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让干啥越干啥是什么心理心理学解释越不让越要做
越不让干啥越干啥是什么心理心理学解释越不让越要做
作为家长,有的时候你告诉孩子不要做某事,但是他偏偏要和你反着来。这种情况在2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格外常见,不仅如此,很多人成年以后还有这个特点。那么这种越不让干啥越干啥是什么心理呢?这篇文章用心理学为你解释越不让越要做背后的原因。
一、越不让干啥越干啥是什么心理?
1、白熊效应
越不让干啥越干啥,其实反映的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人员不要去想象一只白色的熊,但是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每个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在脑海里很快地想象出来白熊的样子。
白熊效应也叫反弹效应,当我们在刻意地转移注意力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也会无意地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那些不该想的事,这会使我们无法放弃对这件事的关注。
简单来说,我们越告诉自己不要做什么,那我们的注意力就在这件“不能做”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失眠的时候会告诉自己:别想了。但是结果却是越来越想,越想越睡不着。
2、逆反心理
白熊效应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另外“越不让干啥越干啥”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孩子身上,那么可能反映的是逆反心理。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你叫他别玩游戏,他非要玩游戏,你叫他好好学习,他偏不好好学习,好像什么事情都要和家长、老师对着来,这就是逆反心理。
另外美国儿科学会也指出,2岁左右的幼儿会有以下特点: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来思维、行动,无法听进大人讲的道理。
这是因为2岁左右的孩子就进入了自我敏感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明确了“你”和“我”之间的界限。由于自我发展的不完善,所以他们强调“我”,而忽略“你”忽略“他”。
所以我们可能从2岁左右就开始出现了逆反心理,这可能是“越不让干啥越干啥”的起源。
二、心理学解释越不让越要做
为了控制“越不让越要做”的这种逆反心理,我们可以让自己顺其自然地去行动。心理学行为主义上有一个森田疗法,该方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行动的时候,我们就顺应自然规律,不必强制性地让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只需要关注自己眼下的状况,然后修养身心,自然而然地做出行动。
而如果我们要针对孩子“越不让越要做”的问题,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那我们应该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孩子的情绪、默许孩子的行为。比如这件事如果不会造成严重影响,那就随孩子去做吧。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说过:“叛逆是孩子在学习如何掌控自我,通过童年的学习,未来他们就更容易形成乐观的心态,更容易收获幸福感。”
越不让干啥越干啥是什么心理?这种情况反映的是白熊效应和逆反心理。心理学解释越不让越要做,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孩子的行为,保护孩子的情绪。
为什么有的人你越说不喜欢他那么做他就越要那么做
你好,有的人性格倔强,偏偏和人唱反调,你越不让他那么做,他偏偏那么做,好像自己多当家似的,自己有主见,他这样做一方面是需要被重视或引起别人的关注,这源于其自身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他是个比较执拗的人,喜欢钻牛角尖,他把这种坚持当做一种“成功”的表现,思想上的不成熟。再一个可能性格比较叛逆,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望借鉴,谢谢。
为何越是不让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想干?
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吃饭的时候,你叫你的孩子出来吃饭,你越叫他他越不出来吃饭,去超市的时候,你越不让他买什么,他就非得买什么,总是再和你作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
发生这样的事情往往是父母与孩子没有进行正常的交流,首先,当孩子不听你的时候,你的声音会变大特别大声,你会脾气暴躁,这个时候你的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你越是大声,他就会越是想挑战你,所以,这个时候不妨耐心劝说。
其次,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你去做主,要学会聆听,不然只会让孩子不愿意去你交流,产生矛盾,所以孩子就不会听你的话,和你作对。
最后,我觉得父母们可以多让孩子去尝试,不要什么都是你认为的好,孩子想做的你就让他去尝试,这样他尝试过就会知道好坏,这就好比你不让他吃柠檬觉得太酸了,可是你孩子不听,那么你就让他试一下,试过了他就会知道这个味道了,所以在可以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会更好!
