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助长效应: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 2023-08-11 08:52:43   点击量 : 10969  

作者 : 佚名

社会助长效应: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社会责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这不仅是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问题,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探讨社会助长效应,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社会责任。

社会助长效应: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社会责任

1.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

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也会对企业的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而一旦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还会影响股东的利益,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2.社会责任与员工福利

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也会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员工会感到企业对自己的关心和关注,进而提高工作热情和投入度,更好地为企业工作。而如果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佳,员工会感到企业对自己不关心,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投入度。

3.社会责任与环保

环保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环保事业,保护环境资源。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也会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

4.社会责任与社会安全

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也涉及到社会安全问题。企业应该积极推动社会安全事业,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而一旦企业在社会安全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事业,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没有竞争,没有奖惩,仅仅因为他人在场,便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叫“社会助长”作用。

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心理学家Triolett研究发现:在自行车比赛中,由于观众的在场,车手们的成绩比平时的成绩都要好,于是提出了“社会助长”作用。这项实验引发了心理学们对社会助长现象研究的极大兴趣。

这是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体会到社会助长作用。例如有他人在场时,我们可以背出更多的单词,比赛中可以跑得更快等。这种规律同样适用在动物身上,例如有同类在场时,蚂蚁可以挖掘出很多沙子,交配中的老鼠会表现出更多的性行为。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同样因为他人的在场,我们解数学题时会变得更难错误率更高,走迷宫会花更多时间,直接影响我们的成绩。这么一说,貌似又和上面说的矛盾,该怎么解释呢?

社会心理学家扎荣茨解决了这个矛盾的问题。他提出,个体唤醒会提高简单任务的成绩,而在复杂任务中,则会造成较差的成绩。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厉害的选手会有更积极的唤醒水平,他们期待表现得更好,获得表扬。而对差劲的选手来说,他人在场会让他们会表现得更紧张,成绩也更差。

那是什么造成了社会助长效应?可用以下几点解释:

1、评价顾忌

他人在场会引起我们的焦虑,是因为我们害怕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即“评价顾忌”。例如小明希望老师表扬他,他便会努力在短时间内背出更多的单词。

2、分心

他人的在场,会给认知系统造成负担,也就是分心了。不仅他人在场会给我们造成分心,其他分心事物的出现也会完成影响,例如灯光的突然变亮,也会引起唤醒。

3、纯粹在场

即使没有评价顾忌和分心,仅仅他人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醒。

今天的知识分享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觉得可以话,点个赞呗!

如何克服社会助长的不利影响

战胜拖延症状之社会助长作用

我非常喜欢到图书馆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挑选最安静没人看到的地方,认为这样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学习。可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是学习一小段时间,就开始走神,神游于天地之间,一整天下来,脑袋空空,没有学进去。

有次我无意挑选了,周围有几个人能够看到的地方。结果发现效率提升了很多。

在上面,起到作用的就是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讲的就是,当我们在做自己擅长或者不需要高技术要求的事情时,我们会因为我们身边有其他人而使效率得到提升。

图书馆里的人大多都是来学习的,他们的行为也影响我,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潜意识里的竞争意识。另外当我偷懒时,我就会感到行为与周围不一致的不愉悦,进而让我更专注于学习。

综上如果想战胜拖延,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助长作用。挑选一个利于我们学习或工作的环境,周围有一起学习工作的同学(同事),这样我们的效率就会大幅的提升。

心理学什么是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效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也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及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个体作业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的区别

一、产生原因不同

1、社会助长作用

1)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2)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3)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2、社会抑制作用

心理学家对社会促进问题的实验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N.特里普利特社会促进实验。特里普利特注意到自行车骑手在有竞争者时比自己单独练习时骑得快,因此设计了一项实验以探究儿童在有他人在场时是否会做得更快。结

果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儿童在拉钓鱼线的作业上,在有他人在场的群体情境中比独自一人时拉得更快。于是他提出,他人在场可刺激个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发展不同

1、社会助长作用

1897年,特里普里特(N.Trip1ett)在《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目的在于考察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实验报告。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第二种情境是让一个人跑步伴同。

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表明,在单独骑时,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为31英里;在竞赛的情况下,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2、社会抑制作用

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紧张。这种心理紧张主要是由于个体想从群体中得到尊重和赞许的愿望与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三、作用不同

1、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奥尔波特认为产生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有这样几方面:

1)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2)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3)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2、社会抑制作用

心理学家都赞同扎永茨关于他人的存在可增进个体驱力或动机的观点,但对驱力的本质则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他人的存在会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是一种天生的倾向;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人的存在可转移或分散个体的注意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抑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助长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73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