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行为与社交媒体的关系(沟通的艺术 第二章 ?人际沟通与社交媒体)
内隐行为与社交媒体的关系
社交媒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感受,与朋友互动交流,寻找情感共鸣和认同。但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人们的行为却不总是表面的,有些行为是内隐的,这些内隐行为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内隐行为与社交媒体的关系
一、内隐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内隐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不显露的行为,这些行为并不会被其他人所察觉,但却对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内隐行为可以表现为不表态、不回复、不点赞、不转发等形式。例如,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朋友的状态,但是并没有点赞或评论,这种行为就属于内隐行为。
二、内隐行为的原因
内隐行为的产生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首先,内隐行为可能是由于个人的性格特点所导致的。有些人天生比较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因此在社交媒体上也会保持低调。其次,内隐行为还可能是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特点所导致的。社交媒体平台往往会通过各种算法来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更容易上瘾,从而形成一种不可控制的社交媒体依赖。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隐藏自己的行为。
三、内隐行为的影响
内隐行为对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和思想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内隐行为可能会使得用户的观点和想法得不到充分的传播和认可,从而导致用户的情感受到一定的压抑。其次,内隐行为也可能会导致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依赖程度加深,从而使得用户更加难以自拔。最后,内隐行为也可能会给用户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的出现。
四、如何应对内隐行为
针对内隐行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隐行为的负面影响,尽量避免这种行为的出现。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加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和互动,从而让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更好的传播和认可。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减轻社交媒体对我们的依赖程度,从而让自己更加健康地使用社交媒体。
沟通的艺术 第二章 ?人际沟通与社交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与人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的通过媒介来进行,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并保持人际关系,但同样也会过滤掉面对面沟通时的眼神交流、声音语调等非语言线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媒介沟通与面对面沟通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1、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满足生理、社交、认同和实际的需要。2、过程相似,构成要素、干扰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是相同的。3、原则相同,两者都存在无意的、不可逆的原则。
不同点:1、更精简的信息,媒体信息传递很容易引起误解,但是又可以将彼此性别、种族、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感降到最低。2、可变的同步性,面对面交流是同步的,媒介可以让沟通者灵活的选择发送、接收、回复信息的时间和方式。3、永久的记录,媒介可以帮你找回重要文件,但也容易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单从媒介沟通的结果看:虽然与面对面沟通差异并不明显,但对人际沟通产生的影响是不小的。1、网络抑制解除效应。人们看不见、听不见时或者不认识交流对象时,会更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被称为“网络勇气”;但因为更加直接的、不加掩饰的表达,易出现恶意的邮件和短信。2、超人际沟通。通过媒介沟通,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回复,所以总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来放在网络上,通过网络可以实现高度坦白自我,但是超人际沟通也会成为关系欺骗,在网上建立的关系很难过渡到面对面沟通。
媒介沟通的优缺点
优点:1,更多的关系机会。媒介沟通提供了低摩擦机会。能够避免恋爱初期带来的尴尬和误解。社交媒体在陌生人之间营造一种虚拟社区、为生性腼腆的人提供建立关系的机会,为社交困难的人缓解孤独。2,维持和强化关系。短信、博客、视频电话等都是维系关系的一种手段,媒介渠道对于维持异地恋、改善一段关系的质量尤为重要。3,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为婚姻问题、滥用药物、预防自杀和应对无意义的暴力行为等提供支持,特别是当自己的健康问题,令人尴尬或让人难以起齿时,网络交流社群能够提供很好的建议、意见和支持。
缺点:1,泛泛之交。一些人追求大量不现实的社交媒体好友,可能是为了补偿现实中的低自尊感,关系的数量——好友、帖子、发送的电子信息的数量并不能够代替质量。2,社会孤立。随着线上互动的成功,用户的自我效能感会随之增强,导致人们越来越依赖和渴望线上的人际互动,导致线下人际关系的进一步退缩,也影响了人们在线下的社交技巧水平。3,关系恶化。移动设备的使用会对亲近感和谈话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跟我说话的时候就别看手机了。4,欺骗。约会网站上有些人会虚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5,跟踪和骚扰。
媒介沟通的使用会因为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在如何使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调查显示女性使用更多的是情绪词汇和第一人称单数形式的人称代词,男性则提到了更多的食物,而且咒骂的次数远超过女性;青少年更爱发短信,而年长的一些沟通者更喜欢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交流。
如何更好的使用社交媒体呢?要学会遵守一定的“网络规矩”。
1、培养积极关系。尊重他人对全神贯注的需求注意言论文明、不要影响局外人。
2、保护你自己。先思考,后发布;核实你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平衡媒介沟通和面对面沟通的时间。
心理学中内隐行为 是指?
