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心理学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概念,两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一、定义
首应效应指的是第一个印象或第一反应对于后续行为或观点的影响。在面对新事物或新情况时,人们往往会通过第一个印象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近因效应指的是最近的一些经历或感受对于行为或观点的影响。近因效应一般是指最近的一些信息或体验对于我们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二、来源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来源不同。首应效应主要来自于我们的认知模式和判断方式,即我们往往会通过第一个印象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这个框架会影响我们对于后续信息的接受和判断。而近因效应主要来自于我们的情绪和感受,即我们在经历一些情绪或感受强烈的事件后,往往会受到这些情绪和感受的影响,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观点。
三、影响范围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范围也不同。首应效应主要影响人们对于整体的认知和判断,例如在面试中,面试官的第一个印象往往会影响他对于面试者的整体印象。而近因效应主要影响人们对于具体的行为和观点,例如在购物中,最近看到的广告或者得到的优惠信息,往往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四、持续时间
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持续时间也不同。首应效应一般比较持久,即第一个印象往往会对于后续的认知和判断产生长期的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比较短暂,即最近的一些经历或感受对于我们的行为和观点产生的影响往往比较短暂。
综上所述,首应效应和近因效应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什么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实验证明,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
当沟通者提出两个以上不同的论据(刺激物)时,认知者产生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1960年,心理学家J·怀斯纳的实验证明,这时取决于认知者的价值观念,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主体价值选择和评价。如果提出的论据不是当场依次提出,而是间隔了较长时间,那么近因效应发生的机遇则更大些。
1964年,心理学家C·梅约和W·克劳克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认知结构简单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容易出现首因效应。有关的学者还指出,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
扩展资料: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张林与李萌是小学的同学,从那时起,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对方非常了解,可是近一段李萌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张林与他说话,动不动就发火,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影响,李萌卷入了一宗盗窃案。张林认为李萌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近因效应:留下最好的“最后印象”
“近因效应”同样是由落钦斯提出的,但指向却和“ 首因效应 ”恰恰相反。
落钦斯把“首因效应”的实验流程做了修改,他让AB两组学生阅读詹姆的其中一则故事,然后中途插入了一些其他不相干的作业,例如做一些数学演算、听历史故事,之后再让他们读第二则故事。最后让AB两组学生描述詹姆的性格。
这时候,实验结果就和“首因效应”反过来了,两组学生都对最后一个故事印象深刻,并影响了他们对詹姆性格的描述。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呈断续性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近一次出现的刺激。
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就是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之处在于“多种刺激呈断续性出现”。
落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这个时候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同时,也有心理学家指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区别的前提条件在于: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这也是最符合常识的一种解释,当我们和陌生人相处时,最看重的是首次见面的感觉,而和朋友分别后,最怀念的往往是分别之前的情景。
也就是说,“首因效应”能影响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否会成为朋友,而“近因效应”能影响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是否还能继续维持朋友关系。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菲比和林奇是邻居,从小在一起长大,菲比比林奇年纪大些,平时就像姐姐一样关心林奇。林奇也从心底里喜欢菲比,把非彼当做情同姐妹的知心朋友。
可是有一次,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她们闹翻了,菲比和林奇吵了一整天的架,之后两个人心里都生着闷气,相互不理不睬。
一个月后,林奇因为父母换工作搬家了,搬去了一个很远的城市,走之前,她和菲比依然没有和好,因为她们固执的认为,对方应该先向自己道歉。
接着,她们就断绝了联系。几年后,林奇和菲比都长大了,小时候闹过的矛盾突然变得幼稚可笑。于是,林奇开始给菲比写信,而菲比也回复了。
两个人恢复了信件往来,但是,她们的关系却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因为他们所记得的分别前的最后一幕,是两个人愤怒的争吵,以及相互间冷漠的眼神。
在菲比和林奇多年的友谊中,肯定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温情时刻,但是,由于她们分离了,所以“近因效应”发挥了作用,离别前最后发生的事情掩盖了曾经的温情。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熟人间的交往中,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甚至可以冲淡在此之前的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一个一直以来恶贯满盈的人,因为最后幡然悔悟,放下了屠刀,就会让我们感动流泪,甚至将其当作圣人。
相反,一个一直以来规行矩步的人,因为一时不慎铸成大错,就会让我们咬牙切齿、口诛笔伐甚至把他当做败类……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都是“近因效应”。
因此,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其实都是一种偏激的认知方式。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懂得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与他人良好的相处。
但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落入这些心理陷阱中,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人的情况,避免以片面的印象做论断。
近因效应的名词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清晰。
补充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4022.html
上一篇: 失业3个月了越来越焦虑
下一篇: 被父母催婚怎么应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