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和影响
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和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充斥着大量的谣言、误解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证实性偏差。证实性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和影响。
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和影响
一、社交媒体中的筛选算法
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筛选算法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种算法也促进了证实性偏差的形成。因为这种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筛选出与用户观点一致的内容,而忽略与用户观点不一致的内容。这就导致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信息。
二、社交媒体中的群体效应
社交媒体中的群体效应也是证实性偏差的重要原因。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社群。这个社群中的用户往往有着相似的兴趣和观点,他们会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这种信息交流往往会加强用户的观点,而忽略其他观点。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证实性偏差的形成。
三、社交媒体中的虚假信息
社交媒体中还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有些信息是有意制造的。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是通过半真半假的方式制造的,很容易满足用户的观点和需求。因此,用户往往会接受这些虚假信息,而忽略真实的信息。这种现象进一步促进了证实性偏差的形成。
四、社交媒体中的影响
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证实性偏差会导致用户只看到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这会导致用户对某些事情的判断出现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的决策。其次,证实性偏差会加强用户原有的观点,而忽略其他观点。这会导致用户的思维变得狭窄,难以接受其他观点和思想。最后,证实性偏差会导致社会上的偏见和误解得以传播和加强,进一步破坏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综上所述,证实性偏差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和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为了避免证实性偏差的影响,我们需要在获取信息时保持客观、理性和开放的思维,接受多元的信息和观点。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需要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和管理,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社会心理学正性偏差的好处
2.教育专家、法律专家和心理专家都认为,天天可能面对校园暴力的中小学生更应该懂得在遇到暴力时应该怎么做。教育专家表示,应从心理治疗入手解决校园暴力,首先应该改变价值观严重单一的现状。目前国内教育体系的功利倾向明显,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如果功课不佳,其他一切都免谈,因此功课不佳的同学很容易自我放弃。对他们而言,每天校园的生活是不断的挫折、愤怒、失望。日积月累,情绪上容易失控。因此要消除校园暴力的心理因素,就要教育中小学生在看待自己和同学时不简单以学习成绩来衡量。要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和接受多元的价值观,要经常以欣赏的态度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优点;与此同时,中小学生要学会尊重和容忍即使自己并不认可的价值观。法律专家则强调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让他们认识校园暴力的违法犯罪性。但鉴于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年龄段的法治教育最好通过较为形象的案例来说法。通过法治教育,不但要让孩子们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更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孩子们意识到被欺辱者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但校园暴力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则是实施暴力者本人。心理学专家的建议是,对于有暴力倾向,或者已经实施过暴力行为的学生,不能坐视不管或一味地姑息,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预防和矫治。其中包括教会孩子发泄自己不满的方法:对着玩具或枕头拳打脚踢、大哭一尝大喊大叫、蒙头大睡等。对孩子的侵犯行为进行分析,适当的自卫不应被视为侵犯或欺负,相反应该予以鼓励,以免孩子陷于过分懦弱的境地。其实对校园暴力,学校要承担重要的责任。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对于那些实施暴力侵害的老师,应该态度鲜明地予以处理,使老师和学校真正成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积极因素,从行为上成为学生树立依法、和平解决争端的榜样。3.随着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八条措施的出台,校园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舆论聚焦的热点。有专家认为,此举或许会对校园暴力产生震慑作用,但是校园安全是个综合工程,欲根除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涉及校园安全的治安案件屡见不鲜,单单广州市2005年底三个月检查中,就查出打掉25个涉嫌学校、学生的作案团伙,破获刑事案129宗,治安案件276宗,抓到1214名犯罪分子。有学者分析,危及校园安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有师生自己产生的问题,但的是社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是全社会各种问题在校园的延伸,只不过,受害者由社会人改为无辜的孩子。因此,盯住校园及其周边,以警方之力,大力打击校园暴力,整治各种安全隐患,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如此,显然也是不够的。比如说,校园周边的非法摆摊、黑网吧,各种消防、交通隐患等问题,就不是公安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需要的部门一起来共同努力解决。