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容易犯困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夏天中午更容易犯困?)

健康生活 2023-09-26 11:18:41   点击量 : 10163  

作者 : 生活常识网

中午容易犯困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有中午午睡的习惯,一到中午自然就犯困,这个时候只需要睡一觉就可以恢复了。中午犯困的原因吃了习惯原因还有很多原因引起的,主要与身体健康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午犯困的具体原因吧。

1、饮食过多

由于中餐吃的太多,导致肠胃消化负担极具加重,对能力的需求增大,就会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减弱,进而就出现了疲倦的状态,让你进入休息状态,可以更好的帮助肠胃消化食物。

2、温度过高

从早上到中午,温度逐渐升高,就会导致细胞活鱼兴奋,因此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症状,也就出现了犯困的症状,可以适当的对身体降温,并且休息一会就可以恢复了。

3、高效工作

如果早上进行过高强度的脑力活体力工作,在中午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度疲倦的症状,就会出现犯困症状,需要让身体进入休息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4、习惯因素

很多人都养成了中午睡午觉的习惯,会导致大脑记录下了这种生活规律,当到达午睡时间后,大脑就会对身体下达入睡指令,也就是犯困,让身体可以更快的进入休息状态。

5、药物原因

很多药物中所含有的成分,会对大脑产生刺激,从而做出犯困应激反应,例如抗感冒药、止痛药、抗抑郁药等药物,吃过之后都会产生犯困的症状,可以进行适当的休息。

为什么夏天中午更容易犯困?

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人们晚睡早起,聚会较多,相对睡眠不足,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之后呢可能有疲劳之感,加上饭后大脑缺氧,中午自然就想打瞌睡。夏季的白天又热又长,晚上凉快些,有人就把一些活动安排在晚上,加上晚上时长本来就短,人们的睡眠就少了,这样一来,生物钟紊乱了,白天就容易犯困。
高温出汗多
白天温度过高汗多,使人体大量排汗导致疲劳、精神不振、犯困的现象发生,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在恶劣的高温作业的情况下,人体大量排汗,丢失了一定数量的钾元素,造成电解质紊乱,人体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使人感到倦怠无力。
脾胃相左
脾和胃关系最为密切而出现一些脾胃虚弱的症状,比较常见的症状比如说打瞌睡。吃饭过后血糖升高,大脑供血不足,也会困。通过两种方法来改善:一是调整作息,规律生活,保证足够睡眠,二则可以通过食疗来达到健脾的功效。专家特别推荐了一些有健脾化湿功效的食材:淮山药、茯苓、薏米等。
季节生物钟
季节关系造成的生物钟调不过来,而是他们工作压力大,火气大,容易烦躁,适应四季更替的能力差,造成心理方面调整不过来,不过这是极少数的例子。
疰夏现象
夏天人们的胃口会差些,或者是有些人想趁夏天减肥,吃得太清淡了,蛋白质等营养摄入量不足,而我们工作活动甚至说话都要消耗能量,营养不足,引起身体负平衡,让人四肢无力,没精神,总想打瞌睡。
湿热
夏天天气比较湿热,是容易伤津耗气的季节。“暑”是夏天的主气,为“阳邪”,暑气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一旦发生损伤就容易产生犯困、乏力、气短、汗多等症状。中暑状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不妨吃一些藿香正气丸、避瘟丹等家常药品来改善。
夏天由于雨水多、湿气大,人体内还容易“积湿”。特别是现在大家都使用空调,一冷一热后,往往会使得湿气“重浊”。具体表现出来的症状有胸闷、头晕、肢体困倦等。专家说,如果是体内湿气重导致的不适,则可以吃一些去湿的食物来改善,比如薏米、莲子、红豆等。了解了夏季容易犯困的几大原因,就可以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疲劳的原因所在,再进行相应地解决,就可以让我们的夏日生活也精神百倍了,不负夏日。

为什么夏天中午就特别困?

夏天由于人们晚睡早起,聚会较多,相对睡眠不足,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之后呢可能有疲劳之感,加上饭后大脑缺氧,中午自然就想打瞌睡。另外白天气温较高汗多,体力消耗过大,再加上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此时人体血管扩张,脑部供血量减少,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由于夏季炎热和潮湿的这方面的气候原因就容易损伤人的脾,造成脾虚
意见建议:夏天流汗过多和犯困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恶劣的高温作业的情况下,人体大量排汗,丢失了一定数量的钾元素,造成电解质紊乱,人体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使人感到倦怠无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生活常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sy56.com/jiankangshenghuo/649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生活常识网 版权所有
生活常识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15053971836@139.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6 联系方式:15053971836@139.com

网站地图