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完美主义是什么心理)

心理健康 2023-08-09 14:43:47   点击量 : 6656  

作者 : 心理爱

完美主义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完美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高,对任何不完美的事情都感到不满意。这种状态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完美主义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完美主义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一、完美主义容易导致自我压力过大

完美主义者通常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们变得焦虑、抑郁,甚至会导致身体上的健康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他们与他人的交往,让他们难以放松,难以享受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

二、完美主义难以接受他人的缺点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标准要求极高,也同样对他人的标准要求高。这会让他们很难接受他人的缺点,对他人的表现容易挑剔、批评,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别人挑剔、批评,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不被接受,从而影响到他与别人的互动。

三、完美主义难以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完美主义者通常会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不轻易接受他人,也不轻易让别人接近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高,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这种距离感会让他们难以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错失与他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友谊、爱情的机会。

四、完美主义会让人变得孤独

完美主义者通常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感会让他们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联系。长期以来,孤独感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沮丧,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完美主义者容易对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难以接受他人的缺点,难以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最终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沮丧。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去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之处,从而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完美主义是什么心理

完美主义者强迫性和不断地向无法实现的目标施加压力,并通过生产力和成就来衡量自己的自我价值。逼迫自己实现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会使人失望。当完美主义者不符合自己的标准时,他们往往会严厉批评自己。

正常与神经质

1978年,德国哈马切克(DE Hamachek)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完美主义主张,将人们归为倾向于正常的完美主义或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普通的完美主义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而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乐趣。神经质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为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奋斗,并在无法达到目标时感到不满意。Hamachek提供了多种策略,这些策略已被证明有助于帮助人们从适应不良的行为转变为更健康的行为。当代研究支持以下观点:完美行为的这两个基本方面以及“非完美主义”等其他维度可以区分开。它们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有时被称为积极奋斗和适应不良的评估问题,主动和被动的完美主义,正面和负面的完美主义以及适应性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尽管有一种普遍的完美主义影响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完美主义的水平在不同领域(例如工作,学术,体育,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诸如TS Greenspon之类的其他人则不同意“正常”与“神经性”完美主义的术语,并认为完美主义者渴望完美和惧怕缺陷,并认为只有他们完美,其他人才会喜欢它们。因此,对于格林斯潘来说,完美主义本身从来就不是健康的或适应性的,而“正常”或“健康”的完美主义是错误的名词,因为绝对的完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完美主义应该与“追求卓越”相区别 [ 自我出版的资料?] 特别是关于错误的含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可以将错误(不完美)作为鼓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动力。不健康的完美主义者认为自己的错误是人格缺陷的标志。对于这些人来说,对潜在失败的担忧是将完美主义视为负担的原因。

奋斗与忧虑

J. Stoeber和K. Otto提出,完美主义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完美主义的努力和完美主义的关注。完美主义的努力与完美主义的积极方面相关。完美主义的关注与消极方面相关(见下文)。

健康的完美主义者在完美主义努力中得分高,而在完美主义关注方面得分低。

不健康的完美主义者在努力和关注方面得分很高。

非完美主义者的完美主义努力水平较低。

早期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证明完美主义可能与积极方面(特别是完美主义的努力)相关联,挑战了人们普遍认为完美主义只是有害的观点。实际上,追求完美主义水平高而追求完美主义水平低的人表现出更多的自尊,友善,学业成功和社交互动。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还表现出较少的心理和躯体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与完美主义有关,即抑郁,焦虑和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

测量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

Randy O. Frost等。(1990)开发了具有六个维度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现称为“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

担心犯错误

高个人标准(追求卓越)

对父母的期望很高

对父母的高度批评

对一个人的行动质量的怀疑,以及

对顺序和组织的偏爱。

休伊特与弗莱特(Hewitt&Flett,1991)设计了另一个“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这是一个45个项目的量度,对完美主义自我表现的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

面向他人的完美主义,以及

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

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标准,从而导致了完美主义的动机。一个例子是不断渴望从虚荣中获得理想的外观。面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对他人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标准,从而反过来迫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完美主义动机。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正在发展完美主义动机,原因是其他重要的人期望它们是完美的。促使孩子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的父母(例如体育或学术界)提供了这种完美主义的例子,因为孩子们认为他们必须满足父母的崇高期望。

