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分离: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这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健康 2023-08-10 12:39:17   点击量 : 12333  

作者 : 心理学栏目小组

课题分离: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自信心则是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遭遇挫折,从而导致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为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课题分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课题分离: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 课题分离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题分离是指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逐个完成,最终达到整个学习目标的方法。通过课题分离,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习任务的要求和难度,逐步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同时,也会得到小小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2. 课题分离有助于减轻学习的压力

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从而感到压力和焦虑。通过课题分离,学生可以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目标,减轻学习的压力,降低焦虑情绪。同时,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积累自信心,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挑战。

3. 课题分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课题分离需要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并合理分配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计划,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4. 课题分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小小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不断地完成任务,学生会逐渐掌握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挑战。

总之,课题分离是提高学习自信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课题分离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成绩。

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这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 ◆ ◆

文?| 李家小猫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节目里:

彭晏畅说:“越长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觉这个世界很复杂。”

黄磊说:“年纪越大经历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简单。”

你是否常常对烦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已经很久没有平心静气地与自己的心灵来一场对话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 你是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书中采用一个烦恼不已的青年通过与哲人“对话”,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人可以随便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通过青年了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后整个人变得豁然开朗这样一个故事,带我们一步步走进阿德勒心理学和阿德勒思想。


《被讨厌的心理学》有两位作者。岸见一郎,是一名哲学家。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同时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很多心理学家也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他认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学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无论之前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间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青年认为朋友也许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是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抑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等原因而导致他无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他认为青年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同时,如果踏出家门一步,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还有一个女孩,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自己有脸红恐惧症,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孩表白,内心非常痛苦,来找阿德勒咨询。阿德勒告诉她,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很明显。

只要有脸红恐惧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脸红恐惧症成为了她逃避现实的一种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是却迟迟不动,内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实可能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静下来思考我们现在就这样僵持着维持现状的目的是什么,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如果认为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那么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改变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有时候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如果你处处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活,你就处处受到驱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会很难受。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你说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会的认可吗?万维钢老师提出的观点很值得借鉴,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但你可以这么想:你可以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你做得好别人自然会认可 ——但是你不应该直接追求认可,不应该被认可牵着走。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一般父母会怎么做?想尽办法上辅导班、请家教,再不听甚至打骂的也有。

但是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肯定避免不了冲突。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甚至报复家长。我们听到很多青少年自残、做各种出格的事情,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家长。

那分离课题,就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管吗?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会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如此一来,察觉到父母变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今后该如何做这一课题了,他可能会寻求帮助,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学习……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应当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包括信任这一问题也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作者岸见一郎爱打一个比方是,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就像接受心里咨询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可以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自由。

越是现代社会,越容易接受课题分离。我们看现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最不爱听亲戚唠叨。长辈们已经习惯了对他人生活的横加干涉,一见面问长问短……可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课题分离。

你的男/女朋友,特别结婚以后,你发现了很多缺点,总想试图去改变对方。可是你越说对方越烦,甚至嫌弃你唠叨,对方不仅没有改变,自己还生了一肚子的气。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所以即使是亲密关系,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不愿意学习的例子,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阿德勒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我们如何能够获得幸福?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是就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所以这种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考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具体如何积极地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总而言之,以贡献感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感。

说到贡献感,我们必须知道你并非只属于一个共同体!有些人对工作单位有很强的归属感,结果一旦被裁员、或者退休,就很难受了,就好像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抛弃了一样。

其实这只不过中从公司这个小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你属于家庭、你属于社会、你属于国家、你属于全人类,无论怎样,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

比如你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很不好,老师成天数落你,同学们也在老师的带动下笑话你,你在学校这个共同体里受欺负、功课不好或者是根本无法适应学校这个系统 -—这等于是被自己特别在意的一个共同体排斥,这个感觉很不好。那么阿德勒的建议是在一个共同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想想更大的共同体。

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有时甚至会陷入家庭冷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样中所受的苦,在这个小集体里的这点冲突,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当然也不是说就应该回避问题,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别的地方并没有排斥你。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阿德勒这个“共同体感觉”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和别人建立横向的关系,也就是人人平等。再进一步,你要把别人看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其实绝大多数人和你并没有竞争关系,没人一天到晚盯着你较劲。现代陌生人社会中平等合作的关系其实是最简单的。

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分为三步:

