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丁和什么煲汤比较好

美食文化 2023-04-07 13:01:54   点击量 : 9403  

作者 : 美食小达人

茯苓丁和什么煲汤比较好

1、茯苓丁推荐猪蹄、猪肚、大排骨或鸡鸭等,也可搭配山药、莲子、芡实等一起煲汤。

2、茯苓丁是茯苓被处理成小块的状态,利于保存。茯苓俗称云苓、茯灵、松腴,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内里为白色或粉红色。茯苓丁的功效非常广泛,味甘、性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等功效。

3、茯苓丁煲汤孕妇慎服,更年期女性少服。茯苓最好不要与海鲜、醋、浓茶、辛辣食品等同食,它们会降低茯苓的药效。

养胃汤有哪些,养胃药膳汤食谱大全

桂枣山药汤:

将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即成。

胡椒猪肚汤:

先将猪肚洗净,把猪肚切块放入装有清水的锅内,再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再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鹌鹑健脾汤:

鹌鹑两只、瘦肉250克、党参15克、淮山50克。将鹌鹑宰洗干净,其他各料也分别洗净后共置锅内,加水煲两小时。

扩展资料

养胃食物:

1、牛奶

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的功效,对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

研究发现,牛奶对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等情况有着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虽然说牛奶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但专家提醒:患有腹泻、脾虚证、湿证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适合过量的饮用牛奶。

2、粥类

粥类容易消化,尤其八宝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热量更高更丰富,对胃有好处。而新鲜的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能有效地保护胃。

养胃早餐的3点原则:易消化,防刺激,多营养。如:鸡蛋羹、鸡蛋汤、煮鸡蛋、大豆、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推荐食谱:酸奶1瓶或新鲜牛奶半磅、燕麦粥、蒸或煮鸡蛋1个、水果(西瓜、香蕉)或面条。

3、汤水

除了粥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之外,还有一种食物同样具有同等的养胃作用,那就是汤。

汤最好不要是肉汤,因为在肉汤中同样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这不利于养胃。最好的汤是菜汤,比如什么菠菜、粉丝、鸡蛋汤等,你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辅料进行调味,这样养胃的功效会更加的明显。

4、苹果

味甘、性凉。

作用: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宜于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

参考资料:人民网—养胃饮食

半夏茯苓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3.1半夏茯苓汤的别名3.2处方3.3制法3.4功能主治3.5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3.6使用注意3.7运用3.8附注3.9各家论述 4《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 4.1处方4.2炮制4.3功能主治4.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5《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6《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6.5运用6.6使用注意 7《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8《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 8.1处方8.2功能主治 9《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9.1处方9.2功能主治9.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0《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 10.1处方10.2功能主治10.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1《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 11.1处方11.2功能主治11.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11.4运用 12《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 12.1半夏茯苓汤的别名12.2处方12.3功能主治12.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3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13.1处方13.2功能主治13.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14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半夏茯苓汤 1拼音 bàn xià fú líng tāng

2概述 半夏茯苓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

3《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3.1半夏茯苓汤的别名

半夏散、半夏汤

3.2处方

半夏三十铢,茯苓、干地黄各十八铢,橘皮、细辛、人参、芍药、旋覆花、川芎、桔梗、甘草各十二铢,生姜三十铢[1]。

半夏12克 茯苓 干地黄各6克 橘皮 人参 芍药 旋复花 芎藭 桔梗 甘草各9克 细辛3克 生姜12克

3.3制法

上药为粗末[1]。

上十二味,哎咀。

3.4功能主治

功在和胃降逆,养血安胎[1]。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1]。

化痰和胃,益气养血。主妊娠气血两虚,痰饮内停,胃气不和,致患恶阻,肢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嗜食酸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妊娠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

3.5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分三次服[1]。

以水400毫升,煮取320毫升,分二次服。

3.6使用注意

忌生冷醋滑油腻、菘菜、海藻。

3.7运用

若病阻,积月日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12铢;若变冷下痢者,去干地黄,入桂心12铢;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便闭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黄18铢,去地黄,加黄芩6铢。

3.8附注

半夏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①方中桔梗,《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作“泽泻”。《圣济总录》有大枣。

②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茯苓半夏汤”。

3.9各家论述

1.《医方考》:是方半夏、生姜能开胃而醒脾;地黄、芍药、芎藭能养阴而益血;人参、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气;及橘皮、桔梗、旋覆、细辛皆辛甘调气之品,可以平恶逆之气而进饮食者也。或问半夏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阴液,故云忌尔;若有恶阻之证,则在所必用也,故孙真人方之圣者也,其养胎之剂,用半夏者盖五方焉。