弗罗斯特(Frost)在为自己设定高标准与对表现失误的关注程度(FMPS的两个最重要方面)之间的区别与休伊特和弗莱特(Hwittt&Flett)在自我导向与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之间的区别之间指出了相似之处。

几乎完美的比例尺修订版(APS-R)

Slaney和他的同事(1996年)开发了“ 几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以识别完美主义者(自适应或适应不良)和非完美主义者。根据分数将人们分为三类:

高标准

订购,以及

差异

适应性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在“高标准和秩序”中均获得很高的评价,但是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在“差异性”方面也获得很高的评价。差异是指人们认为个人的高标准没有得到满足,这是完美主义的负面定义。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通常会产生最高的社会压力和焦虑评分,反映出他们的不足和自卑感。

通常,APS-R是一种相对易于管理的工具,尽管尚未被证明对儿童有用,但它可用于识别完美主义者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在一项评估青少年人群中APS-R的研究中,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获得的满意度得分高于非完美主义者。这一发现表明,如果未达到标准,则青少年的高标准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个人满意度的挑战。

APS-R的其他两种形式可以衡量针对亲密伴侣的完美主义(Dyadic Almost Perfect Scale)和来自家人的感知完美主义(Family Almost Perfect Scale)。

外观完美主义量表(PAPS)

该物理外表完美主义量表(PAPS)解释了完美主义的一个特殊类型-一个完美的外貌的愿望。 PAPS是对物理外观完美主义的多维评估,当分别评估子量表时,它可以提供最大的洞察力。

通常,PAPS可使研究人员确定参与者的身体形象和外表的自我观念,这在当今时代至关重要,因为现在人们非常关注吸引力和获得理想的外观。它用于评估外观问题的两个子量表是:

担心瑕疵,以及

希望完美。

那些获得“不完美的担忧”分数高的人通常会非常关注完美主义,外表和身体控制行为等不良适应方面。他们的外表也表现出较低的积极自我感觉,而在“希望完美”上获得高分的人则表现出较高的积极自我感觉。追求完美也与印象管理行为和追求宏伟的目标相对应。

总而言之,“担心不完美”涉及外观完美主义的负面方面,而“希望完美”则涉及正面方面。使用PAPS的限制之一是缺乏评估其有效性的心理学文献。

为什么会出现完美主义?如何改变?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  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东西
完美主义者却具有一股与生俱有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乐此不疲,但是,往往半途而废–虽然他们都是自动自发的。也许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原因就在于在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最后那股稳做不辍的冲动只有认输。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观,所以他们往往轻率地订下计画,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画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产生了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手中有太多大多的计画要实施。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由于这种求好心态,所以完美主义者对所制订的计画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的严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兑现,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发怒和激动。这也是一种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们会害怕旁人因这种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厌他们。于是,他们要极力压制这种感情,改变这种感情,愤怒就会郁集在他们心中。抱怨他人是他们不大愿意做的,就转而怨恨自己把标准订得不够高、或者任人不贤,或者择友不善。对自己的怨恨很容易使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沮丧之中。有时他们也察觉到自己订的标准过高了,但是他们与自己过不去。不愿意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说此标准是最标准的。   即使完美主义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们逊世的态度,而且他们也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两难:这样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完美主义者容易自责,他们对自己苛刻地要求,进而达到过分的地步,他们在过分警慎和突如其来的鲁莽轻率中摇摆不走。在这恼人的矛盾的折磨下,完美主义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极端的紧张和焦虑之中,并且伴随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自怜自艾。 怎么改掉完美主义  论怎么改掉完美主义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经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所以完美主义者经常表现为死板、极端、烦躁等。死板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不敢作为到不作为,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如履薄冰,工作效益远不如其他人,并最终缺乏冒险精神等;走极端多是个人好强与错误的价值取向结合造成的结果,走极端者容易偏激,成为孤立主义,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人生的痛苦生活;烦躁则是由于外部事物发展和外部意识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与自己的意识完全对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基本缺乏客观意识,其后果严重者易产生语言与行为冲突。   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还因为个性非常好强,必然会造成精神压迫症与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强迫性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自我挫败,工作效益低、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伤害,这类人群是极其痛苦的。例如道德完美主义者见到别人犯错误,即使是小错误,也会有恶心、精神痛苦等症状,严重者有消灭摧毁对方的念头,这种人极度缺乏宽容之心,更缺乏包容之心,由精神压迫产生的道德洁癖无形中形成一堵心灵之墙,将他与外界实际生活隔离起来。当然,这被隔离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此,他最明显的表现为心灵孤独与心理障碍的痛苦。这种人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极高,并以已推人,所以用自己唯一的标准衡量外部一切,所以必然造成意识冲突,如果情绪一不受控,极其容易造成肢体冲突,并伤人伤已。再严重者则会有意识混乱、心智迷失的倾向。   而个人精神的完美主义者,则容易产生自恋与自傲,他藐视外部世界的机率几率要远远多于认同与包容外部世界,他为自己的任何错误都精心辩解,但对别人却毫不宽恕、评头论足,这无疑会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经常不切实际的提升自己的理想与要求,最终造成自己远离实际生活的轨道。有时候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例如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就非常不适应社会,其原因是觉得社会中的人都很愚蠢,不愿与之为伍,最终将自己孤立起来。而后来他知道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太差以后,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他实在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追求完美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