?第一步叫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你不能自我欺骗。比如这次考试考了60分,如果你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我实际水平比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骗。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确实不够,然后下次继续努力。关注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第二步叫 “他者信赖”。 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能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第三步叫 “他者贡献”。 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是他者贡献。

但是做贡献可不是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社交恐惧症或者其他,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像是在诡辩。看到最后其实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在“现实”和“我的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地带,叫做“我的选择”。我选择有勇气去接纳拥抱,我选择有勇气去改变。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先不要光顾着抱怨。尝试改变一下视角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这件事是想教会我什么?然后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课题分离,你的课题就请你直面对待

读罗振宇等人著作的《逻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到第四章“商业思维升级”中“如何打造你的联盟”的时候,感触颇深。因为这一段讲的是和每个社会人息息相关的职场上的问题。

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一名编辑,因为老板工资给的少,他就编辑着能用但质量并不算高的文章。虽然不至于丢了工作,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几年自己的水平下降得厉害,出去找工作都不一定能找到。但是他还是深陷于这个死循环中:老板给的工资少,所以他就凑活;他这么凑活,老板就给他更少的工资。

看完这一段的时候,想起了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主张的课题分离理论。简单的理解,就是将我们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然后面对自己的课题全力以赴。至于别人的课题,你选择尊重就好。

课题分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亦或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

所以,面对“逻辑思维”中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怎么样,这是我们自己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老板给你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你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成为有着主动性人格的人,要将自己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塑造起来。

一个人的自尊是来自内在的,尊严感不是来自于别人怎么看自己,不是来自于跟别人怎么比较,不是来自于别人怎么对待我,而是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当一个人有了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时候,他才会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对他,所以他故意要做那些跟别人对着干的事。

所以在职场上,既然选择了这个公司,作为员工,你的人生课题就是尽自己的全力,将这份工作做到最好。而作为公司的领导,他的人生课题就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联盟。

“逻辑思维”中就指出,作为一个管理者,身上都有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培养他人成长;如果员工要离职,也没有必要刀剑相向,反而可以笑脸相对,有条件的可以成立“前员工俱乐部”,让即将或已经离职的前员工继续享受“前员工”福利;如果员工想要自己去创业,管理者也没有必要害怕对方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各种添堵,相反的,可以孵化自己的员工去创业,甚至还可以让自己拥有更优化的资源。

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在考虑公司发展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员工的发展,一定要让员工知道他的目标和你的目标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

在自己前进的路上,就勇敢地将别人的课题切割出自己的人生吧!我们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给予了自己什么,而是我们能如何利用别人给予的东西,直面对待自己的课题,从而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做错一点点事就觉得自己很没用,总是自卑不开心怎么调节心态?

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或者没有用,并不取决于他做了什么事情,而是取决于他自己的看法。不是取决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是取决于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想要从这种自卑不开心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浅层的方式可以从认知行为方面着手。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个错误观念:以偏概全,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失败而全盘否定自己,这种思维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情绪。我们需要纠正这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

当然更深层次的是处理早年的生命经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一个人零到六岁的经历奠定了人格的基础。一个人自卑,是因为早年的经历中不被肯定。所以在成年以后,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能够激活早年的痛苦记忆: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一无是处的。需要用自由联想、意象对话、梦的解析或者其他的方式发掘潜意识中被压抑的自我否定,把早年自己被遗忘的经历还原出来,从一个更客观的,成年的人的角度去重新体验重塑感觉。看到内心的自卑小孩,接纳这份自卑是自己的一部分,告别这个自卑的小孩

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犯错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否定自己犯错的态度。 你做错一点点事你不应感到自卑,有了犯错能够改正过来,才能进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常的心理看待犯错,能够经得起自己做错一点点事,经得起自己犯错你才能接受下一次的挑战,如果接受不起,你是很难正视一切,选择逃避。 犯错了不害怕,需要好好的去锻炼自己。

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你要冷静下来多思考,有犯错就要从中的汲取教训,改正过来才能进步。接受自己的犯错,这没有什么羞耻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现象,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立起来。

换个角度去想,事情就会不一样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经过了一千次都是失败的,但是爱迪生从未感到的失落,焦虑,而是换个角度去想,说明了我研发出一千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方法。因此, 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会变得更美。