还有,如差等生、校园流失生问题,他们是制造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于他们的教育,更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们。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的失教失管,或者是管教不当,让孩子们踏入歧途。4.美国一些预防校园暴力专家指出,对校园安全的松懈及与学生沟通的缺失,是美国一再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根本原因。据美国国家校园安全与安全服务机构主席特鲁普介绍,本学年全美国已经有29人死于校园暴力。去年这个数字为49人,是近几年来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发生科伦拜恩枪击案的1999年。专家指出,科伦拜恩枪击案发生后,全美掀起了一股加强校园安全的浪潮,各学校都改善了校园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对进入校园进行限制、增加学校保安人数、制定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增加学校的电话和无线电通信装置等。但近几年,由于持续未发生大的校园枪击案,公众的安全意识有所松懈,而经费削减又影响了教职员工的安全培训。特鲁普说:“我们几乎对全国所有学校进行了安全评估,发现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下降,应急机制也有问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没用。”全美学校资源事务官联合会常务董事拉瓦雷洛认为资金也是个问题,教育经费的削减迫使学校解雇经验丰富的保安,从而失掉了将暴力事件消灭于萌芽中的机会。美国中小学校预防暴力事件国家顾问邦德则指出,人们总想用金属探测器等安全措施预防暴力事件,但真正能阻止暴力事件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并使教育适合孩子们的需要。当一个人心怀极度愤恨的时候,他就会不在乎死亡。如果一个人不在乎死亡的话,也就没有什么能对他们产生威慑了。杜绝校园枪击案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用勇气解决的问题。5.“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口号,曾经响彻中国大地,被广泛地刷在墙上、写在黑板报上、挂在教育工作者的嘴边,表达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教育的决心。最近,这句口号因为《海外文摘》的一篇文章《比尔·盖茨的金钱观: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而有了新的注解。虽然这两句话的语意背景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后者则是针对家庭和父母,但仍然值得国人认真思考,因为这也是在消费观念上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情况是,由于国人生活条件的普遍改善,又加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们总是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种种消费需求,让孩子引领高消费风潮。许多富豪们因为钱来得容易,在孩子身上一掷千金,自不用说;一些手头宽裕的家长,逢年过节要给孩子送大礼,而且还全力支持孩子加入小朋友之间互赠礼品的高消费行列,而儿童高消费群中的“送礼一族”,更在为儿童高消费推波助澜;为不让自家孩子在人前“掉价”,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也被迫把孩子推入了高消费误区。这种助长孩子加入高消费行列的非理智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灌输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豪门出败子”。基于金钱可能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同当今世界的许多富人一样遵循“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一分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向社会捐款高达10亿美元以上,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对子女则比较“吝啬”。盖茨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美最富裕的家庭之一,但是,整个家族却崇尚节俭。劳伦斯·洛克菲勒的6个孩子的日常花销是靠做家务活,如给父母擦皮鞋、拍打苍蝇等赚取的;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业集团,它的创始人所写的自传中,这样警告他的后代:“子孙当中要是有谁胆敢玩弄纨绔子弟的那类奢侈品,我到地狱里也要起诉他。”6.2005年,我国的女生也显得特别“暴躁”,打架、虐待事件层出不穷:2005年4月25日,武汉两名职业学校女生当众对另一女生拳打脚踢施暴,并往其身上泼冷水,强令其喝光洗脚水。9月14日,北京昌平卫校和昌平金驼技校学生发生斗殴事件,数十名女生持木棍参与。10月24日,北京盛基艺术学校2005级表演系学生林静被同校2003级表演系的6名女学生堵在宿舍扇耳光、泼冷水、踢肚子殴打近1小时。“女孩作案的动机比较集中,主要就是报复、嫉妒、排他。”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说。孩子的世界能有多少大是大非?在她们简单的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怨气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就成了暴力的直接导火索。另外,学校和家庭往往只顾抓成绩,忽视了做人方面的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生理方面,女性本来不以体力对抗见长,特别是未成年的小女孩。在她们“强硬”的面孔背后,其实是在强势的成年人文化面前败下阵来的“脆弱”的青少年文化。“校园女生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现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不可分的。”皮艺军说,“现在孩子的暴力倾向最简单的例证随处可见,比如说,过去几岁的孩子斗嘴时最爱说‘我不跟你玩了’,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杀了你’。”皮艺军认为,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对于容易吸收外界信息,且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很难不受到影响。这是产生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大众媒体对暴力限制太少,虽然我国一直都在限制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特别是我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7.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玩的人越多。