1、完美主义,对自身是很好的。因为追求完美,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并且实时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完美妥当。既有目标,又有监督机制。

2、完美主义侧重内在的自我修养,对自己要求完美的同时,也对自己设置了一系列的限制和约束。没有人会喜欢约束,但他们就是自愿约束自我,自愿追求更好的自己。

3、长期的自我约束,让他们很容易保持高度的纪律性。监督机制,让他们总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从这方面来看,完美主义的人像是拥有了宝物一般,其他人没有的宝物。完美主义,让人向好的方向进步。

缺点:

1、追求完美最大的弊处,就是要求别人做到完美。对自己要求完美,要求过高,这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能将同样的高要求作用到别人的身上。

2、追求完美的人很难走出过去的伤害和自身不足。他们希望自己的一生完美,不希望受到莫大的伤害。一旦伤害产生,他们的人生就不完美了。他们会永远记住人生的不完美。

扩展资料

追求完美的主要特征:

1、追求完美者对众人的批评有着惊人的警惕感、为了避免事后遭人非议,他瞩在接受一个新的任务或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时,往往会花很大的精力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便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2、追求完美者的要求对别人来说都高了一些,因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完美主义者的行为有些过于夸张和没有必要。他们也因此丧失了周围人的认同感;旁人对完美主义者的无法忍受或不以为然使他们经常感到困窘不安。