2.《千金方衍义》:方用人参鼓舞二陈之制,以运痰止呕,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结气,芎、芍、地黄以保护荣血,用细辛者协济芎、地以升血分经脉窍隧之邪也。倘服后烦热下痢或二便闭塞,是必兼理客气,其加桂心,加大黄,当效前大黄丸及后方茯苓丸之制,庞安常言桂不伤胎,且熬令黑,则专散气而无壮火食气之患,大黄熬黑,但能泄热,而无苦寒伤中之虑,世俗每谓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时,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则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则胎不稳。时师咸谓黄芩、白术为安胎专药,孰知半夏、大黄、桂心有安胎妙用乎!历观《备急千金要方》诸方,每以大黄同姜、桂任补益之用,人参协消、黄佐克敌之功,不由《备急千金要方》之门,何以求应变之策耶?

4《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

4.1处方

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

4.2炮制

上为粗末。

4.3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运,四肢怠隋,百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好咸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

4.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次服茯苓圆,即痰水消除,便能食。

5《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

5.1处方

半夏(汤洗)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1两,丁香5钱,缩砂5钱,粉草3钱。

5.2制法

上锉散。

5.3功能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产前胸中宿有痰饮,产后多致眩晕。

5.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食前温服。

6《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

6.1处方

半夏5两(洗),生姜5两,茯苓3两,旋覆花1两,陈橘皮2两,人参2两,桔梗2两,芍药2两,甘草(炙)2两,桂心1两。

6.2制法

上切。

6.3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七引《小品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烦,或水鸣多唾,口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其脉喜沉弦细迟。

6.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6.5运用

欲得利者,加大黄;须微调者,用干地黄;病有先时喜水下者,加白术3两,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调,宜加大黄及干地黄,并用3两。

6.6使用注意

忌羊肉、饧、酢物、生葱、猪肉、海藻、菘菜。

7《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7.1处方

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干)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酸枣仁桂(去粗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2两,甘草(炙,锉)1两半。

7.2制法

上为粗末。

7.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谋虑不决,胆气上溢,虚热口苦,神思不爽。

7.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秫米1匙头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

8.1处方

熟半夏、白茯苓。

8.2功能主治

《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

9《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9.1处方

白术(蜜炙)1钱,半夏(汤泡,炒黄)1钱,陈皮1钱,砂仁1钱(炒),茯苓2钱5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个,乌梅1个。

9.2功能主治

《叶氏女科》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恶阻,痰涎壅滞。

9.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

10.1处方

半夏2钱,赤苓1钱,陈皮(去白)5分,甘草5分,黄芩5分,生姜3片。

10.2功能主治

《金匮翼》卷五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热痰,呕逆头痛。

10.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煎作1服。

11《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

11.1处方

半夏(汤洗)3两,茯苓1两,熟地1两,陈皮6钱,细辛6钱,苏叶6钱,川芎6钱,人参6钱,芍药6钱,桔梗6钱,甘草6钱。

11.2功能主治

《产育保庆》卷上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产后眩晕,胸中宿有痰饮,阻病不除,产后多致眩晕,又血盛气弱,气不使血,逆而上攻。

11.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2盏,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空心服。

11.4运用

有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陈皮、细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黄,入桂心(炒);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涩,加大黄1两8钱,去地黄,加黄芩6钱。

12《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

12.1半夏茯苓汤的别名

茯苓半夏汤

12.2处方

半夏(泡洗7次,炒黄)2两半,陈皮2两半,白茯苓2两,缩砂仁1两,甘草4两。

12.3功能主治

《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

12.4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茯苓半夏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13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

13.1处方

半夏3两(洗),秫米1斗,茯苓4两。

13.2功能主治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方之半夏茯苓汤主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

13.3半夏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如何煮茯苓粥

茯苓粥的做法:
1.准备材料,茯苓,山药,红枣,大米。家中如果有粳米,代替大米更好。
2.茯苓清洗干净后,稍微压碎些,山药去皮切块。(茯苓再压碎一些更好,压成粉末也是完全可以的)。
3.准备煮粥用的锅,今天我用电饭煲煮,将洗干净的大米,红枣,茯苓,倒入锅中加适量水,开启煮粥功能。
4.煮到一半时间时放山药。大概十五分钟,具体试自己家的煮锅决定,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煮。
5.煮好了就稠稠的。
6.盛一碗出来。
7.撒上红糖吃更美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meishiwenhua/99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