而由此引发的学生逃学、校园暴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部分学校老师认为: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对抗性的暴力游戏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学生精神状态欠佳、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尤为严重的是,网络游戏中大量暴力情节逐渐淡化了学生的是非标准。在网络游戏中,学生们见到听到的到处是刀光剑影、枪炮轰鸣和死尸遍地。久而久之,他们看到的仿佛不是痛苦,而是痛快,对暴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接纳,甚至是尝试。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攻击性的网络游戏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的,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大胆想象,平常被压抑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在校大学生可塑性强,长久下去会使他们失去对现实社会的包容。同时寻求刺激是人的一种本能,刺激性的活动可以让人忘乎所以,甚至失去理智。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青少年熟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看来,这和在游戏里重复过无数次的行为没太大不同。专家呼吁,应该多关注网络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让青少年能有个健康的成长环境。8.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中山市教育和公安部门最近决定,让警察进驻校园,“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都设立了警务室,每周警察必须到学校打卡上班两次。”除了中小学全部实行警察驻校外,中山很多幼儿园,也可根据自身需要,园内设立警务室,让警察进驻幼儿园,现场维护幼儿园治安。据了解,中山每个校园警务室,将由两名民警负责,根据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状况,经常性到校进行工作。校园民警及时处理校园违法案件:在中山石岐区一所小学现场看到,该校入门处就有一间教室,挂着“校园警务室”的牌子,教室内的桌面上摆着校园民警的工作牌、笔记本等,墙上还挂着联系信箱,一名民警正在现场工。校园民警工作主要是处理校园内外的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出现危害校园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扰乱校园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民警就要在现场予以及时化解。另外,校园民警还将收集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情况,并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而且,还要协助学校开展家访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加以教育转化。中山市民纷纷表示,他们觉得这种做法值得赞扬,“警察在学校内公,对犯罪分子有很大震慑作用。”“每到放学,我们都到学校接孩子,担心孩子安全,有了警察,我们觉得放心许多,可以让孩子自己回家了。”有几位市民提出,警察驻校虽然很好,但是警察每周只到学校打卡上班两次,大多数时候还是不在学校,“能不能让警察每天都到学校去,全天候保证校园安全。”有人提议。9.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学校都只是老人看门,而没有专门的保安。教育系统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都没有配备保安负责学校安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坐在门卫室负责进出安全,还有的学校在上学、放学高峰期间,干脆叫老师、学生戴着个红袖套站在门口值勤。通过简单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校园安全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仅仅是老年人做学校门卫,能否保障学生、学校安全?在江苏发生一农民冲入幼儿园砍伤、烧伤28名儿童事件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明确指出,校园事故之所以发生,与平时学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埋下的隐患不无关系。福州市几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都暴露出校方在制度、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家赵维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校园安全不是单纯的一些措施能够预防的,也不是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赵维泰认为,校园安全应该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在现代这个社会,由于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上人的心理越来越不稳定,如果这种心理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排解,一些人将会走向报复社会的极端,因为校园里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一些人便把目标对准了校园。他说,既然校园安全是一个大环境问题,校园安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保证校园安全也不仅仅是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还要从改善社会环境入手,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安全。10.教育部门落实的法制教育内容,目前在学校里的实施情况令人尴尬:由于对法制教育的有效与否没有一个评价标准,使得主管部门的检查、学校的落实都没有具体的“根据”。据了解,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明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了法制教育的内容,而事实上,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都没有对此重视起来。即使部分学校纯粹撇开法制教育不管,教育主管部门在定期检查中,也看不到没抓法制教育的学校和抓了法制教育的学校有什么差别。而有的学校也定期进行法制讲座,但大多都流于说教的形式。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思想以及价值观的转型时期,一些琐事与摩擦很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再加上学习的压力,他们往往丧失理智从而走向暴力的歧途。