涉了我们创造自我的自由。我们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识到个体孤独无依,体会到个体生命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孤独的源泉。
孤独感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1、孤独感
孤独感是老年人常见的主观体验之一,是一种不愉快的且令人痛苦的感觉,常伴有寂寞、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
孤独感是一种心理感受,不一定是真正没有人陪伴,而是说在人多的时候也感到孤独寂寞。影响孤独感的因素很多,比如失去工作,没事做;失去亲人,尤其是失去老伴、子女;远离亲戚朋友,聚会减少,人际交往较少;身体出现衰退现象,疾病增加,精力和体力不足;兴趣爱好减少,体验快乐的机会较少;需要大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减少,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下降;不良的自我心理暗示和消极心态增多等。
2、患病率
根据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老年孤独感的患病率为9. 2% -12. 4%。我国高达24. 78%的老年人有孤独感,其中1. 42%的老年人的孤独感程度较为严重,他们经常体验到无人陪伴和被孤立的感觉。
3、趋势
由于研究样本、研究方法等的差异,不同研究报告的老年孤独发生率也有一些差异。但是就总体趋势而言,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随年代呈上升趋势,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均逐年上升。有孤独感的人,比不感到孤独的总预期寿命短了3~5年;
70岁以上有孤独感的老人总预期寿命缩短了3~4年,80岁以上有孤独感的老人总预期寿命缩短了2~3年;
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对于余生的健康预期寿命也有所下降(包括相信自己健康状况良好的时长,以及他们相信能够毫无限制地进行日常活动的时间);
孤独感越强,老年人的总预期寿命缩短得越多,健康预期寿命也更短。
以上研究表明,及早识别和帮助老年人减轻孤独感,有助于延长他们的总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并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3:纵向队列研究发现,孤独与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与不孤独的老人相比,孤独的老人患AD的风险增加了一倍多。
孤独感与基线时较低的认知水平有关,与随访中更快的认知下降有关。
社会隔离与更高的痴呆风险相关,孤独与痴呆没有强烈相关。这提示,孤独与痴呆之间可能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比如抑郁。抑郁
抑郁与孤独经常同时出现,多项研究发现,孤独可能是老年抑郁的危险因素。
人的孤独感是怎么产生的?
当一个人,产生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并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这就是孤独感。
产生方式有:
当一个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子严厉的,苛刻的评价时,就会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产生孤独感。
有些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感。
比如,孤单的环境,陌生的环境,突变的环境等。
自我意识产生孤独感。
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自我评价产生孤独感。
自我评价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缺乏交往产生孤独感。
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情感障碍产生孤独感。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产生孤独感。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89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