为什么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3招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家长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故意要做。
比如家长说不要动桌上的玻璃杯,结果刚去厨房一会儿,回来就看到满地的碎玻璃片。原来父母不提醒还好,说了以后孩子便对“玻璃杯”起了好奇心,伸手去拿又拿不稳,于是就摔到地上碎了。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室外,经常看到父母大吼:“路上有车,不要跑来跑去!”但这一喊完,孩子跑得更欢了,很容易发生危险。
有一次,我在停车场就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妈妈一手拿着东西,一手牵着女儿,前面走着一个小男孩,妈妈说:“小凯,你走慢点,等一下妹妹!”
谁知刚说完,小男孩就飞快地向前跑,差点被一辆刚起步的车撞倒在地,男孩吓得哇哇大哭。妈妈赶紧上前查看孩子有没有受伤,一边拉孩子起来,一边斥责他:“都说了慢点走,你跑什么跑!”
类似的情况,令父母很是头疼,孩子怎么说也说不听,说多了孩子越是要跟你对着干,这是为什么呢?
01好奇心的驱使
孩子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且没有形成危险意识和规则意识,几乎认知不了父母所说的“捣乱”或“危险”后果。
比如家长跟孩子说拿小刀会割伤手,但是孩子没有割伤手过,他不知道会发生流血和疼痛的后果,对这个“后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便跃跃欲试。
心理学上也叫做“禁果”效应 ,家长越是禁止的事情,越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也许孩子本来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家长的一再禁止,反而令孩子动了心思。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小男孩,因为妈妈只牵妹妹的手,令他感到很不公平,而且妈妈还批评和指责他,很容易就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偏要跟家长对着干。
哪怕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怕孩子乱跑受伤,但是严厉的语气只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惜用自己“受伤”的后果来“报复”父母。
03青春期的叛逆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往往表现为: 否定、批判、对抗和冷漠四大特点 。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比较自主、成熟的想法,对于父母的管教表现出否定和怀疑的态度。
孩子与父母经历不一样的时期,父母还用自己老一套“标准”来要求孩子,但孩子发现父母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不符合孩子自己的“标准”,于是对父母消极抵制或公开反抗。
往往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父母还总把他当小孩子看,于是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比如父母说:“快去睡觉,别熬夜了!”然而孩子玩 游戏 正起劲,顶嘴道:“我已经长大了,不要你管!”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好奇心和 探索 欲,这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学习,父母越是禁止,越是阻碍他们认知的发展,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 探索 ,并承担行为产生的后果。
这是一种“自然后果惩罚法” 。比如父母不让孩子玩水,孩子偏要玩。确保孩子不受伤的情况下让他尽兴地玩,等衣服湿了以后让他自己洗衣服,这样孩子就知道“玩水”的后果了。
但对于有些危险的东西,比如刀具、电器,父母就要转移这些刺激物,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也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提起。
对于多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就要平等对待孩子,不偏心也不忽略孩子的感受。尤其是二宝出生以后,大宝往往害怕父母对自己的爱被抢走,于是对二宝产生敌意。
还有一些父母总是要求 “大宝让着小宝” ,越是这样说,大宝越是不愿意让,容易变成自私、不爱分享的性格,叛逆心理也更为严重。
所以,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对孩子做到一视同仁,还要给予孩子同样的关爱,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当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过多干涉或者擅自帮孩子做决定。当孩子遇到重大的抉择时,父母可以帮孩子分析其中的利弊。
同时, 父母也不要对孩子双重标准 ,比如有些父母自己经常熬夜,但是却催孩子早点睡觉,孩子就会觉得:“凭什么你可以熬夜,我不能晚睡?”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是一味禁止孩子,而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几乎每个父母都想要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不希望孩子跟自己顶嘴、对着干。其实这样“叛逆”的孩子也不是没有优点,他们更有自己的主见,独立性强、不会对父母过分依赖。父母要好好引导,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改掉叛逆、自私等缺点。
————————
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么事,孩子为什么越想做?
作为父母、总是心烦、困惑孩子为什总是说不听吗?从一项调查显示可知,众多令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中,就有高达46%的家长选择“任性不听话”。
比如叫孩子不要在马路上跑,越叫他就跑得越快;叫孩子不要打人、不要抢东西,结果孩子不管不顾、更加用力争抢……实在令人头疼不已。但孩子的这一些举动真的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吗?
