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自我什么意思

心理健康 2023-09-28 21:21:40   点击量 : 11955  

作者 : 心理爱

镜像自我什么意思

镜像自我是一个哲学性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在心理学中,镜像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相同或相似。在计算机科学中,镜像自我则是指一个系统或文件的备份或复制,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哲学和宗教中,镜像自我是指一个人的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反映或映像。不同领域的镜像自我概念,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含义和意义。

镜像自我什么意思

心理学中的镜像自我

在心理学中,镜像自我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否与他人的认知和评价相同。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他人对他的评价非常相似,那么他就具有较高的镜像自我。反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他人对他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他就具有较低的镜像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高度镜像自我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看法和意见,也更容易取悦他人。但是,过度追求镜像自我也会导致自我认知的不稳定和自我价值的缺乏。因此,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在追求镜像自我时要保持适度,不要过于关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自己的自我形象。

计算机科学中的镜像自我

在计算机科学中,镜像自我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文件的备份或复制。通过制作系统或文件的镜像自我,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系统或文件发生故障或损坏,可以通过镜像自我进行数据恢复和修复。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中,制作虚拟机的镜像自我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可以方便地对虚拟机进行快速的复制和部署。

哲学和宗教中的镜像自我

在哲学和宗教中,镜像自我是指一个人的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反映或映像。人们认为,一个人的内在自我是由他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构成的,而外在世界则是由他的行为、语言和环境构成的。在这种意义上,一个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对应关系,可以互为映像。

哲学家和宗教家认为,镜像自我是一个人的灵魂的映像,是一个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镜像自我,一个人可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因此,镜像自我在哲学和宗教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自以为是的藐视一切的优越感是什么意思

优越感指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大多数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拥有某种优越感,一般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长于别人、强于别人的心理状态。适度的优越感能促使人自信地处理社会、生活、个人遇到的各种问题。过度的优越感不仅危害到自己也危害他人。说到优越感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概念,同样都是比较极端的两种意识,那就是自卑感。

一、由优越感衍生出的自卑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众所周知,“自卑情节”是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如果医生只是告诉他有自卑情节,而不告诉他克服方法,就是无效治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表现出自卑感的时候,给予鼓励。自卑感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我们不妨用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的故事来说明。当三个孩子来到狮子笼前时,一个孩子躲到妈妈身后,全身哆嗦着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吓呆了,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我一点儿都不怕。”第三个孩子死死地盯着狮子,并问妈妈:“我能冲它吐口水吗?”其实这三个孩子都感到恐惧,但他们却根据自己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这种恐惧。

二、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关系

人总是通过比较,对比自己强的人感到惭愧,但是比较比自己弱的人,优越感就产生了。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有优越感的人一般存在着自卑感。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情结”是一种无助的自卑,换句话说,就是自卑到骨子里了。而自卑感则是被认为是一种动力,促进社会、个体去进步,发展的动力,而优越感则是针对性的,是对应自卑感的补偿,也是缓解自卑感的之后所获得的。

三、优越感如何产生的?

如果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处处想要压过其他人,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他是不是有着某种强烈的自卑感?这也许是优越感的表现。为何有自卑感的人会产生出优越感呢?是因为克服自卑感的方法错误。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勇气,不断改善环境就能最有效地克服自卑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按照这种方法,没有人会一直忍受自卑感,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摆脱它,只是他们的目标仍然在“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没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只能自我麻醉。但问题只是被掩藏,并没有得到解决。

四、怎么克服优越感

自卑感与优越感总是相伴相生,克服自卑感是克服优越感的前提。

1.如何克服自卑

走出舒适区。克服内心的恐惧,去尝试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说话。去尝试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走出舒适区,在挫折中不断反省,建立自信。去做试了一千次都没成功的事,去做过去从不曾尝试的事,如同演讲一样,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对还未发生的事情焦虑。在公共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没有价值。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你的信心。不论你去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什么样的课程,每一次你都要主动发言。许多原本木讷、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讲话,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有自信起来的。

2.建立积极的镜像自我

镜像自我的概念最早是由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大师拉康·雅克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时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仅能够反映出经过它面前人的服饰、容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态度、性格。人与人可以互相作为镜子,照出彼此的形象。有优越感的人过分看重自己,自我定位不清晰,建立自我镜像是最好的选择。

别人看到的是自拍镜像中的自己吗?,,

不是的,自拍镜像拍出来的照片景像是相反的,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不是这样的,镜像拍出来的字都是反的。

无论是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或是镜子都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样子,都有一定的失真,只是后置摄像头和照镜子则会更加贴近真实自己一些。