人的经历中不可能是事事顺利,样样随心的,但是如果你做错了一点点事你要以积极的心理面对,有错就会有对的时候,错的时候你就要从要多去学习。 不要因为做错了一丁点的事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依然要一如既往的努力,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心态面对。

调节好心情,不要看心情生活着,做错了能改正过来你应该感到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自己要驾驭好自己的心情,不要被心情驾驭你。人都有错的时候,也有对的时候, 不可能什么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尽量做到最好。

不要给自己太苛刻的要求,过于苛刻反而适得其反,适当的放松会发挥得更好,有时候,把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有发生的事,小心谨慎,把有发生的事情当做没有发生的事情,放松的面对,用心的去实行。

有自信的人不会害怕自己做错一点点的事,反而把它当做是人生的宝贵经验,你要更新思想,用积极的思想去面对发生的事情,把它当做是一种人生的考验,有考验才能让自己在下一步做得更好。相信自己,怀抱信心面对一切。

看看名人传记的书,增强自己的自信,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正确的思想,不自卑,做错了就重新去做好。

总结:正确的心理看待做错一点点的事,错了就改,相信自己,合理的要求自己,换个角度去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希望你能看到我的分享,因为我知道,这样活着,很痛、很累。

我们一直在负重前行。

别人负重前行是奉献,我们负重前行是自虐。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当然现在也有一点,同病相怜,谈谈我的看法吧。


其实生活中的事到底是什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怎么看。

就拿做错事来看,有的人完全无感,甚至还会推脱责任,有的则像你我一样,犯了一点点小错就会自责、自卑。

我们不妨换个场景,当你独处的时候,摔坏了一只杯子,你会觉得自己没用么?

基本不会。

那如果在公共场合呢?

你肯定会。

所以 我们真正在意的不是自己有没有用,而是在别人眼里,我们怎样。

在做错事后,除了觉得自己没用,我们最多想的就是,他们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觉得我特别没用吗?

对于自己能力如何,我们的判断标准完全取决于他人。而别人呢?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你的错误。

我们在苦苦维护的,都是想象中的完美自我 ,因为我们缺乏安全感,所以哪怕一点点的缺点、错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灾难,是对完美自我的巨大冲击。

我们是在拿着放大镜生活 ,所有的自我瑕疵都是不被允许的。

这样下去,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什么也不敢做了,做什么都怕犯错,束手束脚,就像被自己封印一样, 非常憋屈 ,非常难受。

在工作中,如履薄冰,做个决定想半天,生怕出错,效率极低。即使决定做出,还会非常紧张:这个决定会不会做错呀,我要不要重新决策。每天下来都非常疲惫。

在生活中呢,蹑手蹑脚,出去玩也放不开自己,因为怕出丑。

恐惧、怕,充斥在我们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生活还美好吗?不,它简直就是一场处处有危险的 恐怖故事 。


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下定决心!

而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自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乞丐,在别人眼里,我就是0,没什么好失去的。

1.就算别人认为我能力不行,又能怎样

在犯错误觉得自己没用时,你要反问自己一句:就算别人认为我能力不行,又能怎么样呢?我会失去什么?

很多时候,都是nothing!打破杯子,你认为我是个毛手毛脚的人,那又能怎样呢?能影响我的什么?因为你的评价,我会变丑吗,我会少块肉吗?我会不能升职吗?

NO!

每次多问自己,多告诉自己,你认为我不行,那又能怎样。

2.怎么看我,那是别人的事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过一个理论,叫“课题分离”。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把别人要解的题自己来解。

就比如,别人怎么看我这事。别人怎么看我,那是别人的课题,我决定不了。你把这个题总是拿来自己解,就像背着一个人负重前行,生活的重担本来就够重的了,你还背了一个其他人,你说是不是更累。

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别人负重前行是奉献,我们是自虐。

而且别人也不会体会到什么岁月静好。

所以,再犯错时,告诉自己: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不该去解,也解不了。

我们这样的人,就是生活的太紧了,总像一只惊弓的鸟。

不妨尝试,放下自我,尝试尽情绽放, 从一个不再顾忌他人的爽朗的笑开始,从一个不在意他人眼光的眼神开始 。

为自己建立新的思维习惯、反应模式。

加油!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李晓文:

