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情感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情感发展
皮亚杰是20世纪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和发展研究领域。但是,皮亚杰的理论不仅仅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还强调了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情感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情感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在这些阶段中,儿童通过经验和互动来逐渐发展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等。皮亚杰的理论强调了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认为儿童是自我构建的,而不是被外界塑造的。
2.儿童情感发展
除了认知发展,皮亚杰还关注了儿童情感发展。他认为,儿童的情感和认知是相互关联的,情感对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的情感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调节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强调了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之间互为支持。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感信息。而情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因为情感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4.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情感发展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揭示)
对于学生、老师和父母来说,教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要接受教育,老师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而父母则要监督孩子的学习,做引领者。
如何教育、怎样更好地接受教育,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其中,主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 。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而老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但在我国情况则是完全相反。
通常情况下,老师是班级的“绝对权威”,学生不敢忤逆老师,家长也必须讨好老师。
在信息互动过程中, 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是单方向的 ,很多学生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向老师提问,在老师面前表现得畏手畏脚,师生关系非常不健康。
很多学生在学校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性被打压,学习压力和成绩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明显不利于教育的开展。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名校名班,并非是老师有多么出众的教学才能,而是依靠高压和军事化管理,强迫学生学习。失去了课外活动时间的学生,不得不投身于学习,然而这一切并非为了教育,而是为了学校的“风气”和“升学率”。
从个体教育心理层面看, 畸形的教育永远无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教育会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逼学生学习终究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
皮亚杰的教育观 教育心理学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对象, 一个是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理规律,另一个是研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对后者不太重视,但如今它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主体通过动作达到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断地探索外部环境,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才能逐渐达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平常在家的时候,父母们不应该只要求孩子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孩子多接触、多感受,激发孩子的探索欲,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特别是那些年幼的孩子,父母更是应该如此。
随着动作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会不断发展与提高。
后来,皮亚杰提出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种机制。
图式指的是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 ,可以理解为一个“金字塔系统”或者树状图,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同化和顺应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两种途径, 同化指的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图式之中,从而使得现有的“知识库”更加丰富。
顺应指的是改变图式以适应新刺激 ,这一般适用于学习新的、完全不同的知识。
例如,孩子初学物理知识,就需要改变原来刻板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新内容的学习。
总之,同化和顺应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基本途径,家长们既要重视丰富孩子的现有知识,也要注意促进孩子建立新的思维方法以适应完全不同的刺激,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平衡指的则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均衡状态 ,当你感到现有知识太少,不足以支持你的学习和工作时,就意味着你的同化不足。
当你面临新环境,感到现有的知识类型或者思维方式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你就会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产生质变。
同化与顺应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没有谁能够永远保持平衡,所以平衡是相对的,儿童的认知正是在这样一个“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家长们应该想办法让儿童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例如,在合适的时机向儿童提出一些他们不知道或者颠覆他们认知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就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但距离他提出这一观点已经过去多年,他的理论或许有些晦涩难懂。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 皮亚杰所说的“认知”其实就是智力,与其说他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不如说他致力于找出儿童智力发展的本质。
认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除此之外,皮亚杰还提出了认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年龄层约为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当某一物体从他们眼前消失时,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会认为它消失了,然而刚出生的婴儿会这样认为)。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只会对父母的逗弄作出被动反应,即使用感知运动手段反应外界刺激,和自然界一些低等生物一样。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产生探索的欲望, 产生主动感,由不随意的被动反应转变为随意的主动反应。
细化研究数据表明, 6-7月大的婴儿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他们害怕陌生人,拒绝与母亲分开。
不过父母们也不必因此感到烦恼,这是婴儿的发展规律,是形成亲密关系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为前运算阶段,开始于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符号去指代某样物品。例如,上了幼儿园和学前班之后,儿童学会使用小棒去代替数字,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列竖式等基本数学技巧。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实物来进行教学和指导。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还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以及自我中心和泛灵论。
以泛灵论为例,儿童自己是有生命、有意识地,他就会认为身边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样,例如认为花草树木都有痛觉。对于这一点,随着儿童认识的增加,自然能够知道人类与世间万物的区别。
第三个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为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上都在读小学,在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
不过,由于其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的阶段,因此无法将这种能力运用于抽象问题的解决。
对此,可以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老师可以通过应用题来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而父母则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使用抽象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寓教于乐,总之,纯粹的书本教学只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成熟。
此外,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达到守恒,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儿童思维达到成熟的标志。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儿童面前摆放两个容量相同的玻璃杯,一个是普通的杯子,另一个杯子较长、较细,先往普通杯子里注满水,然后将其倒进另一个玻璃杯,接着问儿童:两个杯子里的水哪个更多?亦或是一样多?
大部分儿童都回答细长杯子里的水更多,只有8岁左右的儿童回答一样多。自此, 皮亚杰认为8岁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他们思维发展的成熟。
第四个阶段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称为形式运算阶段,约为11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形式去解决抽象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好进入中学,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与老师的教学密不可分。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便是 青少年的思维依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形象性,这要求老师和家长不可操之过急,教育应该循序渐进,避免断层式的教育。
此外,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小学成绩很好,但上了中学,成绩便一落千丈。家长不可一味地将其归因于孩子不努力,其适应能力和智力发展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着生理机能的快速发育以及心理的急剧变化,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特别是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从控制、奖励、惩罚转变为劝导、引导、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尚在发展的学科,“教育”不仅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道德、创造性等的学习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加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一味灌输知识只会得不偿失。
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之后,我们应该了解到,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如果孩子年龄小,就要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教育他,不可拔苗助长。
等到孩子开始懂事,就应该学会转变教育方式,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当孩子开始变得叛逆时,最忌讳的就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此时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学会成为孩子的朋友,以身作则,放平心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7891.html
上一篇: 人生观与人格特质之间的联系
下一篇: 心理学:探索梦境和睡眠的神秘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