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同情,避免虚假同感偏差

心理健康 2023-08-10 11:49:26   点击量 : 14483  

作者 : 佚名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同情,避免虚假同感偏差

同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可以让人们感觉到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然而,在表达同情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虚假同感偏差,这不仅无法真正帮到对方,还可能让对方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同情,避免虚假同感偏差。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同情,避免虚假同感偏差?

一、了解对方的感受

在表达同情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对方的感受。我们需要倾听对方的故事,聆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同情,帮助对方缓解痛苦。

二、避免使用空洞的话语

在表达同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使用空洞的话语,例如“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感觉”等。这些话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表达同情,但实际上却只是一种虚假的同感,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我们应该学会用更具体的话语表达同情,例如“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痛苦”,“我理解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三、不要试图解决对方的问题

在表达同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试图解决对方的问题。虽然我们可能有好的意图,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很难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想法和决定,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试图替代他们做出决定。

四、表达真诚的关心

在表达同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表达真诚的关心。我们可以给对方发一条短信,问候他们的近况,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情况。我们还可以在适当的场合,给对方送上一份小礼物,表达我们真诚的关心和支持。

五、学会接受对方的感受

在表达同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对方的感受。当对方向我们表达他们的痛苦和困难时,我们不应该试图让他们快乐起来,而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支持和理解。只有当对方感到被接纳和被支持,他们才会感到更加安心和舒适。

总之,正确地表达同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感受,避免虚假同感偏差,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同情,给予支持和理解,才能真正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被支持。

虚假同感偏差,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进行了一项实验。

首先,他让志愿者做出一个选择: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桥伊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30分钟。罗斯选取的志愿者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同意挂上广告牌,而另一半则不同意。

然后,罗斯让同意的和不同意的志愿者分别猜测,其他人是否会同意挂广告牌。

结果,在那先同意挂广告牌的志愿者中,有62%的人认为其他人也会同意这么做。并且说:“那先拒绝的人是怎么回事,这有什么不好?假正经!”

而那些拒绝这么做的志愿者中,只有33%的人认为别人会同意挂广告牌,并且说:“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真是古怪至极。”

李·罗斯的这项实验是为了论证“虚假同感偏差”。这个“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

它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特性强加在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

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而那些和我们想法不一样的人,无疑都是某些方面的“怪胎”。

“虚假同感偏差”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换位思考的心理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衡量周围的事物,并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其他事物上,并未想到将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用对方的角度看待世界,所以才会觉得别人的所作所为无法理解。

我们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而且,还必须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沟通大师吉拉德说过:“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才会出现融洽的气氛。”我们需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赞赏,就会抱以合作的态度。

如果我们只强调自己的感受,别人就不会与你交往。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努力的试图改变别人,却事与愿违,其原因就在于不会换位思考,无法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自然也就解决不了对方的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你发自内心的体谅别人,并真正的站在他人的立场,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

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缺少了移情这一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的假设一种别人的感受。

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圆圈之中,而根本无法体会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虚假同感偏差”是一种缺乏换位思考的心理表现,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偏差。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因为这样是注定无法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的。

比如有的人喜欢吃榴莲,有的人不喜欢吃榴莲反而讨厌榴莲。喜欢吃榴莲的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讨厌这样的美味,而讨厌榴莲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这么臭的东西。(只是举个例子,举的不好的话,请见谅)

管理者该如何避开决策陷阱


管理者该如何避开决策陷阱

  -1-   五代十国时,有位唐朝皇室后裔名叫?李载仁?的,避乱江陵,在当地军阀高季兴手下谋了一个官职。

  这位李先生生性迂腐,最不喜欢吃肉。有一天,上级领导叫他去开会,刚上马,手下两个随从却打起架来。李载仁恼怒了,吩咐仆人从厨房中拿来饼及肉,命令打架者互相监督把它们统统吃下去,并告诫:?如敢再犯,就在肉中加上酥油,让你们吃!?