你好,似乎你也觉得自己对自己有点太过苛责,做错一点点事情就觉得自己很没用,其实是不合理的,那仅仅是这件事没有做好,不该把这个人完全否定了啊,这个惩罚太过了。

你可以想想,自己是如何成为一个对自己如此苛刻的人的呢?如果不对自己要求这么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有就是如何才能做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呢?如果从根本上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些问题必须由你来想清楚,你才能在每一个选择中朝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做出选择。

想清楚这些问题也许没有那么容易,也许这也是每个人一生要去面对的课题,需要看到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有谁会影响到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不喜欢现在这样对自己的态度,那我想要对自己是什么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记住以下几点就可以

1、做自己的事情让别人说去,做错了不要自卑,自卑是最潜在的杀手干嘛要自卑改正了就行了,不要求别人怎看。如果

2、大家都很忙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谁也不会把你那一点点小错误放心上,谁都有错误时候人之常情

3、总是纠结自己犯的那一点小错误就不对了你要想办法证明自己比自卑强,自卑只会让你堕落,还不如忘记它勇往直前做自己会得来别人赞赏的目光,所以啊别自卑没用,自信稍微对自己多欣赏一点儿反而给自己和他人更容易接触的机会

你的要求太过完美了,何必呢?你要知道世上无完人,就算是老天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

看淡得失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因为在同一时间,你不可能既欣赏天空,又欣赏大地,你只能得其一。

收起你的分别心吧!分那么清干啥?发生好事不一定就是好事,它容易让你产生骄傲,有可能因此摔得更疼。而坏事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可以让你反省自我,修正行为,沿正确的道路走向成功。

放下你的悔恨吧,就算让你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事情也还是会那样发生,因为它一定是想让你明白一些什么道理,才不得不那样发生。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所思所想,和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经常会让你感到自卑,它们之所以这样发生,就是为了修炼你,不让你自卑。你一旦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将无往而不利。

做错一点小事就觉得自己没用,很自责,这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可能因为你本身带有一点点敏感吧,对任何小事都比较在意。

做错的事 情感 到自责是正常的,太如果太过自责的话就有些怯懦了。错误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而为的,一种是无意识的,故意犯错就会受到内心的自责,无意识不小心犯错可以原谅自己。因为错误可以让你成长,不要太自卑。

自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摆正心态。你并不是比别人笨,只是你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已。做错一点小事就觉得自己没用,就证明你很有责任心,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好。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首先就要全方位的认识自己,要懂得鼓励自己,懂得认可自己,才不会让自己太过于自卑。

自卑就从调整心态开始。我觉得从每天一睁眼开始,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毕竟昨天成为过去,无法改变,不让让昨天的烦恼影响今天的心情。一切从现在开始!

做错一点点事情就觉得自己很没用,可能是我们的认识方式在作祟。

打个比方:

比如我在某一天起床晚了,上班要迟到了。我可能在一边匆忙准备的时候,一边会不自觉的想:

我今天上班要迟到了。

万一被领导发现了怎么办?

他可能会觉得我是一个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人,虽然我是第一次,但他就是一个小题大做的人。

我新接受的项目他万一给了别人做怎么办?

我没有项目做那我这个月的信用卡怎么办?

我可能会被银行催债吧。

电话万一打到单位或者打个朋友该有多丢人。

我自己真没用。

我们的自动化思维就是这么可怕,把我们一步一步的引入到嘴悲惨的那个想法中去。

所以当做错一点点小事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现在的“一点点小事”,把问题解决好。

当自动化思维一旦启动,我们可以喝一口水或者改变一下原来的姿势,马上停止这些糟糕的想法。

如果真的想到了自己很没用,那不妨在想想看,自己是真的这么没用吗?自己以前做过很多的事情,说明自己是一个很能干的人。

所以,不要让那些不合理的自动化思维困扰住你,不要让不合理的认知干扰你的情绪。

我是心理咨询师。

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楼里的各位老师都提到了,我就从生活的方面小说几点吧。

1、首先评估自身目前的状态等级。 自卑不开心,源于你对自己的高要求,以及可能存在一点点的完美主义。要克服这点你需要先评估自己目前的状况程度。这部分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

2、找寻曾经令你快乐的经验。 找到后,效仿它,让自己拥有同款开心快乐。

3、允许自己犯错。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我们对古来圣贤之辈的评价都有正反两面,圣贤都犯过错,我们又如何要求自己完美无瑕呢?毕竟瑕不掩瑜嘛,对不对

