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蔽效应的影响: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的

心理健康 2023-08-10 14:02:36   点击量 : 9612  

作者 : 心理学栏目小组

掩蔽效应的影响: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的

掩蔽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过程。掩蔽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特定因素的关注程度过高,导致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只关注某个品牌的产品,而忽略了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在面试时只关注候选人的某个优点,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表现。这些例子都体现了掩蔽效应对于我们决策和判断的影响。

掩蔽效应的影响: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的?

掩蔽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认知心理学角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掩蔽效应是由于人们的注意力有限所导致的。人的注意力有限,当关注某个特定因素时,就会忽略其他因素。这种现象被称为“选择性注意力”,即人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

二、行为经济学角度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掩蔽效应是由于人们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偏见等。掩蔽效应就是一种认知偏差,它会影响人们的决策,从而导致不理性的行为。

三、社会心理学角度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掩蔽效应是由于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往往会采用“快速思考”的方式,即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快速做出决策。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但也容易导致掩蔽效应的产生。

总之,掩蔽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从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掩蔽效应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做决策和判断时应该注意避免掩蔽效应的影响,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它是如何影响我们决策的?

人们经常喜欢将一些学科贯以科学之名,比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似乎这样就取得了高贵的地位,符合了现代性。

但问题是,并不是把名称加上科学两个字就自动成为了科学。要成为科学,它必定是要符合科学的特征的。

那么,科学的特征是什么呢?

科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科学是可证否的,也就是可以找到方法来证明它是否是错误的。

探讨人文科学是不是科学,就可以问一问,它的一些观点是否可以证否。

文学可以使人感动,但你很难说可以证明它是错的。大多数文学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并不是错的,它不真实,但对读者来说却有价值。

哲学倒是可以探讨对错,论辩双方各执一词,但却谁也证明不了对方是错误的。因为本质上许多哲学观点是与人相关的,而非与自然相关,前者不具有后者的客观性。

比如道德的概念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和地域均有所不同。有一些所谓的普世概念也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普世。

宗教观念谈人应该有信仰。什么是信仰?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试图弄清楚为什么相信,你只需要去相信。这与迷信有共通之处,因为后者是一样不需要弄明白为什么相信的。

普世价值却不一样,它似乎有很多理由去相信。当你去质疑的时候,他会旁证博引古人的观点、专家的观点、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观点,但是他却无法提供数据、符合逻辑的证明以及可重复的实验。而后者才是科学的验证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科学并算不上是一门科学。但显然,人文科学对我们的决策影响巨大。

有时候与人论争,常会有秀才遇上兵之感觉,道理辩不过情感。在这里,科学之方法似乎并不能起作用。

这是因为人脑的进化是先有了情绪脑,才有了理智脑。而我们的大部分决策其实是在情绪脑的控制之下的,只有在涉及到少数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才会启用理智脑。

这可能是因为理智脑的运行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情绪脑却成本极低,不需要太耗神费力,很多决策甚至是自动进行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这么做,只是微妙的情绪在后台为我们自动做出了选择。

即便理智脑发挥了作用,它所做出的决策也不一定就是理智的。因为,做出理智的决策需要收集完美的信息,而这一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理智决策还需要掌握一套理智的方法,即逻辑推演能力,而这个方法却不是可以自动获得的,它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才能掌握。

因此,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决策都不是绝对理智的,它受到我们各种各样情绪的影响。少数所谓的理智,也只能是相对的理智。

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科学虽然算不上是一门科学,但是对我们的决策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科学它可以打动我们的情绪,并通过情绪来影响我们的决策。

在无法实现绝对理智的时候,这样的做法是一种成本较低,相对取巧的做法。也许在多数时候,这样的做法是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因为这是生命进化的大数定律。

但是,在有的时候,当生命探讨进入了更加本真的状态,当我们在破除过往的习惯和权威,当我们准备创造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那极小的可能。

因为,有时候极小会变成极大。

因此我们尊重人文,但它绝不能替代科学。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效应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效应包括外观和形象、接触和互动、情绪和偏见等。

1、外观和形象

外貌、仪表、举止等外在因素会对人的第一印象产生影响。比如,一个人穿着得体、仪表端庄,可能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通常会对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因为他们在价值观、经历、背景等方面有共同点。此外,具有吸引力的人通常会让人更愿意与之交往。

2、接触和互动

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互动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多次交流和合作,人们会对他人的能力和性格有更深入的了解。人们通常会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比如民族、地域、职业等。这种归属感会影响人们对其他群体的认知和判断,有时候会导致偏见和歧视。

3、情绪和偏见

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经历会影响对他人的判断。比如,一个人在愉快的情绪下可能会对他人更加宽容和友好,而在消极情绪下可能更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人们通常会对某些人群产生认知定势和偏见,比如认为某个民族的人擅长某种技能,或者认为某个性别的人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这种偏见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

社会知觉影响因素:

1、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人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2、动机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把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排除掉,集中于他感兴趣的;同理,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3、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人类的听觉系统有哪些感知特性 如何被音感编码

  许多科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听觉系统对声音的感知特性,下面介绍已经用在MPEG Audio压缩编码算法中的三个特性:响度、音高和掩蔽效应。