所以,在这个时期,法制观念的灌输、思想品德的教育应该及时跟上。他还说,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定期安排学生参与法制教育活动,聘请的法制老师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将其贯穿到教学当中,而不应单纯地以文化课的成绩作为对孩子的唯一的评价标准。教育专家认为,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文化课成绩,而不注重提高和健全学生的法律意识,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则认为,重收费轻管理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弊端,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如此,学校对学生也如此。“青少年在花季年龄容易染上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但大多数有暴力倾向的中学生并不认为他们对同学实施暴力是犯罪,甚至将这种暴力行为作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一种能力。因而,对施行暴力的‘问题少年’,或者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施以心理上的矫治、生活上的关爱,以及行为上的引导,才是教育的关键,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师队伍,在传授知识上能够尽心尽力就算称职了,至于德育教化,越来越不为其重视。”11.“冷暴力”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通常是指并非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矛盾,而是对对方表现得较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的一种隐性暴力。如今,教师不得打骂体罚学生的禁令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拒绝“冷暴力”、远离“软伤害”的提法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感受:“冷暴力”伤在心上。在调查中,多数学生都清晰地记得教师对他们说过的两类话语:鼓励性的和侮辱性的。体罚疼在身上,“冷暴力”伤在心上,事实上,“冷暴力”比肉体上的惩罚更让学生“念念不忘”。成都某中学学生说,小学的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成绩不太好,很多老师不喜欢他,说他将来没什么前途,他自己也很厌学。上了中学,班主任柳老师的一句:“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出好成绩!”将他从自弃的边缘拉了回来。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生病没有参加考试而被老师分到了差生的行列,这个要强的孩子因此倍感侮辱,心情抑郁,甚至不肯去学校,最后家长只好带他去找心理医生。这让笔者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故事:少年的三毛因为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责骂,敏感而自尊的三毛因此患了自闭症,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呆就是七年,再也不愿去学校;直到成年,三毛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家长看法:易埋下社会隐患。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北京80%以上的家长反对教师在精神上粗暴对待孩子,10%的家长认为,有时孩子的确淘气、不听话,教师严厉批评是对的,但还是希望教师把握好尺度,注意方法,因为过激言语怕孩子接受不了。三、申论要求(一)根据给定的材料,概括目前校园暴力的类型及其危害,篇幅在400字左右。(满分20分)(二)根据给定的材料,试分析目前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求:内容全面,分析透彻,态度客观,字数在400字左右。(满分30分)(三)针对所发生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校园暴力的问题。要求:考虑周到,说理透彻,对策切实可行,字数在1200字左右。(满发50分)参考答案1.结合给定材料,目前校园暴力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会非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勒索钱财,弄得这些学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报道。学生上学受到社会非法势力的勒索和敲诈,这种现象已不是某所学校独有的现象,而是某些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犯罪现象。第二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在校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有的学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不良群体,以此来反抗校园暴力侵袭;有的学生为了自卫,不得不带上刀具,以防不测;有的则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校园暴力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只是这种暴力行为已从一般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为杀人、抢劫、强奸等刑事恶性犯罪案件。这一严重的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第三是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体罚,动手打耳光,挥拳头和踢学生,对学生身心发育造成很大伤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批评教育怀恨在心,便纠集他人一起对老师实施暴力,动手殴打老师。2.校园暴力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因而它的产生必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1)只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育教育。校园里师生之间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数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些地区的某些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传统的师道尊严,不管对错,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管教,甚至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这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2)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存在极易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因对学生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宽容和耐心,而动辄以粗暴的方式打骂体罚学生。