“不要再玩水了,你的衣服都湿掉了!”看到琪琪又在玩水龙头,琪琪妈妈气急败坏的吼着。面对琪琪妈妈这样的怒吼,琪琪非但没有停止动作,看了琪琪妈妈一眼后,嘴角还露出了得逞的微笑,甚至直接站在水龙头底下,将水龙头拧到底。看着水哗啦哗啦地冲出来,琪琪甚是兴奋的用手去接,这下琪琪的衣服可是完全湿透了。
面对琪琪这一举动,琪琪妈妈一边关上水龙头,一边气呼呼得说:“你看,就说别玩了,为什么不听?现在都湿透了!也没有衣服得换了!我看你怎么办?”
其实孩子不听话的举动,一直都是多数家长无法理解的问题,也是家长们的心病。
01何谓“讽刺性反弹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项著名的“白熊实验”,试验中对17名受试者说:“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请不要去想白熊。”实验结果发现,越叫受试者不要想白熊,他们就越无法控制地想起白熊。而这一效应魏格纳称之为“讽刺性反弹效应”。这实验结果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家长越叫孩子不要去做某件事情,孩子越想做”的现象。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见事情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侯还要多,这个效应就称之为“讽刺性反弹”。
案例:
当你下定决心要改掉玩手机游戏的不良习惯时,你的大脑会自然告诉你“我不想要玩手机游戏”。但是当你脑子里头全都是游戏的时候,你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转而又开始玩起游戏了。
解释:
会有这一现象其实和大脑思维有很大关系。由于大脑思维是透过“操作”以及“监控”共两套系统共同协力完成。而监控在寻找被禁止的内容时,它会让人不断想起要寻找的目标。而这时如若试图不去想某件事情,它就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的时候,人们就会很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但这也不代表着这想法就是真实的,也不表示这个想法非常重要,仅只是大脑的一种自我欺骗行为而已。
换言之,当人们尝试着不要去想某件事情的时候,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这也就是所谓的“讽刺性反弹”。
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效应。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人越是叫孩子不要去从事某一件事情,孩子越会想去做缘故,这其实也和自控力有很大的关系。
02为什么家长叫孩子不去做某事,孩子越会想去做?
缺乏自控力。
部分家长的脾气比较差,容易暴躁、发怒,没有办法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自然而然也就会变得缺乏耐心、浮躁且脾气暴躁易怒,缺乏好的自控能力。
家庭不和睦。
夫妻关系紧张,就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失望、无助、愤怒、敌对等,也会造成孩子的自制能力变得较差,行为上的问题也会比较多。
过分溺爱。
现今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变好,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针对自己孩子提出的条件通常都是无条件满足的。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会很容易有浪费、不懂分享、追求高物质的性格,甚至没有办法吃苦、忍耐,更没有自制能力。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一种感觉,孩子一点一点地长大,却好似越来越不听话了,喜欢的玩具、想吃的零食一旦不给买,便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有其他一点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大发雷霆。家长要知道,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在家长身上。
那么家长要怎么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呢?
03家长要怎么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堵”不如“疏”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家长总是用否定性的言语和孩子说话,言语中常含有批评、指责、命令的意味,这不仅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会引起“逆反”情绪。家长应当用正向、积极的言语来指引孩子,这样才更容易获取孩子的认同。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提到:“家长由监督者与控制者的角色退出,把主导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从而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种信任下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好的自尊感、责任感。与其总是一味对孩子说“不”,不如把这选择的权力还给孩子。慢慢的,当你愿意去相信孩子时,孩子也会更加信任你,相信你说的,便不会在以身试险。
该出手时就出手
碰到孩子不听话时,说再多也是没用,因此家长该出手制止的时候,应该要毫不犹豫、马上出手。孩子会闹别扭、会发脾气、会哭闹,请家长要允许孩子出现不满情绪,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忍住、冷静,别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的风波,如若唠叨没有用,干预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作法。没多久你会发现,当你没有答应孩子的无理请求时,孩子便好似懂了游戏规则,还能冷静地接受。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史坦纳说:“教育孩子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当你发现孩子的作为会让你感到为难时,就是身为家长应当要去学习的时候了。教育孩子不是只有一代、一代的经验沿袭,而是一次一次地教育更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87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