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性人格是什么(成瘾性人格如何改变)

心理健康 2023-09-27 11:27:07   点击量 : 1514  

作者 : 心理学栏目小组

成瘾性人格是什么

成瘾性人格是指一种易于沉迷于某种行为或物质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表现为对某种行为或物质的高度渴求,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对行为或物质的过度依赖。成瘾性人格在不同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如吸烟、酗酒、赌博、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都与成瘾性人格有关。

成瘾性人格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成瘾性人格的形成与人格心理学中的五大人格特征有关。其中,神经质和外向性是影响成瘾性人格的两个关键因素。神经质人格倾向于焦虑、抑郁、易冲动和自我怀疑,这些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压力和挫折的影响,从而更容易沉迷于某种行为或物质中。而外向性人格则倾向于冒险、寻求刺激、社交和行动,这些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体验,从而更容易沉迷于刺激性的行为或物质中。

从生物学角度,成瘾性人格的形成与大脑中的奖赏中心有关。人脑中的奖赏中心负责产生快乐和满足感,当人们接受到奖励时,奖赏中心会释放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沉迷于某种行为或物质的人,往往会不断刺激奖赏中心,使其不断释放多巴胺,从而形成了成瘾性行为。

从社会角度,成瘾性人格的形成与家庭、社交环境有关。家庭和社交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往往是成瘾性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家庭矛盾、亲密关系不良、缺乏父母关爱等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从而形成对某种行为或物质的依赖。而社交环境中的压力和影响,如同伴压力、社交媒体的影响等,也会使人们更容易沉迷于某种行为或物质中。

为了避免成瘾性人格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尽量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交环境,尽量避免负面压力和影响,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交关系。最后,我们应该关注沉迷行为本身,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依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成瘾性人格如何改变

我也觉得自己是所谓的成瘾性人格,最近正在研究这个事情,想要真正地改变自己。

但是我有个习惯,或者说执念,就是什么事情都想要刨根问底,搞清楚它的底层逻辑,哪怕其实这个事情有解决方法,我也不会满足于能解决它,我还想知道为什么能解决它。所以这个研究的进度有点慢,等有一定成果了,我想全面地把它写出来。

因为是手机码字,写不了那么具体,我先在这里给你几个方向的建议,你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第一,我发现自己的成瘾行为很多时候是一种逃避。逃避心里的各种恐惧。

甚至是逃避一些最轻微的痛苦。比如停下来你正在成瘾的事情的痛苦。为了不让自己面对停下来的短暂的空虚和平淡,而不停地给予自己刺激。

所以我最近除了想办法直接解决自己一直恐惧和担心的现实问题外,也在有意的锻炼自己忍受痛苦,面对痛苦的能力,告诉自己其实痛苦和不适的感觉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你要知道,成瘾这个事情具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越成瘾,就会越成瘾。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这种行为模式中的时间越长,你的大脑就越倾向于继续这种行为模式,于是你就越难以离开这种行为模式。所以千万别指望于你的瘾能通过满足的方式消除,就像你说的,你沉迷于一个游戏之后,如果对这个游戏厌倦了,你会沉迷于另外一个游戏,而不是就此不玩游戏了。

关于这一点的原理涉及到多巴胺的阈值,大脑奖赏回路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所以这一点就引出了一个方法—中断成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中止沉迷的行为,用行为来改变大脑。

第三,你是不是真的想改变。

分辨一下自己是真的想改变这种生活,还是只是对这种生活有点不满,其实内心里还是觉得这种生活相比别的生活更好。

要想改变自己,必须满足一个前提,就是你真的想改变自己。

所以仔细想想容易成瘾的性格,包括现在的生活,它们改变和不改变的利弊,然后认真地做一个选择。

第四,在做出选择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一个对某些事物成瘾了很久的人,可能会害怕自己没法面对失去这些事物的生活。这个很正常。就像吸烟的人,害怕自己戒烟后会承受不了烟瘾来了又不能抽的感觉。于是迟迟不肯戒烟。

所以让吸烟的人戒不了烟的,往往不是烟瘾本身,而是他们对烟瘾的恐惧。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成瘾事物。