此外,不健康的心理也会使教师把在工作中所遭遇的竞争及挫折转嫁宣泄到学生头上,当学生表现出不情愿或反抗的姿态时,暴力或攻击性行为就出现了。严重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施暴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在被惩罚的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暴力的种子,造成一种暴力的恶性循环。而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强烈的模仿心理、“依恋性”及“向师性”无疑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习得或存有一份报复心理,从而导致对同学或老师的暴力攻击行为。于是素以“教人为善”为职志的教师,竟充当了校园暴力的导火索。(3)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疏导不力。对已经具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缺乏矫正法,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及时,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越来越嚣张,越陷越深,同时使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产生报复心理,从受害者向施暴者转变。(4)学校法制教育缺乏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是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而一些学校重智轻德,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更有甚者,少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不仅没能对学生很好的进行法制教育,还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3.构建和谐校园,远离校园暴力对于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应该考虑到这不仅仅是教育一方的原因,而应把它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虑。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出发加以整体上的考虑,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一)学校方面:(1)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各级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其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害。培养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把社会公德的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关键在于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将法律与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融为一体。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的培养,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使他们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3)开设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现在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和竞争的压力下,心理负荷沉重,长期受到压抑却得不到释放和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出现偏激行为。因此,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正面教育,也要教给学生抗暴御辱的道理和方法。美国教育界不否认社会存在犯罪,存在罪恶,他们认为教给学生基本的生存防范意识,生存逃生技能,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工作。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老师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教给学生应对危险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二)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强化家庭教育职能,增强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感,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三)社会方面: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加大对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的打击力度,避免传媒的不良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总之,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不妨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争做孩子们效法的榜样,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唯有如此,出现暴力及混乱的校园才会恢复应有的宁静,国家、民族与未来才会更加充满希望!
设计心理学效应和认知偏差
人类先天的生物性无处不在,许多根植于人性本能中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主导着我们作出决策。对于这些心理学效应和认知偏差,设计师需要在自身进行决策时尽量回避,避之不及确实会面临惨痛局面;在设计产品时可以巧妙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考虑当中来影响用户。
1.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熟悉度偏见(Familiarity bias)/多看效应/接触效应
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熟悉能产生信任,不熟悉产生疑虑。
