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用于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将某些事件或行为归因于某些原因或因素。归因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等。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
首先,从个体行为角度来看,归因理论解释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通常是基于内在因素,如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通常是基于外在因素,如环境和他人行为。这个过程称为自我和他人的归因偏差。这种偏差可能会导致人们错误地评估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并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从群体行为角度来看,归因理论也可以解释人们对群体行为的解释。群体行为通常是由多个因素产生的,如个人态度、社会压力和文化背景等。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群体行为的解释通常基于群体的性质而非个体的性质。这使得人们更容易将群体行为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环境和情境,而将个体行为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个人特质和能力。
此外,从社会认知角度来看,归因理论也可以解释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理解。人们通常会将社会现象和事件归因于个人或群体的因素,如个人行为或群体态度。这种解释方式可能会导致人们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如环境和历史背景等,从而影响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理解和判断。
最后,从人际关系角度来看,归因理论也可以解释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人们通常会将他人行为归因于个人的因素,如个人能力和态度,而忽略了环境和情境等因素。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护。
综上所述,归因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人们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现象和事件。人们应该注意归因偏差的存在,尽可能客观地评估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归因理论最早是1958年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
韦纳把归因理论扩展到成就领域。归因理论认为人是天生的科学家,会试图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的决定因素,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人们自然会去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例如,为什么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发挥出色?为什么一个平时成绩出色的学生在高考中表现失常?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归因。就成就领域来说,个体在失败时会比成功时更倾向于进行归因,因为人们希望从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韦纳提出了一个成就归因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个体将事件归为何种原因受环境和个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具体信息,如教师告诉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他们不够努力,也包括社会规范信息,如别人考得怎么样。个人因素包括个体关于考试和自己的各种图式和信念,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自己能力的知觉。
这两大因素影响个体所做的实际的归因,即他们把失败归因为低能力,运气不好,测验难,缺少努力,情绪不好,疲劳,或其他原因。
个体对事件所做的归因是知觉到的原因(perceived causes),并不一定是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正是知觉到的原因而不是真正的原因,例如,一个学生的某门功课期末考试成绩很差,如果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就会感到羞耻(心理结果)以及未来将减少对该门功课的投入(行为结果)。
凯利的归因理论叫做
问题一:什么叫凯利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又称三度理论, 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人们在进行因果归属时需从主、客观领域中的三个范畴去着手。所谓三个范畴,即(1)客观 *** 物(存在);(2)行动人(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时间和形态)。凯利认为,在把一个特殊结果归属于某个特定原因时,沿着这三个方面的线索可以很快考察出对归属中的信息资料的认识。
问题二:凯利的归因理论三个维度是什么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三维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 ,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问题三:三维归因理论的凯利的归因模型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社会心理学界于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以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 *** 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 *** 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特殊性或区分性(英文:distinctiveness):被观察者是否对同类其它 *** 做出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 *** 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他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2、一贯性或一致性(英文:consistency):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行为人面对同一 *** 的反应是否相同? 即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 *** 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时间和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3、一致性(英文:consensus):不同人在面对相同 *** 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即其他人对同一 *** 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 *** 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1 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针对某一 *** 客体做出反应。2 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 *** 的反应是否相同。3 一致性原则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对于结果是互相补偿的。麦克阿瑟对凯利的三维理论的语言性作了系统的研究。她给被试者一个简单的假设事件,并操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变化,然后考察相应的归因结果。 共同性 一致性(一贯性) 特异性 (区别性) 归因方式 高(大家都喜欢小丑B) 高(A一直喜欢小丑B) 高(A不喜欢其他小丑) *** 对象(小丑B) 低(大家都不喜欢小丑B) 高(A一直喜欢小丑B) 低(A也喜欢其他小丑) 行动者(A) 低(大家都不喜欢小丑B) ......>>
