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怎么判断

心理健康 2023-09-28 23:57:54   点击量 : 2813  

作者 : 心理学栏目小组

性取向怎么判断

性取向是指人们对异性或同性的性吸引倾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取向,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无性恋等。性取向是一种个人特征,而非选择。那么,性取向怎么判断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性取向怎么判断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最基本的判断性取向的方法。如果你有对异性或同性的强烈吸引,那么你很可能是异性恋或同性恋;如果你对异性和同性都有吸引力,那么你很可能是双性恋;如果你对性没有兴趣或不喜欢性行为,那么你很可能是无性恋。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也有局限性,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性取向。

二、性行为

性行为是判断性取向的另一个方法。如果你只有与异性的性行为,那么你很可能是异性恋;如果你只有与同性的性行为,那么你很可能是同性恋;如果你和异性和同性都有性行为,那么你很可能是双性恋。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是出于好奇或探索性行为而尝试了与不同性别的人发生性行为。

三、身体反应

身体反应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性取向的方法。研究发现,当被测试者看到与他们性取向相反的性吸引对象时,他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如心率、皮肤电反应等。这种方法虽然客观,但也有局限性,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是出于好奇或探索性行为而对不同性别的人产生了身体反应。

四、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另一种判断性取向的方法。心理学家使用问卷和测试来评估被测试者对异性、同性和其他性别的人的性吸引程度。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被测试者的性取向,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社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是因为测试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总而言之,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人们可以通过自我认知、性行为、身体反应和心理测试等多种方法来判断自己的性取向。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个人的性取向,不论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还是无性恋,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如何知道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简称性向,又称性倾向、性指向、性位向、性定向等,它是指一个人在爱情和性欲上对男女两性有何种类型的吸引。
性取向决定着性吸引的对象,随着性成熟逐渐显现。
中文名
性取向
外文名
Sexual Orientation
别名
性倾向、性指向、性定向
第一分类
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
第二分类
异性向、同性向、双性向、无性向

性取向背后的秘密
定义概念
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取向并无优劣之分,性取向的多样情况,在人类历史和世界不同国家与文化中都有描述。[2]
性取向和性愉悦有关,但不等同于性行为,性取向就是对某个性别或两性的性欲和爱情,所以判断性取向,两个因素都需要具备。很多人仅仅通过机械摩擦,就能性兴奋甚至达到性高潮。一个异性恋者可能会发生同性性行为,一个同性恋者也可能会发生异性性行为,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例如:一个同性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和异性结婚,并被迫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一个异性恋者在长期缺乏异性的环境中,有一定几率会把性欲发泄到同性身上。但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性取向发生了转变或对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人们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愉悦。相反,当人们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会异常的痛苦、恶心或性愉悦不足。所以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性取向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有性行为或爱情经历。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就一定无法判断性取向。性取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取向。有些人常用喜欢来表达亲密关系,但喜欢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具备性欲(除无性恋),那显然也与性取向无关。性取向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觉,感受自身的爱情和性欲,从而做出基本判断的。
常见的性取向有5种: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以及泛性恋。
非常见的性取向有10种:Asexual、Aromanic、Graysexual、Demisexual、Demiromantic、Lithromantic、Polysexual、Panromantic以及Skoliosexual。

产生原因
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取向并无优劣之分。关于性取向的产生有很多种理论心理学界、医学界、生物学界存在大量的争议,并无定论。
性取向背后的秘密

牛油果进化论
赞388
阅读5.1万
人口比例
异性恋
就算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时期、性别、人口、文化、环境,每种性取向占据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但由于文化时期的差异,导致出柜的人数比例有所不同,所以社会调查中异性恋者的比例会有所差异。
至今为止各国的调查报告中,异性恋占据的人口比例都是压倒性的超过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和无性恋的,大约占据总人口的90%~95%左右。[3]
同性恋
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了同性恋的人数:根据卫生部统计,男同性恋的人数约为500万~1000万。同年,中国研究同性恋问题的著名专家张北川教授估计,女同性恋的人数也在1000万左右。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公布了男同性恋的人数统计,中国大约有2000万左右的男同性恋者。2014年,根据统计,中国同性恋的人数可达7000万,其中男同性恋者的人数在3500万左右,女同性恋者的人数也在3500万左右。[4]
在全球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的最新同性恋人口比例调查报告中,美国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恋,也就是说,美国有1028万左右的男同性恋者和1349万左右的女同性恋者。而英国研究调查表明,英国大约有5%~7%的居民是同性恋者。[5]
双性恋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报告显示(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女双性恋者的数量要多于男双性恋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双性恋者。也就是说,美国有289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128万左右为双性恋者。
就算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时期、性别、人口、文化、环境,每种性取向占据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大致可以从美国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中国的双性恋者人数,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来计算,中国大约有600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300万左右为双性恋者。不过,由于中国尚未有权威正规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统计,所以此段内容仅供参考

怎么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什么叫性取向

性取向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由此可见,在这个定义中没有提及性行为。所以,性取向和性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人们通常所说的同性恋指的是具有同性性取向的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性取向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性行为。个体被异性吸引一定渴望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个体被同性吸引一定会渴望和同性发生性行为。但是,这个命题的反命题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个体和异性发生了性行为,不一定表明他(她)的性取向一定是异性(异性恋);个体和同性发生了性行为,不一定表明他(她)的性取向一定是同性(同性恋)。

性取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性取向在个体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不受环境影响而改变。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虽然科学界的对于性取向的共识指出,性取向是持久性的,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取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所以,区分性取向与性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取向“变为”异性取向。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举例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典型的将性取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他们从未属于同性取向。

如何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定义是指对于某个性别(或两性)的性欲望和感情欲望。所以判断性取向,两个因素都需要具备。很多人仅仅通过机械摩擦,就能勃起甚至达到性高潮,所以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性取向的出现,并不须要有性行为或感情关系经历。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取向就无法判断。性取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还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取向。有些人常用“喜欢”来表达亲密关系,但喜欢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如果不具备性吸引,那显然也与性取向无关。同性性取向的人,完全可以喜欢异性,也能有很深层的友谊。性取向是只有本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感觉性吸引和感情欲望,才能做出判断的。

性取向什么时候才能被自己完全意识到

一般来讲,一部分青少年在12岁的时候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青少年要在12岁-16岁的阶段继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并逐步确定下来。绝大部分人在20岁的时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在40-50岁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虽然科学界对于同性性取向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识,但具体在每个文化中,“同志”的比例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缺乏知识造成的。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取向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自己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真实本质生活,才给人这个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印象。

性取向是一个轴

性取向是一个轴,两端是100%的同性恋和异性恋,中间是100%的双性恋,人类的性取向可以在整个轴上的任何一个点上。现代研究结果指向性取向确实是二元化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处于接近“纯粹”异性取向的位置,一小部分人处于接近“纯粹”同性取向这个位置,也有一小部分人处于中间位置(即双性取向)。现代研究,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异性取向约占总人口的95%,同性取向约3~5%,双性取向约1~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52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