其实这些瘾,或者说它们满足不了时的痛苦,根本就没有你想象中的可怕。最难的是刚开始中断它们的时候,之后时间会慢慢让大脑得到修复,这些所谓的瘾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最后总结一下:成瘾的行为,它的原因在心理层面讲,有可能是想要逃避某些东西;在神经科学层面讲,就是沉迷的行为,对大脑的奖赏回路以及多巴胺分泌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可逆的。

从改变成瘾行为的方法的角度讲,其实就是两点:确定自己真的想改变,以及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变。

成瘾人格如何改善

成瘾性的人格最忌讳的就是长时间独处,可以和积极向上的人做朋友,让大脑潜意识的去向他学习,独处会更多机会诱发成瘾的各种表现。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瘾性的人格是很容易被身边的人感染到行为和想法的;还有句话就是“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种说法在成瘾性人格中的人是行不通的。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控力,要多与有上进心的人多接触做朋友,远离比如经常游戏的朋友。既然知道自己是成瘾性的人格,那就必须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牢记在心,而“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在人生里是不存在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成瘾性人格既然对游戏、喝酒、抽烟等不良行为成瘾,那么同样也可以对读书、绘画、健身等好的习惯也能变成“瘾”。所以对于成瘾性人格,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单单是与人交往的环境,生活环境也是尤为重要。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电影《Gia》讲诉了模特Gia因童年缺乏父爱母爱,成年后染上毒瘾而死亡的故事

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成瘾行为的分析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成瘾的解释

Freud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 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人的本能,欲望,是原始的力量源泉,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遵循的是享乐原则。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学者认为,药物成瘾者要从药物中寻求“享乐”的感觉,以使得自己心理踏实,适应环境。克里斯特尔( Krys-tal)和拉斯金(Raskin)在1970年的研究中说:“在自我不足的人格中, 毒品被用来逃避他们面临的也许对别人来说并不构成潜在损害的精神创伤……通过使用毒品,虽然现实被逃避开来,但这只是暂时的,当化学反应消退时,充满邪恶的现实世界又重新回到眼前,他们不得不再次从毒品中获得安慰,从而形成对毒品的依赖。”成瘾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缺陷;对于生活中的请客威胁缺乏警惕,如对药瘾的严重后果视而不见;当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冷静处理看,摆脱困境;追寻人格发育史,发现未曾得到父母恰如其分的爱护,缺乏自尊心、责任感、理想和抱负,有过多的愤怒、仇恨、自暴自弃, 感觉不到世界的美好。

精神分析的性发展理论对成瘾的解释

Freud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性的本能和欲望来支配的,性的背后就是潜在的心理能量叫力比多(libido)也就是性力或欲力,常常驱使人们去寻找 *** 。当然这个性不仅仅是指以生育为目的成熟的两性行为,它还包括广泛的身体愉快,甚至还包括心情的愉快和友谊。Freud曾经指出,对成瘾者而言,毒品充当了其性满足的替代品,除非重建正常的性功能,否则戒断后的复发在所难免。Rado称药物滥用是一种自恋障碍,是“对天然自我结构的人为的破坏”。当药物作用减弱后, 用药者的抑郁情绪便会再度出现,与用药引起情绪高涨形成鲜明对比,个体自然会产生强烈的用药渴求。此时, 自我形成了药物的奴隶,只好继续用药。一般认为,“阴胜阳衰”的家庭(即家庭中以母亲为主, 而父亲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阳刚之气)易于培养出滥用药物的子女。Savitt发现,药物滥用者大多 *** 缺乏,多数成瘾者都可引出潜在的 *** 欲望,用药使 *** 受到抑制,使其进一步退行到生殖器阶段,只视哺乳及进食为第一需要。