帮我解释一下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就是要求十全十美,这样的表述是毫无意义的,必须界定其背后的价值判断。 完美主义,最根本,最简单的形式是一体两面的这样一对诉求:趋近好的——远离坏的。 显然,幼稚与成熟的区别,在于好坏的判定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所谓适应能力的核心也在于此。(这是在病理层面而论的,在愚智层面不同。)
幼儿的特征就是“非好即坏”的二分法思维。而所谓成人的世界就复杂辩证多了,当一个人意向通道失效,而更多地以幼年方式面对现实世界时,必然的结果就是,因为对好与坏进行定夺,而在趋近与逃避之间斗争,在完美与全否之间轮换。
因此,对于好坏事实的判断与公认标准的差距之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划分标准。
因为“完美”在事实上的不可得,但却顽固地要求完美,于是,只能以内部平衡的方式营造某种完美的假象。正因此,完美主义者通常没有适时放弃的智慧。但是,当他们再也无法在现实的冲击中,维持那自欺欺人的完美假象时,将无可避免地滑入另一个认知极端,全盘否定一切。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和收获能持续地提供激动人心的满足,这样,也就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现激动人心的自我激励。因而,坚忍不拔也就不可能成为他们的风格。相反,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是他们的例行遭遇。(而对于追求完美主义者,善于自我激励正是他们的鲜明特征。)
正是因为完美主义,人们才能借着反省的名义,把对自己的不满意放大成自卑,然后进行讨伐,人为制造心灵世界的战争。于是,把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变成了自我惩罚的凶手。
所谓自我激励,也就是从困难中看至希望,从不完美的自我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这种人善于建立自尊自信。而“要求”完美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完美主义者总是看不到希望,除了每天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还能做什么呢?
于是,这些负面情绪,成了他们的生活风格,甚至,成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特殊方式,所以,他们会努力去保护这种方式,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不能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体验自我的存在价值,于是只能在自我的内部,以“痛”的形式来证明自己还存在着。从这个角度来说,“痛苦”确实是一种价值。当现实功利得不到满足时,“痛苦”是替代品,它与满足感本质上都是提供自我确认的资粮。所以,在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的自暴自弃和自我毁灭总是如此理直气壮,如此义无返顾。
论怎么改掉完美主义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经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所以完美主义者经常表现为死板、极端、烦躁等。死板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不敢作为到不作为,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如履薄冰,工作效益远不如其他人,并最终缺乏冒险精神等;走极端多是个人好强与错误的价值取向结合造成的结果,走极端者容易偏激,成为孤立主义,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人生的痛苦生活;烦躁则是由于外部事物发展和外部意识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与自己的意识完全对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基本缺乏客观意识,其后果严重者易产生语言与行为冲突。
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还因为个性非常好强,必然会导致精神压迫症与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强迫性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益低、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伤害,这类人群是极其痛苦的。例如道德完美主义者见到别人犯错误,即使是小错误,也会有恶心、精神痛苦等症状,严重者有消灭摧毁对方的念头,这种人极度缺乏宽容之心,更缺乏包容之心,由精神压迫产生的道德洁癖无形中形成一堵心灵之墙,将他与外界实际生活隔离起来。当然,这被隔离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此,他最明显的表现为心灵孤独与心理障碍的痛苦。这种人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极高,并以已推人,所以用自己唯一的标准衡量外部一切,所以必然造成意识冲突,如果情绪一不受控,极其容易造成肢体冲突,并伤人伤已。再严重者则会有意识混乱、心智迷失的倾向。
而个人精神的完美主义者,则容易产生自恋与自傲,他藐视外部世界的概率要远远多于认同与包容外部世界,他为自己的任何错误都精心辩解,但对别人却毫不宽恕、评头论足,这无疑会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经常不切实际的提升自己的理想与要求,最终导致自己远离实际生活的轨道。有时候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例如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就非常不适应社会,其原因是觉得社会中的人都很愚蠢,不愿与之为伍,最终将自己孤立起来。而后来他知道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太差以后,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他实在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笔者还曾经辅导过一个个人卫生洁癖者,他每上一次卫生间完后都要洗澡,最终他只能以少吃少喝来控制自己上洗手间的次数,以次来减轻心理障碍与精神压迫。而个人精神完美主义者表现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这当然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或者完全相反后,其精神的支柱轰然倒塌,个人自信心的完全丧失,这种人由于没有在平时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力与抗挫折能力,所以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痛苦。从精神层面上讲,这便是一种精神的解脱。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反应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在网上又看到了一个北大博士跳楼自杀了;几个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也因为学习压力太重而选择了自杀。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无数悲剧,我在对人性与中国当代文化、社会背景做研究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里对人性的无知,以及唯物质主义造成现代社会到了过度功利性的误区。对人性的无知最终造成了我们文化的不合理,使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人与社会必须要分层次和结构,以及再从结构性到整体性的划分;反而从道德、审美上的完美主义造成了个人精神上的虚无主义,再由虚无主义发展到精神虚幻,只需要再来一点无知的鼓动与吹棒作为催化剂,最终必然导致文化受众的心智困惑与自我迷失。如以前我们经常说“不成功便成仁、杀身成仁”等等,而在人本主义社会里,生命权是最高权利,做了最大努力以后,应该要学会放弃。但“杀身取义”则是追求真理的至高境界。