4、事后洗个热水澡,给自己一个拥抱。 孤独的时候,热水给你温暖,拥抱给你安慰。然后总结经验和教训,下一次做的更好。失败是成功之母,不开心之后,也要收拾心情,继续向前走。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每时每刻,相信你自己!接受你自己!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人无完人,对自己的缺点不要念念不忘,你觉得敏感的事情其他人不一定在意,不要老想着自己的缺点或缺陷,人们在实际交往更容易接受有缺点人。

  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自信心,做人要坦诚,对于不知道的东西要坦白的承认,这不仅不会损害你的形象,还能给人你诚实可信的感觉,在别人取得成就时也要勇于承认,并致以赞美;在别人讲话时你没必要用机智幽默的插话来博取好感,你只要认真听就好了,大多数人喜欢听众。

  多做 体育 运动,找一项运动坚持下去,比如跑步或者游泳,运动增强自信心,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自信心强大又持久,独立运动者知道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更易在各方面接受自己,自信心随之而来。

新东方百日行动派—学习总结

感恩遇见这次的学习,感谢新东方老师的指导,感谢小伙伴的点赞鼓励。虽然活动即将结束,但我会在未来之路坚持继续学习。

说来也巧,我是无意间进入这个活动的,看到“百日”、“行动”、“父母成长”关键字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其实在进入这个活动前,我都不知道新东方也有家庭教育这块,以为只有新东方英语, 再一次证明了个人认知的局限性 。我是喜欢学习的,喜欢读书的,只是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力比较低,读书了也有很多理解不透。加入后发现这个活动真的很赞,所选的书都是父母成长和育儿的,简直太棒了。而且还有考试在群里分享和督促打卡,还有小伙伴一起加油,还有礼品,诱惑力十足。我是3.21加入的,加入的是10班,那时班群里只有10个小伙伴,现在已经有210+个人了。每一个人背后是一个家庭,收益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那时因为疫情,娃还在老家。我想,既然有这个学习的机会,我要加油坚持学习。第一天把前面两本书都听了,认真地做了笔记。给自己点个赞。这23本书是我30年来接触过的最多的书了。30岁开始读书,不晚,这是一个好开始。

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就要认真的学习。每天学习打卡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真心佩服那些积分那么高的人怎么做到的,他们真的比我努力。其实以前没使用过小打卡,后面发现优秀的人的打卡圈都不少,且善于思考。 优秀的人都在学习,你有什么理由要懒惰呢? 刚开始在圈子里互动比较少,只是把笔记拍照打卡了,后面发现,获得别人的点赞是件开心的事情,然后我也去给别人点赞、评论。第51天分水岭的时候,我的打卡居然被老师置顶了,内心有一种喜悦感,比买到五折的好东西还开心。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用导图的方式去记录,结果被认可了,所以我很开心,有一种被看见的成就感。 第一次做一件事情的体验会被潜意识记录下来,如果潜意识体会到的是喜悦、快乐,那潜意识就会驱动你去做更多这样的事情,然后良性循环就开始了,你的自发性就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同样,如果你第一次做事时体验到的是羞耻,悲伤的感觉,那潜意识就会自动逃避和压抑,然后越逃避就越没有机会练习做好,越做不好就越没自信,恶性循环就产生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确实需要多给予别人正面的肯定,不管是伴侣,父母,孩子,还是同事,陌生人,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即使是对一件小事的赞美,我们都要表达出来。比如“谢谢你帮助我开门,你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真诚地表达你的赞美,让对方接收到你的爱。记住,赞美一定会使我们变得更好。 把一个人变得更好之前不要把他变得更糟。最后一次置顶居然是我为自己拉票。对,我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和认可,这会增加我的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通过多做事,并且做成功,然后让别人给你点赞、认可,特别是重要的人的认可,这样就会增加你的自信心。

解琪老师以音频+思维导图+文稿的方式进行了23本育儿育己书籍的学习。从选书和讲书的顺序,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整体23本书,我觉得主题是 《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 教育的终点就是孩子真正的独立 。在充足的心理营养滋养下,孩子这个种子终究会 盛开生命的五朵金花,即独立自主,爱的能力,安全感,价值观,与别人链接。这样的孩子的人生会很绽放。 我自己理解整个学习是包括3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个人成长,第二大部分是如何做父母,第三大部分是如何教育孩子。解琪老师在讲的时候是拆开来讲的,这样更能让我们一边成长自己,一边教育孩子,更能让我们多多思考育儿与育己的关系。