行为主义对成瘾行为的分析

强化理论对成瘾的解释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大脑有三分之一的结构属于行为强化系统。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使行为强化系统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变化,这样人便会对反复从事的行为成瘾。人们首次使用成瘾物质后, 由于体验到成瘾物质所带来的欣 *** ,成为一种阳性的强化因素,通过奖赏机制促使人们再次重复使用行为,直至成瘾。而停用成瘾物质所引起的戒断症状,痛苦体验的出现是一种惩罚,又是一种阴性强化因素或负性强化作用。为了缓解焦虑,驱除戒断反应,逃避这种惩罚,成瘾者只好继续使用成瘾物质,强迫觅药而避免戒断时的痛苦则产生间接的阳性强化作用,直接与间接的阳性强化协同形成一级强化。除了成瘾物质的强化作用外,社会因素也有强化作用,形成物质依赖的情景和条件也可形成环境上的强化作用,即二级强化。依赖者受接触到的周围人群的群体心理影响,更可构成社会性的强化,促使物质依赖更加顽固,如参加吸毒团伙,取得了情感上的交流,一起干违法的行为取得了经济效益,吸毒的环境,工具等都会强化行为。当成瘾的行为模式受到挫折而不能进行下去的时候,就会产生与吸食鸦片的人突然被强制戒毒时类似的反应。这两级强化作用的叠加遂使人的行为固定,从而形成物质依赖。

条件反射理论对成瘾的解释

从生理学学习和记忆原理得出,“心瘾”的形成是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等执行的联合型学习过程。刚开始吸毒时,毒友、吸毒的环境、工具等 *** 都是一些无关 *** ,吸毒时则伴随这些 *** 产生独特的欣 *** 。长期吸毒后上述无关 *** 与欣 *** 反复同时出现,变成了条件 *** , 吸毒者表现为吸毒成瘾后一见到毒友、吸毒环境、烟具、注射器、矿泉水等条件反射性引起对吸毒的欣 *** 的回忆以致于产生强烈的觅药渴求。由于上述操作式条件反射是通过反复操作,通过激活大脑内源性奖赏系统来完成的, 所以吸毒成瘾机体的记忆表现为三级记忆,大脑皮质可有局部增厚, 而这种“心瘾”可谓是刻骨铭心的。

社会学习理论对成瘾行为的分析

心理控制是Rotter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体认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Rotter认为内控者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一致性,并体会到控制感;而外控者则往往把行为后果归结为机遇、运气,或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的心理控制源倾向不是一种特质,也不是一种先天性倾向,而且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长期受人照顾或受人约束,则其心理控制源会向外控方向转变。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毒品依赖者的内控性低,有比较高的外控倾向,高外控者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他们较多地相信行为的结果由外部所控制,而较少的相信成功要依靠自己的努力。缺乏自我把握和控制能力,所以可能更多地将戒毒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虽然导致毒品依赖者复吸的因素很多,但其内在的心理控制源的高外控倾向与其复吸的行为不无关系。

由于毒品依赖者的内控水平低,有着较高外控倾向,加上吸毒以后,由于社会、家庭对他们的行为不能接受、疏远, 因而更容易导致他们严重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也有研究表明,外控倾向与酒精依赖及饮酒问题的联系,即使在正常饮酒的范围内,外控者也倾向于比内控者更多的使用酒精,这表明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外控者,更易使用精神活性物质。

在男女成瘾者的性别之间也存在着控制源的差异。有研究表明,男性在外控倾向方面比女性高,两者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成瘾者在成瘾后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如暴力事件,犯罪等,使家庭和社会对男人的个人期望和要求要比女性更低,加上吸毒后,钱财散金,谋生能力比女性低,导致男性的自我控制能力降低。

认知心理学对成瘾行为的分析

注意缺陷对成瘾的解释

成瘾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由于成瘾者信息加工缺陷,或者认知方式的偏差所致。信息加工缺陷主要是指成瘾者的注意缺陷,过分的偏见和过分专注,如酗酒者一心一意的想着下一次饮酒,而病理性赌博者总想着下一次把钱能够赢回来。另外,成瘾者也有着独特的思维习惯,以特定的方式对信息加以歪曲并且这种歪曲与成瘾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动加工对成瘾的解释