  李载仁?罚人吃肉?的做法,被史家记录在册,成了千古笑柄。

  其实,这位李唐皇族,本来为人就是?一根筋?。据说他读了当时的一本畅销书《百忌历》,就信以为真。

  李载仁和老婆是分室而居的。有一天,妻子春心撩动,来敲他的房门。李赶紧拿出《百忌历》翻查,阅后大惊失色:?今夜河神在房中,你怎么可以睡过来!?生生把娇妻拒之门外。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梭子鱼》的故事,读来更令人忍俊不禁: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山羊作出判决,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羊是怕水的,以为鱼也怕水,结局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以前,在一个寒冷冷的冬天,有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一件一件把自己的衣服脱掉了。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热着,也一件一件把孩子的衣服给脱掉了。后来,孩子被冻死了。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

  -2-   人们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自认为对的信息安到别人身上,假设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

  ?虚假同感偏差?能让人们相信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从而得到自信、自尊和自豪。当遇到和自己的认知不一致的.信息时,会让人们坚持自己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如果自己的认知本来就是错误的,也会让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选择和决定。

  1.当你是孕妇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然间发现走在路上的时候,会有很多孕妇,这是你以前没有注意过的。

  2.你喜欢健身,那你可能会发现你周边有很多健身设施,还有很多和你一样喜欢健身的人。

  3.你喜欢旅行,那你可能会发现你身边也有很多人和你一样,会渴望旅行,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出去旅行。

  4.很多女生总是觉得自己胖,明明身材匀称,让人看得很舒服,还是喊着要减肥,这在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夸大的?不合理认知? 。

  日常生活中的类似例子还有太多,因为虚假同感偏差,使人们容易固执己见,没有办法透过表象去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3-   天气冷,3个朋友一起去外边的火锅店吃麻辣火锅。

  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吃牛肉丸,就点了3盘。可是,等饭局结束的时候,那个朋友只吃了1盘,还剩2盘。

  我知道这位朋友喜欢吃牛肉丸,就对他说,?你是最喜欢吃牛肉丸的,还有2盘,怎么不把它消灭干净,不要浪费嘛!?哪位朋友不好意思的说,他撑得太饱了,他觉得牛肉丸好吃,所以就专门点多2盘给我们的。

  我和另外一个朋友都不喜欢吃牛肉丸的,可能我们俩都没有告诉过这位喜欢吃牛肉丸的朋友。他自己喜欢吃,就觉得我们两个也喜欢吃牛肉丸。

  最后,剩下的2盘牛肉丸没有一个人把它们消灭掉,白白浪费了粮食。

  因为不合理的认知,以为自己的喜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特别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这一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时,这种错觉尤为强烈。

  人们总是无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

  这种虚假同感偏差使你通过坚信自己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获得了自尊和自豪感,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决策和选择的错误。

  -4-   因为?虚假同感偏差?,我们会错误的认为,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我们喜欢的别人一般也会喜欢;我们厌恶的别人一般也会厌恶。

  如果你对某一个行业没有深刻的认识,就贸然去创业,就很有可能失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1.自己喜欢吃过桥米线,于是就开了一家过桥米线餐馆,发现生意并不怎么好。

  2.自己热衷于减肥,认为像自己一样苦苦寻找减肥之道的人比比皆是,就开了一家养生馆。自己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固执地认为一定生意兴隆,可是后来发现这是行不通的。

  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 Ross进行了两项简单而有效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

  A.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你非常重要的时候

  B.当你非常确信并坚定自己的观点或意见的时候

  C.当你的地位和正常生活受到某种威胁的时候

  D.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的时候

  E.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的时候

  -5-   虚假同感偏差这种心理学效应用得好了,那就是如虎添翼;用错了地方,那很可能会演变成盲目自大。

  当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给自己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的时候,那虚假同感偏差就是非常好的,它让我们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对的,坚信自己沿着计划好的路走下去,最终就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而当我们的认知已超出现实太多,或者已经和事实不相符,当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持我们的野心的时候,就需要纠正虚假同感偏差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我们怎么避免?虚假同感偏差?,做个明智之人呢?

  凡事可以多听听不同类型的人的看法,可以多考察现实的情况,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最终的判断和选择。

  我们永远无法保证我们的判断、选择和行为是完全正确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经过慎重的思考以后,我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判断、选择和行为,我们都可以对自己负责,并做到不悔。

  古语有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没有人能做到完全客观的看待一件事物,我们自身也一样,也会戴着滤镜去看待他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奢求他人懂我,而应努力让他人懂我,尽量避免?虚假同感偏差?。

  此外,我们自己也要注意开放心态,多尝试脱离自身视角去看待事物,透过表象看清楚本质。扫除偏见,价值感知在前,减少决策失误,努力做个明智之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52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