自己总倾向于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牌的产品,我们常说的“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还挺带感的”就是对这一效应的真实写照。
曝光效应在广告行业、产品营销和社交媒体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曝光效应和产品属性、品牌设计、企业形象以及运营策略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曝光效应在不同的社会实验中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因为相关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有研究表明,即使曝光的内容全部是正面的,对于用户的影响也会逐步呈现出一种矛盾性,用户会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正面联想的同时,还会产生不利的、负面的感受。
曝光效应最好发生在绝大多数用户对于产品认知力不足的阶段,这个适合曝光效应会最大化的对用户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一开始就让人觉得厌恶和不适的产品是无法产生正面的曝光效应的,只会加深误会和冲突,由于复杂大量不可控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失控式崩盘。对于产品人,在合适的时机加大产品的正面曝光是有效度最高的策略,深入了解曝光效应,才会明白何时放,何时收。
2.预期效应
有时会我们判断某些事情会发生,结果竟然真的发生了。《怪诞行为学》成为预期效应
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所被支配。预期而影响了后来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模式。
人们对事务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受主观预期的影响。预期来自于已有的认知、他人的评价、权威的意见、公众的舆论。
一旦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仅仅是这个信念,就足以创造出发生的可能性。
3.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虽然被称为认知偏差,但是实际上,它更接近于是一种逻辑谬误下产生的一种错误认知。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往往会注意到某种经过筛选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同时忽略了这个筛选的过程,而被忽略的过程往往包含着关键性的信息。
例如读书无用论
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筛选机制的忽视,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方向。
在需求分析和调研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幸存者偏差,很可能收集到的数据体现的仅仅是少部分用户的需求和想法,最终将伪需求和小众需求当做主需求来设计。
在搜集产品的用户反馈信息的时候,绝大多数用户在正常使用产品的时候,如果没有合理的触发机制,或者产品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的情况下,很少会主动“好评”,相反,遭遇问题的用户则更倾向于主动吐槽并分享糟糕的体验和问题,容易造成“这个产品哪哪都是问题”的错觉。
4.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对于自身的行为归因的时候,则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而忽略自身因素的影响。
归因偏差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局限性的思维定式。和复杂多样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本身的问题是更容易被发现的,所以观察者在观察行为者的时候,诸如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因素更难引起注意,将问题更多归因于行为者本身的行为举动和个人内因。
这种认知偏差存在于用户也同样存在于设计师本身,无论面对设计问题,还是做调研,进行测试,涉及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时候,需要设计师能够清楚分辨“我的观点”和“我的行为”,能够真正将自己从自己所处立场、角色、职能上剥离出来,复盘整个局面,首先接纳全部的状况和现实,包括他人的想法、观点,先不去判断对错,而是先接纳所有的状况和全部的元素,明白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再单一地去判断,任何一个视角必然会存在一个立场,他们是当前事物诸多层面中的一方面而已。
面对复杂多变,但是因果清晰、逐步成长变化的事物,用动态而全面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才能真正看清楚事物变化的轨迹,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做出合理的决策。
5.后视偏见(Hindsight Bias)
人在事情发生以后觉得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预测到结果了,事实上,他们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能够准确的进行预测。
后视偏见在许多人身上都存在,人的主观性和记忆本身会造成这种偏差。后视偏见会带给人快感,让人沉迷于“我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感受当中,相应的无法真正从事件中汲取有用的经验,也难于使用公平的眼光来评判客观事物和他人,主观上也很容易选择性忽略许多客观条件和事实。
纠正后视偏见的方法是在明确事情结果之前,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事后做验证,并统计成功与失败的数据。事件的结果并非是最好的判断因素,在调整好认知之后,对于事件和情况的过程和相关因素进行相对全面衡量,尽可能少的掺杂主观情绪来进行分析,这样的决策有效性会更强。
6.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情的可能性,甚至于会根据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只言片语来做决策,而不是根据统计学数据和系统化的知识来判断。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认知偏差,用户认为自己熟悉的、更容易获得的信息在复杂的系统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主观上忽略其他部分。可得性偏差和熟悉偏差也有些许共通的地方。
可得性偏差在金融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许多准备上市的企业会在上市前夕吸引大量的新闻报道,让投资者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下不知不觉地失去关心,无意识地去了解,并最终购买这只股票拉高股价。
可得性偏差是广泛存在的。设计师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中借助有意识的设计,来引导用户的行为。设计师在设计信息及需求时,不要被已知的信息和容易想起来的信息所左右,而是尽量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多角度看待需求。