当代心理学界一般的看法是,广义的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也包括内隐行为。
何为内隐行为,学界目前尚未有明确界定。为了研究需要,一般作出如下界定(再不会产生严重歧义时):所谓内隐行为,是指不能被外界直接观察、测量和记录的隐蔽的心理活动。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
社交媒体怎么影响现实交流
1、传播媒介的改变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形成新的标准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是不受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2、传播信息的改变
社交型媒体由于内容简短,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度思考,就可以直接将所见所闻以简短的信息及时制作出来。同时,信息可以通过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实时发布。所以,社交型媒体从信息生产到发布所用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是即时播报。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超过了对信息深度挖掘的需求,更注重新闻的连续性报道和滚动性报道,强调信息的更新速度。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系统(如微博)由于容量有限,可以让信息发布者更注重信息的选择加工,让受众更容易在这短短的140字当中找到重要的信息,提要式的新闻越来越精炼,同时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社交媒体信息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3、传播方式的改变
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型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找到了和大众传播的结合点。其独特的“节点―广播”传播模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用户习惯以“短消息”的形式记录与分享观点,发布新鲜事,这种使用习惯的培育与形成,反过来也会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促成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节点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理念也必将对今后的新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当前“短讯式新闻”和“交流式新闻”的产生表明了受众正在适应并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发布方式。
4、传播效果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基于真实的好友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受众的反馈及时。社区群体的崛起,使这一个群体内部的粘性增强,在群体内部,一条信息传播速度会异常迅速。同时,社交媒体的人际交往更倾向于形成“弱链接”的人际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9?9维特提出“弱关系的强势”假设。他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宏观上,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②
现如今,移动媒体的植入,让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方面变得更加便捷,这又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快速。如下图所示:
二、社交媒体对受众的表层影响――受众的媒介依附
1、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媒介依附症
对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个性化、即时性、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对它愈加青睐,从而也加剧了大众对它的依赖。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着全球的互联网市场,还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数据表示,在中国,每天有45%以上的人有阅读BLOG的习惯,而33%的人群则坚持更新自己的blog。6年以来,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间增加了一倍,不管是网络基础的应用,还是在获取信息这一功能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表明:“从各类媒体的消费者平均接触时间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媒体的周接触时间均在缓慢下降,其中电视的平均接触时间下降最厉害。例如,报纸的周接触时间由5.9小时下降到4.8小时;广播由10小时下降到8.4小时;电视从25.3小时跌至22.8小时;而消费者在网络上花的时间从10.2小时增长到16.4小时。”③
2、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
(1)信息发布方式加剧了受众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社交媒体基于群体和圈子的信息发布范围,再加上信息发布不受时空制约,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以“短消息”的形式来记录和发布,社交媒介更多地成为了社交工具平台上的信息发布工具,信息是为社交服务。显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会加剧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2)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期待。社交媒体的优势显著:首先,社交媒体融合了所有媒介的传播优势,不仅可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还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储存、交互沟通、发送信息。其次,传播形态由点对点或点对面转变为面对面,同时再反馈回受众本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媒体,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向受方传送信息。再次,容易形成二次或多次传播,形成新的信息源。
(3)社交媒体适应了现代受众的心理。“在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图景显得支离破碎,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使得孤独感成为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孤立的个体遭遇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困惑和归属感的缺失。”④因此,受众会把内心复杂交错的恐惧感转化成对媒介的依赖,把媒介当作一个精神放松的舞台来缓解内心的压力。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他们通过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信息,获得与人交流、社交的机会,获得娱乐消遣,获得话语权,提高了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筑成的虚拟的堡垒,自由倘佯、释放烦忧。多方位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渗透到他们心理之中,给他们提供了可寻求慰藉的精神家园,从而依赖并推崇。
三、社交媒体的深度影响――受众碎片化生存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了社交的平台,社交媒体是根据受众现实的关系来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它的诞生对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改变,信息获取具有便捷性,媒体结合新的技术平台,再加之社交网络的关联性,助推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媒介依赖程度。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以及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加深造成了社交媒体对受众最本质的影响――生存空间的碎片化。比如说,知晓或描述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了,而是获取其中一个有趣的点,一个片段。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完整性,只获取受众自己觉得对其有用的部分。
很多人在不断描述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岂止是读书,足球这样的消遣也变得“碎片化”了,很少有人能耐心地看完90分钟的比赛。如下图所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ljk/10035.html
上一篇: 如何通过手工制作激发你的创造性自我
下一篇: 探究婴儿的触觉知觉发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