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毡
牛毛毡
中文学名:
牛毛毡拉丁学名:Eleocharis parvula其他别名:牛毛科属分类:莎草科 荸荠属产地分布:世界各地造景位置:前景饲养难度:低生长速度:快适宜水温:20-28 ℃酸碱(PH):5.8-7.5硬度(GH):2-12
牛毛毡为一年生挺水性草本植物,匍匐根茎极细,秆丛生非常细密,高2-12厘米。生长高度主要受到照度的影响,当照度强时,它就长得矮小;反之就长得高。在中国南方水田里广泛分布,属于有害的杂草,但种植于水族箱中却是一种非常好的前景草。养殖比较容易,主要靠其丝状匍匐茎在泥中延伸生殖,用饲养泥养牛毛毡很容易形成一片毛绒绒的绿色草坪。
牛毛毡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牛毛毡又名牛毛草(图27)。
图27 牛毛毡学名Eleochoris yokoscensis(Franch.et Sav.)Tang et Wang科属分类莎草科,荸荠属。形态特征具匍匐根状茎,线形。白色。秆多数,细如发,密丛生,高2~12厘米。叶退化成鳞片状,鞘膜质,微红色,管状。小穗草一顶生,稍扁卵形,顶端钝,长约0.3厘米,淡褐色,花少数。所有鳞片全有花,鳞片膜质,在下部的鳞片近二列。下位刚毛1~4条,长为小坚果的两倍,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狭长圆形,长约0.1~0.2厘米,无棱,淡黄色。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种子具休眠期,越冬期间休眠即已打破。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2℃,据测定,在此温度下出芽缓慢,长达20天,出苗率为62.5%,最适温度为22~25℃,出苗天数为5~7天,出苗率为87.5%~93.0%。在0.2~0.4厘米土层内萌发,1厘米以下不萌发。土壤水分饱和或有薄水的条件下出苗最好,出苗期7天,出苗率90.2%,成活率100%,水层3厘米,出苗期9天,出苗率81.3%,成活率92.6%,水层6厘米,出苗期9天,出苗率45.5%,成活率65.2%,水层10厘米,出苗期9天,出苗率34.7%,成活率54.8%。根状茎越冬根状茎每节均有越冬芽,翌春4~5月从节上萌发出新株,每节可丛生8~12株。
2)营养生长牛毛毡在北方5~6月、长江流域4月下旬萌发返青,先是从节上萌发1~3新株,再从节上生长新根状茎4~6条,新根状茎节上再长出新株,生长蔓延很快。
温度对牛毛毡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平均气温16.9℃,出苗和分蘖各需15天,24.8℃,出苗需5天,分蘖需10天,27.8℃,出苗需4天,分蘖需10天,分蘖最适温度为25℃。
水层土壤水分超饱和至3厘米水层,牛毛毡分蘖增长最快,6厘米以上则抑制其生长,甚至不能开花结实。光照牛毛毡喜光但耐遮荫,遮阴50%时仍能良好生长,过分遮阴抑制正常生长,水稻封行后特别是杂交稻田,较为荫蔽,牛毛毡则逐渐停止生长,直至发黄、枯萎。
3)开花结实牛毛毡于6~7月开花,7~8月成熟。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种子数量极多,落入土中寿命可达3年以上。
分布与为害牛毛毡分布较广,尤以稻麦连作区低洼积水稻田为害较重,覆盖地面,降低土温,与水稻争夺养料与水分,造成减产。多年来,随着水稻高产措施、特别是杂交稻的推广种植,水稻长势好、田间荫蔽程度高,有效地抑制牛毛毡的发生与蔓延。
牛毛毡的形态是怎样的?
牛毛毡:牛毛毡又称牛毛草、松毛蔺、猫毛草。是莎草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株高5~10厘米。茎直立或斜卧,密丛生,覆盖地面如同毛毡状,具极纤细的匍匐根状茎。叶退化,鳞片状。
小穗单一,顶生,卵形或广披针形;淡紫色,花少数,所有鳞片内全有花,膜质;下部鳞片近二列,基部一片长圆形,顶端钝,有3脉,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卵形,顶端急尖,具一脉,背部淡绿色,两侧紫色。小坚果长椭圆状,倒卵形,顶端具短喙,表面具隆起横长方形网纹。根茎和种子繁殖。
牛毛毡多长在稻田或湿地,部分水稻受害较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huizhi/23248.html
上一篇: 羽裂水蓑衣(羽裂水蓑衣怎么粘沉木)
下一篇: 绿宫廷(绿宫廷直接放在水里行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