7.锚点效应
也被称为“沉锚效应”,它指人们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接收到的信息所影响和支配。
锚点效应另一个层面是对比,当拥有了锚定的参考之后,用户在后续会以此为基准进行对比。对比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但是在不同的基准之下,或者说参考的基点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粥铺的服务员问客人“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比“要不要加鸡蛋”所产生的销售额高出不少,前者客人的心理基点是“要加蛋”,后者是要先思考“要不要加蛋”,前者转化率自然更高(先入为主)。产品出世强调其突出性和强大的“第一印象”的构建,会赢得主动权。
8.免费认知偏差
免费的赠品和满额减免是产品销售中常用的优惠促销策略。购买产品A,赠送一款B。这种体贴会让人觉得“狠赚一笔”的心理感受。至于满减策略,用户购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以及一系列为了凑单而同时购买的非必须的商品。以及包邮。
相比之下,打折促销相对没有那么效果明显,因为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赠品、满减还是包邮,本质上都会让用户迅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免费获得某种东西”的感觉,赠品对应的是免费的物品,满减对应的是免费的现金回馈,包邮则是免费的邮寄服务。
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选择免费的赠品不会有损失,而相比之下打折产品则会让人在潜意识中产生风险感,可能会蒙受损失。这样一来,免费的赠品在人心中的价值就开始高于实际价值,随之而来的就是非理性消费。
设计产品时,想要让免费的认知偏差发挥效果,让人快速地感知到这种“免费获得”的感受,应当明显呈现,否则很难快速地触发非理性的反馈。
9.鸡尾酒会效应
在拥挤的鸡尾酒会当中,人能够从其他声音当中分辨出特定的声音。揭示了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鸡尾酒会现象是图形-背景现象的听觉版本。这里的“图形”是我们所注意或引起我们注意的声音,“背景”是其他的声音
10.诱饵效应(decoy effect)
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作【目标】,而另一选项被称为【竞争者】。
经济学认为,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的心理并没有一个【内部价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几何。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价值。著名《经济学人》订阅实验
作为诱饵存在的额外选项,锚定了人们心里评判标准,将思维局限在惯性框架之内,影响人们快速做出与理性背道而驰的判断。人们吝啬于分配有限的认知能力,只想不费什么脑力就做出选择。
在营销中,通常会有一些【幽灵诱饵】,这些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
如何避免:做选择时认真思考这到底是是不是你想要的尤为重要。思考哪些是营销人员的诱饵,哪些是他们真正想要销售的【目标】。
11.干扰效应(Interference effect)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whatever remains,however improbable,must be the truth”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
干扰效应指同时思考两件以上的事情时,思考的过程会变得比较慢,也不准确。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知觉或认知过程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干扰效应。
人们的认知和知觉的不同与心智模型有关,这些模型会独立分析、处理收到的相关信息,处理后会产送到工作记忆区,并作出诠释。但输出资料一致,诠释过程会又快又好,但输出资料不一致,会产生干扰,需要其他的处理,以便更好地解决。解决问题需要浪费时间,对性能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案例一
斯特鲁普干扰(Stoop Interference):刺激物不相干的一面(优势反应)引发了思考过程,因而干扰了刺激物相关方面的思考。
举例:有几个不同的表示颜色的文字,例如红、黄、绿,但是如果把红色这两个字涂上黄、黄色这两个字涂上绿...随后让你回答字体颜色是你就会反应速度减慢,而且会很困难。
UX案例:图标协同文字可以准确向用户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但图标需要借助文字才能表意是图标功能的缺失,造成信息干扰。
案例三
前向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
前向记忆干扰了学习。产品在迭代时候,尽量不要干扰用户已经熟悉的路径或是破坏用户使用环境,避免用户受挫。
后向干扰(Retrosctive Interference)
学习干扰了现存记忆。这个正好和上面相反,二手不断培养现在使用习惯,渐渐忘记了上一版的路径。
结论:怎样预防干扰?
想要预防干扰,就要避免输出思考过程中相互冲突的设计,知觉的干扰效应通常是因为信息的传达过程中有歧义,或是因为把相互干扰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要把干扰效应降到最低,需要设计者用准确的设计语言传达信息,如果这样还是无法让用户很好理解
12.语义效应
指用户在表达某种含义时 ,采用同样的语言、文字,但不同的方式、顺序、可能得到的反馈会截然不同。
举例:祷告时抽烟和抽烟时祷告、看电视时学习和学习时看电视
本质
用户的得失心理,即人都喜欢规避损失,却乐于享受收益。损失规避,让人们非常厌恶“失去”,而期待“得到”。这就导致,通过调整叙述方式中的“得失感”,影响语义,可以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俗称“话术”
语义效应可以解决如:内容型产品中,喜欢与收藏功能。
注意:不同环境下对用户的先得到后失去,和先失去后得到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进行平衡。对于未发生的事情,让用户先得到利益再失去行为是一种好办法;对于已经发生的既定事情,考虑影响最小化才是重要
13.隔离效应(The Isolation Effect)
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记住群体里比较突出的个体
14.连续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指的是人们在回忆一系列物品或者信息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回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项目,而中间的项目并不会记得太清楚。
15.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指的是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有的人一聊天就觉得别人喜欢自己?
