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王竑曾打死锦衣卫指挥使
明朝文官王竑曾打死锦衣卫指挥使
在明朝历史上,有许多英勇无畏的人物,其中一位独树一帜的人物便是王竑。他出生于湖北江夏,早年以其学识和胆略著称。正统四年,他登上了进士科的殿试,从此踏上了他在官场上不平凡的征程。
王竑名声大噪始于他在正统十四年的朝会上,勇敢地击毙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震惊了整个朝野。作为一个文官,他的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正义和果决,也为后来的官场风云埋下了伏笔。此后,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成为了整顿军务的重要人物。
然而,王竑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斗争。在他担任巡抚期间,多次面对灾荒,他不畏权贵的压力,积极开仓赈济,据统计,他共救活了近百万灾民。他的慷慨和英明治理赢得了民众的赞誉,被誉为“活我民矣”的贤官。
然而,王竑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政治斗争中,他因与权臣李贤的分歧,多次遭遇到朝廷的排挤和迫害。尽管如此,他始终不忘初心,努力为国家和民众尽心竭力。最终,王竑于弘治元年病逝,他的一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权谋纷争的官场,仍有人以正直和勇气捍卫良知,为民除害,成为历史的光辉。
王竑的一生,是明代历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个为民除害、敢于挑战权威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英雄们。
明朝史上唯一一次朝堂斗殴是什么情况,当场打死锦衣卫头子,扬名立万?
明英宗受王振蛊惑御驾亲征后被俘,朝中群臣得知此事之后就要求监国将王振灭族,结果与王振党羽发生冲突并致使对方多人伤亡。因这些人平时跟着王振作恶多端,所以百姓对此甚为欣喜,率先挑起这场斗殴事件的王竑才会因此扬名立万。明英宗时期,北方的瓦剌民族时不时就会南下侵扰明朝边境,致使边境百姓长期生活在不安中。
当时的明英宗也是年轻气盛,经宦官王振一阵鼓吹之后便决定亲自率军去剿灭瓦剌。当时太子尚不知事,于是明英宗就让他弟弟朱祁钰负责监国。在安排好朝中事宜之后,明英宗便率军赶赴战场前线。但是还未到达目的地,明英宗就因为粮草供应不足、天气恶劣等问题萌生了退意,于是随行的王振就向他提议绕道蔚州。结果就在绕道途中明军与瓦剌大军狭路相逢,明军战败,明英宗也因此被俘。
待君王被俘的消息传回朝中之后也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朝中群臣将这个责任推到了当初怂恿君王御驾亲征的王振身上,于是便要求朱祁钰将王振灭族。但是朱祁钰知道王振在朝中的党羽甚多,所以不敢轻易下这个命令只能一再拖延。在这个时候,身为王振党羽之一的锦衣卫首领马顺跳出来大声斥责这些臣子,导致这些臣子的不满情绪更加高涨。而王竑在受了这样一顿训斥之后终是难忍愤怒,随后便愤然起身回骂了马顺一通并将他的脸给咬伤。
其它臣子受王竑影响也纷纷起身,最后马顺竟被他们活活打死。以此为开端,这些臣子之后又接连打死了王振另外两个党羽。这起斗殴事件传到民间之后也是成为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而王竑也因行事?彪悍?颇受百姓赞赏。
锦衣卫指挥使被文臣群殴致死,这是大明的哪次早朝?
锦衣卫这三个字,对大明来说绝对是一个恐怖的存在。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官担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
可是,在大明历史上竟然又一次在早朝之上,锦衣卫指挥使被文臣群殴致死,那么这是大明的哪次早朝?
这话还得从土木之变说起。
明朝历史上有过一次屈辱,这就是土木之变。
正统年间,瓦剌的也先犯边,这让年少轻狂的明英宗朱祁镇大为震怒。这个时候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都已经离世。王振当时权势熏天,一直蛊惑皇帝亲征。
在这种情况下,王振轻率的亲征了。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一勺烩了,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很多大臣不是被抓就是被杀了。
不得不说,土木之变对大明来讲是个巨大的损失和屈辱。消息传来后,一时间朝野震惊,顿时人心惶惶。
很多人已经把铺盖卷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逃跑。不过就在这关键时刻,于谦站了出来,稳定了局势。
但即便如此,朝野上下对于王振之流,仍然是深恶痛绝,很多人认为这次屈辱是王振之流的原因。
那么既然王振死了,宠信王振的明英宗也被俘了,所以很多大臣开始纷纷弹劾,要求将王振一家满门抄斩。
可是,形势不明朗,所以作为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不敢下这个决心,只能推脱。不过群臣早已对王振痛之入骨,这种表态让群臣大为不满,甚至愤怒到了极点。
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跳了出来。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王振的同党,所以他跳出来呵斥众臣,让他们离开,不要再逼郕王。
不过户部给事中王竑是个急脾气,早就看王振不顺眼了,对于王振的同党自然一样。既然王振都死了,你还敢嚣张,所以王竑直接动手了,一边骂一边咬他的脸,群臣一见这种情况,也纷纷上手了,就这样,风光无限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打死了。
这还不算,接下来群臣又要求郕王对王振的其他同党下手,尤其是宦官毛贵、王长随,这两人也同样被打死了,这就是著名的午门血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xiaochangshi/2221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