自拍差异性

对于面部较平的人拍摄出来差别不大,对于面部弧形较大 ,五官更棱角分明的,和镜子里的人像一比差别就大了。虽然很多厂家会用算法进行修复,但修复效果往往不那么理想。所以要自拍最好还是用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是和照镜子一样的,不存在左右颠倒的问题。但是前置摄像头一般都是近距离拍摄,因此它的焦距和后置摄像头是不一样的,前置摄像头更像是超广角镜头。

现在很多手机都有超广角镜头了,用超广角拍摄,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造成事物的扭曲变形,最明显的就是离镜头近则大远则小,并且这个比例比我们正常看到的近大远小要大的多。

自我知觉是指什么意思?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最早从自身存在体验这一角度论述自我概念的是17世纪哲学家 L.笛卡尔,他用"Cognito"这一词描述自我概念,意指"自身存在意识",并把它作为人类存在的核心。
  S.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尤其是自尊,涉及自我知觉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不喜欢自我中感知到的东西有关。正如心理学家M.谢里夫所说:"在许多方面,自我概念与ego(自我)是同义的,虽然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后一个术语,但社会学家则喜欢使用前一个术语"。
  与此稍有不同的是,W.詹姆斯却用Self(自我)来表示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做法也沿袭至今。詹姆斯于189O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英国理论家C.H库利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1922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G.H.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们那样看待自己。这里,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人类特点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主格我"(作为自我的体验者)与"宾格我"(作为自我的被体验者)之间的对话,即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不论是在个体发生的水平上,还是在种系发生的水平上,这种概念化是随着语言的出现而出现的。语言要求我们承担与之交往的他人的角色,并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我们能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一般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与他人对自己的实际看法并不经常相符。这是由于我们设想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他人看法的设想不一定正确。
  M.罗森堡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社会的、道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确定自己。
  V.吉尔斯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社会系统之中。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涉及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社会身分,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归属的各种意义。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如各种社会角色、各种成员身分和各种范畴,又指个体显示的各种性格特征,别人根据一个行为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行为举止将这些性格特征归属于该行为者。在吉尔斯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
  本世纪4O年代,P.莱基和C.罗杰斯详细阐述了自我概念。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概念的知觉方面和自尊的评价性成分上。罗杰斯区分了作为实际感觉到的自我(真实自我)和作为理想中的自我(理想自我)。他认为两者都可以加以测定,是各有特点的有用概念。真实自我被置于略低于理想自我的地位,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心理顺应指数。理想自我引起适当层次的自重和有关目的定向的乐观主义,并激发成就感和对社会的适应。这里,真实自我强调个人主观体验的心理重要性,所以与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经验主义相比,它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基本原理更相一致。
  在前苏联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以往,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我表现的动力学,以及在自然主义的和实验的情境中的印象控制;特定的同一性的发展及其结果,包括性、种族群体、行为异常和年龄特征等;历史和社会结构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包括战争、经济萧条、文化变迁和组织的复杂性等;自我概念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

怎样对职场人说NO?

一、认知:拒绝是为了“专注”
很多人认为,拒绝伙伴会让彼此关系变得尴尬,其实并非如此。合理的拒绝有时候会让团队效率更高,把精力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专注就是说“不”。意思是,要取得成功,应该专注于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不是在待办事项列表中添加更多内容,从而降低所有工作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的交接中,说“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人们总是倾向于说“好”?如何说“不”更容易让别人接受?

二、“老好人”:迎合型人格障碍
社会学家米德基于“镜像自我”的概念指出,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也就是说,我眼中的自己,实际上是我看到的那个你眼中的我。

人们总是活在想象中的别人的眼中,所以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喜好。人天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通过他人的肯定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不忍拒绝他人的请求,是个体希望获得他人好感的一种表现。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说“不”,因为害怕让同事、领导失望,失去团队价值甚至失去工作,最终往往还是说了“好”。

这虽然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但如果形成取悦于人获得认可的思维定式,就陷入了心理学定义中的“迎合型人格障碍”, 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他们往往是人际交往中的“老好人”,乐于助人、善解人意,对别人的错误也有极大的包容,尽力满足别人的请求但前提是希望以此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感谢。为了始终保持好人形象,只要有人提出请求、邀请,不管这会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不快和高昂代价,仍会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因为他们不想看到对方的愤怒和不悦,心理学家把这叫作“冲突避免”,因为他们把冲突和不满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

三、自然而温和地说“不”
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说“不”是一件自然而有必要的事情。Shawn Achor在Before Happiness一书中解释道:“虽然人类的大脑每秒从环境中接收1100万条信息,但它每秒只能处理40位。这意味着大脑必须做出选择,只处理占输入信息微小比例的一部分,大量信息被选择性忽视。你的现实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专注于塑造你感知和诠释的世界。”因此,有选择地说“不”本来就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这么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44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