问题四:三维归因理论的简述 历史凯利(Kelley,1921―200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问题五:凯利归因理论的基本要点 有哪些 凯利的归因理论--协变分析理论
凯利(Kelley,1967)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就是协变分析模型。
协变是指多个事件之间同时出现的现象,如果两件事情总是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就是高协变性,如果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则是低协变性。例如,每次我穿皮大衣时,小狗都会打喷嚏,这就是高协变性,而如果它只是有时在我穿皮衣时才打喷嚏,这就是低协变性。我们想要了解某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就应该考察结果与各种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协变性,将结果归因于协变性最高的原因。例如,如果小狗打喷嚏和我穿皮衣之间的协变性很高,就可以推测它打喷嚏是因为对皮衣过敏。
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评估时,会考虑与行为相关的三种因素即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特异性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方式做出反应;一贯性指在其他情境、其他时候行动者的这种行为是否发生;一致性指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我们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三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三种因素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
例如,小裕在遇到菲菲时没和菲菲打招呼。在这个事件中,特异性是指小裕是否今天跟所有人都不打招呼?如果是则为低特异性,如果不是则为高特异性;一贯性指小裕在遇到菲菲时是否总是不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贯性,否则为低一贯性;一致性指是否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打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致性,如果不是则为低一致性。
凯利认为,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是人们进行归因的基础,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能为归因提供特定的信息。例如,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从来不跟菲菲招呼(高一贯性),其他人也都不和她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比如,她可能总是板着脸,或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人感到难以接近,所以别人不敢和她打招呼。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并且小裕以前遇见菲菲时打招呼(低一贯性),而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她可能做错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大家,所以大家不愿意理睬她。
如果小裕今天只是不跟菲菲招呼而和其他人都招呼(高特异性),小裕遇见菲菲时从来不打招呼(高一贯性),而且今天只有小裕不和菲菲打招呼,其他所有人都跟她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小裕和菲菲之间可能有宿怨,所以他不理睬她。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以往都会和菲菲招呼(低一贯性),今天其他人遇见菲菲时都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事情的原因可能在于小裕,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适,没精打采也就顾不上和菲菲打招呼。
凯利的协变模型描述了一种理性的归因程序,他将每个人都比喻成一个朴素的科学家,会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从资料中得出结论的同样方式来进行因果推断。尽管凯利的这一假设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但它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关于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三个方面的所有信息。例如,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先前的行为特点,于是无法得到关于一贯性的信息,我们也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在同样情境下的行为,于是又丧失了关于一致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凯利的理论就不适用。退一步来讲,即使完全具备了三方面的信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并不完全按照协变分析的方式进行原因的分析。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是,人们对一贯性的偏爱超过了特异性,而一致性用得最少。例如,你遇见一个熟人,和他打招呼,可他却不理你,这时你的第一反映往往是“这人今天怎么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呀!”而不是“他对别人也是这样吗?为什么单单不理睬我?”更不是“别的......>>
问题六: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概念
三维归因理论又称三度理论, 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人们在进行因果归属时需从主、客观领域中的三个范畴去着手。所谓三个范畴,即(1)客观 *** 物(存在);(2)行动人(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时间和形态)。凯利认为,在把一个特殊结果归属于某个特定原因时,沿着这三个方面的线索可以很快考察出对归属中的信息资料的认识。
历史
凯利(Kelley's attribution theory,1921―200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编辑本段凯利的归因模型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社会心理学界于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以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 *** 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 *** 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归因判断标准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 特异性: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 *** 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他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 2、一致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 *** 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时间和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 3、共同性:指其他人对同一 *** 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 *** 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它可以解释下面情况:当......>>