生活中有好多东西和人在一开始让你感到非常讨厌。比如,某一首歌曲、某一个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他(它)没有那么讨厌了,甚至会慢慢喜欢上他(它)。
这是一种称之为“单纯接触效应”的心理效应,指的是人们与其他人或物品接触的次数越多,就越对他们有好感。
单纯接触效应是办公室恋情产生的重要原因。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男士给他远方的女朋友写了数百封情书,最后她嫁给了邮递员。
如果和异性聊天很频繁,经常分享生活中的事情,这些行为都会增加二人的亲密度。这时就会给对方产生恋爱的错觉。但是光有亲密度没有激情和承诺,显然是兄弟,不是爱情。
人都有倾诉和分享的需求,如果对方能随时能满足倾听你的苦闷并与你共鸣,经常嘘寒问暖,这时也会给人产生恋爱的错觉。
现代社交软件自带滤镜功能。在使用QQ、微信聊天时,大脑会把经常和我们聊天的那个人想象成我们希望他成为的样子。这时会放大对方的优点,自动过滤他们的缺点。此外,社交媒体的各种表情包、不当的称呼也会对恋爱错觉产生作用。
聚少离多成为感情破裂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缺乏信任。
长时间分开、不了解的对方的计划和行程就会导致双方缺乏信任。建立信任需要很长时间,而摧毁信任只需要几秒钟。一个小小的的谎言就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缺乏身体的接触。
亲吻、拥抱或牵手,这些行为会让身体释放催产素、血清素等,让人感到快乐。
缺乏共同的语言和生活轨迹。
一起读书、玩游戏、听音乐、运动、吃饭等,这些活动可以维持情侣之间的亲密度,产生共情。研究表明,相互依赖的关系是最健康的二人关系。长时间聚少离多,对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完成,这时候可能就会渐行渐远。
有的人一聊天就觉得别人喜欢自己?
心理上的证实性偏差。
如果一个男人脑海里有“她喜欢我”的观念时,他就会收集支持这个观念的证据,自动忽略或者屏蔽那些相反的证据。如“她不喜欢我,为什么和我说话呢?”,“她在对我笑,她肯定喜欢我”等。这在心理上称为证实性偏差。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可以在交往过程自行纠正。这种人个性一般内向、羞怯。
钟情妄想。
有的人患有钟情妄想。异性和自己聊几次天就会觉得异性喜欢自己、暗恋自己。钟情妄想是一种妄想性的观念,坚定地认为另一个人(通常比自己优秀,甚至是明星)对自己存在爱慕之情。即使对方多次拒绝,这种想法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把拒绝当做是一种考验。钟情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
恋爱的感觉和恋爱有什么区别?
恋爱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恋爱时,大脑释放的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会让人感到愉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愉悦激素水平开始下降,所以恋爱双方的关系逐渐变得平淡。这时需要双方的经营,爱情才能得以维系。
恋爱的感觉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也可以让大脑发生化学反应,如你看到心仪的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开始分泌,就会怦然心动,瞬间感觉到“上头”,这就是恋爱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产生可以是暂时的,也不依赖对方。正所谓“不是爱情,那一刻,只是像极了爱情!”。所以有恋爱的感觉不等于有了恋爱。
如果你也有这种错觉
那在确立关系前
不妨冷静思考清楚
才能拥有更稳定、长久的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4113.html
上一篇: 性取向与性教育
下一篇: DISC个性测验:如何发掘你的潜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