认知主义的研究者认为,大多数关于渴求的理论直接或间接地指出药物渴求的三种成分:(1) 个体感到需要药物的主观体验;(2) 伴随寻求药物及预期注射药物而产生的与享乐联系在一起的情绪状态;(3) 来自于个体引发寻药行为体验的动机。成瘾是由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自动化行为图示而控制。操作程序不需要注意(即自动) 就可完成,并且显示出完整性和协调。自动化的操作图示有快速、省力、无意识等特征。不需要注意的特征提示,当环境 *** 足够强时,某些行为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生,一旦某种行为开始了,就几乎很难停止。表现出像子弹进入弹道一样的倾向,只要开始就意味着要进行结束。一些关于自愿(可控的) 及不自愿(自动的) 认知过程和技巧本质的实验研究直接或间接支持了这一提议。觅药行为与用药行为已经被反复重复,这就形成了一种自动操作快速有效,经常不经注意就完成了而且很难阻止。因此, 成瘾可能是一种可以预见行为后果的由环境线索、不遗余力的觅药过程及躯体和植物神经适应所组成的混合体。

人格素质观点对成瘾行为的分析

吸毒是人们在空虚、挫折和压力之下,寻求解脱和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但是在一个开放、充满激烈竞争和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人们遭受挫折、失意和各种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在客观环境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压力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而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而非要从毒品中寻求解脱呢?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承受力主要取决于行为者的人格素质和人格特点。人格发展越完善,就越能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压力面前对自我态度、自我行为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反之就容易出现心理不稳定和心理危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无法摆脱心理危机,导致一些人使用毒品,来降低他们的不满和提供对快乐的满足。

心理发展是人们客观行为的一个准备过程,吸毒作为一种偏离和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它产生之前,吸毒者必定经历了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更确切地说经历了一个心理危机的过程。科布尔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在调查中发现,在被调查的吸毒者中;有86%的人在吸毒以前是行为非正常者。成瘾者特别是年轻的吸毒者成瘾前的经历,大多都有某些品行障碍,如逃学、偷窃、斗殴和少年犯罪等。他们的成绩差,情绪不稳,与社会格格不入,常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性格是成瘾的基础,发生成瘾者,其人格往往有缺陷,称为“成瘾人格”。通常认为有三种人格缺陷者易产生物质依赖,即变态人格、孤独人格和依赖性人格。这些人格缺陷所表现的共同特征是,易产生焦虑、紧张、欲望不满足、情感易冲动、自制能力差、缺乏独立性、意志薄弱,外强中干、好奇、模仿。一些心理学家更多的使用" 依附性人格" 来解释吸毒的原因。它的特征是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尊重,享乐主义、缺乏对未来筹划的能力,精神和情绪经常处于抑郁状态。依赖附性的人格使他们一方面根据快乐原则从毒品中寻求最基本的满足,另一方面他们对吸毒行为的后果置若罔闻,只是寻求片刻的满足。极易对致瘾源产生依赖,但最终到底染上其中的哪一种瘾,则视外界的具体条件了。比如, 听别人说吸食毒品后产生美妙的愉 *** ,就由好奇心、侥幸心、逆反心所致想去体验体验。

心理学家对海洛因吸毒者测试后发现,海洛因吸毒者存在一些人格弱点;敌意性、进攻性、叛逆性、不负责任、嬉戏性、冲动性。也有人发现,凡与酒依赖相一致的人格缺陷就可以造成其他物质依赖。成瘾者的这些人格特征证明了心理学家所持的这种观点。所以, 成瘾行为也是一种自我伤害性疾病,伴有意志或道德缺陷。

此外,成瘾者的情感承受能力也有缺陷,不善于言语表达。缺乏沟通,依赖性很强,但是又找不到合适人来倾诉,只有把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一旦承受不了失去控制,就破罐破摔。

以上的理论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成瘾行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彼此又有一种共通之处,如都成瘾者的自控性比较差等,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完全独立的把成瘾行为解释清楚,因此今后成瘾行为的研究有必要对各理论进行整和,也将生物心理社会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应对防治成瘾行为提出有力的理论据。

本文参考来源:《医学与社会》第19卷第10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23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