问题七: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解释为什么饭店老板总是只对一个员工发火 我的天,老板有病。
问题八:知觉与归因理论解释为什么会有差异 简单来说:四个原因、三个维度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1.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2.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3.根据可控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如图:(这个不规则的框框我自己画的 太丑不要介意TOT)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这种对自己能力的根本质疑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点要十分注意! 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尽量让其归因于可控的原因,也就是努力,让学生知道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是可以提高成绩的,这样才会激发学习动机! 那个图仔细看一下应该会明白的,
韦伯的归因理论是那章
韦伯的归因理论是第五章。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推论出行为原因、因果关系,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归因,以及为何在某情况做出某种归因,在另一情况做出另种归因的理论。
人际归因理论是什么
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以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提出一些新理论,如B.维纳、L.Y.阿布拉姆森、H.H.凯利、E.E.琼斯等人。70年代归因研究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重视对人知觉的研究,认为对人知觉的研究实质就是考察一般人处理有关他人和自己的信息的方式。一个观察者对被观察者行动为何如此感兴趣,他像一个“朴素心理学家”那样去寻求对行为的因果解释。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如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可能由于个人原因:他不聪明、不努力等;也可能由于环境原因:课程太难、考试不合理等。海德关于环境与个人、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他认为,对人知觉在人际交往上的作用就在于使观察者能预测和控制他人的行为。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及其同事在1972年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当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彼此独立的。暂时-稳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预测未来的成败上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我们认为甲工作做得出色是由于他的能力强或任务容易等稳定因素造成的,那么就可以期望,如果将来给予同样的任务他还会做得出色。如果我们认为其成功的原因是由于他心情好或机遇好等暂时因素造成的,那么就不会期望他将来还会做得出色。
人们可以把行为归因于许多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大都可以纳入内因-外因、暂时-稳定这两个方面的4大类中。
三、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阿布拉姆森、M.E.P.塞利格曼和T.D.提斯达尔等人于1978年进一步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3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如一个学生由于数学老师的偏见在数学考试上总是取不到好的分数,于是他放弃对数学的努力,这是习得的无能为力的表现。他的这种无能为力如果只表现在数学一门课程上就属于特殊方面,如果也扩散到其他课程上,则属于普遍方面。
如果一个学生数学考试失败了,我们应看其原因属于【表】中的哪一栏,如果属于内部-稳定-普遍一栏,就可以预测他将来在各门课程考试上都不会好;如果属于内部-稳定-特殊一栏,则只能预测他将来在数学考试上不会好。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在1973年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以教授甲批评学生乙一事为例,我们既可归因于学生乙,如果学生乙懒惰;也可归因于教授甲,如教授甲是个爱批评人的人;又可归因于环境,如环境使教授甲误解了学生乙。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问题在于要找出一个真正的原因。凯利认为,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一致性是指该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如果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乙,则教授的行为是一致性高的。一贯性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一贯,如教授甲是否总是批评学生乙,如果是的,则一贯性高。特异性指行动者的行为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是否相同,如教授甲是否在一定情况下对学生乙如此,而对其他学生则不如此,如果是的,则特异性高。凯利从这里引出结论说,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高、特异性低,则应归因于行动者。这就是说,其他教授都不批评学生乙,教授甲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对其他学生也如此,此时应归因于教授甲。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对手。这就是说,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乙,教授甲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不批评其他学生,此时应归因于学生乙。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特异性高,则应归因于环境。这就是说,其他教授都不批评学生乙,教授甲也不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只是在一定情况下批评了学生乙,对其他学生未加批评,此时应归因于环境。凯利强调了三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这个理论是个理想化的模型,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解释行为呢?凯利提出了因果图式的概念。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即图式,以此解释特定的行为。如父亲拥抱儿子这件事,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父亲是个热情的人,另一个是儿子作了什么好事。如果我们知道儿子没做什么好事,那么我们会认为父亲是个热情的人。如果我们知道父亲不是个热情的人,那么我们会认为儿子做了什么好事。
五、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琼斯和K.E.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对应推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某地家庭都有6个孩子,多数是3男3女。问你这3男3女的出生顺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个可能性大。一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实际上这两种顺序有同样的可能性。因为3男3女的出生顺序有20种可能,其中类似前者的只有两个,其余18个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2894.html
上一篇: 男人生气不理你的心态
下一篇: 被催着找对象好烦啊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