我以前在多篇文章里批评过完美主义,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宗教的、当代文化的意识形态等等。但是由于接受过和正在接触这类文化教育的人,他们是很难靠自己觉悟出来的,毕竟每个人的悟性都不一样,并且完美主义是整体文化的一部分。错就错在,在将完美标准形成唯一标准,并以点代面的进行文化教育。缺乏知识整体性的教育掩盖了一些人认为不好的因素,最终导致了文化受众因为知识的片面性造成了狭隘的思维与意识。按理说任何人都希望追求快乐与幸福,但由于受了文化与思维的挟制与束缚,他必然对至高的极度完美开始顶礼膜拜,从而满足自己情感兴奋与精神飞跃,因为求美和追求极端也是人之本性。
在《思维与意识》中,我特意谈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确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种人严重重缺乏包容意识与心境,更缺乏理性构建。人本不是这样,但实际上呢?在学校里,老师给的都是统一的、唯一的标准,他们眼里只有一个尺子,遇到谁都要拿着尺子丈量一下学生的长短,稍有差错,就给别人插一根标签,某某同学好动,某某同学偏科,某某同学道德不完美,没有做到大公无私……,这么没有包容心,这难道不是将无形的精神压力强压在学生的灵魂里吗?
我在研究文化与教育的同时,我还发现中国文化里真正的哲学近似空白,加上教育方式的落后,最终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理性构建。在对哲学欠缺的问题上,我写过一篇《中国哲学史的最缺—自然逻辑哲学》,而教育方式上的问题,学校的那种填压式教育,对人心灵的禁闭与摧残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除了记忆些死板的知识外,教育对他们思维与灵性的束缚简直是无法形容的,最终导致了学生本人经常走不出自我错误意识的误区,从而致使个人生活落败,或者自杀、或者犯错。因为他们除了那种死板单一的思维方式以外,还有就是生硬的个人道德完美主义,实在不知道有其它的合理信息可以说服自己,保持生存的信心。从这点上来看,他们知识的非合理构建,成了伤害他们的唯一原因。
而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出现了很多追求完美观念的父母和社会功利性的激发,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件实事,即无数子女都成了父母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他们将自我的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子女,还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稍不从便施以武力压迫,殊不知在这种价值取向与精神压迫下,已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由于父母根本没有科学合理评估子女的实际能力,也不了解子女的个人合理兴趣取向,放弃了一种自然与坦然的态度,造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更多的享受过合理快乐,所以不会感恩,更不懂得爱。所以长大后,稍有行为能力,就开始报复父母。我在做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学生,也有社会中的成年人,网上也经常报道子女杀害父母的。这是父母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中,存在完美主义是必然的,至少人们要知道这么一个标准,正如儒家文化里的“去欲成仁”以及“仁、义、礼、信”,在西方文化里则是“爱与包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希腊哲学中,有了苏格拉底外,还必须要有帕拉图以及乌托邦,但是将完美主义做为文化的、道德的唯一标准,那是极其恐怖的,在宗教里出现宗教极端分子就是这么一回事,对完美主义朝圣的结果就是走向自我毁灭和毁灭他人。
完美主义者对他人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这里是指除了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小孩以外的社会人士,他们经常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别人,而别人又无法接受,虽然并不是什么坏主义,但每个人的承载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后闹得双方不愉快。如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希望丈夫向权力靠拢,来让自己享受荣耀,但丈夫又不太喜欢用不合理方式获得所谓的权力,最终闹了个两不悦,说不定还因此离婚等等。而在工作中,以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别人也能做好,这种以己推人难道不是给人一种压力吗?
完美的反义词是残缺,而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对残缺简直是一种耻辱,所以中国文化里是极度缺乏包容性的,在社会形态中从《桃花源记》到近代的理想主义社会,无不是这种社会形态的写照。当今提倡和谐社会,这应该是合理的、科学的,但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是和谐,所以总认为和谐也是一种完美。从自然哲学上讲,和谐应该是包容差异性、矛盾性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表现是平衡与稳定。正如任何人都喜欢风和日丽,但自然中一定包括暴风骤雨,人与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然,这里不是全面否定完美主义,有理想是不会错的,但是将理想作为现实生活的唯一尺度,那真是大错特错。我在《在自我与无我中寻求平衡》中早就论证过,即完美道德与真实人生是一定有差距的,因为人性一定是要自私的、发展的。
面对我们传统的完美文化,和已经显得有完美追求的人该如何突破文化与突破自我,把握理想与现实间的尺度,这真是值得深深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在思维的突破到知识体系的合理构成是先决条件,如此才能产生合理的意识,但是合理意识与心理认同之间还是有一段过程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形成一种思维与行为习惯,其过程就更复杂了。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你的目标客观而且现实,你会常常感到轻松愉快,自然而然的感觉到自己富有创造精神,工作效益很高而充满自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35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