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报警晚了怎么起诉

事故诉讼 2024-08-17 11:07:27   点击量 : 1920  

作者 : 网络

交通事故报警晚了怎么起诉

一、交通事故报警晚了怎么起诉

搜集证据:尽可能多地搜集事故现场的照片、监控录像、目击者口供、医院病历、修车发票等证据。

要是能找到事故现场的标示和车辆损毁的照片就更好啦。

虽然报警晚了,也要尽快去交警队报备,拿到正确的事故处理方法或者解释为啥没赶上报警。

弄清责任:就算报案晚了,你还是可以找交警队要份事故责任判定书,这可是赔钱的关键哦。

如果他们不给,你得想办法让他们给,或者问问需要啥补充资料。

写好起诉书:整理出起诉状,详细写清楚你和你要告的人、你们想要什么、为什么这样要求的信息。

然后把所有有关的证据都收拢起来,像事故现场照啊、看病发票啊、请假条啊、修车费之类的。

还有就是如果有人受伤的话,别忘了索要伤残等级鉴定报告。

提出起诉:拿好以上所有东西,去事故发生地的法院提告吧。

法院会在7天内看看你的材料合不合格,通过了就给你立案,不通过就告诉你为啥。

参加诉讼:法院立案后,会把起诉书副本寄给被告。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

分别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末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二、交通事故被抚养人金额与伤残等级有关吗

其实依据法律法规,咱们交通事故里十级伤残的补偿里面是包含了被抚养人生活费哒。

这就意味着你受伤后不仅能得到自己的补偿,咱家人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照顾。

那这个被抚养人生活费到底怎么算呢。

答案就是看抚养人失去工作能力的程度,然后再依照去年你们那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来衡量。

假如被抚养的对象还小的话,计算到十八岁就停;如果对方没有劳动能力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那就得算二十年。

但是岁数一旦过了60岁,每多一岁就少算一年;到了75岁以上,就直接算五年。

那么,什么叫做被抚养人呢。

简单来说,就是受害者应该承担起抚养责任的小孩子或者失去劳动力又没别的收入来源的成年亲戚。

如果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那赔偿义务人就只会赔偿受害者应该承担的那部分。

如果被抚养人不止一个人,那每年的赔偿总额加起来不能超过去年你们那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的数额。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警,交警及事故当事人应当怎样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分别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末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根据有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在第一时间报警,并保护现场。

交通事故认定机动车一方负全责有三个前提:

机动车一方有条件报案、保护现场,却没有依法报案、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

2.没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3.没有证据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

扩展资料: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八十六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七条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八十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驾驶人应当报警等候处理,不得驶离。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事故有关情况通知有关部门。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对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对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勘验、检查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勘查现场工作规范进行。现场勘查完毕,应当组织清理现场,恢复交通。

第九十条 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第九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九十六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

第九十七条 车辆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理。

车辆、行人与火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渡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平常开车时要尽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可在手机上安装车轮查违章app,经常性地查询事故高发地区的提醒,在这些警示提醒的地区,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交通事故处理

交通事故肇事不赔偿诉讼程序怎么走

一、交通事故肇事不赔偿诉讼方法是什么
1、交通事故肇事不赔偿诉讼方法如下:
(1)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等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步骤是什么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sgss/597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