  .1.1. 对响度的感知

  声音的响度就是声音的强弱。在物理上,声音的响度使用客观测量单位来度量,即dyn/cm2(达因/平方厘米)(声压)或W/cm2(瓦特/平方厘米)(声强)。在心理上,主观感觉的声音强弱使用响度级“方(phon)”或者“宋(sone)”来度量。这两种感知声音强弱的计量单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但是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当声音弱到人的耳朵刚刚可以听见时,我们称此时的声音强度为“听阈”。例如,1 kHz纯音的声强达到10-16w/cm2(定义成零dB声强级)时,人耳刚能听到,此时的主观响度级定为零方。实验表明,听阈是随频率变化的。测出的“听阈—频率”曲线如图9-01所示。图中最靠下面的一根曲线叫做“零方等响度级”曲线,也称“绝对听阈”曲线,即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

  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声音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实验表明,如果频率为1 kHz的纯音的声强级达到120 dB左右时,人的耳朵就感到疼痛,这个阈值称为“痛阈”。对不同的频率进行测量,可以得到“痛阈—频率”曲线,如图9-01中最靠上面所示的一根曲线。这条曲线也就是120方等响度级曲线。

  在“听阈—频率”曲线和“痛阈—频率”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这个范围内的等响度级曲线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出来的。由图9-01可以看出,1 kHz的10 dB的声音和200 Hz的30 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

  ????????????????????图9-01 “听阈—频率”曲线

  图9-01说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其中对2 kHz~4 kHz范围的信号最为敏感,幅度很低的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和高频区,能被人耳听到的信号幅度要高得多。

  .1.2. 对音高的感知

  客观上用频率来表示声音的音高,其单位是Hz。而主观感觉的音高单位则是“美(Mel)”,主观音高与客观音高的关系是


其中的单位为Hz,这也是两个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单位。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范围,即从听阈到痛阈。同样,人耳对频率的感觉也有一个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最低频率约20 Hz,最高频率约18000 Hz。正如测量响度时是以1 kHz纯音为基准一样,在测量音高时则以40 dB声强为基准,并且同样由主观感觉来确定。

  测量主观音高时,让实验者听两个声强级为40 dB的纯音,固定其中一个纯音的频率,调节另一个纯音的频率,直到他感到后者的音高为前者的两倍,就标定这两个声音的音高差为两倍。实验表明,音高与频率之间也不是线性关系。测出的“音高—频率”曲线如图9-02所示。

  

  ????????????????图9-02 “音高—频率”曲线

  .1.3. 掩蔽效应

  一种频率的声音阻碍听觉系统感受另一种频率的声音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前者称为掩蔽声音(masking tone),后者称为被掩蔽声音(masked tone)。掩蔽可分成频域掩蔽和时域掩蔽。

  1. 频域掩蔽

  一个强纯音会掩蔽在其附近同时发声的弱纯音,这种特性称为频域掩蔽,也称同时掩蔽(simultaneous masking)。如图9-03所示,一个声强为60 dB、频率为1000 Hz的纯音,另外还有一个1100 Hz的纯音,前者比后者高18 dB,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耳朵就只能听到那个1000 Hz的强音。如果有一个1000 Hz的纯音和一个声强比它低18 dB的2000 Hz的纯音,那么我们的耳朵将会同时听到这两个声音。要想让2000 Hz的纯音也听不到,则需要把它降到比1000 Hz的纯音低45 dB。一般来说,弱纯音离强纯音越近就越容易被掩蔽。

  图9-03 声强为60 dB、频率为1000 Hz纯音的掩蔽效应

  在图9-04中的一组曲线分别表示频率为250 Hz、1 kHz、4 kHz和8 kHz纯音的掩蔽效应,它们的声强均为60 dB。从图中可以看到:①在250 Hz、1 kHz、4 kHz和8 kHz纯音附近,对其他纯音的掩蔽效果最明显,②低频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纯音,但高频纯音对低频纯音的掩蔽作用则不明显。

????????

  图9-04 不同纯音的掩蔽效应曲线

  

  由于声音频率与掩蔽曲线不是线性关系,为从感知上来统一度量声音频率,引入了“临界频带(critical band)”的概念。通常认为,在20 Hz到16 kHz范围内有24个临界频带,如表9-01所示。临界频带的单位叫Bark(巴克),

  1 Bark = 一个临界频带的宽度

  (频率)< 500 Hz的情况下, 1 Bark???/100

  (频率) > 500 Hz的情况下, 1Bark???9 + 4log(

  /1000)

  以上我们讨论了响度、音高和掩蔽效应,尤其是人的主观感觉。其中掩蔽效应尤为重要,它是心理声学模型的基础。

  表9-01 临界频带[16]

  

  2. 时域掩蔽

  除了同时发出的声音之间有掩蔽现象之外,在时间上相邻的声音之间也有掩蔽现象,并且称为时域掩蔽。时域掩蔽又分为超前掩蔽(pre-masking)和滞后掩蔽(post-masking),如图9-05所示。产生时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说,超前掩蔽很短,只有大约5~20 ms,而滞后掩蔽可以持续50~200 ms。这个区别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图9-05时域掩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586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