第一大部分关于个人成长,第一本书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从接纳这个点入手,先让我们接纳自己。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纳伴侣,孩子和他人。 做到接纳才能有好的亲子关系,有好的关系才能进行教育,不然都是白搭。 接纳是幸福的开始,是改变的开始。第一本书的接纳也说明了父母成长的重要性,是育儿之路成长自己的第一步。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代替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 做父母的一定要成长自己,育儿先育己。在 《了不起的我》 一书中,老师用“骑象人”的隐喻比喻了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也给我们指明了改变潜意识的方式, 识别行为背后的限制性信念,然后用小步慢走,改变环境场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自我的旧的模式 。书中还讲解了自我改变时遇到的绊脚石以及解决之道。我们经常为自己停留在舒适区找理由,总是以成果为目进行改变而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并且认为改变一定是快乐的。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成长没有捷径,需要用心,需要用力,需要坚持,我们会经历结束、迷茫、重生的阶段 。女性作为孩子的妈妈,背负着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女性在职场上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在 《理性的抉择》 告诉我们女性其实在职场上有高的人际感度、适当的抗压、自信水平的优点,也说了一些帮助女性职场成长的技巧,是职场妈妈的职场成长之书。在人生长河中那么多压力,怎么办?这在 《内在疗愈》 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它告诉我们当心理生病时如何治愈自己,如何处理那么多外界的压力,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地生活着。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第一关系,是一个家的定海神针 。 《亲密伴侣》 给我们揪出了阻碍亲密关系的怪兽,即投射性认同,角色的变化,权力争斗以及家族谱系。夫妻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在一段关系里面,我们都要是独立的人,不要对对方有期待,当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要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感受,真诚地表达我们的请求 。夫妻之间如果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那一定是某一方的安全感严重不足。夫妻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其中沟通中最重要的是倾听,多听少问,不打断,不评判,要同理,要共情。不要在情绪中做沟通,因为那样达不到效果,处在情绪中的你容易以指责式的方式开头,然后沟通就崩溃了。 一定要给对方好的感受,对方才会愿意和你沟通。 另外,关系中不要带着期待,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可以学习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看看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后用请求的方式表达出来,你可以表达你内心的需求,表达出来,对方做不做都没关系,你只管表达,你是自己需求的负责人。

第二大部分关于做父母, 《园丁与木匠》 告诉我们,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我们要做园丁,做孩子的示范者、引导者、守护者以及师傅。 成长的主角是孩子,父母能做的是提供环境,阳光就是父母的爱,土壤就是家庭的氛围、水就是父母的语言。 提供爱、温馨的家庭环境,正向的语言,那孩子就会长得好。同样在 《孩子是个哲学家》 中,作者说 我们要虚心请教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习 ,学习孩子待人交往的真诚坦荡,学习孩子大方地表达自己的爱,学习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另外,针对如何做好父母, 《父母的格局》 向我们介绍了做父母的四大智慧,即做理解孩子父母、还给孩子选择、给孩子时间、放孩子独立。关于爸爸的育儿,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揭示了爸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爸爸在育儿中发挥作用。确实, 爸爸的一句肯定和赞美抵妈妈的五十句 。我们要做 《让孩子心悦诚服》 的父母,做少操心,更权威的父母,管理好父母自己的情绪,做发现孩子优点的伯乐,高效地帮助孩子学习。我们要做 《终身成长》 的父母,用成长型的思维看待自己,看待孩子的成长。看待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要学会拔高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把时间纬度加上,学会升维,我们就不会被现实的问题迷惑。 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我们不能给予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 孩子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他并不属于我们,我们要让他独立,让他走得比我们更远。

第三大部分关于教孩子,整体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原则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关于孩子成长中各种教育的实际操作的。第一部分中 《爱、金钱和孩子》 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育儿重点不同,也指明了咱们中国父母育儿观的选择。那面对如此多的育儿选择。 《养育的选择》 为我们指明了育儿的三大原则, 即无条件地接纳感受,有规则地接受行为,给孩子提供持续稳定的情感支持和诚恳具体的表扬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快乐和教育,在养育中要用科学的思维分析和处理孩子的乱发脾气、竞争意识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父母.挑战》 为我们明确了孩子偏差行为背后的四大动机:求关注、争夺权力、惩罚报复、自暴自弃。 孩子每一个行为都有正向动机 ,父母要识别出来,然后才能引导,给予孩子真正的爱,不要让孩子感受不到你的爱。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 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主动和我们合作。 父母的语言具有渗透性,父母要说正向的语言 , 达到一定量的正向输入就会形成孩子积极的信念系统 。多给予孩子有效的赞赏,比如:“我注意到你自己学会穿裤子了,这次只用了3分钟,比上次有进步,给你点赞”。 丰富孩子的内在,内在拥有,外在成为。《游戏力》 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游戏力育儿的方法,通过游戏力可以和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让孩子远离孤独;培养孩子自信和情绪恢复力。在开展游戏力育儿时父母要善于观察、跟随孩子的节奏、善于引导,同时 也可以用游戏力为自己续杯加油 。第二部分中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为父母指明了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父母要如何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大脑力,学习力,科学力,思考力以及软实力,这才是未来人才所需。未来需要一个 会探索,懂观察,会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提炼的学习型人才 。 《儿童时间管理全书》 告诉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好时间更是自控力,专注力和规划力品质的培养。 《朋友还是敌人》 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父母要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并适当时刻给予恰当的指导,做好社交示范榜样,给予孩子社交的模范,让孩子收割友谊。 《从尿布到约会》 让父母学习如何对孩子分阶段地进行性教育。 《解码青春期》 是关于青春期孩子相处之道的。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是尊重教育,父母要转变身份才能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 《教出乐观的孩子》 告诉父母如何培养一个乐观的孩子。孩子的路很长需要自己走,父母不可能陪着孩子一生,需要 让孩子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跌倒了再站起来勇敢继续前进。

23本书,如果真正做到内化和融会贯通,那我想,育儿中遇到的80%问题都可以解了,当然, 从知道到做到,并且做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你有信心么?

“连带学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杜威(John.Dewey)提出来的。

所谓连带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从“正式”学习的经验或知识中所学到的只是一部分,其中还有一部分同时产生的经验,主要是关于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这种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大的教育影响。

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thinking)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模拟式启发(Thesimulationheuristic)”的论文时首次提出的。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

例如:“如果刚才没买那件衣服,现在就可以买这件了。”一个反事实思维包括两个部分:虚假的前提(“如果刚才没买那件衣服”)和虚假的结论(“现在就可以买这件了”)。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即“狗电击”实验。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无助感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实无望,深度自我怀疑。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成长型思维”的概念,正来源于她的经典作品《看见成长的自己》(英文版原名: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投射性认同”概念是由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1946年提出的。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把自己认为的或是感受到的情感(存在于A身上)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去,这另一个人(B)接受到这个信息后,在某种压力之下,真的会变成投射的人(A)认为的那个样子,那个投射的人(A)在被投射的人(B)身上找到他投射的内容后,再认同回去,于是就证实了他最早投射出来的那些内容是存在的。

一个投射性认同要成功,起码得三步:

第一步:一个人把自己无法忍受的这个东西扔给别人,投出去;

第二步:接收到这个人投射的另外一个人,被迫按投射者所期待的、所熟悉的那模式来跟他互动;

第三步:投射者再认领回来,并确认。

强迫性重复,是精神分析祖师爷弗洛伊德创造的一个词。

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观察他自己的孩子,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们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alsifiability(经常被译成"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于1885年提出来,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他的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提出了大象与骑象人的隐喻。海特认为,人的心理有两套系统。一套是自动化系统,另一套是控制化系统。自动化系统如同大象,而控制化系统是大象背上的骑象人。

理性思维—骑象人

感性思维—大象

孩子就像一个空了的杯子,不断地需要往里蓄水,而倒水的人,就是建立良好依附关系的那些人。你们的爱就像雨露一样滋养着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让他们充满信心的去挑战未知的世界。

“缺乏父爱综合症”是由于父爱缺失,也即因父母离异、父亲长年不在家或者固然在家中但是极少关注孩子,致使他缺乏父爱而带来的一种分离性焦虑。

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谁的课题谁就承担责任,不能过度地承担起本该由他人担负的责任,甚至想为他人的整个人生负责。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是著名发展心理学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544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